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猎户座分子云团中弥散电离介质的视向速度及线强度比分布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金泰 蒋思艺 +1 位作者 雷磊 陈丙秋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15,共13页
恒星形成区是研究恒星形成物理过程最重要的天体物理实验室.猎户座分子云团是研究各种质量恒星形成和相关年轻恒星性质的一个著名天区.通过对恒星形成区的光学光谱分析,可以获取其内部热电离气体的运动学和化学性质.基于国家大科学装置... 恒星形成区是研究恒星形成物理过程最重要的天体物理实验室.猎户座分子云团是研究各种质量恒星形成和相关年轻恒星性质的一个著名天区.通过对恒星形成区的光学光谱分析,可以获取其内部热电离气体的运动学和化学性质.基于国家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光谱观测数据,从LAMOST I期光谱巡天数据中筛选出8个指向猎户座分子云团的观测面板,获取了1300多条针对猎户座分子云团内弥散电离介质的有效光谱.选取不受星际介质污染的背景天光光谱构建超级天光,对这些光谱数据做减天光处理,并进一步测量其发射线性质,包括Hα、[NⅡ]λ6584、[SⅡ]λλ6717和6731等发射线的中心波长和积分流量等.最后给出猎户座分子云团内弥散电离介质的视向速度和线强度比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形成 星际介质:云 星际介质:运动学和动力学 技术:光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非广延分布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声孤波 被引量:5
2
作者 蔺福军 廖晶晶 朱云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5,共9页
从三维非广延分布函数及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出发,研究了非广延分布等离子体中电子的非广延性对离子声孤波结构和性质的影响.通过理论解析获得Sagdeev赝势方程,从该方程出发研究了不同q所对应离子声孤波的振幅、宽度及电子数密度的空间分布... 从三维非广延分布函数及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出发,研究了非广延分布等离子体中电子的非广延性对离子声孤波结构和性质的影响.通过理论解析获得Sagdeev赝势方程,从该方程出发研究了不同q所对应离子声孤波的振幅、宽度及电子数密度的空间分布.数值结果表明:离子声孤波存在的可允许范围由参量q决定,并且电子的非广延效应对离子声孤波的空间特性及电子密度分布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介质:运动学与动力学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向流喷流驱动的模型研究进展
3
作者 蔡锴 吴月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127,共7页
按喷流与周围介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把外向流的喷流驱动模型分为 2大类 ,对其中几个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比较 。
关键词 星际介质动力学 分子外向流 恒星形成 喷流驱动模型 STAHLER模型 喷流-外流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AS05391-0217和IRAS06572-0742源的热动性质
4
作者 李月兴 吴月芳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4-50,共7页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射电望远镜对源IRAS053910217和IRAS065720742进行了12COJ=1-0观测,获得了气体的相应参数;用IRAS及其他红外观测资料,获得了尘埃热结构;探讨了...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射电望远镜对源IRAS053910217和IRAS065720742进行了12COJ=1-0观测,获得了气体的相应参数;用IRAS及其他红外观测资料,获得了尘埃热结构;探讨了云中气体的热平衡.对于IRAS053910217中由远红外得出的Td<Tk的情形,考虑了几种可能的加热机制.光电加热对该云可能是比较重要的;激波可能是另一种加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分子 星际介质动力学 热动性质 射电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分子云湍流结构函数的倾角改正及其应用
5
作者 钱磊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7,共6页
通过结构函数可以测量湍流的能量级联速率.在实际观测中,无法测量分子云中气体的3维速度,这使得其湍流结构函数难以测量.对垂直于视线方向的薄分子云的情形,结构函数Stt2可以通过云核速度弥散(core velocity dispersion,CVD)进行测量,CV... 通过结构函数可以测量湍流的能量级联速率.在实际观测中,无法测量分子云中气体的3维速度,这使得其湍流结构函数难以测量.对垂直于视线方向的薄分子云的情形,结构函数Stt2可以通过云核速度弥散(core velocity dispersion,CVD)进行测量,CVD2=1/2Stt2.对此进行推广,对于不垂直于视线方向的薄分子云,CVD2=1/2Stt2(1-1/8cos2θ)R2/3,其中,θ是视线方向与投影方向的夹角,平均投影距离与3维距离之比R可以用第2类椭圆积分E(k,φ)表示为R=2/πE(cosθ,π/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介质:分子云 星际介质:运动学和动力学 星际介质: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银纬区域HSVMT 27的CO同位素分子谱线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治宏 徐烨 +4 位作者 杨戟 杜心语 李发成 逯登荣 闫庆增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80,共13页
对Ursa Major区域的高银纬分子云HSVMT 27的^(12)CO、^(13)CO和C^(18)O进行了观测研究,发现这块分子云^(12)CO的激发温度较低,并探测到一定的C^(18)O辐射,但由于其发射较弱故未能成图.在0.17 km·s^(-1)的速度分辨率和0.08 pc的空... 对Ursa Major区域的高银纬分子云HSVMT 27的^(12)CO、^(13)CO和C^(18)O进行了观测研究,发现这块分子云^(12)CO的激发温度较低,并探测到一定的C^(18)O辐射,但由于其发射较弱故未能成图.在0.17 km·s^(-1)的速度分辨率和0.08 pc的空间分辨率下,认证了26个^(13)CO分子云核,它们的本地热平衡(Local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LTE)质量在0.5–10 M_⊙,均小于其维里质量,且并未发现有红外点源与云核成协.总之,数据显示在这块分子云中并没有恒星形成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介质:分子 恒星:形成 星际介质:运动学与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