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是枝裕和家庭电影的艺术特征探析
1
作者 秦婉昀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5期163-165,共3页
是枝裕和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家庭影片导演,他的代表作几乎都是家庭故事题材的电影,他所导演的一些短片和电视剧也同样以家庭题材为主,他善于运用平静的视角、稳定的长镜头叙述稀松平常的日常家庭生活,其影片看似散漫,实则具有经过... 是枝裕和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家庭影片导演,他的代表作几乎都是家庭故事题材的电影,他所导演的一些短片和电视剧也同样以家庭题材为主,他善于运用平静的视角、稳定的长镜头叙述稀松平常的日常家庭生活,其影片看似散漫,实则具有经过精心设计的结构。作为日本代表性的电影导演的主要创作类型,其家庭电影具有研究的必要性。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影片分析法和列举法,以他的几部家庭电影《幻之光》《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和《小偷家族》等为研究对象,切入分析是枝裕和的影片在日本文化、自身童年经历的影响下呈现出的艺术特征,重点解读其镜头语言、美学特征、剧作结构以及文化背景。旨在剖析是枝裕和是如何通过固定的或平缓运动的长镜头和带有诗意的电影语言精妙地展示出这个时代的日本普通人的生活的,以及是枝裕和关于时间、死亡和生活的独特视角所呈现出的艺术特征,来分析日本文化背景下是枝裕和的独特艺术气质,以供人们学习是枝裕和家庭电影的优点,为鉴赏是枝裕和的家庭影片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生活 家庭 电影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安与是枝裕和:家庭伦理电影的诗意叙事之旅
2
作者 于金筱 胡丹 《艺术家》 2024年第7期136-138,共3页
在电影领域,家庭伦理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类型,其对家庭关系、情感纠葛、道德伦理等主题的深入挖掘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其中,李安与是枝裕和两位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表达,赋予了家庭伦理电影全新的内涵和思考。他们以各自的方... 在电影领域,家庭伦理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类型,其对家庭关系、情感纠葛、道德伦理等主题的深入挖掘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其中,李安与是枝裕和两位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表达,赋予了家庭伦理电影全新的内涵和思考。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探索了家庭、亲情、人性等主题,呈现出了风格迥异的电影世界。李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叙事技巧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电影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家庭伦理电影 叙事技巧 情感纠葛 李安 诗意叙事 道德伦理 电影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静生活下的生命膜拜——试论是枝裕和故事片的主旨 被引量:5
3
作者 叶朗意 《艺苑》 2013年第3期73-74,共2页
作为日本最重要的中生代独立导演之一,是枝裕和凭借虽然为数不多然而震撼人心的电影作品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本文通过对其生平的探究以及主要故事片作品的考察分析,挖掘其潜藏在朴实简化的电影手法之下的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敬畏与膜拜... 作为日本最重要的中生代独立导演之一,是枝裕和凭借虽然为数不多然而震撼人心的电影作品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本文通过对其生平的探究以及主要故事片作品的考察分析,挖掘其潜藏在朴实简化的电影手法之下的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敬畏与膜拜,探究其影像艺术的密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自然主义 生命膜拜是枝裕和 自然主义 生命膜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风格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宏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73,共3页
是枝裕和是日本"新电影运动"中的佼佼者,其电影有着十分明显的个人化美学风格。从内容上,是枝裕和电影几乎不脱离对日本(古代与现代)社会中普通家庭的关注;在给观众的审美感受上,是枝裕和则既要深入到人物纤细脆弱的内心深处... 是枝裕和是日本"新电影运动"中的佼佼者,其电影有着十分明显的个人化美学风格。从内容上,是枝裕和电影几乎不脱离对日本(古代与现代)社会中普通家庭的关注;在给观众的审美感受上,是枝裕和则既要深入到人物纤细脆弱的内心深处,体察人们心灵中似有若无的情愫,又要在表面的镜头语言上对人物保持一种冷静与疏离。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风格,还体现在其对真实感的执著追求。文章从长镜头纪实美学、散漫无序的叙事、情感中的物哀美三方面,分析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日本电影 美学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重建: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家庭问题解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宋红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80,共4页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擅长处理家庭题材,他的作品冷静、克制,从容不迫,往往在对生活细节的静观默察中,缓缓展示生活的复杂性。美好与残酷、温情与自私、平凡与感动时常并存于他的作品之中,他对家庭问题的思考更是突破了传统家庭的界限,将之...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擅长处理家庭题材,他的作品冷静、克制,从容不迫,往往在对生活细节的静观默察中,缓缓展示生活的复杂性。美好与残酷、温情与自私、平凡与感动时常并存于他的作品之中,他对家庭问题的思考更是突破了传统家庭的界限,将之引向更宽广的讨论视野。本文着眼于是枝裕和电影中对家庭问题的描摹与思考,从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家庭关系、对"家庭"本质的思考、对人物的非道德评判等角度解析是枝裕和电影中对家庭问题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电影 家庭问题 反思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津安二郎到是枝裕和:日本家庭电影中的美学与情感建构 被引量:4
6
作者 徐蕾 高翼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90-93,共4页
小津安二郎、山田洋次与是枝裕和是享誉国际的三位日本导演,从时间上来看,他们的年龄彼此相差30岁,加起来的创作生命几乎横贯了20世纪上半叶至今的日本,而这三位导演的电影作品也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创作主题:家庭。
关键词 小津安二郎 是枝裕和 山田洋次 电影作品 创作生命 创作主题 日本导演 享誉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枝裕和影片中的日常生活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静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73,共4页
日常生活是是枝裕和最为擅长的题材,他导演的影片大多带有他本人最醒目的审美风格:以含蓄克制的叙事及对白、舒缓而富有灵韵的镜头语言去呈现充满细节的日常生活及生活表象之下的暗流涌动。不仅如此,在影片中他一直反复呈现着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是是枝裕和最为擅长的题材,他导演的影片大多带有他本人最醒目的审美风格:以含蓄克制的叙事及对白、舒缓而富有灵韵的镜头语言去呈现充满细节的日常生活及生活表象之下的暗流涌动。不仅如此,在影片中他一直反复呈现着日常生活中亲情与隔阂、生命与死亡、记忆与创伤、丧失与和解等主题,这使得他的影片超越了日常生活的表层,凸显出日常生活中更具有普遍意义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日常生活 审美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枝裕和电影中的日常化表达艺术 被引量:3
8
作者 彭湘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82-84,共3页
从20世纪90年代步入影坛开始,是枝裕和的电影创作已经持续了二十余年,他始终坚持日常化的表达方式,在看似松散平淡的影片之中体现自己对于个人、情感、家庭、社会的深入思考,颇具风格。是枝裕和善于在影片中营造日常生活氛围,保留日常... 从20世纪90年代步入影坛开始,是枝裕和的电影创作已经持续了二十余年,他始终坚持日常化的表达方式,在看似松散平淡的影片之中体现自己对于个人、情感、家庭、社会的深入思考,颇具风格。是枝裕和善于在影片中营造日常生活氛围,保留日常的真实感,在平铺直叙中完成叙事,以固定机位长镜头的组合还原现实的时空,让影片更为自然流畅,建立冷静克制的影像风格。从内容上看,他的电影始终围绕着家庭日常生活展开,在人最平常的状态中探讨关于人生的基本问题,引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日常化 叙事 影像风格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如父如子》看是枝裕和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3
9
作者 周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84-186,共3页
是枝裕和是备受瞩目的日本中生代导演,他的电影总是在温和的叙事腔调、舒缓的叙事节奏、平常的叙事内容中表现出发人深省的生活哲思,蕴深刻于平凡之中。是枝裕和有着独特的电影叙事姿态,相对于作为个体的人,他更倾向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 是枝裕和是备受瞩目的日本中生代导演,他的电影总是在温和的叙事腔调、舒缓的叙事节奏、平常的叙事内容中表现出发人深省的生活哲思,蕴深刻于平凡之中。是枝裕和有着独特的电影叙事姿态,相对于作为个体的人,他更倾向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代日本家庭伦理。电影《如父如子》作为是枝裕和的代表作之一,用一种含蓄且有张力的伦理叙事方式,表现了抱错孩子的两家人面对血脉与亲情如何做出伦理与情感的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电影 《如父如子》 是枝裕和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家人与家庭看是枝裕和的影像风格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付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76,共3页
在当今日本社会,有着多样化的家庭结构,而是枝裕和的作品往往注重家庭。他的《幻之光》是根据再婚家庭所编写的故事,《步履不停》描写的是日本传统的大家庭之间复杂的成员关系。而在《小偷家族》里,家庭本身则是由毫无血缘关系的成员所... 在当今日本社会,有着多样化的家庭结构,而是枝裕和的作品往往注重家庭。他的《幻之光》是根据再婚家庭所编写的故事,《步履不停》描写的是日本传统的大家庭之间复杂的成员关系。而在《小偷家族》里,家庭本身则是由毫无血缘关系的成员所组成。是枝裕和关注着这些复杂多样的家庭结构,通过其静谧、隐忍的演出节奏来绘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其电影作品基于对日常生活的包容与接受,将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与“幽玄”糅合在了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家庭结构 演出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枝裕和早期电影作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鑫 《戏剧之家》 2016年第9期151-152,共2页
是枝裕和是日本中生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成名至今,已创作出包括《幻之光》《距离》《无人知晓》《步履不停》等多部闻名世界的经典作品,并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型电影节的各类奖项与提名。长镜头是其最具有标志性的风格特... 是枝裕和是日本中生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成名至今,已创作出包括《幻之光》《距离》《无人知晓》《步履不停》等多部闻名世界的经典作品,并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型电影节的各类奖项与提名。长镜头是其最具有标志性的风格特征,且其作品常具有较为深刻的社会性以及人文关怀,其中家庭元素是影片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电影诗 长镜头 生活流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中的女性悼亡者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梅 《语文学刊》 2018年第4期45-49,共5页
是枝裕和作为日本家庭题材的新生代导演,以细腻的表达和虚实交织的拍摄手法见长。在他的电影里,家庭男性成员的死亡、葬礼或忌日成为故事开端和情节驱动,女性悼亡者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成为导演关注的焦点。电影《幻之光》《步履不停... 是枝裕和作为日本家庭题材的新生代导演,以细腻的表达和虚实交织的拍摄手法见长。在他的电影里,家庭男性成员的死亡、葬礼或忌日成为故事开端和情节驱动,女性悼亡者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成为导演关注的焦点。电影《幻之光》《步履不停》《海街日记》分别探讨了妻子对亡夫、母亲对亡子以及女儿对亡父的悼念。女性悼亡者不仅承受失去至亲的悲痛,而且在对亡者的记忆和追思中与旧的家庭共同消亡,或者建构出新的家庭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家庭题材 女性 悼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是枝裕和电影空间透视日本电影的底层意识
13
作者 林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02-104,共3页
作为"新日本电影新浪潮"的代表,是枝裕和的作品始终聚焦现代日本社会中家庭情感主题的细腻描绘。对电影空间的构建不仅是电影故事发生之必备,是剧中人物情感交流之需求,亦是导演主观感受之传递,更是日本电影于社会环境信息之... 作为"新日本电影新浪潮"的代表,是枝裕和的作品始终聚焦现代日本社会中家庭情感主题的细腻描绘。对电影空间的构建不仅是电影故事发生之必备,是剧中人物情感交流之需求,亦是导演主观感受之传递,更是日本电影于社会环境信息之折射。本文以空间为视角,基于异托邦社会哲学的理论,着重以《小偷家族》为分析对象,并结合是枝裕和以往作品,透视电影作品空间建构之于社会学的互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小偷家族》 空间构建 日本电影 底层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消费及尚待读解的是枝裕和——是枝裕和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14
作者 支菲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29-133,共5页
在中日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突然作为一种符码爆红,完成了在中国被消费的过程。笔者自2009年以来,曾多次访谈是枝裕和。对是枝裕和及其作品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颇感意外,是枝裕和什么时候,怎么会成为了中国大众文化的流行元... 在中日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突然作为一种符码爆红,完成了在中国被消费的过程。笔者自2009年以来,曾多次访谈是枝裕和。对是枝裕和及其作品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颇感意外,是枝裕和什么时候,怎么会成为了中国大众文化的流行元素之一?一、慢热而晚熟的是枝裕和作为电影导演出道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是枝裕和在日本电影界并不是大众化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中日文化交流 中国大众文化 流行元素 日本导演 电影导演 消费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如走路”——是枝裕和电影中的时代速度
15
作者 王跃 陈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50,共6页
20世纪90年代左右,日本出现了一大批直接描写或间接暗示经济衰退的文艺作品。在文学方面,由于社会动荡,出现了岩井俊二、村上春树等以情感细腻著称的作家;在影视作品方面,如广泛熟知的电影《入殓师》,主人公由于经济衰退导致乐队解散,... 20世纪90年代左右,日本出现了一大批直接描写或间接暗示经济衰退的文艺作品。在文学方面,由于社会动荡,出现了岩井俊二、村上春树等以情感细腻著称的作家;在影视作品方面,如广泛熟知的电影《入殓师》,主人公由于经济衰退导致乐队解散,为了谋生不得不进入殡仪行业;《千与千寻》①中,迷失于神话时空中的千寻为了寻找虚幻时空的出口不得不努力追寻生而为人的意义,根据影片上映的年份和画面中的时代印记我们可以推算出,千寻实际是1990年左右出生,而这一代日本人也被称为“迷失的一代”②;甚至在著名的连载漫画《蜡笔小新》③中,小新的妈妈美芽在剧中也经常直接说出“经济不景气”“经济环境不好”等台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与千寻》 是枝裕和 《蜡笔小新》 经济衰退 间接暗示 时代印记 岩井俊二 村上春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失 留白 重复——是枝裕和电影美学的生成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泽 雷晓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80-86,共7页
是枝裕和作为日本家庭电影大师,其电影有着独特的美学风格。在主题表达上,是枝裕和的电影几乎不脱离缺失与死亡的主题。在叙事上,是枝裕和善于运用留白手段增进与观众间的审美交流,既保证导演视角不会影响观众的判断,又给予观众一定的... 是枝裕和作为日本家庭电影大师,其电影有着独特的美学风格。在主题表达上,是枝裕和的电影几乎不脱离缺失与死亡的主题。在叙事上,是枝裕和善于运用留白手段增进与观众间的审美交流,既保证导演视角不会影响观众的判断,又给予观众一定的想象空间。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特征还体现在其电影系列中的符号式重复,以延续性风格和相同的形式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借以探究“何为家庭”的答案。因此,文章试从缺失、留白、重复三个方面分析是枝裕和电影美学的生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电影美学 缺失 留白 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宅与记忆:是枝裕和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67-73,共7页
是枝裕和以创作家庭题材的电影见长,在影片中通过带有日式审美的空间叙事方式进行影像表达,并形成其特有的创作风格。在视觉上,是枝裕和通过日本特色建筑形成幽玄空寂的日式美学形象,在叙事上,运用空间意境为剧情推动、人物关系发展提... 是枝裕和以创作家庭题材的电影见长,在影片中通过带有日式审美的空间叙事方式进行影像表达,并形成其特有的创作风格。在视觉上,是枝裕和通过日本特色建筑形成幽玄空寂的日式美学形象,在叙事上,运用空间意境为剧情推动、人物关系发展提供合理性。日式空间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不仅停留于影像叙事的层面,更涉及东方文化与记忆唤醒,通过观看唤起情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家庭 日式美学 是枝裕和 自传体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生活电影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清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93-95,共3页
凭借爱情片《幻之光》崭露头角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近年来共创作十余部电影,屡获日本国内和国际重量级大奖。是枝裕和的电影关注社会现象和人文心理,风格清新、质朴,是当代日本独立电影的杰出代表。是枝裕和的电影具有典型的日本民族文... 凭借爱情片《幻之光》崭露头角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近年来共创作十余部电影,屡获日本国内和国际重量级大奖。是枝裕和的电影关注社会现象和人文心理,风格清新、质朴,是当代日本独立电影的杰出代表。是枝裕和的电影具有典型的日本民族文化性格特征,主人公往往表现出隐忍、克制的个性,这些"生活电影"虽然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潜藏于不断切换的镜头画面之间的,正是取材于生活的琐碎小事和真实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日本导演 生活电影 风格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庶民现实主义电影历史进展研究--从小津安二郎、山田洋次到是枝裕和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萍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84-88,共5页
日本电影发展史上庶民电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描写小市民的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山本喜久男在对20世纪30年代的日美欧电影进行比较时指出,这一时期日本正在完成着以小市民影片为中心的日本电影的特征--“庶民电影”。[1]日本庶民电... 日本电影发展史上庶民电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描写小市民的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山本喜久男在对20世纪30年代的日美欧电影进行比较时指出,这一时期日本正在完成着以小市民影片为中心的日本电影的特征--“庶民电影”。[1]日本庶民电影往往反映日本中下层人民的家庭生活、人际关系、情感矛盾;电影结构松散,节奏缓慢,接近日常生活的流动性体验,表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津安二郎 是枝裕和 现实主义电影 山田洋次 现实主义特征 庶民 小市民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枝裕和电影表现形式与风格的变迁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诗琦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7-79,共3页
是枝裕和是日本新电影运动中成长起来,作品极具个人风格的导演。在日常化的叙事形式下,于细节中铺陈关于人生、家庭和社会的哲思。他的创作涉猎广泛,而且每一次的尝试和探索都与他自身生命中各个阶段的感受密切相关。本文以是枝裕和上... 是枝裕和是日本新电影运动中成长起来,作品极具个人风格的导演。在日常化的叙事形式下,于细节中铺陈关于人生、家庭和社会的哲思。他的创作涉猎广泛,而且每一次的尝试和探索都与他自身生命中各个阶段的感受密切相关。本文以是枝裕和上映的剧情长片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时期地梳理是枝裕和电影表现形式与风格的变迁。从历时性的角度分析其作品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对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节奏的形成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日常化叙事 影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