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译者视域看戴乃迭独译的译者现身风格——以英译本《爱是不能忘记的》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花萌 李春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34-140,共7页
戴乃迭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可以分为合译期和独译期两个阶段。目前学界的研究多集中在她和杨宪益的合译作品上,而对她的独立译介活动关注不多。独译阶段的戴乃迭脱离合译者、翻译助手的身份,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着译者主体性。翻译... 戴乃迭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可以分为合译期和独译期两个阶段。目前学界的研究多集中在她和杨宪益的合译作品上,而对她的独立译介活动关注不多。独译阶段的戴乃迭脱离合译者、翻译助手的身份,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着译者主体性。翻译文本中存在大量"译者现身"的现象。通过对《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原本和英译本的比较,深度挖掘译者身份,力求更深刻地洞悉戴乃迭独译期明显的"译者现身"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视域 戴乃迭独译 译者现身 《爱是不能忘记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为何要忘记——从《爱,是不能忘记的》未选入《张洁文集》说起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文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96,共8页
2012年,11卷本的《张洁文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其中第10卷是《中短篇小说卷》,收入张洁进入文坛以来创作的数量众多的中短篇小说中的22篇。其初登文坛的三年(1978、1979、1980)发表的14篇短篇小说,只选入3篇(《忏悔》《未了录》《... 2012年,11卷本的《张洁文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其中第10卷是《中短篇小说卷》,收入张洁进入文坛以来创作的数量众多的中短篇小说中的22篇。其初登文坛的三年(1978、1979、1980)发表的14篇短篇小说,只选入3篇(《忏悔》《未了录》《雨中》)。早期为其赢得关注的成名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均未选入,这多少有些让人意外。如果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作为小说处女作,艺术上相对稚嫩,不选入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爱,是不能忘记的》也未选入,其原因颇值得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 是不能忘记的》 张洁 人民文学出版社 短篇小说 文集 成名作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洁的跨度——《爱,是不能忘记的》与《日子》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应光耀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1-54,共4页
张洁的艺术跨度有多大?纵观其十几年的创作历程,不难确立出若干个发展的阶段,描绘出一条演进的轨迹。这样一步一步丈量的“普查”,已有不少关于张洁创作道路的研究论文采用过。本文打算采取作品的抽样比较,选择其创作首尾具有突出特征... 张洁的艺术跨度有多大?纵观其十几年的创作历程,不难确立出若干个发展的阶段,描绘出一条演进的轨迹。这样一步一步丈量的“普查”,已有不少关于张洁创作道路的研究论文采用过。本文打算采取作品的抽样比较,选择其创作首尾具有突出特征的代表性作品,直捣鲜明地显现张洁的艺术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洁 《爱》 《爱 是不能忘记的》 作品 庸常 作家 贫嘴 小说 煤气费 女主人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救赎的失落──张洁论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8-106,共9页
关键词 张洁 小说 《爱 是不能忘记的》 女性意识 救赎 《方舟》 知识分子 悲剧人物 理想婚姻 封建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的自觉与局限——张洁小说知识女性形象 被引量:15
5
作者 荒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9-55,共7页
与其把张洁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短篇,1979)、《方舟》(中篇,1981)、《祖母绿》(中篇,1984),看作是对女人故事的叙述,对女人、人的生存境遇的现实关怀,不如把它们当作张洁女性问题思想的形象表述。事实上叙述者张洁与她的人物形象... 与其把张洁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短篇,1979)、《方舟》(中篇,1981)、《祖母绿》(中篇,1984),看作是对女人故事的叙述,对女人、人的生存境遇的现实关怀,不如把它们当作张洁女性问题思想的形象表述。事实上叙述者张洁与她的人物形象始终处在同一思索、探求和前进的层面。承接“五四”新文学史上丁玲们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寻,张洁走向了女性精神建构层级。在张洁小说里,我们能读到女性充满智性思辨的自我定位、自我人格价值认定。与丁玲们在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依赖外部社会环境重大变迁而多少有点类型化不同,在张洁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就充满了对自我完善、自身解放的自觉,从而,她仃1有强大的承担社会、命运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女性 张洁小说 女性独立人格 祖母绿 女性形象 《爱 是不能忘记的》 北河 社会价值 自我定位 爱的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寻找和审视自我中寻找和审视社会——新时期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思维变迁 被引量:3
6
作者 艾斐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7-20,共4页
弗吉尼亚·美尔夫曾说:“女小说家只有在勇敢地承认了女性的局限性后,才能去追求至善至美”。这种看法本身就包含着对女性个性的压抑和人格的弱化。然而,在我们以往的文学中,它却是一个事实。所幸的是,这个事实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 弗吉尼亚·美尔夫曾说:“女小说家只有在勇敢地承认了女性的局限性后,才能去追求至善至美”。这种看法本身就包含着对女性个性的压抑和人格的弱化。然而,在我们以往的文学中,它却是一个事实。所幸的是,这个事实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一些有个性、有追求的女作家,已在这方面大胆地迈出了挑战性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作家 小说创作 《爱 是不能忘记的》 新时期 女性文学 《红豆》 人性 艺术风格 主体意识 《我是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字之“字”--重读张洁长篇小说《无字》 被引量:2
7
作者 郭瑾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1,共5页
到20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正好过了100年,这也意味着中国女性意识觉醒走过了100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文学走入了新时期,说起新时期文学,自然不得不说女性解放运动。女性文学活跃是当时极重要的文学现象,这是1979年以后中国女... 到20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正好过了100年,这也意味着中国女性意识觉醒走过了100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文学走入了新时期,说起新时期文学,自然不得不说女性解放运动。女性文学活跃是当时极重要的文学现象,这是1979年以后中国女作家创作的一个新特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写女性爱情的作品常被指责有小资产阶级情调、道德问题等,数量也极少。1979年,张洁发表了《爱,是不能忘记的》,冲破了这一禁区,随后这一类型的作品不断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张洁 女性爱情 女性意识觉醒 女作家创作 《爱 是不能忘记的》 《无字》 女性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情绪的空间宽度 被引量:1
8
作者 谭学纯 唐跃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14,63,共5页
语言情绪作为小说文本构造体系的一个自在自足的系统,本身隐含着这一独立的审美层面所呈现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可分析性。我们将从语言情绪的空间长度和空间宽度的二维平面描述这种空间特征,本文涉及的只是后者。 在本文的范围内,语言情... 语言情绪作为小说文本构造体系的一个自在自足的系统,本身隐含着这一独立的审美层面所呈现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可分析性。我们将从语言情绪的空间长度和空间宽度的二维平面描述这种空间特征,本文涉及的只是后者。 在本文的范围内,语言情绪的空间宽度指的是:两个以上不同的情绪旋律附着于叙述链,共时地并置于同一文本的情绪空间。平行流贯的语言情绪,各以自身的情绪旋律和相邻情绪旋律互为对比、映衬。相对于语言情绪的空间长度,空间宽度的语言情绪横向信息流强,情绪域呈横向拓宽。根据文本空间宽度上并置的情绪通道,可以把本文的命题切分为二值宽度和多值宽度两大下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对比性 文本 风暴 叙述人 主旋律 剪辑 多值 小说 《爱 是不能忘记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新时期作家对知识分子的表现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轻鸿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11,共4页
纷繁多彩异趣迭起的知识分子形象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一道风景,对作家的视点进行追踪是试图从扑朔迷离的现象中寻找出某些共同因素,作出带有规律性概括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新时期作家 政治文化 《爱 是不能忘记的》 小说家 新时期小说 艺术家 新时期文学 知识分子形象 张贤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洁小说法学内涵的审美特征
10
作者 余宗其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6-38,共3页
阅读张洁的小说,有一个突出的感觉:她不仅经常注视生活中的法律现象,使相当一部分作品具有一定的法律思想,而且遵循艺术的规律,把作品表现的法学内容上升到审美的高度,使其同时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从而同新时期其他小说家的法律思想区... 阅读张洁的小说,有一个突出的感觉:她不仅经常注视生活中的法律现象,使相当一部分作品具有一定的法律思想,而且遵循艺术的规律,把作品表现的法学内容上升到审美的高度,使其同时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从而同新时期其他小说家的法律思想区别开来。因此,有必要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段的结合上研究张洁小说的法律思想,强调其法学内涵的审美特征。如果只是简单地搬用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单一地清理这位女作家小说的法律思想,将会干出削足适履的蠢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洁小说 审美特征 法律思想 司法机关 法学 审美心理距离 女作家小说 《爱 是不能忘记的》 作品 负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者的形象与文化对它的选择——对几部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思考
11
作者 胡宗健 《当代文坛》 1987年第6期38-41,共4页
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新时期小说中,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和吴若增的长篇《离异》(《十月》86年第6期)一类作品,在涉及宏阔的文化背景方面,是略胜一筹的。我喜欢钟雨和李勃式的对知识者苦难历程的玩味。
关键词 知识者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传统文化 《爱 是不能忘记的》 爱情 张洁 文化制约 外来文化 南洋 当代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洁的短篇小说
12
作者 邾瑢 许自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52-57,共6页
在新时期涌现出来的众多小说作家里,张洁的名字是很响亮的。这与她的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和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曾经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争论有关。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由于张洁的作品有她自己独特的个性,有她引人注目的魅力... 在新时期涌现出来的众多小说作家里,张洁的名字是很响亮的。这与她的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和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曾经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争论有关。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由于张洁的作品有她自己独特的个性,有她引人注目的魅力。不论你是否赞同她在作品里表述的某些主张或理想,当你读过她的作品之后,你得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 张洁 《爱 是不能忘记的》 长篇小说 小说作家 新时期 引人注目的 作品 涌现出 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