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是枝裕和家庭电影的艺术特征探析 |
秦婉昀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2
|
李安与是枝裕和:家庭伦理电影的诗意叙事之旅 |
于金筱
胡丹
|
《艺术家》
|
2024 |
0 |
|
3
|
平静生活下的生命膜拜——试论是枝裕和故事片的主旨 |
叶朗意
|
《艺苑》
|
2013 |
5
|
|
4
|
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风格 |
赵宏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5
|
反思与重建: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家庭问题解析 |
宋红岩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6
|
从小津安二郎到是枝裕和:日本家庭电影中的美学与情感建构 |
徐蕾
高翼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7
|
是枝裕和影片中的日常生活 |
张静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8
|
是枝裕和电影中的日常化表达艺术 |
彭湘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9
|
从《如父如子》看是枝裕和的叙事艺术 |
周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0
|
从家人与家庭看是枝裕和的影像风格 |
赵付立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1
|
是枝裕和早期电影作品分析 |
陈鑫
|
《戏剧之家》
|
2016 |
2
|
|
12
|
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中的女性悼亡者 |
王梅
|
《语文学刊》
|
2018 |
1
|
|
13
|
由是枝裕和电影空间透视日本电影的底层意识 |
林筠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4
|
被消费及尚待读解的是枝裕和——是枝裕和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
支菲娜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5
|
“有如走路”——是枝裕和电影中的时代速度 |
王跃
陈卉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6
|
缺失 留白 重复——是枝裕和电影美学的生成机制 |
郑泽
雷晓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7
|
家宅与记忆:是枝裕和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 |
张容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8
|
论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生活电影 |
杨清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9
|
日本庶民现实主义电影历史进展研究--从小津安二郎、山田洋次到是枝裕和 |
任萍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20
|
是枝裕和电影表现形式与风格的变迁 |
程诗琦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