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脑内移植时星状胶质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冯家笙
徐慧君
武义鸣
黄镇
吕广明
陆璐
-
机构
南通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5-189,共5页
-
文摘
本文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帕金森氏病模型鼠、老年性痴呆模型鼠及皮质损伤鼠等在脑移植2~3个月后移植区及其与宿主交界面的胶质细胞变化。结果发现不同动物模型的胚脑移植区及其与宿主交界面的胶质变化基本相同.Nissl染色切片上可见移植区和宿主之间有直径小于8μm的小细胞集聚。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发现移植区和宿主脑交界面有深染的阳性纤维及细胞或交界面形成一包膜状结构;还有的在交界面无明显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纤维分隔,呈现两者相互融合的趋势.移植区内可见两种胶质细胞,一种与正常胶质细胞近似,另一种为胞体大、突起粗且深染的反应性胶质细胞;移植区内的血管周围也见有反应性胶质细胞包绕。本研究表明移植也可引起胶质反应,并且移植区内反应性胶质细胞可能对植入的神经元提供其生存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关键词
脑移植
移植物
星状胶质细胞
-
Keywords
astrocyte, transplantation, GFAP, rat
-
分类号
R651.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高渗环境对原代培养海马星状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
-
-
作者
袁世荧
毛卫克
姚尚龙
曾邦雄
-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麻醉学教研室
-
出处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20-521,524,共3页
-
基金
国家教委资助!教外司留[1997]832
-
文摘
为了观察海马星状胶质细胞在不同浓度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中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将原代培养大白鼠胚胎的海马星状胶质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混合液后测其细胞存活率。结果发现:暴露于不同浓度混合液15min后,其细胞存活率在15min、60min、1d和7d时分别与实验前及同一时刻的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对海马星状胶质细胞的生存并无消极作用。
-
关键词
星状胶质细胞
存活率
HHS
高渗环境
-
Keywords
astrocyte
survival
hypertonic-hyperoncotic solution
-
分类号
R322.85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329-3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少突胶质细胞与中枢神经髓鞘形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素春
沈馨亚(审校)
郑思竞(审校)
-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131-138,共8页
-
文摘
髓鞘(myelin)是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解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研究髓鞘形成不仅在于对髓鞘本身结构和功能的探索,还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临床上的许多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因而也缺乏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许多老年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脱髓鞘改变。因而,研究中枢神经髓鞘形成还有助于揭开髓鞘病的发病机制,并可能为治疗脱髓鞘疾病找到有效方法。
-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
神经元
星状胶质细胞
神经组织
髓鞘形成
中枢神经
-
分类号
R7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RNA抑制技术在神经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 4
-
-
作者
秦春国
-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0-90,共1页
-
文摘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颜建华等三位科研工作者对神经干细胞作了研究,他们认为神经干细胞是在神经系统中发现的一种可以再生的细胞,不仅有自我分化的能力,还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星状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这对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产生很大影响,但其增殖,分化和迁移机制还待研究。RNA抑制技术是目前流行的基因沉默法,利用导入小片段核酸进入细胞,对特定基因表达的翻译阶段进行抑制,以观察基因对细胞的影响。作者在获得分化相关基因的基础上,利用RNA干扰(RNAi)和反义RNA(antisense RNA)法检测几个基因对神经于细胞的影响。
-
关键词
干细胞研究
神经干细胞
RNA干扰
抑制技术
神经退行性疾病
科研工作者
应用
生命科学学院
少突胶质细胞
星状胶质细胞
-
分类号
Q811.4
[生物学—生物工程]
Q421
[生物学—神经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