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出型式对星轮减速器承载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夏建芳 高杨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47-1756,共10页
为了研究输出型式对星轮减速器承载能力的影响,对提高星轮减速器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2种输出型式星轮传动轮系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推导其传动比及变位轮齿啮合传动重合度、齿廓干涉检验等计算公式。通过SolidWorks建立... 为了研究输出型式对星轮减速器承载能力的影响,对提高星轮减速器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2种输出型式星轮传动轮系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推导其传动比及变位轮齿啮合传动重合度、齿廓干涉检验等计算公式。通过SolidWorks建立2种输出型式星轮传动轮系的三维模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2种输出型式星轮传动轮系载荷响应特性进行数值仿真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输出型式星轮传动轮系均具备多齿接触弹性啮合传动特性;在同样载荷作用下,星轮减速器采用行星轮输出型时其承载能力比内齿轮输出型的高,其轮齿啮合效果比内齿轮输出型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轮减速器 输出型式 承载能力 星轮传动轮系 星轮输出型 内齿轮输出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毂变形对星轮减速器啮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夏建芳 刘董洋 +1 位作者 何启成 高放军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10-1214,共5页
针对轮毂变形会引起星轮减速器轮齿双侧接触的问题,对星轮减速器的行星齿轮轮毂上孔的尺寸对啮合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在装配关系复杂且高度非线性的情况下星轮减速器的有限元仿真方法,在满足工程精度的前提下,对模型进行了简化... 针对轮毂变形会引起星轮减速器轮齿双侧接触的问题,对星轮减速器的行星齿轮轮毂上孔的尺寸对啮合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在装配关系复杂且高度非线性的情况下星轮减速器的有限元仿真方法,在满足工程精度的前提下,对模型进行了简化,使用Abaqus软件构建了星轮减速器传动系统受载的有限元模型,在不改变轴的直径及轮毂上孔的分布直径的情况下,对行星齿轮轮毂上传动曲轴的轴承孔和直连轴孔分别缩小10%时,轮齿的接触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缩小轮毂上的孔径可以提高轮毂刚性,改善轮齿双侧接触现象;缩小直连轴孔的尺寸对轮齿双侧接触现象的改善效果更好;将两孔均缩小10%,可以完全消除轮齿双侧接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轮减速器 轮毂变形 有限元仿真 啮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弹性动力学建模与模态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俊 郭凡 谢胜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9-175,共7页
针对目前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在机械应用中行星轴承易烧毁的现象,对其进行力学分析以寻求解决的途径。基于子结构综合思想,将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划分为输出轴子系统、输入轴子系统、星轮轴子系统和平动星轮子系统,运用牛顿力学方法建立... 针对目前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在机械应用中行星轴承易烧毁的现象,对其进行力学分析以寻求解决的途径。基于子结构综合思想,将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划分为输出轴子系统、输入轴子系统、星轮轴子系统和平动星轮子系统,运用牛顿力学方法建立各子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计入各轴承径向支承变形、齿轮副啮合变形以及输入轴和星轮轴上偏心套的分度误差和偏心误差等因素,构造系统各环节的变形协调条件,并将其与各子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结合,构建出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弹性动力学方程。通过求解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特征值问题,可获得其固有特性。以HJW-18B型星轮减速器为例,基于所建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低阶固有频率远高于系统额定输入转频,一般不会引起结构谐振;系统低阶模态对应的振型表现为四类子系统的复合振动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实验模态分析。对比发现,实验模态结果与理论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所建弹性动力学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准确揭示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动态特性,从而为后续的受力分析、强度计算和结构优化提供准确的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齿差 星轮减速器 弹性动力学 变形协调条件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弹性静力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俊 谢胜龙 +1 位作者 徐培民 童宝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9-55,共7页
针对目前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在机械应用中行星轴承易烧毁的现象,对其进行力学分析以寻求解决的途径。综合考虑内啮合齿轮副、行星轴承的变形以及各轴的扭转变形,构造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变形协调条件,并采用子结构法建立该类传动系统... 针对目前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在机械应用中行星轴承易烧毁的现象,对其进行力学分析以寻求解决的途径。综合考虑内啮合齿轮副、行星轴承的变形以及各轴的扭转变形,构造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变形协调条件,并采用子结构法建立该类传动系统的弹性静力学模型。通过求解系统的弹性静力学方程,获得系统各环节的受力,并给出了一个运动周期内两相机构的齿轮啮合力、行星轴承力和各曲轴扭矩的变化规律。弹性静力学仿真表明,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两相机构各环节的受力均呈周期性变化,且二者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仅存在180相位差。两相机构中齿轮副的啮合较为平稳,其啮合力在一个运动周期内仅存在微小波动;但行星轴承的载荷状况较为恶劣,其中星轮轴行星轴承的载荷波动较大,而输入轴行星轴承的载荷幅值较大,这恰与星轮型减速器应用中行星轴承易烧蚀的现象相吻合。该研究可为少齿差星轮型减速器的强度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供准确的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学分析 模型 变形 少齿差 星轮减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