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次分析-熵权法结合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高乌头根酒蒸工艺研究
1
作者 马佳荣 王玉辉 +2 位作者 李莉 赵敏 李芸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3-731,共9页
探究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本研究以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含量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为探究加黄酒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高... 探究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本研究以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含量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为探究加黄酒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高乌头根炮制工艺的影响,开展了单因素考察试验。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确定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冉乌头碱含量的权重,以三者的综合评分结合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确定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表明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为:高乌头根重量15%的加酒量、闷润时间2 h、蒸制时间5 h、蒸制温度127℃、蒸制压力0.15 MPa。本研究拓宽了高乌头根炮制方法且所建立的炮制工艺评价体系准确、可信,为高乌头根炮制相关研究及临床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熵权 中心复合设计-响应 酒蒸高乌头根 总生物碱 高乌甲素 冉乌头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法联合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薄荷超微粉碎工艺优化
2
作者 陈雪婷 张建军 何承砚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61-166,239,共7页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挥发性成分薄荷脑、薄荷酮,非挥发性成分新绿原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含量及平均粒径D90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薄荷超微粉碎工艺含水量、投药量...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挥发性成分薄荷脑、薄荷酮,非挥发性成分新绿原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含量及平均粒径D90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薄荷超微粉碎工艺含水量、投药量、粉碎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薄荷的最佳超微粉碎工艺为饮片含水量6.0%、粉碎时间18 min、投药量70 g。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的薄荷超微粉碎工艺简便快捷,模型具有较高拟合度、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熵权 星点设计-响应 超微粉碎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红梅消总皂苷双水相提取工艺 被引量:3
3
作者 励娜 周文杰 +1 位作者 禹奇男 杨荣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6-730,765,共6页
为得到红梅消中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首次采用硫酸铵-乙醇双水相体系对其进行提取;以双水相中两相的质量百分比为自变量,以红梅消总皂苷得率为因变量,通过确定中心点及缩小变量取值范围,用星点设计-效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得到双水... 为得到红梅消中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首次采用硫酸铵-乙醇双水相体系对其进行提取;以双水相中两相的质量百分比为自变量,以红梅消总皂苷得率为因变量,通过确定中心点及缩小变量取值范围,用星点设计-效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得到双水相最佳提取条件:硫酸铵12.14%,乙醇40.00%,总皂苷得率为2.95%。结果表明用星点设计-效应面分析法筛选双水相各相的质量百分比方法可行性高,结果可靠;双水相体系对红梅消总皂苷有较好的提取作用,工艺简单、节能、易放大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梅消 总皂苷 星点设计—效应面分析法 双水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结合响应面法与主成分分析优化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
4
作者 汪树林 商晶 +6 位作者 刘文君 蔡泽荣 钱梦雨 胡晓欣 曹亮 王振中 肖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12,共12页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工艺参数(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浸泡时间)进行考察;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得到综合评分,并以综合得分结合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工艺。结果通过定性分析从肠炎合剂Ⅱ中推测和鉴定了110个成分,包括有机酸2种、黄酮类82种、萜类化合物13种、生物碱类13种,基于定性分析结果,通过UPLC-Q-TOF-MS/MS结合Masshunter质谱数据分析软件导出48个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的指标成分质谱响应度,进行PCA并计算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指标进行响应面分析,综合响应面预测结果及生产实际得到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浸泡45 min,溶剂倍量8倍,提取2次,每次120 min。结论为中药复方提取工艺的考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中药复方开发拓展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Box-Behnken设计-响应 主成分分析 葛根素 甘草酸 木香烃内酯 芍药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化香树果序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邱金清 胡坤霞 +7 位作者 韩立柱 汪芸兰 赵佩媛 赵小梅 屈琼 张颖 段玺 宋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6-1283,共8页
本研究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没食子酸、鞣花酸、咖啡酸3种酚酸类成分的总含量为质控指标,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乙醇浸提化香树果序酚类物质的最佳工艺;采用DPPH和Fetion法考察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醇提一体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 本研究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没食子酸、鞣花酸、咖啡酸3种酚酸类成分的总含量为质控指标,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乙醇浸提化香树果序酚类物质的最佳工艺;采用DPPH和Fetion法考察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醇提一体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28,提取时间114.43min,乙醇浓度73.71%,提取温度89.04℃,提取3次,提取量10.68mg·g^(-1)。化香树果序酚类物质在梯度浓度内,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呈上升趋势。该工艺简便可行,为化香树果序的提取生产及抗氧化组分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香树果序 酚类物质 星点设计-效应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柘树提取物片剂处方 被引量:26
6
作者 吴海健 王建新 +2 位作者 黄建明 韩丽妹 侯爱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3-368,共6页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柘树提取物片剂处方。方法以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c ellulose,MCC)的用量、乳糖的用量和黏合剂聚维酮(polyvinylpynolidone,PVP)的浓度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间和3个有效成分的溶出度为考察指标,分...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柘树提取物片剂处方。方法以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c ellulose,MCC)的用量、乳糖的用量和黏合剂聚维酮(polyvinylpynolidone,PVP)的浓度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间和3个有效成分的溶出度为考察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3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效应面和等高线图,确定较优处方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根据二次多项式模型,发现3个考察因素和4个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可信的定量关系;优选的最佳处方为MCC的用量40mg,乳糖的用量为70mg,PVP浓度为4%,优化处方各设定的预测值和测定值非常接近。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基于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柘树提取物片剂处方优化模型,实现了该片剂的处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柘树提取物片 星点设计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糖肾宁颗粒乙醇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翟永松 尚雅文 +3 位作者 龚慕辛 张赛 王满元 李朝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4,共6页
目的优选糖肾宁颗粒(黄芪、葛根、黄蜀葵花、大黄等)乙醇提取部分的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金丝桃苷和葛根素提取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选择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糖肾宁颗粒(黄芪、葛根、黄蜀葵花、大黄等)乙醇提取部分的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金丝桃苷和葛根素提取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选择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确定糖肾宁颗粒醇提部分的最优提取工艺为加12倍63%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5 h。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糖肾宁颗粒醇提部分工艺,方法简便,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宁颗粒 星点设计 效应 乙醇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的处方 被引量:27
8
作者 吴伟 阙俐 +2 位作者 陈健 沈熊 夏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1-383,387,共4页
目的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的处方。方法 以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和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崩解时间为指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及三次多项式描述崩解时间和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 目的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的处方。方法 以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和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崩解时间为指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及三次多项式描述崩解时间和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选择最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崩解时间与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和交联聚维酮用量间的关系不能用线性方程描述,二次及三次多项式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 4和0.998 5,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优选的最佳条件为微晶纤维素的用量为3.0 g,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0.3 g。最佳处方的崩解时间理论值与预测值差为-2.68%。结论 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 片剂 星点设计-效应 微晶纤维素 交联聚维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立江 王永杰 +2 位作者 刘宇 高飞 焉喜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7-112,共6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选用适宜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探讨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南瓜多糖最优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本实验以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试验设计,研究料液比、提取时间、提...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选用适宜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探讨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南瓜多糖最优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本实验以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试验设计,研究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以及醇沉条件对南瓜多糖浸膏得率的影响,并采用乙醇反复沉淀的方法以及大孔吸附树脂对南瓜多糖进行纯化从而得到进一步纯化的南瓜多糖。结果:南瓜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36倍量的水在84℃温度下提取3.2h,提取3次,然后浓缩至1/3体积、以3倍体积95%乙醇醇沉。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纯化的最优条件为20℃条件下上柱,初始液质量浓度取2.84mg/mL,以5BV上柱,5BV的20%乙醇溶液洗脱,最终得到纯化后南瓜多糖的含量可达到60%以上。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实验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南瓜多糖进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多糖 提取 星点设计-效应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抗炎退热颗粒剂的成型工艺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卫卫 何炜玲 +3 位作者 冯看 彭晶蕊 李艳 徐冬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10-1612,共3页
目的优选抗炎退热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清膏相对密度、辅料倍数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合格颗粒收率、溶化性、吸湿性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是清膏相对密度为1.15~1.17(60~65℃),加入清膏量2.... 目的优选抗炎退热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清膏相对密度、辅料倍数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合格颗粒收率、溶化性、吸湿性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是清膏相对密度为1.15~1.17(60~65℃),加入清膏量2.4倍的糊精。结论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抗炎退热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退热颗粒 星点设计 效应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丹参中丹参总酚酸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4
11
作者 卢君蓉 傅超美 +3 位作者 刘芳 章津铭 林俊芝 胡慧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73-1376,共4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丹参中丹参总酚酸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溶媒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丹酚酸B含有量、丹参总酚酸含有量、干膏量的总体归一值为评价指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丹参中丹参总酚酸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溶媒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丹酚酸B含有量、丹参总酚酸含有量、干膏量的总体归一值为评价指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预测分析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丹参粗粉,加入11倍量水,65℃温浸2次,每次130 min,总体归一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为-4.19%,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r=0.937 5。结论研究优选所得提取工艺稳定,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星点设计-效应优化 丹参总酚酸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短梗五加叶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2
作者 陆珞 关键 +4 位作者 蔡恩博 徐蕊 徐春玲 徐海金 郑友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46-49,共4页
目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短梗五加叶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比为主要影响因素,金丝桃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主要因素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岭嵴分析和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 目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短梗五加叶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比为主要影响因素,金丝桃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主要因素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岭嵴分析和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确定金丝桃苷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9.80%,溶媒比23.17,超声提取时间86.56min。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短梗五加叶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精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梗五加 星点设计 效应 金丝桃苷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金荞麦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3
作者 阮洪生 曹玲 +3 位作者 陈志宝 贾桂燕 郑小亮 秦学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优选金荞麦中表儿茶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微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表儿茶素提取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工艺... 目的优选金荞麦中表儿茶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微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表儿茶素提取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11.89 W,乙醇浓度55.11%,料液比1∶11.43,提取时间6.16 min,金荞麦中表儿茶素提取率的最大估计值为2.041 4%。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结论该方法简便合理,稳定,可预测性较优,可作为金荞麦的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表儿茶素 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方肠泰颗粒成型工艺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满 汪露露 +3 位作者 陈雪晴 刘胜 霍介格 鞠建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0-423,共4页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方肠泰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成型率、流动性、溶化性、吸湿性、脆碎度的"总评OD值"为评价指标,辅料配比(可溶性淀粉-糊精)、辅料用量、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成型...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方肠泰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成型率、流动性、溶化性、吸湿性、脆碎度的"总评OD值"为评价指标,辅料配比(可溶性淀粉-糊精)、辅料用量、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辅料配比0.9∶1,辅料用量1倍,乙醇体积分数80%,总评OD值为0.826 8,与预测值(0.798 6)相当。结论该方法预测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肠泰颗粒的成型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肠泰颗粒 成型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梓树果实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14
15
作者 乔东东 张云 +2 位作者 尤新军 雷鸣 王俊儒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0-174,共5页
以梓树果实为材料,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进... 以梓树果实为材料,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梓树果实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9%,料液比1∶44,提取时间39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梓树果实总黄酮提取量测定值为22.289 4 mg.g-1,最佳工艺验证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差-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树果实 总黄酮 超声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处方 被引量:21
16
作者 许伯慧 柯学 平其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5-509,共5页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的处方。方法:以HPMC K100M和Carbopol 934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分别以氢氯噻嗪和盐酸可乐定在1,4,8,12h的累积释放度和黏附力为指标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三次多项式分别描...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的处方。方法:以HPMC K100M和Carbopol 934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分别以氢氯噻嗪和盐酸可乐定在1,4,8,12h的累积释放度和黏附力为指标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三次多项式分别描述各时间点累积释放度及黏附力与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数学模型绘制效应面图。各时间点的效应面二维等高线图最佳释放区域的重叠部分与黏附力的交集区域即为最佳处方区域,选择最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采用二次、三次多项式拟合的相关系数优于线性方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最优处方为氢氯噻嗪片中HPMC K100M和Carbopol 934的含量分别为片重的17%和16%,盐酸可乐定片中上述两者的含量分别为片重的60%和18%。最佳处方在各时间点的释放度和黏附力的理论值与预测值的偏差均在±6%以内。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复方缓释制剂处方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氯噻嗪 盐酸可乐定 复方制剂 星点设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白茅根总酚酸提取工艺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荣华 陈石生 +3 位作者 任刚 邵峰 黄慧莲 杨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优化白茅根总酚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选取提取试剂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作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考察提取试剂浓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3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方程拟... 目的优化白茅根总酚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选取提取试剂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作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考察提取试剂浓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3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方程拟合,效应面法筛选最佳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40%,提取时间38 min,提取温度为33℃,料液比为1∶40,总酚酸质量分数的预测值为2.71 mg/g。验证实验的总酚酸质量分数为2.46 mg/g,与预测值接近。结论说明模型可靠。该工艺步骤简单,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茅根 总酚酸 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葡萄枝蔓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星星 谢红旗 +2 位作者 李清明 曾建国 熊兴耀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用乙醇回流法从葡萄枝蔓中提取白藜芦醇,以乙醇体积分数(x1)、回流时间(x2)和溶媒比(x3)为自变量,以白藜芦醇得率(y)为因变量,得二次回归方程y=–6.186 39+0.181 78x1–0.012 371x2+0.122 93x3+0.000 273x1x2–0.000 545x1x3–0.000 164... 用乙醇回流法从葡萄枝蔓中提取白藜芦醇,以乙醇体积分数(x1)、回流时间(x2)和溶媒比(x3)为自变量,以白藜芦醇得率(y)为因变量,得二次回归方程y=–6.186 39+0.181 78x1–0.012 371x2+0.122 93x3+0.000 273x1x2–0.000 545x1x3–0.000 164x2x3–0.001 178x12–0.000 042x22–0.002 998x32(r=0.936 1,P<0.01)。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优化后的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2%,提取时间129.5 min,溶媒比8.8,共提取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枝蔓 白藜芦醇 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 效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可溶性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9
作者 丁雪梅 张晓君 +3 位作者 刘月 刘小曼 包国章 孙博兴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4-129,共6页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0,17%,40%,63%,80%)、提取温度(60℃,68.5℃,80℃,91.5℃,100℃)和提取时间(15,24.5,37.5,50.5,60 min)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研究了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最佳提取方法.利用Design-Expe...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0,17%,40%,63%,80%)、提取温度(60℃,68.5℃,80℃,91.5℃,100℃)和提取时间(15,24.5,37.5,50.5,60 min)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研究了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最佳提取方法.利用Design-Expert.8.0.6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对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提取温度无影响(P>0.05),影响次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可溶性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4%,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点设计效应 可溶性糖 提取工艺 蒽酮比色 模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青蒿素微囊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0
20
作者 艾凤伟 庄海涛 +2 位作者 凌勇 佟雷 王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优化青蒿素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青蒿素微囊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以明胶为囊材,单凝聚法制备青蒿素微囊,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包封率、载药量、微囊的粒径分布、体外溶出进行研究。结果明胶制备青蒿素... 目的优化青蒿素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青蒿素微囊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以明胶为囊材,单凝聚法制备青蒿素微囊,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包封率、载药量、微囊的粒径分布、体外溶出进行研究。结果明胶制备青蒿素微囊的最佳工艺条件的明胶质量分数为5.06%,囊心囊材质量比为1∶3,搅拌速度为751 r/min。此最佳工艺制备的青蒿素微囊包封率为89.31%,平均粒径69.91μm,载药量为22.25%,体外溶出度测定0.5 h为25.8%,12 h累积释放达到95%以上。结论以最佳工艺条件制备青蒿素微囊工艺稳定,包封率高,同时体外释放试验表明,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微囊 星点设计-效应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