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星载电子侦察与成像侦察的数据融合技术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壮 樊昀 +4 位作者 王成 康少单 孙兆林 胡卫东 郁文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127-2130,共4页
该文在提出单星侦察体制下的电子侦察与成像侦察融合方案的基础上 ,研究了基于不精确图匹配方法的平台配准算法和基于模糊推理与证据理论的目标融合识别算法等数据融合技术 ,并构建了一个星载电子侦察与成像侦察融合仿真系统。仿真实验... 该文在提出单星侦察体制下的电子侦察与成像侦察融合方案的基础上 ,研究了基于不精确图匹配方法的平台配准算法和基于模糊推理与证据理论的目标融合识别算法等数据融合技术 ,并构建了一个星载电子侦察与成像侦察融合仿真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电子侦察与成像侦察 数据融合 目标定位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SAR在炮兵侦察中运用问题的探讨
2
作者 肖晨飞 李长伟 李嵩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15,共6页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的迅速发展和技术优势,满足了当下高分辨宽幅成像、高精度测绘及地面监视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科学、军事及商业价值。文章总结了星载SAR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在炮兵侦察中的关键技术,并分析相关技...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的迅速发展和技术优势,满足了当下高分辨宽幅成像、高精度测绘及地面监视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科学、军事及商业价值。文章总结了星载SAR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在炮兵侦察中的关键技术,并分析相关技术在运用中的优势和不足,而后深入研究和探讨了星载SAR在炮兵侦察领域可承担的职责及运用前景。文章通过分析和总结,认为随着星载SAR技术的不断创新,工程化、实用化持续推进,其必能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成为炮兵侦察中的一支“奇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炮兵侦察 高精度测绘 宽幅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雷达稀疏信号处理技术专栏征稿
3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I0001-I0001,共1页
稀疏信号处理在国内经过多年的研究,已逐步开始走向应用,在雷达的预警探测、态势感知、成像侦察、立体测绘等方面都将有典型应用。为促进信号处理技术交流,推动专业创新发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EI收录)拟于2021年推出“雷达稀疏信... 稀疏信号处理在国内经过多年的研究,已逐步开始走向应用,在雷达的预警探测、态势感知、成像侦察、立体测绘等方面都将有典型应用。为促进信号处理技术交流,推动专业创新发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EI收录)拟于2021年推出“雷达稀疏信号处理技术”专栏,诚挚欢迎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积极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态势感知 系统工程 诚挚欢迎 信号处理技术 成像侦察 预警探测 立体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雷达稀疏信号处理技术专栏征稿
4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稀疏信号处理在国内经过多年的研究,已逐步开始走向应用,在雷达的预警探测、态势感知、成像侦察、立体测绘等方面都将有典型应用。为促进信号处理技术交流,推动专业创新发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EI收录)拟于2021年推出“雷达稀疏信... 稀疏信号处理在国内经过多年的研究,已逐步开始走向应用,在雷达的预警探测、态势感知、成像侦察、立体测绘等方面都将有典型应用。为促进信号处理技术交流,推动专业创新发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EI收录)拟于2021年推出“雷达稀疏信号处理技术”专栏,诚挚欢迎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积极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态势感知 系统工程 诚挚欢迎 信号处理技术 成像侦察 预警探测 立体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雷达稀疏信号处理技术专栏征稿
5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稀疏信号处理在国内经过多年的研究,已逐步开始走向应用,在雷达的预警探测、态势感知、成像侦察、立体测绘等方面都将有典型应用。为促进信号处理技术交流,推动专业创新发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EI收录)拟于2021年推出"雷达稀... 稀疏信号处理在国内经过多年的研究,已逐步开始走向应用,在雷达的预警探测、态势感知、成像侦察、立体测绘等方面都将有典型应用。为促进信号处理技术交流,推动专业创新发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EI收录)拟于2021年推出"雷达稀疏信号处理技术"专栏,诚挚欢迎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积极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态势感知 系统工程 诚挚欢迎 信号处理技术 成像侦察 预警探测 立体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编队结构特征的海面舰船目标关联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曾昊 王壮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93,共4页
为综合利用星载光学成像、星载电子侦察数据对海面舰船编队进行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舰船编队结构特征的二次匹配目标关联算法,通过构造加权二分图进行最优匹配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目标定位精度差别较大、目标存在漏检测等情况... 为综合利用星载光学成像、星载电子侦察数据对海面舰船编队进行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舰船编队结构特征的二次匹配目标关联算法,通过构造加权二分图进行最优匹配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目标定位精度差别较大、目标存在漏检测等情况下相比传统关联算法的匹配正确率有较大提高,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光学侦察与电子侦察 编队结构 目标数据关联 最优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机动目标的天基观测体系的观测预判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伦伟成 李群 +2 位作者 朱智 肖刚 张灿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86-1093,共8页
为了适应海上机动目标的天基观测所具有的时间敏感性、不完全信息和复杂环境等三大特征,并克服这些特征给观测造成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天基观测体系来观测海上机动目标.在天基观测体系中,先由观测范围大的电子侦察卫星确认目标是否存在,... 为了适应海上机动目标的天基观测所具有的时间敏感性、不完全信息和复杂环境等三大特征,并克服这些特征给观测造成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天基观测体系来观测海上机动目标.在天基观测体系中,先由观测范围大的电子侦察卫星确认目标是否存在,再由观测精度高的光学成像卫星对目标查证识别,从而完成观测任务.设计了一种光学成像卫星观测可行性预判算法,天基观测体系可以根据此算法提前判断光学成像卫星能否直接观测目标或者能否通过侧摆来扩大观测范围进而观测到目标,并预估目标被光学成像卫星观测的具体时刻.若确定光学成像卫星侧摆后能够观测到目标则令其侧摆,既能增加体系完成观测任务的机会,又能避免频繁侧摆对卫星造成不利影响.天基观测体系的预判依赖于一种针对海上机动目标的位置预测算法,该算法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电子侦察卫星采集到的目标时空轨迹数据进行空间直线拟合,以拟合直线作为目标的预测航迹,结合目标的预测速度推理目标在未来时刻的位置坐标.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在体系效能分析仿真平台上对天基观测体系进行了建模仿真,考察了体系和相关算法应对沿不同航迹行动的目标效果.仿真结果显示,观测预判算法能够使天基观测体系完成观测任务的次数至少增加200%,且算法准确率、精度和召回率都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观测体系 海上机动目标 电子侦察卫星 光学成像卫星 侧摆 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用目标伪装隐身技术概论》 被引量:2
8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0-530,共1页
由中国兵器工业第205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光电技术系列丛书之一的《军用目标伪装隐身技术概论》一书于2014年2月由国防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杨照金主编,崔东旭副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周立伟先生为该书作序,全书61.... 由中国兵器工业第205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光电技术系列丛书之一的《军用目标伪装隐身技术概论》一书于2014年2月由国防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杨照金主编,崔东旭副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周立伟先生为该书作序,全书61.5万字。随着军用光电子技术的发展,红外热成像、微光夜视、激光雷达、激光照射、激光测距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陆、海、空各种武器平台,极大地改变了现代战场的攻防态势和作战样式。由于光电侦察、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伪装 隐身技术 武器平台 微光夜视 光电侦察 红外热成像 电子技术 兵器工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 激光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自适应处理”专刊征文通知
9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3年第2期246-246,共1页
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已成为雷达、通信、声纳、导航以及电子对抗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重点发展方向,尤其在机载预警雷达、机载战场侦察雷达、机载火控雷达、星载雷达、舰载雷达、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征文通知 机载预警雷达 Adaptive 战场侦察雷达 机载火控雷达 电子对抗 星载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