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随州陨石研究探讨地幔的高压矿物组成 被引量:5
1
作者 谢先德 陈鸣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77-285,共9页
随州陨石母体在30Ma前遭遇一次其他星体的撞击后,矿物发生了冲击变质作用,产生了几条宽度仅为0.02~0.09mm的冲击熔脉。我们在随州陨石熔脉内和熔脉边部先后发现了多种冲击成因的高压相矿物,如粗粒的、由固态相变形成的林伍德石、... 随州陨石母体在30Ma前遭遇一次其他星体的撞击后,矿物发生了冲击变质作用,产生了几条宽度仅为0.02~0.09mm的冲击熔脉。我们在随州陨石熔脉内和熔脉边部先后发现了多种冲击成因的高压相矿物,如粗粒的、由固态相变形成的林伍德石、低钙辉石的镁铁榴石相、钛铁矿相和钙钛矿玻璃相、NaAlSi_3O_8-锰钡矿相、涂氏磷钙石和铬铁矿的两种后尖晶石高压多形——CaFe_2O_4结构相和CaTi_2O_4结构相(其中后三种为首次发现的高压相新矿物),以及细粒的、在高压下从硅酸盐熔体结晶的镁铁榴石-镁铝榴石固溶体、镁方铁矿和林伍德石微晶集合体。此外,在陨石主体中还见有斜长石的高压熔体相——熔长石。熔长石和多种高压相矿物的存在,限定了随州陨石主体所受压力、温度分别为20GPa和1100℃,熔脉内则高达23~25GPa和2000~2300℃。上述撞击产生的压力与地球内部地幔转换带下部到下地幔顶部的压力相当。大量天然产出的高压相矿物在随州陨石中的发现,对了解深部地幔的矿物组成和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州陨石 星体碰撞 冲击变质 高压矿物 地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垩纪末地球被撞击的部位与撞击方式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强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从大陆漂移与板块形成是白垩纪末太平洋部位遭遇撞击的结果出发,阐述了1颗半径约680 km左右带冰块为主的星体向西略偏南斜向撞击地球,其主要撞击部位大约在东经139°、北纬17°西马里亚纳海盆内.
关键词 海沟 星体碰撞 环状辐射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