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方面级情感分析产品评论特征映射模型
1
作者 詹贵宁 肖人彬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43-2658,共16页
为有效利用电商平台产品评论信息,充分挖掘评论的特征级描述,提出一种基于方面级情感分析的产品评论特征映射模型。首先,对评论文本进行句法分析,提取出实体特征描述候选集,使用结构化信息表达方法,并对数字信息进行标准化转换,实现对... 为有效利用电商平台产品评论信息,充分挖掘评论的特征级描述,提出一种基于方面级情感分析的产品评论特征映射模型。首先,对评论文本进行句法分析,提取出实体特征描述候选集,使用结构化信息表达方法,并对数字信息进行标准化转换,实现对产品评论中文本信息和数字信息的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进行细粒度的情感挖掘,构建情感词典和评价词典,对方面级情感倾向进行量化计算,用于创建评论特征库,结合产品组成性能树,构建产品评论特征映射模型。最后以某国产手机为对象进行实例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评论表达 方面级情感分析 评论特征库 产品评论特征映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桥梁结构变形与轨面几何形态的空间映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青松 陈谣 +3 位作者 李秋义 孙魁 杨舟 张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141,共10页
高速铁路桥梁附加变形会导致轨面几何形态的变化,加剧列车和轨道-桥梁结构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影响桥上行车安全性。以32 m简支梁桥-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将箱梁看作耦合板结构,选取改进傅里叶级数作为结构的试函数,通... 高速铁路桥梁附加变形会导致轨面几何形态的变化,加剧列车和轨道-桥梁结构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影响桥上行车安全性。以32 m简支梁桥-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将箱梁看作耦合板结构,选取改进傅里叶级数作为结构的试函数,通过输入梁体的附加变形值,基于势能驻值原理求解轨道各结构层的垂、横向变形函数,建立桥梁结构变形与轨面几何形态的空间映射模型。研究考虑底板脱空情况下桥梁典型横、竖向组合变形下轨面几何形态的变形规律。研究表明:空间映射模型与有限元模型得到的钢轨变形曲线吻合较好。映射模型经过少量的迭代便可以求出底板脱空的位置、幅值与面积。钢轨在梁体横、竖向组合变形下存在耦合变形效应,梁体横向转角幅值对钢轨垂向变形影响较大,并会导致左右两块底板脱空区域的范围与幅值发生相反变化趋势,进而使底板上方两侧钢轨“上翘”处以及“下凹”处最大变形值发生改变。桥墩垂向沉降值基本不会影响其钢轨横向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桥梁附加变形 轨面几何形态 势能驻值原理 空间映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中水质与鱼类行为双向映射模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魏天娇 胡祝华 范习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299,共10页
在水产养殖中,水质参数与鱼类活动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映射关系。过去的监测更多偏向于单向映射,一般都是通过鱼类的行为表明水质的情况。针对仅仅通过鱼类行为反映水质情况会产生误判和滞后的问题,本文构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鱼类... 在水产养殖中,水质参数与鱼类活动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映射关系。过去的监测更多偏向于单向映射,一般都是通过鱼类的行为表明水质的情况。针对仅仅通过鱼类行为反映水质情况会产生误判和滞后的问题,本文构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鱼类行为与水质情况双向映射模型。双向映射模型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而且也可以通过相互验证提高模型的可靠性。首先,通过引入可变形卷积模块对YOLO v7进行改进,利用改进模型检测出视频中鱼类的位置再通过前后帧的坐标量化出鱼的游动参数。随后,将采集到的鱼类游动参数及对应的水质参数作为输入,使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分类、回归,分别完成鱼类游动参数和水质参数具体数值的预测以及指标异常级别的预测,从而得到双向映射关系。为了表明模型的泛化能力,分别在黎安港和新村港渔场2个数据集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鱼类行为与水质关系的双向映射,其中,分类实验平均准确率可以达到90.947%,回归实验决定系数R^(2)的平均值可以达到0.8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养殖 鱼类行为 水质 深度学习 随机森林 双向映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OFM)网络的中国自然资源生态安全区划 被引量:7
4
作者 邹易 蒙吉军 +3 位作者 吴英迪 魏婵娟 程浩然 马宇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82,共12页
自然资源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生态安全区划对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基于自然资源数据、生态环境数据和相关区划资料,从生态敏感性与生态服务重要性角度构建了自然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揭... 自然资源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生态安全区划对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基于自然资源数据、生态环境数据和相关区划资料,从生态敏感性与生态服务重要性角度构建了自然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揭示了中国自然资源生态安全的空间格局;通过建立区划的原则和指标,按照一级区主要反映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格局,二级区主要揭示自然资源生态安全水平的差异,采用SOFM网络制订了中国自然资源生态安全区划方案。结果显示:(1)中国自然资源生态安全水平整体偏低,以中警与重警状态区域为主,安全和较安全状态的区域仅占24.22%,其中低安全等级区多分布于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的干旱、半干旱区,高安全等级区则集中分布于水热资源与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东南部地区;(2)中国自然资源生态安全区划方案包括8个一级区与27个二级区,总结归纳各大区自然资源的特征和威胁生态安全的问题,并针对二级区自然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分区、分类推进全国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土空间优化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生态安全 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OFM)网络 区划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过程框架中的行为与功能映射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林晖 贾海波 张优云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产品状态空间由功能、行为、结构 3部分组成 ,3个空间之间的映射结构形成设计过程的演化模型 .文中集中研究了功能行为关系 ,利用模糊评述建立了功能与行为的映射模型 ;而功能与行为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一直是分析的难点 ,对此 ,引入正... 产品状态空间由功能、行为、结构 3部分组成 ,3个空间之间的映射结构形成设计过程的演化模型 .文中集中研究了功能行为关系 ,利用模糊评述建立了功能与行为的映射模型 ;而功能与行为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一直是分析的难点 ,对此 ,引入正交模型以解藕功能与行为关系 ,并构建公共组合行为变量 ,从中提取出行为特征 ,揭示功能与行为映射结构 .最后 ,依据文中的数学模型以及分析方法 ,针对某机电产品——多功能综合实验台 ,分析产品功能与行为映射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 行为 耦合 映射模型 设计过程框架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型控制SIDO CCM Buck变换器的统一离散迭代映射模型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瑶 许建平 周国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17-2727,共11页
以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ontinue conduction mode,CCM)的电压型控制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描述了电压型控制SIDO CCM 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指出变换器存在两种开关状态切换路... 以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ontinue conduction mode,CCM)的电压型控制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描述了电压型控制SIDO CCM 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指出变换器存在两种开关状态切换路径。基于状态方程和开关切换函数,建立了电压型比例(P)控制和比例积分(PI)控制SIDO CCM Buck变换器工作于两种开关状态切换路径时的统一离散迭代映射模型。利用输出电压分岔图和统一离散迭代映射模型的雅克比矩阵特征值,分析了P控制和PI控制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对变换器的稳定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于传统电压型控制CCM Buck变换器随误差放大器的比例系数增大而发生分岔的现象,电压型控制SIDO CCM Buck变换器随支路开关管电压控制回路的比例系数减小或主开关管电压控制回路的比例系数增大而发生Hopf分岔,变换器从稳定工作状态进入不稳定的低频振荡。且积分系数越大,变换器越不稳定,比例系数的稳定范围越小。最后,建立了电压型控制SIDO CCM Buck变换器的仿真和实验电路,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 统一离散迭代映射模型 特征值 分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模式识别的前馈式神经网络区域映射模型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雪峰 孙学全 冯英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3-74,77,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模式识别问题的前馈式神经网络模型———区域映射模型 .该模型将输入空间每一类的特征参数区域映射成输出空间中对应的一个区域。模型具有训练和实际应用中分类标准相一致的性质 ,使模式识别分类更为合理和自然 ,相...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模式识别问题的前馈式神经网络模型———区域映射模型 .该模型将输入空间每一类的特征参数区域映射成输出空间中对应的一个区域。模型具有训练和实际应用中分类标准相一致的性质 ,使模式识别分类更为合理和自然 ,相应的误差函数的改变可以加快网络的训练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BP神经网络模型 区域映射模型 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局部-整体映射模型的壁板铆接变形预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常正平 王仲奇 +3 位作者 张津铭 王志敏 康永刚 罗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2,共8页
针对现有壁板铆接变形预测方法预测精度低、计算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局部-整体映射模型的壁板铆接变形预测方法。依据壁板装配工艺流程分析,确定了引起壁板铆接变形的主要原因;结合增扩自由度法,解决了壁板铆接体-壳连接建模中... 针对现有壁板铆接变形预测方法预测精度低、计算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局部-整体映射模型的壁板铆接变形预测方法。依据壁板装配工艺流程分析,确定了引起壁板铆接变形的主要原因;结合增扩自由度法,解决了壁板铆接体-壳连接建模中的应力不协调问题,并用于构建壁板铆接局部-整体映射模型;基于局部-整体映射模型,将钉孔周围复杂的应力应变状态传递到壁板整体薄壳模型上,实现了壁板铆接变形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在十钉铆接结构中,与全实体动态铆接模型相比,单钉的平均计算时间从55min降为15min,变形分布与大小基本相同;某壁板变形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测量点的最大变形值偏差为0.062mm,平均偏差为0.01mm,相关性系数为0.898。该模型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且具有有效性,为进一步铆接变形的控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壁板 铆接变形 局部-整体映射模型 数值模拟 铆接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再结晶临界应力与涡轮叶片结构设计参数间的映射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世峰 卫刚 +1 位作者 高杰 陈永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914,共6页
以单晶涡轮叶片发生再结晶的榫头进气窗口为研究对象,基于镍基单晶合金再结晶临界应力模型,通过单晶叶片铸造热应力场仿真计算,建立了最大残余应力与结构参数和温度的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以最大铸造残余应力不大于再结晶临界应力、... 以单晶涡轮叶片发生再结晶的榫头进气窗口为研究对象,基于镍基单晶合金再结晶临界应力模型,通过单晶叶片铸造热应力场仿真计算,建立了最大残余应力与结构参数和温度的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以最大铸造残余应力不大于再结晶临界应力、冷气通道面积不变和满足强度为约束条件,求出了不发生再结晶条件下的临界应力与结构设计参数和热处理温度的映射模型。最后通过对实际叶片榫头进气窗口的优化设计和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榫头进气窗口最大铸造残余应力下降30%以上,原有的再结晶现象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再结晶临界应力 结构设计参数 铸造残余应力 映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项目中止决策的区域映射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英浚 孙佰清 +1 位作者 王雪峰 孙学全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4年第3期69-73,共5页
讨论了BP神经网络进行R&D项目中止决策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R&D项目中止决策的区域映射模型,结合教师区域的范围以及像点集合的平面分布特征设计了每个类的判定标准和分类算法。区域映射模型能够克服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 讨论了BP神经网络进行R&D项目中止决策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R&D项目中止决策的区域映射模型,结合教师区域的范围以及像点集合的平面分布特征设计了每个类的判定标准和分类算法。区域映射模型能够克服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等不足,保证了实际分类准则与训练准则的一致性,具有很高的识别率和比BP神经网络更快的收敛速度,是R&D项目中止决策的一个有效的模式识别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项目中止决策 BP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区域映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映射模型的R&D项目中止决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佰清 王小唯 +2 位作者 冯英浚 王雪峰 潘启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5-458,463,共5页
针对传统的BP网络训练时收敛速度缓慢 ,容易陷入局部极小 ,并且实际分类准则与训练准则不一致的缺陷 ,提出了R&D项目中止决策模式识别的区域映射模型 .模型从根本上保证了分类准则与训练准则的一致性 ,具有比BP网络更快的训练速度... 针对传统的BP网络训练时收敛速度缓慢 ,容易陷入局部极小 ,并且实际分类准则与训练准则不一致的缺陷 ,提出了R&D项目中止决策模式识别的区域映射模型 .模型从根本上保证了分类准则与训练准则的一致性 ,具有比BP网络更快的训练速度和更高的识别率 .案例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项目 中止决策 BP网络 模式识别 区域映射模型 管理学 分类准则 训练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型数据库与XML文档相互映射模型的实现 被引量:6
12
作者 严海兵 卞福荃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5-328,共4页
本文探讨了实现关系型数据库与XML文档的映射过程,使用XML Schema文档定义数据类型,在保证XML树状节点模型固有特征以及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关系和键值等特征的基础上,实现相互映射模型.
关键词 关系型数据库 XML文档 映射模型 数据类型 关系 键值 XMLSCHE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ML的多层次范例映射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汤胤 彭宏 郑启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本文以软件系统设计的CBR方法为例,针对以往CBR范例表示的缺陷,深入研究了基于XML的范例表示,建立了基于XML的多层次范例映射模型,随之探讨了在这个模型下CBR方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最后给出了概念层次和概念层次树的定义和概化方法。
关键词 CBML语言 关系数据库 XML 多层次范例映射模型 人工智能 范例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制造决策映射模型建模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棣华 刘卫宁 刘飞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73-78,共6页
运用分形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制造决策映射模型及其建模中的分形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的决策映射模型建模原理。
关键词 决策 分形 制造系统 映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态特征的钻削过程与监控信号映射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友行 张建勋 唐稳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71-976,共6页
为实现批量钻削工序质量在线监测和分析,根据钻削加工特性、切削刃与工件的接触受力状况以及多维监控信号的分析,将一个钻削过程划分为7个阶段。通过分析实验中功率信号和声信号在钻削过程中各阶段的变化特征,采用离散RMS分析和离散求... 为实现批量钻削工序质量在线监测和分析,根据钻削加工特性、切削刃与工件的接触受力状况以及多维监控信号的分析,将一个钻削过程划分为7个阶段。通过分析实验中功率信号和声信号在钻削过程中各阶段的变化特征,采用离散RMS分析和离散求导方法进行特征识别,提取与钻削过程7个阶段相对应的功率和声信号变化特征点,并建立钻削过程与监控信号的特征映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在0.7%的时间误差范围内找到钻刃刃尖切入特征点,0.05%的时间误差范围内找到钻刃完全切入特征点,1.2%的时间误差范围内找到钻刃刃尖切出特征点以及1.1%的时间误差范围内找到钻刃完全切出特征点,因此,可在1.2%左右的时间误差范围内,建立监控钻削加工过程中功率信号和声信号与钻削过程在时间上的同步映射关系。该模型可用于钻削过程与监控信号映射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削过程 映射模型 瞬态特征 功率信号 声发射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用户驱动的产品定制设计参数映射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莉静 檀润华 郗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346-2351,共6页
不确定用户需求信息中存在语义、信息缺失和冗余现象,针对从用户需求信息到产品定制设计参数映射模型准确率低的问题,建立了模糊粗糙集+SVM的融合映射模型。利用模糊粗糙集对用户需求数据做粒化处理以补全缺失信息,再利用其属性约简消... 不确定用户需求信息中存在语义、信息缺失和冗余现象,针对从用户需求信息到产品定制设计参数映射模型准确率低的问题,建立了模糊粗糙集+SVM的融合映射模型。利用模糊粗糙集对用户需求数据做粒化处理以补全缺失信息,再利用其属性约简消除冗余信息,降低空间输入维数。利用SVM构建用户需求信息到设计参数的映射模型。最后,通过注塑机产品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融合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 模糊粗糙集 支持向量机 映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上网络架构感知映射模型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桑晓丹 罗兴国 +1 位作者 陈韬 谢同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094-3096,3119,共4页
为了求解由于芯片链路故障等原因形成的不规则mesh下的任务映射问题,提出一个架构感知映射改进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最短路径路由跳数解决了精度问题,同时对不可达模块的特殊数据处理保证了所得解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功耗优... 为了求解由于芯片链路故障等原因形成的不规则mesh下的任务映射问题,提出一个架构感知映射改进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最短路径路由跳数解决了精度问题,同时对不可达模块的特殊数据处理保证了所得解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功耗优化比例最高可达10%~20%,适合大规模通信密集型NoC任务映射问题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网络 映射 架构感知 映射模型 低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坐标映射模型的方向关系一致性检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永山 成雪琴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68-71,共4页
为处理复杂三维空间物体间的方向关系,基于单纯形数据模型,利用投影方法及区间运算简单的特性,提出三维空间物体方向关系的坐标映射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三维空间方向关系的基本推理运算、凸关系判断方法及路径一致性检验算法,给出方... 为处理复杂三维空间物体间的方向关系,基于单纯形数据模型,利用投影方法及区间运算简单的特性,提出三维空间物体方向关系的坐标映射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三维空间方向关系的基本推理运算、凸关系判断方法及路径一致性检验算法,给出方向关系网络一致性检验算法及其正确性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 坐标映射模型 方向关系推理 凸关系 一致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映射模型的红外弱小目标图像仿真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陈强 阎兵早 李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19-2924,共6页
针对远距离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的研究和性能评估需要大量测试图像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映射模型的红外弱小目标图像仿真方法。首先,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拍摄得到实验目标的辐照度与成像灰度值映射数据,并利用该数据对多种备选... 针对远距离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的研究和性能评估需要大量测试图像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映射模型的红外弱小目标图像仿真方法。首先,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拍摄得到实验目标的辐照度与成像灰度值映射数据,并利用该数据对多种备选映射模型进行评估,得到最佳的基于拟合的非线性映射模型;然后,将该映射模型应用到实际目标图像的仿真过程中,得到能反映实际亮度变化的目标仿真图像;最后,考虑大气传输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将目标仿真图像与真实背景图像进行合成,得到最终的红外弱小目标仿真图像。通过与传统仿真方法对比,该仿真方法产生的仿真图像具有较强的真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仿真 非线性映射模型 目标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最大概率特征和映射模型学习的行人再识别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正平 张敏姣 +1 位作者 李淑芳 任大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5-193,共9页
进行了行人再识别研究。针对行人自身差异和相机视域差异的存在导致再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最大概率特征和映射模型学习的行人再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行人图像提取局部最大概率特征,克服光照变化并提取图像的完整信息;... 进行了行人再识别研究。针对行人自身差异和相机视域差异的存在导致再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最大概率特征和映射模型学习的行人再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行人图像提取局部最大概率特征,克服光照变化并提取图像的完整信息;然后学习交叉映射模型,利用学习好的模型进行行人特征变换,从而消除不同摄像机拍摄区域的特征差异;最后进行距离度量和排序。实验表明,该算法合理有效,能够获得较为完整的判别性特征表示,成功地提高了行人再识别的匹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再识别 映射模型学习 局部最大概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