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饲养朱鹮种群繁殖前期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炜 申琦 +4 位作者 马清义 李新春 张强 田瑞 陈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3,156,共4页
为了增强朱鹮种群的人工繁殖能力和有效的保护这种濒危物种,2007年2月中下旬,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笼养的61只朱鹮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论为:(1)在朱鹮繁殖... 为了增强朱鹮种群的人工繁殖能力和有效的保护这种濒危物种,2007年2月中下旬,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笼养的61只朱鹮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论为:(1)在朱鹮繁殖前期的日活动中,静栖约占55%,运动占15%,其次为取食12%、理羽10%和其他8%。(2)朱鹮静栖的高峰时间在13:00~14:00;取食有2个较为明显的高峰,分别出现在9:00~10:00和14:00~15:00;运动的高峰在10:00~11:00;理羽的高峰在9:00~11:00;其他行为主要分布在10:00~12:00。(3)朱鹮的活动节律呈现上午强下午弱的趋势。(4)朱鹮繁殖前期交尾的高峰期在上午和下午,中午的交尾次数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笼养 昼间活动节律 时间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石首麋鹿昼间活动时间分配 被引量:8
2
作者 杨道德 李竹云 +1 位作者 李鹏飞 蒋志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97-1404,共8页
为探讨性别、年龄和季节对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行为的影响,2006年9月—2007年10月,作者采用焦点取样法和瞬时记录法,将麋鹿昼间活动归为采食、饮水、运动、休息、警觉、其他行为等六大类型,每月6—8 d对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 为探讨性别、年龄和季节对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行为的影响,2006年9月—2007年10月,作者采用焦点取样法和瞬时记录法,将麋鹿昼间活动归为采食、饮水、运动、休息、警觉、其他行为等六大类型,每月6—8 d对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的昼间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跟踪观察。结果表明:麋鹿有晨、昏两个采食高峰和一个午间休息期,各种行为类型所占比例依次是:休息53.40%(±5.59%)、采食22.36(±8.34%)、运动11.23%(±0.63%)、警觉5.03%(±1.76%)、其他行为4.42%(±2.06%),饮水2.65%(±0.74%)。不同季节,时间分配变化明显。非参数Kruskal Wallis H检验结果显示(n=120),季节、年龄和性别显著影响麋鹿的活动时间分配。除运动行为(χ2=16.856,df=3,P>0.05)和饮水行为(χ2=7.667,df=3,P>0.05)无显著差异外,采食(χ2=15.657,df=3,P<0.01)、休息(χ2=13.173,df=3,P<0.01)、警觉(χ2=13.887,df=3,P<0.01)和其他行为(χ2=16.317,df=3,P<0.01)在不同季节所占时间百分比均有极显著差异。对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活动时间分配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各性别-年龄组间的运动行为所占时间比例有极显著差异(P<0.01),雄鹿与雌鹿之间的警觉行为有极显著差异(P<0.01),雄鹿花较多时间用于警觉。幼鹿与成年鹿及亚成年鹿之间的采食行为时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性别、年龄组在不同季节的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的差异采用方差(ANOVA)分析后发现:所有年龄组,夏季与冬季饮水、春季与夏季警觉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成体和亚成体麋鹿,春季与冬季警觉、夏季与冬季运动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昼间活动节律 采食 运动 警戒与自我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对海南坡鹿昼间行为节律的影响
3
作者 刘飞 聂海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92-94,共3页
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昌保护站,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逐日观察了海南坡鹿的昼间行为节律。结果表明,坡鹿在晴天有2个摄食高峰,雨天则出现4个摄食高峰;晴、雨天均出现2个反刍高峰与2个休息高... 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昌保护站,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逐日观察了海南坡鹿的昼间行为节律。结果表明,坡鹿在晴天有2个摄食高峰,雨天则出现4个摄食高峰;晴、雨天均出现2个反刍高峰与2个休息高峰,1个移动高峰。Mann-Whitney UTest法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在晴天,雄性坡鹿和雌性坡鹿反刍行为差异显著(P<0.05),休息与移动行为差异极显著(P<0.01),摄食和其他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在雨天,雄性坡鹿和雌性坡鹿摄食、反刍、休息、移动和其他5个类型的昼间行为差异均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坡鹿 时间分配 昼间活动节律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秦岭羚牛冬季和夏季活动规律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炜 申琦 +4 位作者 马清义 潘广林 田瑞 雷初朝 陈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揭示圈养条件下秦岭羚牛冬夏季昼间活动的时间分配状况,以进行有效的迁地保护。【方法】分别于2006-07和2007-02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全天观察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3头圈养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 【目的】揭示圈养条件下秦岭羚牛冬夏季昼间活动的时间分配状况,以进行有效的迁地保护。【方法】分别于2006-07和2007-02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全天观察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3头圈养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的行为活动规律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夏、冬季白昼秦岭羚牛的活动时间具有相同的趋势,均以休息为主,采食次之;夏季秦岭羚牛的饮水、排尿、排便分别为每头每天1.92,0.54和0.92次,冬季分别为每头每天1.23,0.31和0.85次;秦岭羚牛每天的活动状况与气温的变化相关。【结论】圈养秦岭羚牛的活动节律受气温影响较大,与野外生存的群体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羚牛 圈养 昼间活动节律 时间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