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状态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特征性酶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朱元 李澎涛 +3 位作者 李卫红 贾静 盖聪 刘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3-139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状态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条件培养液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活性和血脑屏障特征性酶的影响,以及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此过程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正常、激活、激活合并通络救脑注射液处理、损伤、损伤合并通络救脑注射... 目的:探讨不同状态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条件培养液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活性和血脑屏障特征性酶的影响,以及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此过程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正常、激活、激活合并通络救脑注射液处理、损伤、损伤合并通络救脑注射液处理5种不同状态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分别作用于拟缺血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微量酶标仪法和上机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胺转肽酶(γ-GT)的活性。结果:正常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能明显提高受损内皮细胞活性,诱导AKP、γ-GT活性增强,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上述作用下降,而损伤后的星胶条件培养液对受损内皮细胞几乎无作用。通络救脑注射液作用于激活和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后,其条件培养液提高内皮细胞活性和AKP、γ-GT活性的作用显著增强。结论:正常AS的分泌产物对提高BMEC的活性和维持血脑屏障特性具有重要意义,AS受损后,该作用减弱或消失,通络救脑注射液可显著提高AS对受损BMEC活性和功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是该药物发挥脑缺血性损伤后血脑屏障稳定作用的内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AKP Γ-GT 通络救脑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tbOOH致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莫永炎 邢飞跃 +2 位作者 张宝 陈瑗 姜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98-1000,共3页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活性氧叔丁基脂氢过氧化物tbOOH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分离、纯化的SD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制备的条件培养液培养tbOOH应激的PC12细胞,采用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形态观察细胞凋亡;用流...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活性氧叔丁基脂氢过氧化物tbOOH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分离、纯化的SD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制备的条件培养液培养tbOOH应激的PC12细胞,采用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形态观察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用巴比妥酸法评估细胞内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tbOOH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而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可降低其凋亡;同时,巴比妥酸法显示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可显著性降低PC12细胞丙二醛含量(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有提高PC12细胞抗氧化能力,可抑制活性氧tbOOH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抗氧化作用 叔丁基脂氢过氧化物 PCI2细胞/凋亡 活性氧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缺氧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严稽文 黄其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7-282,共6页
为了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CM)对缺氧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本实验将新生的KM小鼠的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分离、纯化并传代培养第三代第5d后,将星形胶质细胞(Ast)条件培养液,加入到缺氧损伤的神经元细胞培养液中,观测其对缺氧神经元... 为了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CM)对缺氧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本实验将新生的KM小鼠的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分离、纯化并传代培养第三代第5d后,将星形胶质细胞(Ast)条件培养液,加入到缺氧损伤的神经元细胞培养液中,观测其对缺氧神经元的存活及其合成和释放一氧化氮(NO)、乳酸脱氢酶(LDH)和胞膜ATP酶(ATPase)的影响。结果显示:10%和20%ACM对神经元存活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20%ACM还有效地减少了缺氧神经元NO、LDH的生成和分泌,保护和提高了ATPase的活性。以上结果提示ACM促进缺氧神经元的存活,其机制可能与减少NO、LDH合成释放及保护细胞膜上ATPase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 神经元 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刺激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海马神经元的兴奋作用(英文)
4
作者 赵珠峰 刘庆莹 朱长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了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作用,本研究将体外纯化培养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TNFα刺激后细胞培养液内谷氨酸的含量;将TNFα刺激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条... 为了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作用,本研究将体外纯化培养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TNFα刺激后细胞培养液内谷氨酸的含量;将TNFα刺激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strocytic conditioned medium,ACM)作用于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神经元NF-κBp65和谷氨酸的表达。结果表明:(1)TNFα可明显促进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谷氨酸,(2)ACM作用1 5 min即可诱导神经元NF-κBp65的核表达,30 min达高峰,180 min恢复至对照水平,(3)ACM作用60 min可使谷氨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明显升高,持续至240 min。提示,TNFα刺激的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释放谷氨酸等可溶性物质使神经元快速激活、兴奋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星形胶质细胞 培养液 海马神经元 兴奋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元内iNOS、CaMKⅡ及AC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王效静 李正莉 +1 位作者 朱长庚 王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488,共4页
为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分别获取大鼠大脑皮质Ast及神经元,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激活Ast,用其培养液,即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CM)孵育神经元4、8、12h后,采用Westernblot法... 为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分别获取大鼠大脑皮质Ast及神经元,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激活Ast,用其培养液,即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CM)孵育神经元4、8、12h后,采用Westernblot法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ACM对神经元内表达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II(CaMK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腺苷酸环化酶(AC)的影响。结果表明,ACM作用神经元4h即可引起CaMKⅡ、iNOS及AC的表达增多并持续至12h(P<0.05),iNOS在8h最为明显,AC的表达在12h最为明显。上述结果提示ACM中含有致痫因子,NOS-NO-cGMP,Ca2+/CaM-CaMKⅡ及AC-CaMP-PKA三条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致痫机制中的信号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 腺苷酸环化酶 信号转导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正常条件培养液对体外脑缺氧/复氧损伤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岳涛 唐一鹏 洪庆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70-873,共4页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正常条件培养液 (NCMA)对体外脑缺氧 /复氧 (H/R)损伤神经元的营养性作用。方法 :先行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分离纯化培养 ,然后用NCMA以不同的浓度培养正常及脑H/R损伤的神经元 ,通过MTT法测定其...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正常条件培养液 (NCMA)对体外脑缺氧 /复氧 (H/R)损伤神经元的营养性作用。方法 :先行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分离纯化培养 ,然后用NCMA以不同的浓度培养正常及脑H/R损伤的神经元 ,通过MTT法测定其神经元的活性和存活率。结果 :NCMA能提高正常及脑H/R损伤神经元的活性和存活率。结论 :NCMA对培养的神经元具有营养性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 神经元 缺氧 条件培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被引量:4
7
作者 富名水 张皙 +2 位作者 张喜梅 王方 顾青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6-488,共3页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 用不同稀释度的视网膜条件培养液培养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数量的变化;MTT法测定对细胞增生活性(吸光度A值)的影响;流式细胞...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 用不同稀释度的视网膜条件培养液培养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数量的变化;MTT法测定对细胞增生活性(吸光度A值)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随着视网膜条件培养液稀释度的增加,视网膜胶质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稀释度为1:32时,细胞数为(40 854±427)/ml,稀释度为1:2时,细胞数为(59 360±491)/ml;吸光度A值升高(稀释度为1:16、1:8、1:2时,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3.8%、32.9%、41.4%);进入S期的细胞明显增加(稀释度为1:32时,S期细胞数为30.72%,稀释度为1:32时,S期细胞数为56.50%),显示体外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结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于PVR等的产生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PE RG 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 条件培养液 细胞增生 流式细胞 细胞周期 MTT法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条件培养液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体外增殖作用
8
作者 齐琦 朱安友 +1 位作者 吕合作 胡建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7-322,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细胞条件培养液(RSC96-CM)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粘附法从胚胎15d的SD大鼠脊髓分离OPCs,应用Brd U掺入实验检测OPCs的增殖,应用RT-PCR技术检测PDGF-AA和bFGF在RS... 目的观察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细胞条件培养液(RSC96-CM)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粘附法从胚胎15d的SD大鼠脊髓分离OPCs,应用Brd U掺入实验检测OPCs的增殖,应用RT-PCR技术检测PDGF-AA和bFGF在RSC96细胞的表达,应用ELISA技术检测RSC96-CM中PDGF-AA和bFGF蛋白的浓度,以特异性抑制剂阻断观察PDGF-AA和bFGF在RSC96-CM诱导OPCs增殖中的作用,以特异性抑制剂观察ERK和JNK信号途径在RSC96-CM诱导OPCs增殖中的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RSC96-CM培养的OPCs,其BrdU+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在含50%RSC96-CM的培养液中培养的OPCs的BrdU+细胞的比例达高峰。RT-PCR证实RSC96细胞显著表达PDGF-AA和bFGF的mRNAs,ELISA结果发现,RSC96-CM中PDGF-AA和bFGF的蛋白浓度分别是我们前期报道的B104CM中PDGF-AA和bFGF的蛋白水平的0.87倍和0.92倍。PDGFR的特异性抑制剂AG1295和bFGFR特异性抑制剂PD173074均显著降低RSC96-CM诱导的OPCs增殖;此外,Er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和JNK特异性抑制SP600125的预孵也显著降低RSC96-CM诱导的BrdU+OPCs的比例(P<0.01)。结论 RSC96-CM显著诱导OPCs的增殖,其通过RSC96分泌的PDGF-AA和bFGF激活Erk1/2和JNK信号途径而发挥作用;RSC96-CM也可以作为OPCs常规培养的扩增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系RSC96条件培养液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分泌雌激素的检测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喜贵 杨忠 +1 位作者 胡荣 蔡文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748-1750,共3页
目的 测定大鼠星形胶质细胞 (astrocyte ,AST)培养液中雌激素的浓度。方法 取新生 2d大鼠大脑皮层进行AST原代及传代培养 ,分别于传代培养的第 0、7、14、2 1天进行细胞计数 ,同时ELISA方法测定培养液中雌二醇 (E2 )浓度。结果 细胞... 目的 测定大鼠星形胶质细胞 (astrocyte ,AST)培养液中雌激素的浓度。方法 取新生 2d大鼠大脑皮层进行AST原代及传代培养 ,分别于传代培养的第 0、7、14、2 1天进行细胞计数 ,同时ELISA方法测定培养液中雌二醇 (E2 )浓度。结果 细胞数量分别为 1× 10 4/ml、1.1× 10 6/ml、1.4× 10 6/ml、1.5× 10 6/ml;培养液中雌激素 (E2 )浓度分别为 (pg/ml) :0、( 117 0 3± 2 1 3 2 )、( 2 66 91± 2 2 0 3 )、( 2 5 2 62± 2 7 99)。第 0天 (换液当天 )培养液中未检测出雌激素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雌激素浓度迅速增加 ,14d左右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降低 ,但 2 1d时培养液中雌激素仍然保持较高的浓度。结论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AST可以分泌雌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大鼠 星形胶质细胞 AST 分泌 体外 大脑皮层 培养液 浓度 传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可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的木僵行为
10
作者 陈春龙 周宁 +4 位作者 高珊 高献忠 刘清珍 刘健 李伟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条件性恐惧模型大鼠木僵行为的影响,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均分为六组:单纯15次电击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0.8%... 目的通过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条件性恐惧模型大鼠木僵行为的影响,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均分为六组:单纯15次电击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0.8%七氟醚吸入组(C组)、0.8%七氟醚吸入+D-丝氨酸组(D组)、D-丝氨酸组(E组)和D-氨基酸氧化酶(DAAO)组(F组)。除A组外其余五组大鼠行双侧杏仁核置管,第1天大鼠在A笼接受15次电击处理,第22天在与A笼环境完全不同的B笼,适应192s,记录大鼠基础木僵值,然后给予1次电击刺激。第23天将大鼠放入B笼,记录木僵率,比较两次木僵率,确定大鼠是否出现应激增强的恐惧学习(SEFL)。每组分别在电击后第7、14、21天各处死4只大鼠,留取海马组织,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荧光法分析星形胶质细胞表面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水平。结果第22天六组大鼠的基础木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第22天比较,第23天除C组外,其余五组木僵率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C、D、F组木僵率均明显下降(P<0.05),E组木僵率明显升高(P<0.05)。与第7天比较,第21天A、B、D、E和F组海马组织中的GFAP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A组比较,C、D、F组海马GFAP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E组海马GFAP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0.8%七氟醚预处理能减轻PTSD模型大鼠的木僵行为,这可能部分与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从而减少D-丝氨酸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恐惧 D-丝氨酸 星形胶质细胞 七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