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映山红花总黄酮促进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形成血管作用及与VEGFR_(2)和神经源性H_(2)S的关系
1
作者 仲美静 陈硕 陈志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5-872,共8页
目的探讨映山红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rhododendra,TFR)促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形成血管作用及与VEGFR_(2)和神经源性硫化氢(H_(2)S)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单独培养及和与海马神经元共培养,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方... 目的探讨映山红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rhododendra,TFR)促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形成血管作用及与VEGFR_(2)和神经源性硫化氢(H_(2)S)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单独培养及和与海马神经元共培养,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检测细胞增殖、迁移、成管及H_(2)S含量和钙离子荧光强度,包括CCK-8法、细胞划痕法、Transwell法、基质胶成管、H_(2)S试剂盒及钙离子荧光探针法。结果在单独培养的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上,H_(2)S供体NaHS(200μmol·L^(-1))和TFR(90、270、810 mg·L^(-1))对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成管及[Ca^(2+)]i荧光强度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VEGFR_(2)阻断剂SU5416(10μmol·L^(-1))可抑制TFR的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形成血管及[Ca^(2+)]i荧光强度;在与海马神经元共培养的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上,TFR显著地升高共培养中H_(2)S含量,并被CBS抑制剂AOAA(200μmol·L^(-1))抑制。与此同时,TFR明显地促进共培养中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成血管作用,并可被AOAA和VEGFR_(2)阻断剂SU5416显著地抑制。结论TFR在体外可通过VEGFR_(2)升高[Ca^(2+)]i来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血管,并可通过诱导神经元中CBS生成H_(2)S作用于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的VEGFR_(2)来促进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海马神经元细胞 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迁移 成管 映山红花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映山红花总黄酮对大鼠神经元及EA.hy926内皮细胞超极化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洁 陈志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6期606-610,共5页
目的:观察映山红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rhododendra,TFR)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及EA.hy926内皮细胞膜超极化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和EA.hy926内皮细胞,利用Di BAC_4(3)荧光染料在钙离子成像系统488 nm激发波长... 目的:观察映山红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rhododendra,TFR)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及EA.hy926内皮细胞膜超极化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和EA.hy926内皮细胞,利用Di BAC_4(3)荧光染料在钙离子成像系统488 nm激发波长下检测EA.hy926和大鼠海马神经元荧光强度变化以反映膜电位改变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TFR(270 mg/L)和TFR(810 mg/L)能显著降低EA.hy926内皮细胞内荧光强度,即细胞发生了超极化现象,且BK_(Ca)特异性阻断剂Ib TX及联用IK_(Ca)阻断剂Ch TX和SK_(Ca)阻断剂apamin均能抑制TFR(270 mg/L)引起的荧光强度降低现象,而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phide,H_2S)合成酶抑制剂DL-炔丙基甘氨酸(DL-propargylglycine,PPG)对这一超极化效应无显著影响;与Control组比较,TFR(270 mg/L)和TFR(810 mg/L)也能显著降低大鼠海马神经元荧光强度,且Ib TX能抑制TFR(270 mg/L)引起的荧光强度降低现象。结论:TFR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和EA.hy926细胞膜超极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细胞膜上钙激活钾通道(Ca^(2+)-sensitive K^+ channels,K_(C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山红花总黄酮 内皮细胞 海马神经元 钙激活钾离子通道 细胞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映山红花总黄酮阻断Rho激酶促进大鼠冠状动脉舒张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亚男 陈志武 郭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353-1357,共5页
目的:探讨映山红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rhododendra,TFR)阻断Rho激酶促进大鼠冠状动脉舒张作用的机制。方法:用siRNA技术分别制备ROCK1-siRNA和ROCK2-siRNA大鼠,Western-blot测定冠状动脉组织中ROCK1和ROCK2,用微血管张力法测定... 目的:探讨映山红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rhododendra,TFR)阻断Rho激酶促进大鼠冠状动脉舒张作用的机制。方法:用siRNA技术分别制备ROCK1-siRNA和ROCK2-siRNA大鼠,Western-blot测定冠状动脉组织中ROCK1和ROCK2,用微血管张力法测定冠状动脉血管张力,用Y27632和TFR检测正常血管和干扰后血管的舒张功能。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ROCK1-siRNA组中ROCK1和ROCK2-siRNA组中ROCK2表达明显降低,而Negative siRNA和Transfection reagent组中ROCK1和ROCK2表达无明显差异,即siRNA干扰技术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组织中ROCK1和ROCK2表达;与溶媒组比较,TFR和Y27632能引起干扰后的血管产生舒张作用,而与正常组比较,TFR和Y27632显著减弱干扰后的血管的舒张作用;TFR对ROCK2-siRNA转染的冠状动脉舒张作用的Emax高于ROCK1-siRNA转染的血管的Emax。结论:TFR对大鼠冠状动脉的舒张作用与阻断ROCK有关,并且可能选择性作用于ROC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山红花总黄酮 冠状动脉 血管舒张 RhoA-Rho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映山红花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细胞收缩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晓青 陈志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映山红花总黄酮(TFR)对大鼠心肌细胞收缩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及收缩频率的变化,并用钙离子成像系统测定细胞内游离的Ca2+含量。结果10、100 nmol/L人尾加压素Ⅱ(h ... 目的探讨映山红花总黄酮(TFR)对大鼠心肌细胞收缩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及收缩频率的变化,并用钙离子成像系统测定细胞内游离的Ca2+含量。结果10、100 nmol/L人尾加压素Ⅱ(h UⅡ)显著加快心肌细胞收缩频率,10 nmol/L h UⅡ可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幅度,但100nmol/L h UⅡ却降低心肌细胞收缩幅度; TFR 300 mg/L可显著地减慢大鼠心肌细胞收缩频率和增强心肌细胞的收缩幅度,TFR在33. 3~300 mg/L范围内,可明显地抑制100nmol/L h UⅡ诱导的心肌细胞收缩频率的增快、收缩幅度的降低及细胞内游离的Ca2+含量的增加。结论 TFR可减慢大鼠心肌细胞收缩频率,增强其收缩性,其作用可能与降低心肌细胞内游离的Ca2+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收缩性 映山红花总黄酮 尾加压素Ⅱ Ca2+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