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的处方 被引量:27
1
作者 吴伟 阙俐 +2 位作者 陈健 沈熊 夏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1-383,387,共4页
目的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的处方。方法 以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和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崩解时间为指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及三次多项式描述崩解时间和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 目的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的处方。方法 以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和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崩解时间为指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及三次多项式描述崩解时间和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选择最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崩解时间与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和交联聚维酮用量间的关系不能用线性方程描述,二次及三次多项式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 4和0.998 5,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优选的最佳条件为微晶纤维素的用量为3.0 g,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0.3 g。最佳处方的崩解时间理论值与预测值差为-2.68%。结论 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 片剂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微晶纤维素 交联聚维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立江 王永杰 +2 位作者 刘宇 高飞 焉喜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7-112,共6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选用适宜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探讨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南瓜多糖最优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本实验以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试验设计,研究料液比、提取时间、提...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选用适宜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探讨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南瓜多糖最优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本实验以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试验设计,研究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以及醇沉条件对南瓜多糖浸膏得率的影响,并采用乙醇反复沉淀的方法以及大孔吸附树脂对南瓜多糖进行纯化从而得到进一步纯化的南瓜多糖。结果:南瓜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36倍量的水在84℃温度下提取3.2h,提取3次,然后浓缩至1/3体积、以3倍体积95%乙醇醇沉。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纯化的最优条件为20℃条件下上柱,初始液质量浓度取2.84mg/mL,以5BV上柱,5BV的20%乙醇溶液洗脱,最终得到纯化后南瓜多糖的含量可达到60%以上。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实验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南瓜多糖进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多糖 提取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梓树果实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14
3
作者 乔东东 张云 +2 位作者 尤新军 雷鸣 王俊儒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0-174,共5页
以梓树果实为材料,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进... 以梓树果实为材料,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梓树果实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9%,料液比1∶44,提取时间39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梓树果实总黄酮提取量测定值为22.289 4 mg.g-1,最佳工艺验证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差-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树果实 总黄酮 超声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处方 被引量:21
4
作者 许伯慧 柯学 平其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5-509,共5页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的处方。方法:以HPMC K100M和Carbopol 934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分别以氢氯噻嗪和盐酸可乐定在1,4,8,12h的累积释放度和黏附力为指标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三次多项式分别描...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的处方。方法:以HPMC K100M和Carbopol 934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分别以氢氯噻嗪和盐酸可乐定在1,4,8,12h的累积释放度和黏附力为指标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三次多项式分别描述各时间点累积释放度及黏附力与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数学模型绘制效应面图。各时间点的效应面二维等高线图最佳释放区域的重叠部分与黏附力的交集区域即为最佳处方区域,选择最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采用二次、三次多项式拟合的相关系数优于线性方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最优处方为氢氯噻嗪片中HPMC K100M和Carbopol 934的含量分别为片重的17%和16%,盐酸可乐定片中上述两者的含量分别为片重的60%和18%。最佳处方在各时间点的释放度和黏附力的理论值与预测值的偏差均在±6%以内。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处方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氯噻嗪 盐酸可乐定 复方制剂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方肠泰颗粒成型工艺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满 汪露露 +3 位作者 陈雪晴 刘胜 霍介格 鞠建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0-423,共4页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方肠泰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成型率、流动性、溶化性、吸湿性、脆碎度的"总评OD值"为评价指标,辅料配比(可溶性淀粉-糊精)、辅料用量、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成型...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方肠泰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成型率、流动性、溶化性、吸湿性、脆碎度的"总评OD值"为评价指标,辅料配比(可溶性淀粉-糊精)、辅料用量、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辅料配比0.9∶1,辅料用量1倍,乙醇体积分数80%,总评OD值为0.826 8,与预测值(0.798 6)相当。结论该方法预测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肠泰颗粒的成型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肠泰颗粒 成型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连翘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逊 陈俭清 +2 位作者 李明雁 李罡 李艳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0-133,共4页
试验以药用糊精含量、乙醇浓度、干燥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最低抑菌浓度(MIC)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选择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连翘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药用糊精含量67.03%,乙醇含量72.91%,干燥温度35.94℃,... 试验以药用糊精含量、乙醇浓度、干燥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最低抑菌浓度(MIC)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选择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连翘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药用糊精含量67.03%,乙醇含量72.91%,干燥温度35.94℃,3个参数为自变量的二次回归模型方程为R1=0.010-1.914.10-3×A+2.288.10-4×B+2.288.10-4×C-1.172.10-3×A×B+1.953.10-3×A×C-3.906.10-4×B×C-4.374.10-4×A2+6.675.10-4×B2-1.542.10-3×C2,利用以上最优工艺,生产三批产品并测定MIC值,均为0.00625μg.mL-1。以上结果显示,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连翘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颗粒剂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青蒿素微囊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0
7
作者 艾凤伟 庄海涛 +2 位作者 凌勇 佟雷 王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优化青蒿素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青蒿素微囊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以明胶为囊材,单凝聚法制备青蒿素微囊,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包封率、载药量、微囊的粒径分布、体外溶出进行研究。结果明胶制备青蒿素... 目的优化青蒿素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青蒿素微囊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以明胶为囊材,单凝聚法制备青蒿素微囊,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包封率、载药量、微囊的粒径分布、体外溶出进行研究。结果明胶制备青蒿素微囊的最佳工艺条件的明胶质量分数为5.06%,囊心囊材质量比为1∶3,搅拌速度为751 r/min。此最佳工艺制备的青蒿素微囊包封率为89.31%,平均粒径69.91μm,载药量为22.25%,体外溶出度测定0.5 h为25.8%,12 h累积释放达到95%以上。结论以最佳工艺条件制备青蒿素微囊工艺稳定,包封率高,同时体外释放试验表明,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微囊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玄芪化瘀浓缩丸水提工艺 被引量:13
8
作者 孟玲 陈良 +1 位作者 张刚 王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4-208,共5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玄芪化瘀浓缩丸水提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哈巴俄苷、黄芪甲苷、总多糖含有量以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影响因素,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液料比13∶1...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玄芪化瘀浓缩丸水提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哈巴俄苷、黄芪甲苷、总多糖含有量以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影响因素,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液料比13∶1,提取2次,每次130 min,综合评分89.67,与预测值(91.18)接近。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预测性良好,可用于优化玄芪化瘀浓缩丸水提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芪化瘀浓缩丸 水提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 被引量:8
9
作者 陈海亭 尹蓉莉 +3 位作者 陈金玉 王宝才 党万太 吕懿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88-1692,共5页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以乳糖的用量、致孔剂用量、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2、6、12 h山楂叶总黄酮的累计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以乳糖的用量、致孔剂用量、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2、6、12 h山楂叶总黄酮的累计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然后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通过重叠等高线图得到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元线性模型,为最终拟合模型;最佳处方的各时间点累计释放度的实际值和预测值接近,相对偏差绝对值小于5%,且3个验证处方零级释放特性良好。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总黄酮 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重叠等高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健脾益气汤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7
10
作者 谷丽艳 张立德 +1 位作者 张昊 张旭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29-933,共5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健脾益气汤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水煎法提取健脾益气汤中的有效部位,以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提取次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影响,优...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健脾益气汤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水煎法提取健脾益气汤中的有效部位,以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提取次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提取2次,每次1.5 h,溶媒量为8倍。按优化后处方提取的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较高。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所建立的健脾益气汤提取工艺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汤 黄芪甲苷 黄芪多糖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 被引量:7
11
作者 盛欢欢 邹小广 +4 位作者 杨涛 李岩 程雪梅 王峥涛 王长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73-1479,共7页
目的优选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TLA-SLN)的处方。方法以穿心莲中4种内酯类成分包封率的满意度函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冷却高压均质法制备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药脂比、磷脂脂质比、Tween-80在水中质量分数对评价指标的... 目的优选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TLA-SLN)的处方。方法以穿心莲中4种内酯类成分包封率的满意度函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冷却高压均质法制备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药脂比、磷脂脂质比、Tween-80在水中质量分数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并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拟合,优选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从相关系数及各指标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冷却压均质工艺能有效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优化的最佳处方为药脂比为10%、磷脂脂质比1.25、Tween-80在水中的质量分数为4%,实测值与理论预测值偏差小于7%。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能有效优选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总内酯 固体脂质纳米粒 冷却均质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夏枯草总黄酮的富集纯化工艺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惠茹 邹争强 +3 位作者 李雪 李强强 王敏 陈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7-430,共4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夏枯草总黄酮的富集纯化工艺。方法夏枯草70%乙醇提取液用聚酰胺吸附,水洗除杂,加在大孔吸附树脂柱顶部。以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乙醇用量、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含有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夏枯草总黄酮的富集纯化工艺。方法夏枯草70%乙醇提取液用聚酰胺吸附,水洗除杂,加在大孔吸附树脂柱顶部。以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乙醇用量、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含有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2.19 mg/m L,乙醇用量4.5 BV,体积分数75%,总黄酮含有量19.08%,与预测值(19.84%)相当。结论该方法稳定简便,预测性好,可用于富集纯化夏枯草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总黄酮 富集纯化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薯蓣总皂苷口腔崩解片处方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庆平 张志涛 +3 位作者 丁峰 李见春 刘雁 张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08-2512,共5页
目的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薯蓣总皂苷口腔崩解片处方。方法以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的用量和配比为因变量,以崩解时间为自变量,分别用两因素相互作用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 目的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薯蓣总皂苷口腔崩解片处方。方法以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的用量和配比为因变量,以崩解时间为自变量,分别用两因素相互作用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等高线图,确定较优处方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化后的口腔崩解片处方为微晶纤维素52 mg,甘露醇50 m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3 mg。优化后薯蓣总皂苷口腔崩解片的平均崩解时间为42.1 s,预测值和测定值偏差小于5%,二次多项式模型比两因素相互作用模型置信度高。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薯蓣总皂苷口腔崩解片的处方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崩解片 薯蓣总皂苷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处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白蛋白纳米粒吸附灯盏花素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席一峰 周洪 +1 位作者 李来存 高缘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6-221,共6页
制备空白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空白白蛋白纳米粒吸附灯盏花素的制备参数。以灯盏花素浓度、空白白蛋白纳米粒浓度、灯盏花素加入量为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载药后粒径的增大量为指标,分别用不同数学模型描述... 制备空白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空白白蛋白纳米粒吸附灯盏花素的制备参数。以灯盏花素浓度、空白白蛋白纳米粒浓度、灯盏花素加入量为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载药后粒径的增大量为指标,分别用不同数学模型描述指标与因素间的关系。根据模型绘制效应面,预测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对制得产物的粒径、多分散系数、Zeta电位及体外释药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考察因素与考察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优化处方的预测值和测定值非常接近。最佳制备参数:灯盏花素溶液浓度1.45 mg/mL,空白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浓度30 mg/mL,前者为后者的2.4倍体积;产物的载药量为6.73%,包封率为80.08%,粒径增加22.7 nm。载药后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83.4 nm,多分散系数为0.117,Zeta电位为17.95 mV,24 h累积释放率79.19%。本实验成功地将灯盏花素吸附于空白白蛋白纳米粒,并优化了该载药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白蛋白纳米粒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处方基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柳 王爱武 +1 位作者 徐广琪 霍然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0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对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处方基质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处方中影响较为显著的甘油(A)、聚乙二醇-400(B)、羟丙甲纤维素(C)的加入量为考察因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8 h单位面积累积透... 目的对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处方基质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处方中影响较为显著的甘油(A)、聚乙二醇-400(B)、羟丙甲纤维素(C)的加入量为考察因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8 h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为考察指标,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3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效应面和等高线图,确定较优处方基质并进行验证。结果优选的基质处方为甘油18.53%、聚乙二醇-4008.54%、羟丙甲纤维素2.35%,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的二次多元回归模型:R1=-7 415.69+306.10A+167.47B+4 820.59C-8.26A2-9.81B2-1 025.75C2,累积透过率约为49.6%。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处方基质优化模型,制备的盐酸普萘洛尔凝胶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盐酸 凝胶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色谱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茵陈蒿汤配方颗粒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斯琪 高明阳 +3 位作者 胡昌江 崔园园 李文兵 吴文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38-1942,共5页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绿原酸、栀子苷、6,7-二甲氧基香豆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含有量和干膏收率为指标,以茵陈先煎时间、后下煎...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绿原酸、栀子苷、6,7-二甲氧基香豆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含有量和干膏收率为指标,以茵陈先煎时间、后下煎煮时间、加水量为因素,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条件为茵陈先煎时间46 min,后下煎煮时间23 min,加水量730 m L,总评"归一值"0.794,与预测值(0.813)相当。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优化茵陈蒿汤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颗粒 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胃宁分散片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卫卫 徐冬英 +1 位作者 邓超澄 韦秀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胃宁分散片(三七、人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量、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三七总皂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选择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胃宁分散片(三七、人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量、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三七总皂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选择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结论: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胃宁分散片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宁分散片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提取工艺 三七总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精白雾化吸入液提取工艺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阳 夏新华 +2 位作者 贺兰芝 曾建国 刘艳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4-187,共4页
目的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精白雾化吸入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多糖提取率和浸膏提取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用效应面法选择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确定精白雾化吸入液的... 目的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精白雾化吸入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多糖提取率和浸膏提取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用效应面法选择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确定精白雾化吸入液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浸泡1.5 h,回流提取2次,加水量分别为10、8倍,提取时间分别为2.5、2.0 h。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预测性良好,可为精白雾化吸入液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白雾化吸入液 多糖 浸膏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半枝莲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桂玲 房建强 +2 位作者 时方方 赵雪梅 刘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3-476,共4页
目的优化半枝莲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因变量,通过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方程的拟合,结合效应面法优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9... 目的优化半枝莲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因变量,通过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方程的拟合,结合效应面法优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9.15%乙醇回流提取2次,料液比为1∶30.32,提取时间为120 min,提取率可达3.0%。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半枝莲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简便、可行,预测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总黄酮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洛索洛芬钠微丸的缓释包衣处方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纪兴 陈燕忠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0-134,共5页
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洛索洛芬钠微丸的缓释包衣处方。以缓释包衣材料HPMC和EC的比例以及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1、4和8h的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分别用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因素之间的关系,绘制所选用模型的效应面和... 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洛索洛芬钠微丸的缓释包衣处方。以缓释包衣材料HPMC和EC的比例以及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1、4和8h的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分别用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因素之间的关系,绘制所选用模型的效应面和等高线图,根据设定的缓释释药目标值,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优化处方,最后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中的三次多项式是描述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最佳模型。最佳处方微丸缓释包衣累积释放度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可见,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的,基于多元非线性模型的洛索洛芬钠微丸缓释包衣处方优化模型,可以对该缓释微丸的处方进行优化,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索洛芬钠 缓释微丸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重叠等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