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邻宇宙大星系潮汐结构的搜寻研究
1
作者 黄松立 房敏 +6 位作者 刘文浩 郑宪忠 潘治政 刘滨阳 杨超 常江 王蕾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4,共19页
在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等级成团模型中,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并合过程是星系质量增长的重要机制,会在星系周围产生一些低面亮度的潮汐结构.观测上,需要长时间曝光并结合特定的图像处理技术以获得更深的图像,从而能够探测和研究这些较暗的结... 在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等级成团模型中,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并合过程是星系质量增长的重要机制,会在星系周围产生一些低面亮度的潮汐结构.观测上,需要长时间曝光并结合特定的图像处理技术以获得更深的图像,从而能够探测和研究这些较暗的结构.为寻找近邻星系周围的潮汐结构,从前人给出的源表中筛选出76个大星系样本,并利用ZTF(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时域巡天的g和r两个波段的数据进行图像叠加,得到的深场图像的平均深度(面亮度极限)为μ_(g)(3σ,10''×10'')=(28.86±0.27)mag/('')^(2),μ_(r)(3σ,10''×10'')=(28.65±0.27)mag/('')^(2)(其中为天光背景噪声标准差),与国际上多数同类深场巡天深度相当.在所有样本星系中,22个星系周围已知存在潮汐结构,成功探测到其中20个星系附近的结构,并在一个星系周围首次发现了潮汐结构.对其中的星系NGC 5907周围的星流结构分析了形态并与前人文章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单一环状星流的结论.其次,分析了在星系NGC 4725周围新发现的3个暗弱潮汐结构,其中位于东北侧的结构颜色较蓝(g、r波段星等差g-r约0.4-0.6),与东北方向的伴星系NGC 4747颜色相似,可能源于两个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位于东侧和东南侧的结构在位置和形态上对应于一个整体的环状结构,其颜色均较红(g-r约0.7-0.9)且与NGC 4725东侧外晕颜色一致,可能来源于较年老的矮椭球星系的潮汐瓦解,或者是NGC 4725在与NGC 4747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被撕扯出去的盘成分.后续还需利用更高分辨率、更深的WFST(Wide Field Survey Telescope)及其他波段数据对发现的潮汐结构进一步验证,并通过数值模拟帮助理解星系相互作用过程.最后,在部分样本星系图像中发现延展的前景银河系卷云污染,其面亮度较低(暗于μ_(g)=26 mag/('')^(2))且颜色(g-r约0.41)蓝于河外星系等天体成分.结果显示,这类卷云反射光会影响星系周围暗弱潮汐结构的探测分析,但是容易被辨认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演化 星系:相互作用 技术:图像处理 技术:测光 方法: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MOS场中星系恒星形成的演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方官文 马仲阳 +1 位作者 陈洋 孔旭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6,共10页
基于COSMOS(Cosmic Evolution Survey)/Ultra VISTA(Ultra-deep Visible and Infrared Survey Telescope for Astronomy)场中多波段测光数据,利用质量限选取了红移分布在0<z<3.5的星系样本.通过UVJ(U-V和V-J)双色图分类判据将星... 基于COSMOS(Cosmic Evolution Survey)/Ultra VISTA(Ultra-deep Visible and Infrared Survey Telescope for Astronomy)场中多波段测光数据,利用质量限选取了红移分布在0<z<3.5的星系样本.通过UVJ(U-V和V-J)双色图分类判据将星系分类成恒星形成星系(SFGs)和宁静星系(QGs).对于红移分布在0<z<1.5范围内且M*>1011M⊙的QGs来说,该星系在样本中所占比例高于70%.在红移0<z<3.5范围内,恒星形成星系的恒星形成率(SFR)与恒星质量(M*)之间有着很强的主序(MS)关系.对于某一固定的恒星质量M*来说,星系的SFR和比恒星形成率(s SFR)会随着红移增大而增大,这表明在高红移处恒星形成星系更加活跃,有激烈的恒星形成.相对于低质量的星系来说,高质量的SFGs有较低的s SFR,这意味着低质量星系的增长更多的是通过星系本身的恒星形成.通过结合来自文献中数据点信息,发现更高红移(2<z<8)星系的s SFR随红移的演化趋势变弱,其演化关系是s SFR∝(1+z)0.94±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恒星形成 星系:基本参数 星系:演化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星对早型星系化学演化和冷却函数的影响
3
作者 王浪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5,共10页
通过星族合成方法发现:在星系参数拟合计算中,相比于单星星族,双星星族可以得到更大的年龄和更高的金属丰度,但双星如何影响星系演化仍不清楚.另外,对于早型星系存在的紫外超现象,目前存在两种主流的解释,一种是有年轻的星族形成,另一... 通过星族合成方法发现:在星系参数拟合计算中,相比于单星星族,双星星族可以得到更大的年龄和更高的金属丰度,但双星如何影响星系演化仍不清楚.另外,对于早型星系存在的紫外超现象,目前存在两种主流的解释,一种是有年轻的星族形成,另一种是由双星星族中产生的高温天体引起,但具体哪一种形成机制仍不确定.计算了双星演化抛入星际介质的元素,结合星系化学演化模型和MAPPINGS III程序,研究了双星星族对早型星系气体冷却以及星系演化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单星演化,双星演化使得抛出的物质和金属丰度增加.另外,得到了早型星系紫外超两种机制下,抛入星际介质的各种元素丰度,发现一些元素的丰度比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这两种机制可以利用元素丰度比和平均金属丰度进一步认证.同时也计算了两种机制下星系的冷却函数,发现双星机制下的冷却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星际介质 星系:丰度 星系: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线星系[OⅡ]λ3727/Hα谱线流量比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峰 孔旭 +2 位作者 林宣滨 张伟 李金荣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7,共10页
利用从斯隆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简称SDSS)第4次释放的光谱数据中选取的10^5个发射线星系样本,研究了[OII]λ3727/Hα流量比与星系尘埃消光、气体电离态和金属丰度的关系.发现尘埃消光改正对[OII]λ3727/Hα谱线... 利用从斯隆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简称SDSS)第4次释放的光谱数据中选取的10^5个发射线星系样本,研究了[OII]λ3727/Hα流量比与星系尘埃消光、气体电离态和金属丰度的关系.发现尘埃消光改正对[OII]λ3727/Hα谱线流量比影响显著,消光改正前、后的[OII]λ3727/Hα谱线流量比的中值分别为0.48和0.89;尘埃消光改正后,F([OII]λ3727)-F(Hα)的弥散显著减小.贫金属星系的[OII]λ3727/Hα谱线流量比随星系气体的电离度增高而减小,而富金属星系不存在这种关系.另外,[OII]λ3727/Hα流量比与星系金属丰度相关.当12+lg(O/H)〉8.5时,星系[OII]λ3727/Hα流量比随金属丰度增加而下降;12+lg(O/H)〈8.5的星系,谱线流量比与金属丰度正相关.最后,利用气体电离度参数和星系的金属丰度,给出了计算不同类型星系[OII]λ3727/Hα流量比的公式.LAMOST望远镜将观测到大量红移z〉0.4的星系光谱,利用该公式可以给出星系的[OII]λ3727/Hα流量比,从而可以利用[OII]λ3727谱线流量计算z〉0.4星系的恒星形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丰度 星系:演化 星系:基本参数 星系:星际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LAMOST星系星族参数测量
5
作者 王丽丽 张龙威 +2 位作者 杨光军 张俊亮 刘聪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118,共9页
星系的光谱包含其内部恒星的年龄和金属丰度等信息,从观测光谱数据中测量这些信息对于深入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至关重要.LAMOST(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巡天发布了大量的星系光谱,这些高维光谱与... 星系的光谱包含其内部恒星的年龄和金属丰度等信息,从观测光谱数据中测量这些信息对于深入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至关重要.LAMOST(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巡天发布了大量的星系光谱,这些高维光谱与它们的物理参数之间存在着高度的非线性关系.而深度学习适合于处理多维、海量的非线性数据,因此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一个8个卷积层+4个池化层+1个全连接层的卷积神经网络,对LAMOST Data Release 7(DR7)星系的年龄和金属丰度进行自动估计.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通过星系光谱预测的星族参数与传统方法基本一致,误差在0.18dex以内,并且随着光谱信噪比的增大,预测误差越来越小.实验还对比了卷积神经网络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深度神经网络的参数测量结果,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果优于其他两种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恒星内容 星系:演化 方法:数据分析 方法:统计 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S场中高红移极亮红外星系的形态与结构 被引量:2
6
作者 方官文 马仲阳 +1 位作者 陈洋 孔旭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8-465,共8页
通过利用CANDELS-EGS(Cosmic Assembly Near-infrared Deep Extragalactic Legacy Survey-Extended Groth Strip)场中HST WFC3(Hubble Space Telescope Wide Field Camera 3)F160W高分辨率的观测图像,研究了9个光谱红极亮红外星系的形... 通过利用CANDELS-EGS(Cosmic Assembly Near-infrared Deep Extragalactic Legacy Survey-Extended Groth Strip)场中HST WFC3(Hubble Space Telescope Wide Field Camera 3)F160W高分辨率的观测图像,研究了9个光谱红极亮红外星系的形态结构特征.发现这些星系的形态表现出多样性(从椭圆到多个亮核或弥散的结构),如:双核,气体桥,双不对称体,不规则或椭圆结构.为了定量地研究这些极亮红外星系的形态,测量了它们在静止光学波段的形态参数(基尼系数G和矩指数M20).与近邻极亮红外星系相比,高红移极亮红外星系的G偏小而M20偏大,表明这些星系的星族分布聚集度小且不对称性大.基于对样本中极亮红外星系2维面亮度轮廓的拟合,得到这些星系的有效半径分布在2.4 kpc到5.8 kpc之间,其平均值是(3.9±1.1)kpc.相比较于近邻相似质量的恒星形成星系来说,高红移极亮红外星系的平均大小要小1到2倍.在类似红移和红外光度条件下,得出的这些结果也与其它文献中给出的结论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演化 星系:基本参数 星系:结构 星系:高红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星系并合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常江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1-553,共13页
使用一系列的模拟,包括了不同的轨道参数、主并合与小并合,以及不同的恒星盘自旋角动量与轨道角动量的耦合方式,来研究盘星系的并合过程中,顺行交会和逆行交会对并合过程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并合时标、轨道形态、星系的恒星... 使用一系列的模拟,包括了不同的轨道参数、主并合与小并合,以及不同的恒星盘自旋角动量与轨道角动量的耦合方式,来研究盘星系的并合过程中,顺行交会和逆行交会对并合过程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并合时标、轨道形态、星系的恒星及暗物质成分剥离效率、星系的形态变化,以及形成的潮汐结构等.研究发现,由于在并合过程的前期,逆行并合的恒星剥离效率要明显小于顺行并合,因此会形成小得多的潮汐结构.但与通常认为的相反的是,与顺行并合相比,逆行并合并没有显著改变轨道形态和增大并合时标,对恒星成分的剥离效率也没有显著的影响.与顺行与否相比,潮汐半径在小并合时,卫星星系恒星成分被潮汐剥离的过程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潮汐半径与恒星盘标长相等的时刻可以被认为是卫星星系恒星盘瓦解的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演化 星系:运动学与动力学 星系:相互作用 方法: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DELS场中高红移大质量星系的形态结构性质
8
作者 方官文 林泽森 孔旭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6,共9页
基于CANDELS(Cosmic Assembly Near-infrared Deep Extragalactic Legacy Survey)5个深场巡天的多波段测光数据和HST WFC3(Hubble Space Telescope Wide Field Camera 3)近红外(F125W和F160W)高分辨率观测图像,利用质量限(恒星质量M_*&g... 基于CANDELS(Cosmic Assembly Near-infrared Deep Extragalactic Legacy Survey)5个深场巡天的多波段测光数据和HST WFC3(Hubble Space Telescope Wide Field Camera 3)近红外(F125W和F160W)高分辨率观测图像,利用质量限(恒星质量M_*>10^(10)M_⊙)选取了8002个红移分布在1<z<3范围内的星系样本,并对这些大质量星系的形态和结构性质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通过星系形态的神经网络分类方法(Conv Nets),将样本中的星系划分为4类:椭球星系(SPHeroids,SPH)、早型盘星系(Early-Type Disks,ETD)、晚型盘星系(Late-Type Disks,LTD)和不规则星系(IRRegulars,IRR).结果发现星系的形态和结构随红移发生演化,在高红移宇宙星系主要表现出不规则形态,但到低红移处椭球和盘主导的哈勃星系形态序列已经形成.在相同红移区间内,不同类型星系的物理尺寸(r_e)中值从大到小的排序是IRR、LTD、ETD和SPH,而对应的Sersic指数(n)中值大小排序却相反.另外,不同类型星系的re与红移之间存在明显的演化关系,但这样的现象在平均轴比(b/a)和Sersic指数与红移的关系中并没有被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演化 星系:基本参数 星系:结构 星系:高红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系群HCG 95中的星系群内光观测研究
9
作者 何永强 师冬冬 潘治政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64,共9页
星系团/群内光(ICL(Intra-Cluster Light)/IGL(Intra-Group Light))可以用来研究星系群和星系团的动力学演化.Hickson致密星系群密度高并且速度弥散低,其致密的环境可以用来研究星系并合和相互作用星系的性质,是研究IGL理想场所之一.利... 星系团/群内光(ICL(Intra-Cluster Light)/IGL(Intra-Group Light))可以用来研究星系群和星系团的动力学演化.Hickson致密星系群密度高并且速度弥散低,其致密的环境可以用来研究星系并合和相互作用星系的性质,是研究IGL理想场所之一.利用中国近地天体巡天望远镜(Chinese Near Object Survey Telescope,CNEOST)的观测,获得了星系群HCG 95的g波段和r波段深度成像数据.采用模型拟合方法来测量HCG 95星系群中的IGL光度,并计算了IGL的光度占星系群总光度的比例f_(IGL),在g和r波段的结果分别为3.55%±0.38%和3.78%±0.59%.此外,利用常规的表面亮度阈值截取方法,在g和r波段的结果分别为1.9%-10%和1.5%-10%,与前述结果一致.估算的IGL颜色(g-r=0.78±0.37)与星系群中的HCG 95A和HCG 95C星系的颜色(g-r=0.82-0.85)一致,属于年老星族,表明HCG 95星系群中的IGL可能来自HCG 95A和HCG 95C相互作用剥离出来的物质,也有可能来自近期的吸积.最后,结合其他星系群测量的结果,发现f_(IGL)和其对应的星系群总质量没有关系,但与星系群演化(即早型星系的数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星际介质 星系:群:普通 星系:形成 星系: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并合星系对SFR的增幅与其他参数关系的研究
10
作者 邱佳杰 孙艳春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29,共12页
主并合星系对是研究星系同时受到本身与外部环境影响的绝佳实验对象,而星系恒星形成率的变化可以示踪这些影响产生的作用.星系的恒星质量、星系对之间的投影距离与相对倾角都是影响恒星形成率的几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更大恒星质量... 主并合星系对是研究星系同时受到本身与外部环境影响的绝佳实验对象,而星系恒星形成率的变化可以示踪这些影响产生的作用.星系的恒星质量、星系对之间的投影距离与相对倾角都是影响恒星形成率的几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更大恒星质量星系倾向于有更大的恒星形成率增幅,相对倾角接近平行的星系同样趋于有更大的恒星形成率增幅,而投影距离在研究范围内与恒星形成率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相互作用 星系:基本参数 星系:恒星形成 星系:统计 星系: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星体形成的半解析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爱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9,共12页
以Kang等的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为基础,研究星系和中心大质量黑洞的共同形成和演化.假设类星体的活动性由星系并合引起,通过引入黑洞吸积率,确定了红移区间0<z<4.5的类星体的热光度函数,并分别从爱丁顿比率、黑洞质量函数和两点... 以Kang等的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为基础,研究星系和中心大质量黑洞的共同形成和演化.假设类星体的活动性由星系并合引起,通过引入黑洞吸积率,确定了红移区间0<z<4.5的类星体的热光度函数,并分别从爱丁顿比率、黑洞质量函数和两点相关函数3个方面对模型进行限制,模型预言的光度函数能在整个红移、整个光度范围内与观测相符合.结果显示,常数爱丁顿比率不能很好地描述黑洞吸积,爱丁顿比率需要在一定红移范围内随红移增加;星系主并合是触发类星体活动性的有效机制,而次并合只对低光度和中等光度的类星体有影响,对高光度类星体影响很小;在z=1.0处,极高光度的类星休比其他类星体具有更强的成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星体:超大质量黑洞 星系:演化 方法: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