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译者视域看戴乃迭独译的译者现身风格——以英译本《爱是不能忘记的》为例 |
花萌
李春芳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2
|
|
2
|
爱为何要忘记——从《爱,是不能忘记的》未选入《张洁文集》说起 |
张文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3
|
张洁的跨度——《爱,是不能忘记的》与《日子》的比较 |
应光耀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3
|
|
4
|
女性救赎的失落──张洁论 |
陈娟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0
|
|
5
|
女性的自觉与局限——张洁小说知识女性形象 |
荒林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15
|
|
6
|
在寻找和审视自我中寻找和审视社会——新时期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思维变迁 |
艾斐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7
|
无字之“字”--重读张洁长篇小说《无字》 |
郭瑾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8
|
语言情绪的空间宽度 |
谭学纯
唐跃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9
|
略论新时期作家对知识分子的表现 |
王轻鸿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0
|
张洁小说法学内涵的审美特征 |
余宗其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1
|
知识者的形象与文化对它的选择——对几部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思考 |
胡宗健
|
《当代文坛》
|
1987 |
0 |
|
12
|
论张洁的短篇小说 |
邾瑢
许自强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