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昭陵六骏文创产品创新设计
1
作者 雷冰豪 孟丹妮 《丝网印刷》 2024年第2期16-18,共3页
旨在探讨昭陵六骏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创新,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对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市场需求等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案,为昭陵六骏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昭陵六骏 文创产品设计 市场需求 传统文化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昭陵六骏”美术系统及其意义解读
2
作者 李闻茹 《美术大观》 2015年第7期62-63,共2页
唐代"昭陵六骏"是我国古代雕塑的杰出作品,历来受到美术界的广泛重视。除昭陵的浮雕"六骏"之外,现存同样题材、样式的美术作品还有金代赵霖的绘画《昭陵六骏图》与宋代的"昭陵六骏碑"石刻线画,它们共同... 唐代"昭陵六骏"是我国古代雕塑的杰出作品,历来受到美术界的广泛重视。除昭陵的浮雕"六骏"之外,现存同样题材、样式的美术作品还有金代赵霖的绘画《昭陵六骏图》与宋代的"昭陵六骏碑"石刻线画,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美术系统。唐代"昭陵六骏"的基本意义不仅是李世民对跟随自己征战战马的纪念,更是对其本人的歌功颂德和警戒后人。唐代以后"六骏"美术广泛传播的原因在于后世对盛唐气象的敬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碑 昭陵六骏图 美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昭陵六骏”看艺术的审美维度、功能及中西交融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涛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28-331,共4页
从艺术、历史、文化角度分析"昭陵六骏"独特的审美维度、意思识形态功能和初唐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成果.认为"昭陵六骏"不仅是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更是研究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藏;宣扬了大唐史诗... 从艺术、历史、文化角度分析"昭陵六骏"独特的审美维度、意思识形态功能和初唐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成果.认为"昭陵六骏"不仅是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更是研究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藏;宣扬了大唐史诗般的英雄气概,展示了其文治武功."昭陵六骏"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堪称古代纪念碑式雕刻的不朽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陵六骏 中西交流 审美维度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琵琶曲《昭陵六骏》音乐特征及其演奏诠释 被引量:1
4
作者 黑连仲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0-190,共11页
《昭陵六骏》是刘德海先生于2001年创作的琵琶独奏曲。该曲不仅是琵琶曲作中的精品,而且还是具有相当技术难度的经典之作。作者结合曲式分析对乐曲的创作特点和演奏特点,进行了诠释。
关键词 刘德海 琵琶曲 昭陵六骏 音乐结构 音乐特征 演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唐昭陵陵园形制中蕴含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倩芸 周莉英 卫星宇 《美与时代(城市)》 2016年第1期63-64,共2页
古代中国,陵墓建设是帝王一项重要的政治生活,从唐昭陵开始,墓葬形制从秦汉的人工封土改为"因山为陵",设计形制的极大转变,暗含着人们美学思想的变化。
关键词 昭陵 墓葬形制 因山为 美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的创造,感人的丰碑——论“昭陵六骏”的艺术成就 被引量:1
6
作者 洪琪 《云梦学刊》 2003年第4期81-82,85,共3页
昭陵“六骏”是大唐皇帝李世民陵墓列置北国司马门内两庑的浮雕,千百年来人们从它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考究甚多,而对它的艺术价值研究甚少。“六骏”作为陵墓雕刻现实主义精神的发展,陵墓雕刻特有的艺术形式,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重要的... 昭陵“六骏”是大唐皇帝李世民陵墓列置北国司马门内两庑的浮雕,千百年来人们从它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考究甚多,而对它的艺术价值研究甚少。“六骏”作为陵墓雕刻现实主义精神的发展,陵墓雕刻特有的艺术形式,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陵六骏 现实主义精神 形式与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唐昭陵墓室壁画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徐伟 《美术教育研究》 2015年第10期20-20,共1页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这一文明辉煌发达的时代留给了世界无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坐落在陕西关中的唐十八陵便是其中一部分。这些陵寝见证着那个时代的文明。文章以唐昭陵墓室壁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壁画的题材...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这一文明辉煌发达的时代留给了世界无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坐落在陕西关中的唐十八陵便是其中一部分。这些陵寝见证着那个时代的文明。文章以唐昭陵墓室壁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壁画的题材和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陵 壁画 题材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琵琶曲《昭陵六骏》的特征及演奏探析
8
作者 王欣洁 《当代音乐》 2016年第23期69-71,共3页
刘德海在2001年创作了独奏琵琶曲《昭陵六骏》,该曲可以说是众多琵琶作品中的精品,不管是演奏技术还是对音乐的掌控都是对演奏者极大的考验。下面从《昭陵六骏》的创作背景入手,主要分析和探讨该琵琶曲的曲式结构、音乐特征,并介绍演奏... 刘德海在2001年创作了独奏琵琶曲《昭陵六骏》,该曲可以说是众多琵琶作品中的精品,不管是演奏技术还是对音乐的掌控都是对演奏者极大的考验。下面从《昭陵六骏》的创作背景入手,主要分析和探讨该琵琶曲的曲式结构、音乐特征,并介绍演奏技法,希望能为琵琶曲爱好者们演奏《昭陵六骏》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陵六骏》 琵琶曲 曲式结构 音乐特征 演奏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陵墓志盖书法的刻工群体及其錾刻技艺探析
9
作者 范功 《中国美术》 2019年第6期106-111,共6页
作为唐代石刻美术文化遗存,昭陵石刻书法丰富了中国石刻书法艺术宝库s昭陵石刻书法的呈现得益于当时日渐成熟的石上书法錾刻技艺。此时,队伍扩大的刻工已经能够做到笔画使转的细微变化以及对名家书法的不同特点和风格的微妙传达,对书法... 作为唐代石刻美术文化遗存,昭陵石刻书法丰富了中国石刻书法艺术宝库s昭陵石刻书法的呈现得益于当时日渐成熟的石上书法錾刻技艺。此时,队伍扩大的刻工已经能够做到笔画使转的细微变化以及对名家书法的不同特点和风格的微妙传达,对书法笔意的完美追求。这彰显出当时刻工对书丹者的充分尊重以及自身对錾刻技艺之不懈追求。观察昭陵墓志作品的墓志盖,还可以从中发现其铭文特点以及刻工们在錾刻技艺方面多样性、丰富性以及艺术前沿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陵 石刻书法 刻工 錾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绩垂青史 天策六飞龙——评明代“昭陵六骏图册”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畅 《美术之友》 2005年第3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昭陵六骏 天策 李世民 丘行恭 民间绘画 汉画像石 长孙氏 绢本设色 石兽 刘黑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昭陵六骏”石刻的艺术特色
11
作者 王菲 《艺术家》 2018年第1期60-60,共1页
'昭陵六骏'作为中国古代珍贵的石刻艺术品,在我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唐太宗命人将六骏形象刻于石屏之上,并永久陈列在昭陵北阙祭坛之内守护自己的陵寝。它不仅传递出唐太宗对子孙后代的一种警示,同时将对六匹骏马的怀念... '昭陵六骏'作为中国古代珍贵的石刻艺术品,在我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唐太宗命人将六骏形象刻于石屏之上,并永久陈列在昭陵北阙祭坛之内守护自己的陵寝。它不仅传递出唐太宗对子孙后代的一种警示,同时将对六匹骏马的怀念之情融入其中。对于它的研究。当今学者多从其社会与历史价值的角度进行探讨,而对艺术价值的研究甚少。本文试对'昭陵六骏'浮雕的艺术成就作以简要的分析。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陵六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陵碑志与初唐女性文学考论
12
作者 徐焕 《杜甫研究学刊》 2023年第2期104-116,共13页
昭陵女性碑志从文本格套、史事记录、作品遗文等方面揭示了初唐女性文学的多维面相与丰富内涵:首先,对女性文学的记录颂扬是碑志性别书写的格套化环节,这是女性创作实际与男性书写视角共同作用的产物;其次,碑志提供了初唐宫廷女性文学... 昭陵女性碑志从文本格套、史事记录、作品遗文等方面揭示了初唐女性文学的多维面相与丰富内涵:首先,对女性文学的记录颂扬是碑志性别书写的格套化环节,这是女性创作实际与男性书写视角共同作用的产物;其次,碑志提供了初唐宫廷女性文学养成与应用的史料信息,两者共同指向初唐女性文学的政治面相与功利实用;最后,燕太妃碑中的涉佛铭文是初唐女性文学的重要遗文,更是武后融汇文学、宗教资源以行使和宣扬权力的实物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陵碑志 初唐 女性文学 武则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拓昭陵六骏
13
《北方论丛》 198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陵墓玄武门内雕刻屏风,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战伐年代所乘六匹骏马。
关键词 昭陵六骏 李世民 唐太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陵御石榴良种苗扦插繁育技术
14
作者 杨瑞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6期153-154,共2页
介绍了昭陵御石榴良种苗扦插繁育技术,包括插条采集与处理、苗圃地选择与整理、扦插、扦插后管理、取苗、运输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昭陵御石榴扦插成活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昭陵御石榴 良种苗 短枝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昭西陵隆恩殿柱头科斗拱研究
15
作者 李东祖 曹鹏 徐苏斌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4期6-10,共5页
清昭西陵建筑是清初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十九世纪60年代,其隆恩殿因破败被迫落架保护,大量构件被集中保存。在对隆恩殿平身科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辈学者基于清工部《工程做法》与实例的著作,发现并分析了柱头科独特的连做构件及以此引... 清昭西陵建筑是清初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十九世纪60年代,其隆恩殿因破败被迫落架保护,大量构件被集中保存。在对隆恩殿平身科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辈学者基于清工部《工程做法》与实例的著作,发现并分析了柱头科独特的连做构件及以此引发的构造问题,揭示了昭西陵隆恩殿柱头科的尺寸设计方法与独特的构造做法,以期厘清清初斗拱承上启下的发展流变过程,为正确解读中国建筑技术史发展环节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 隆恩殿 柱头科 连做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昭西陵隆恩殿平身科斗拱构件测绘与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鹏 李东祖 《古建园林技术》 2021年第3期9-14,共6页
清代七座后陵之一的昭西陵是清代后陵制度的开端。由于其墓主人孝庄文皇后的特殊身份以及由暂安奉殿到昭西陵的营建历史造就了昭西陵特殊的兆域空间、组群格局与建筑形制。上世纪六十年代,清康熙朝营建的重檐黄琉璃庑殿顶的昭西陵隆恩... 清代七座后陵之一的昭西陵是清代后陵制度的开端。由于其墓主人孝庄文皇后的特殊身份以及由暂安奉殿到昭西陵的营建历史造就了昭西陵特殊的兆域空间、组群格局与建筑形制。上世纪六十年代,清康熙朝营建的重檐黄琉璃庑殿顶的昭西陵隆恩殿因残损日益严重被迫落架保护,大量建筑构件被集中保存。在对其平身科斗拱分件测绘与研究中,发现其比例尺度、构造做法、细部纹样与前辈学者基于清工部《工程做法》所绘制的清代斗拱分件图存在多处差异。本文通过精细测绘与比较研究,揭示昭西陵隆恩殿平身科斗拱的独特构造与工艺,进而凸显清初斗拱承上启下的发展流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 隆恩殿 平身科:比例尺度:构造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对沈阳“一宫两陵”申遗成功后的思索 被引量:7
17
作者 董革冰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51-54,共4页
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及保护公约,剖析了我国在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保护工作的一些建设性意见。最后分析世界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探讨沈阳市应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发展世界遗产旅游经济。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旅游经济 沈阳故宫 昭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黔南代表性民间石雕艺术的文化内涵
18
作者 杨俊 《美术大观》 2012年第11期64-65,共2页
石雕是建筑和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日趋成熟,秦汉至唐代达到高峰阶段。我国传统石雕有圆雕、浮雕、透雕等,从秦汉的淳朴粗犷到精致完美的唐代石雕,诞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顶礼膜拜的艺术精品。雄壮威武的陵墓石... 石雕是建筑和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日趋成熟,秦汉至唐代达到高峰阶段。我国传统石雕有圆雕、浮雕、透雕等,从秦汉的淳朴粗犷到精致完美的唐代石雕,诞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顶礼膜拜的艺术精品。雄壮威武的陵墓石雕、精致完美的大佛造像、高大雄健的昭陵六骏、出神入化的赵州桥浮雕等均闻名于世,被誉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明珠。黔南石雕以水族石雕为代表,水族石雕艺术又以墓葬雕刻最为典型,其内容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雕艺术 文化内涵 黔南 民间 解析 新石器时代 艺术精品 昭陵六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俊秀精劲的《段志玄碑》
19
作者 倪文东 《江苏教育》 2019年第61期19-19,共1页
《段志玄碑》,唐碑刻,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刻立。碑为螭首,高334厘米,宽105厘米,厚35厘米。碑额篆书“大唐故右卫大将军扬州都督段公之碑”16字,无撰、书人姓名。碑文为楷书,23行,满行65字,全文2000余字。此碑原在陕西礼泉县昭陵乡庄河... 《段志玄碑》,唐碑刻,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刻立。碑为螭首,高334厘米,宽105厘米,厚35厘米。碑额篆书“大唐故右卫大将军扬州都督段公之碑”16字,无撰、书人姓名。碑文为楷书,23行,满行65字,全文2000余字。此碑原在陕西礼泉县昭陵乡庄河村北段氏墓前,1975年移存昭陵博物馆,为唐太宗昭陵陪葬碑之一,现存昭陵碑林第一室。此碑上部字迹还清晰,中下部凿损特甚,漫漶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5年 昭陵 礼泉县 博物馆 唐太宗 碑刻 都督 将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遒丽天成的《李勣碑》
20
作者 倪文东 《江苏教育》 2019年第61期17-18,共2页
《李勣碑》,唐刻碑,又称《李英公碑》,全称为《大唐故司空太子太师上柱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英贞武公李公之碑》,唐仪凤二年(677年)十月立,唐高宗李治撰并书,螭首龟座,高565厘米,宽178厘米,是一通罕见的唐代巨碑,为唐太宗昭陵著名陪葬碑之... 《李勣碑》,唐刻碑,又称《李英公碑》,全称为《大唐故司空太子太师上柱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英贞武公李公之碑》,唐仪凤二年(677年)十月立,唐高宗李治撰并书,螭首龟座,高565厘米,宽178厘米,是一通罕见的唐代巨碑,为唐太宗昭陵著名陪葬碑之一,行书,32行,行90余字,现存陕西昭陵博物馆内李勣墓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勣 大都督 唐高宗 唐太宗 博物馆 昭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