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甲素对C6星形胶质瘤细胞中一氧化氮诱导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璇 朱兴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6-418,共3页
C6星形胶质瘤细胞可在细菌脂多糖,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1的联合刺激下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合成大量一氧化氮。外周免疫抑制剂雷公藤甲素可抑制一氧化氮的生成,此作用不涉及细胞数目或活力的改变。
关键词 星形胶质瘤细胞 一氧化氮 雷公藤甲素 脑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瘤细胞GFAP的缺失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成宇 谢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i)方法下调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基因表达,研究GFAP对星形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分子RNA干扰(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技术特异性...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i)方法下调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基因表达,研究GFAP对星形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分子RNA干扰(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技术特异性的干扰U251细胞中内源性GFAP的表达,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U251细胞中GFAP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确定干扰效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i-NC和si-GFAP转染48 h后,U251细胞中GFAP、CREB、cyclin D1、CDK2、CDK4、CDK6、p15、p18、p27、Bax、Bcl-2和Caspase 3蛋白表达变化;MTT检测各组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1)在U251细胞中特异性的抑制GFAP表达,抑制细胞增殖,降低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含量(si-NC组vs.si-GFAP组:t=3.962,P=0.017;t=3.833,P=0.019)。(2)在U251细胞中干扰GFAP表达,显著性抑制CREB(si-NC组vs.si-GFAP组:t=4.834,P=0.008)、cyclin D1(si-NC组vs.si-GFAP组:t=3.610,P=0.023)、CDK2(si-NC组vs.si-GFAP组:t=6.678,P=0.003)和CDK4(si-NC组vs.si-GFAP组:t=4.530,P=0.011)的表达水平;并且显著性提高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18(si-NC组vs.si-GFAP组:t=-3.339,P=0.029)和p27(si-NC组vs.si-GFAP组:t=13.859,P=0.000)的蛋白表达水平。(3)MTT检测结果显示24和48 h时si-GFAP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低于si-NC组(si-NC组vs.si-GFAP组:t=6.389,P=0.000;t=6.05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在U251细胞中抑制GFAP表达,对凋亡相关蛋白Bax(si-NC组vs.si-GFAP组:t=-0.657,P=0.547)、Bcl-2(si-NC组vs.si-GFAP组:t=-0.991,P=0.378)和Caspase 3(si-NC组vs.si-GFAP组:t=-1.848,P=0.138)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在U251细胞中抑制GFAP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星形胶质瘤细胞 细胞周期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瘤细胞骨架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翠兰 罗深秋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6-337,F003,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瘤细胞系SWO-38的细胞骨架的区别。方法分别用光镜和电镜观察正常 星形胶质细胞和SWO-38的细胞骨架。结果和结论两种方法都很清晰地显示出微管和微丝。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微管和 微丝发达... 目的观察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瘤细胞系SWO-38的细胞骨架的区别。方法分别用光镜和电镜观察正常 星形胶质细胞和SWO-38的细胞骨架。结果和结论两种方法都很清晰地显示出微管和微丝。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微管和 微丝发达,属丰满型;粗大的张力纤维贯穿细胞全长,接近平行分布,偶见交叉呈“Z”形状。而SWO-38细胞的微管则明显 减少,属稀疏型;细胞中仅见少量纤细的张力纤维,多数微丝束形成点状或树根状肌动蛋白小体,微管和微丝呈收缩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瘤细胞 细胞骨架 光镜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1,6和GFAP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周金桥 刘秋红 +2 位作者 王景涛 郭新宾 宋来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55-1259,共5页
目的确定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过氧化物酶1(Prx1)、过氧化物酶6(Prx6)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与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52例星形胶质细胞瘤(Ⅱ级23例、Ⅲ级1... 目的确定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过氧化物酶1(Prx1)、过氧化物酶6(Prx6)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与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52例星形胶质细胞瘤(Ⅱ级23例、Ⅲ级15例、Ⅳ级14例)和12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Prx1、Prx6和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 Prx1、Prx6在正常脑组织、Ⅱ级、Ⅲ级、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FAP在Ⅲ、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Ⅱ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P<0.05)。结论 Prx1、Prx6和GFAP可能是临床评价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和侵袭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可作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生物治疗的潜在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1 过氧化物酶6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元网络鉴别星形胶质细胞瘤良恶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姜兴岳 耿道颖 +3 位作者 沈天真 陈星荣 叶晨洲 杨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影像特点 ,应用人工神经元网络建立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研究其判断星形胶质细胞肿瘤良、恶性的可行性及其诊断效果。材料和方法:搜集280例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病例的MRI影像资料 ,其中良性169例 ,恶性111例。由放射科医生... 目的:基于磁共振影像特点 ,应用人工神经元网络建立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研究其判断星形胶质细胞肿瘤良、恶性的可行性及其诊断效果。材料和方法:搜集280例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病例的MRI影像资料 ,其中良性169例 ,恶性111例。由放射科医生对MRI图像进行12方面的特征提取并记录。然后将其输入人工神经元网络 ,对网络训练 ,建立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以数据库病例初步评价其诊断效果并与放射科专家比较其诊断准确性。结果:数据库病例测试表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诊断结果为 ,对于良性和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1 %和94.3 %,特异性分别为93.6 %和89.9%诊断准确性接近放射科专家。结论:神经元网络可以用来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本研究建立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对于提高良、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和医学影像学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建立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帮助放射科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逐渐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星形胶质细胞 放射科 计算机辅助诊断 良性 诊断效果 医生 人工神经元网络 数据库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瘤MR诊断有关定量参数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耿道颖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建立一组MR定量诊断参数并比较其在星形胶质细胞瘤定性定级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8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均经术前MRI诊断,手术与病理证实,测定常规MR参数即T1T2值,T1WI、T2.WI上的相对信号强度(RS... 目的:建立一组MR定量诊断参数并比较其在星形胶质细胞瘤定性定级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8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均经术前MRI诊断,手术与病理证实,测定常规MR参数即T1T2值,T1WI、T2.WI上的相对信号强度(RST)。及T2WI上的相对信号不均匀性(RSH);增强后MR参数包括RSIGd、增强百分率、和RSHGd.以及磁传递成像参数即MT效应和MTR。结果: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的RSI和RSH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肿瘤恶性度的升高,T1、T2驰豫时间有缩短倾向,但交叉重叠较多(P>0.05)。增强后RSIGd在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之间差异显著(P<0.001).且1.16可作为区别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的界值。本组符合率在85%以上。所有肿瘤的MT效应均小于脑白质;且高度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T效应和MTR均大于低度恶性者(P<0.001)。结论:增强前后RSI和RSH对肿瘤的定性定级诊断价值很大;MTR在区别肿瘤的良恶性方面优于常规MR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定量参数 MRI 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瘤微血管成分改变与瘤周水肿MRI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沈海林 叶明 +4 位作者 俞志英 黄瑾瑜 周幽心 周岱 丁乙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51-156,共6页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血管成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mRNA表达改变与瘤周水肿MRI的关系及肿瘤增殖能力对血管成分的影响 ,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 ,对49例脑胶...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血管成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mRNA表达改变与瘤周水肿MRI的关系及肿瘤增殖能力对血管成分的影响 ,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 ,对49例脑胶质瘤手术切除标本以及12例脑外伤内减压术中得到的正常脑组织检测了VEGF、mRNA表达水平。另外 ,用免疫组化SP法对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的微血管密度(WVD)并与星形胶质细胞瘤MRI、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胶质瘤组织中的VEGF、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达65.3 % ,随着病理分级的提高其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 ,HUVEC及3株胶质瘤细胞表达水平亦较高 ,而正常脑组织表达水平及表达率较低。胶质瘤中的微血管密度(MVD)与胶质瘤级别之间有等级相关性 ,VEGF、mRNA的表达同MVD呈正相关。同样 ,采用MRI评分方法 ,随着病理级别增加 ,MRI分值亦随之增加(p<0.01~0.001)。增强形态(CE -HET)、瘤周水肿、增强程度(CE -D)已被证明与病理级别良、恶性程度密切相关。经多元线性偏回归分析 p<0.001。结论 :VEGF的高表达同MVD对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微血管成分改变对MRI增强程度、瘤周水肿、信号不均匀、增强形态有明显影响 ,血管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微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周水肿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nm23-H1蛋白及PCNA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姜秀峰 周晓平 +1 位作者 王建军 王文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 研究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nm23-H1 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62例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石蜡切片标本中mn23-H1编码蛋白和PCNA进行检测。结果 62例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免疫... 目的 研究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nm23-H1 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62例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石蜡切片标本中mn23-H1编码蛋白和PCNA进行检测。结果 62例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免疫组化结果。Ⅰ级、Ⅱ级中nm23-HI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Ⅲ、Ⅳ级;Ⅲ、Ⅳ级中PCNA的表达显著高于Ⅰ、Ⅱ级;但PCNA蛋白表达与nm23-H1表达无显著相关性。在34例随访病人中,发现nm23-H1蛋白高表达组及PCNA低表达组的术后生存时间较长。结论nm23-H1蛋白低表达及PCNA高表达与星形胶质细胞瘤的高病理学分级有关。nm23-H1蛋白高表达和PCNA低表达提示较好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NM23-H1蛋白 PCNA 免疫组织化学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AP与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其林 张云福 张可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30-1133,共4页
目的 研究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利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方法,将反义GFAP逆转录病毒(PLBskG)转染C6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增殖周期等的变化,并利用RT PCR、免疫细... 目的 研究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利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方法,将反义GFAP逆转录病毒(PLBskG)转染C6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增殖周期等的变化,并利用RT 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研究转染细胞GFAP的表达,同时利用图像分析技术比较2 0例胶质瘤病人肿瘤标本的GFAP IR染色与Kernohan′s肿瘤恶性程度分级的关系。结果 转染了PLBskG的C6细胞形态发生改变,GFAP表达下调,细胞生长增快,G2 +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2 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病人GFAP IR染色程度与肿瘤病理分级结果发现,GFAP IR染色强度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反,即GFAP IR染色深、阳性细胞数量多者,病理分级肿瘤恶性程度低,相反肿瘤恶性程度高者,GFAP IR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染色浅淡。结论 GFAP与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分化程度有关,检测GFAP表达水平的高低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 星形胶质细胞 反义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HI和突变型P53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恶性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冲冲 辛艳超 +2 位作者 翟广 杨斌 刘献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240-2242,共3页
目的初探ARHI和突变型P53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30例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和39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ARHI和突变型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 目的初探ARHI和突变型P53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30例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和39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ARHI和突变型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ARHI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降低,突变型P5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增加。通过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组、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ARHI和突变型P53分别为(176.41±5.37)和(104.52±4.57)、(148.73±3.82)和(126.68±2.46)、(123.59±3.74)和(147.23±4.97),各组之间ARHI和突变型P53的测定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二者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2,P<0.05)。结论 ARHI和突变型P53可能成为判断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侵袭性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ARHI P53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p27^(kip1)和Skp2在星形胶质细胞瘤及增生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丹阳 戚基萍 张春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p27kip1和Skp2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及PV6000通用型二步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kip1和Skp2在正常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低和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中... 目的:探讨p27kip1和Skp2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及PV6000通用型二步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kip1和Skp2在正常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低和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结果:正常脑组织中p27kip1阳性表达率91.7%,Skp2表达阴性;增生组中p27kip1和Sk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4%、28.6%,与正常组比较,p27kip1无统计学意义;Skp2有统计学意义;低级别肿瘤组中二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3%、46.7%,与增生组比较,p27kip1有统计学意义;Skp2无统计学意义;高级别肿瘤组中二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6%、69.6%,与低级别肿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7kip1和Skp2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结论:p27kip1有可能成为鉴别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与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客观指标,且p27kip1和Skp2在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星形胶质细胞 组织芯片 P27^KIP1 SK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星形胶质细胞瘤MRI和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向周 梁长虹 +1 位作者 黄飚 曾辉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病理分级和MRI影象学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8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MRI资料 ,综合分析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Ⅰ级星形胶质细胞瘤肿瘤信号均匀、占位效应较轻 ,无瘤内... 目的 :探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病理分级和MRI影象学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8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MRI资料 ,综合分析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Ⅰ级星形胶质细胞瘤肿瘤信号均匀、占位效应较轻 ,无瘤内血管及出血 ,增强程度较轻、也较均匀 ( 77.7% ) ;Ⅲ~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肿瘤信号不均匀、占位效应明显 ,瘤内血管 ( 5 6.67% )及出血 ( 3 3 .3 3 % )多见 ,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Ⅱ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介于两者之间。结论 :MRI显示瘤内血管对定性有帮助 ;不同分级的星形胶质细胞瘤具有一定的MRI特征性 ,术前有可能作出推测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病理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与肿瘤性星形神经胶质细胞细胞间直接通讯的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莫永炎 罗深秋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用MTT法测定了体外培养的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与恶性SWO38星形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增殖速率,用粘附式细胞仪(ACAS570)对2种细胞间隙连接通讯进行测试。结果正常胶质细胞比胶质瘤细胞分化程度高,生长慢(OD值分别为0.201±0.008和1.09... 用MTT法测定了体外培养的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与恶性SWO38星形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增殖速率,用粘附式细胞仪(ACAS570)对2种细胞间隙连接通讯进行测试。结果正常胶质细胞比胶质瘤细胞分化程度高,生长慢(OD值分别为0.201±0.008和1.092±0.075,P<0.01),前者间隙连接通讯(10.05±8.72%,n=20)显著高于后者(2.83±5.5%,n=38,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瘤细胞 CJIC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脑星形胶质细胞瘤P53蛋白表达及与PCNA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建军 倪灿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观察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P53蛋白的表达及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以深入探讨P53蛋白的表达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P53蛋白抗体PAb1801和PCNA的抗体Pc10检测42例... 目的:观察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P53蛋白的表达及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以深入探讨P53蛋白的表达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P53蛋白抗体PAb1801和PCNA的抗体Pc10检测42例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切除标本,以阳性指数的表达方式,对两种免疫组化的结果进行定量,并对其中资料完全的35例P53蛋白和PCNA的阳性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各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均有P53阳性表达;P53阳性指数分别为Ⅰ级14.66±13.97,Ⅱ级36.54±19.24,Ⅲ~Ⅳ级28.87±25.25;Ⅰ级和Ⅱ级组有显著差异(P<0.05)。P53和PCNA两者的阳性指数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512)。结论:提示P53蛋白在调控细胞增殖、促成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生成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星形胶质细胞 P53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海林 丁乙 +3 位作者 陈学仁 胡春洪 付引弟 康苏娅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8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MRI表现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材料方法:对42例经病理证实幕上星形胶质细胞瘤的SET1WI、T2WI及Gd-DTPA增强图像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RI信号强度与病理分级...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MRI表现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材料方法:对42例经病理证实幕上星形胶质细胞瘤的SET1WI、T2WI及Gd-DTPA增强图像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RI信号强度与病理分级有关。用MRI评分标准,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均值为049±020,分化不良性星形细胞瘤为12±017,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147±034。经统计分析MRI评分增加,病理级别亦增加(P<001-0001)。结论:依靠MRI信号差异可以达到病理分级诊断目的。星形胶质细胞瘤与瘤细胞多少、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血清sFas的临床意义
16
作者 马跃辉 周永庆 +1 位作者 詹仁雅 姚航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血清SFAS CTL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瘤甲基化和非编码RNA表观基因组学研究
17
作者 茆晨雪 周宏灏 刘昭前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0-1061,共2页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及预后情况十分堪忧。本研究旨在发现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及通路,并根据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初步建立分子分型的方法,以提高诊疗的有效性,改善患...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及预后情况十分堪忧。本研究旨在发现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及通路,并根据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初步建立分子分型的方法,以提高诊疗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本次研究通过Illumina 450K Infinium Methylation Bead Chip、Agilent miR NA芯片及Agilent lncR NA+mR NA表达谱芯片对33例星形胶质细胞瘤肿瘤组织及9例对照脑组织的甲基化、miR NA、m RNA及lnc RNA进行全基因组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肿瘤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化位点及通路,并结合患者病例信息对星形胶质细胞瘤样本进行分子分型。结果通过肿瘤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化分析发现,钙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甲基化、mi RNA及lnc RNA的表达均对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与患者的总体生存期相关。利用多平台数据整合分析方法,可将IDH基因野生型星形胶质细胞瘤分为表达特征不同的两个亚型,并且两亚型间钙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钙信号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作为IDH基因野生型星形胶质细胞瘤亚型的标志物,并对患者的预后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成为新治疗靶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分子分型 钙信号通路 I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伴发瘤性囊肿猝死1例
18
作者 李利华 杨润祥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小脑肿 星形胶质细胞 性囊肿 猝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瘤IDH1突变对TAZ蛋白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李宁宁 熊佶 +2 位作者 汪寅 朱静静 刘颖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9-384,共6页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突变对TAZ(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with PDZ-binding motif)蛋白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稳定转染突变型IDH1-132H(132H)及野生型IDH1-132R(WT)...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突变对TAZ(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with PDZ-binding motif)蛋白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稳定转染突变型IDH1-132H(132H)及野生型IDH1-132R(WT)的胶质母细胞瘤(U87MG)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TAZ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14例IDH1突变阴性和7例IDH1突变阳性的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样本中TAZ蛋白及其胞质结合蛋白14-3-3e的表达差异;qRT-PCR观察两组细胞TAZ在mRNA水平有无差异;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ippo信号通路核心激酶LATS1及磷酸化TAZ蛋白的表达,以及14-3-3e蛋白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IDH1突变的星形胶质细胞瘤中TAZ蛋白表达降低;人体胶质细胞瘤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Western blot一致,证实了IDH1突变的星形胶质细胞瘤中TAZ胞浆结合蛋白14-3-3e表达升高;qRT-PCR发现IDH1突变细胞TAZ mRNA水平相比野生型细胞表达明显降低;IDH1突变细胞中,LATS1以及TAZ磷酸化水平升高且细胞14-3-3e蛋白表达升高。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瘤IDH1突变导致TAZ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降低,并通过活化Hippo信号通路影响TAZ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从而影响TAZ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IDH1突变 TAZ蛋白 Hippo信号通路 14-3-3e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20
作者 陈永新 张光霁 +5 位作者 许秀兰 赵瑞皎 金海英 卢亦成 朱诚 顾健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32-1334,I004,共4页
目的 :研究中国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表达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Evision- HRP法 )检测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 (含配对瘤周组织 )以及体外培养的多株人和大鼠胶质瘤细胞系的EGFR表达... 目的 :研究中国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表达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Evision- HRP法 )检测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 (含配对瘤周组织 )以及体外培养的多株人和大鼠胶质瘤细胞系的EGFR表达。结果 :人脑星形胶质瘤组织 EGFR阳性表达率为 70 .3% (2 6 / 37) ,明显高于瘤周组织 (32 .4 % ,12 / 37) ,两者差别非常显著 (P<0 .0 1) ;病理分级为 ~ 级肿瘤标本 EGFR阳性表达率为 2 1/ 2 5 ,显著高于 ~ 级者 (5 / 12 ,P<0 .0 1)。体外实验显示人脑胶质瘤细胞株 U 2 5 1MG、U 87MG以及大鼠脑胶质瘤细胞株 C6的 EGFR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 ”、“-~ +”、“+”。 结论 :中国人脑星形胶质瘤存在 EGFR的过度表达 ,提示 EGFR可能是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星形胶质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