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霍克斯译本《红楼梦》对中国文化的多维建构
1
作者 袁平 杨叶 《宜春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86-91,共6页
翻译的文化转向促使文化翻译走向更为宏观的文化建构。本篇文章以霍译本《红楼梦》为研究对象,从副文本建构、思维建构和显化隐化建构三个维度分析霍译本《红楼梦》对中国文化建构的方式和途径。副文本建构以外围信息的方式弥补了西方... 翻译的文化转向促使文化翻译走向更为宏观的文化建构。本篇文章以霍译本《红楼梦》为研究对象,从副文本建构、思维建构和显化隐化建构三个维度分析霍译本《红楼梦》对中国文化建构的方式和途径。副文本建构以外围信息的方式弥补了西方读者对于中国文化和《红楼梦》背景信息的匮乏与不足,思维建构通过顺应西方读者思维方式,运用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具象思维、立体思维传达准确且可理解的文化信息、弥补信息不对等,显化隐化建构采用文内增益、引申或是简化替换等方式呈现文化信息。多维度的文化建构是霍译本成为中国文化资本,为西方读者接受的重要因素,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建构 副文本 思维 显化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夏洛的网》析儿童文学翻译的显与隐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志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6Z期77-78,共2页
本文基于对《夏洛的网》的英汉文本的对比分析,从语言文化、受众导向和译者倾向三个维度,探寻儿童文学翻译中显化与隐化思维的成因,并对显隐的过程进行解释性研究。儿童文学的翻译应尊重儿童认知取向,使可读性和教育性并存。因不同语言... 本文基于对《夏洛的网》的英汉文本的对比分析,从语言文化、受众导向和译者倾向三个维度,探寻儿童文学翻译中显化与隐化思维的成因,并对显隐的过程进行解释性研究。儿童文学的翻译应尊重儿童认知取向,使可读性和教育性并存。因不同语言形式化的程度高低有别,语码投射的认知语境有所差异,译者常以显译解读文化壁垒,而以隐译回归汉语凝炼。或显或隐都是为了创作出和儿童受众有最佳关联的文本,以实现文学原作的交际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的网 儿童文学翻译 显化隐化 最佳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密码法》英译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武江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52-160,共9页
本文从语料库翻译学的角度,通过构建《密码法》汉语原文语料库、英译文本语料库以及英语法律原创文本可比语料库,研究了《密码法》译文宏观语言形式层面的高频词和词汇密度、文本可读性;从微观的词汇层面分析了古体词和情态动词的应用;... 本文从语料库翻译学的角度,通过构建《密码法》汉语原文语料库、英译文本语料库以及英语法律原创文本可比语料库,研究了《密码法》译文宏观语言形式层面的高频词和词汇密度、文本可读性;从微观的词汇层面分析了古体词和情态动词的应用;并将之与其原文文本和英语原创文本进行对比分析。我们还对四个译本的显化与隐化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翻译共性 译本比较 可读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