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红移畸变对宇宙学空洞的影响
- 1
-
-
作者
王磊
罗煜
王蕾
戴才萍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
出处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78,共1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931310)资助。
-
文摘
为探索红移畸变对空洞性质的影响,利用了一组星系形成半解析模拟星表数据,采用VIDE (Void Identification and Examination toolkit)算法寻找真实空间和红移空间的宇宙学空洞,根据空洞外围墙结构处的星系运动速度将空洞分为"塌缩型"和"膨胀型".结果表明:"塌缩型"空洞所占比例会随着空洞的尺度变大而减少,"膨胀型"空洞则与之相反,两类空洞的平均有效半径在实空间中相差20%,"塌缩型"空洞的平均径向密度轮廓显著高于"膨胀型"空洞.利用成员星系将两种空间中的空洞进行匹配,通过比较实空间和红移空间中空洞的数目分布,发现实空间和红移空间中空洞的数目差异与空洞大小有关,并且红移空间中有一半左右的空洞无法对应到实空间.对匹配空洞,红移畸变对"塌缩型"空洞的密度影响更大;对未匹配空洞,其密度轮廓与匹配空洞存在明显区别,并且实空间中未匹配空洞其壳层星系向空洞内部运动的趋势更加明显.
-
关键词
宇宙学:宇宙大尺度结构
星系:距离和红移
方法:数值
-
Keywords
cosmology:large-scale structure of universe
galaxies:distances and red-shifts
methods:numerical
-
分类号
P159
[天文地球—天文学]
-
-
题名BL Lac的光学多普勒因子估算
- 2
-
-
作者
黄家伟
潘树蓉
吴健
叶旭鸿
曹健鸿
樊军辉
-
机构
广州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帕多瓦大学“G.Galilei”物理与天文学院
广州大学天体物理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
广东省高等学校天文观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7,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31201、11733001)
科技部国际交流司中保交流项目(国科外[2020]16号)
+1 种基金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CMS-CSST-2021-A0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B030302001)资助。
-
文摘
蝎虎天体(BL Lacertae object,BL Lac)是一类特殊的活动星系核,表现出极端的观测特征,如高光度和偏振、快速光变、超光速运动、射电核主导、极高能辐射等,极端观测特性可能都与喷流效应有关,而表征喷流效应的物理量是多普勒因子(Doppler factor).多普勒因子有助于了解BL Lac的辐射物理和本征特性.基于BL Lac和Fanaroff-Riley typeⅠ/Fanaroff-Riley typeⅡ(G)的统一模型思路,提出BL Lac的本征视星等与红移(哈勃图)的分布应该与FRⅠ/FRⅡ(G)的观测视星等与红移的分布相似,并提出了估算BL Lac的光学多普勒因子的方法.该方法所估算的多普勒因子与前人的光学多普勒因子比较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该光学波段估算BL Lac多普勒因子的方法是可靠的.
-
关键词
蝎虎天体:普通
星系:活动
星系:距离和红移
星系:喷流
-
Keywords
BL Lacertae objects:general
galaxies:active
galaxies:distances and redshifts
galaxies:jets
-
分类号
P157
[天文地球—天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