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昔格达地层滑坡变形机制分析及处治研究
1
作者 郭如雷 邓小仕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9期166-169,M0016,共5页
攀西地区昔格达地层在开挖时极易形成滑坡灾害,威胁工程建设工人的安全。以某高速公路典型昔格达地层的挖方边坡变形、破坏后形成滑坡为例,分析典型昔格达地层滑坡的变形机制,梳理昔格达地层发生滑坡的关键影响因素,总结处治昔格达地层... 攀西地区昔格达地层在开挖时极易形成滑坡灾害,威胁工程建设工人的安全。以某高速公路典型昔格达地层的挖方边坡变形、破坏后形成滑坡为例,分析典型昔格达地层滑坡的变形机制,梳理昔格达地层发生滑坡的关键影响因素,总结处治昔格达地层滑坡问题的关键要点,为昔格达地层挖方边坡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昔格达地层 挖方边坡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格达地层隧道变形特性曲线及变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平 王志杰 +4 位作者 徐海岩 杜彦良 侯伟名 许瑞宁 赵启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7-121,共15页
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开挖后易风化,遇水即泥化等性质严重影响成昆线复线的快速安全施工,因此展开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变形特性曲线及其变形机理等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中通过现场调查,物理力学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 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开挖后易风化,遇水即泥化等性质严重影响成昆线复线的快速安全施工,因此展开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变形特性曲线及其变形机理等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中通过现场调查,物理力学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等手段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变形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昔格达地层隧道主要发生拱顶大变形、水平收敛大和仰拱突泥隆起等,围岩呈现中厚层状、互层状和薄层状等水平层理发育;含水率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的力学性质影响很大;黄色砂岩夹页岩围岩试样压缩模量最小;含水率对灰色页岩夹砂岩围岩试样的黏聚力影响最大,对浅灰色页岩夹砂岩围岩的内摩擦角影响最大;拟合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下的变形特性曲线,得到昔格达地层隧道开挖围岩变形全过程曲线:开挖初期缓慢变形,开挖中期急剧变形,开挖中后期变形减缓和开挖末期变形稳定;同时推导出在弹性、塑性和松动区状态下的昔格达地层围岩变形公式,得到弹塑性昔格达地层围岩变形特性曲线以及四个阶段昔格达地层隧道各部位变形松动区轮廓。最后从力学变形本构模型、物理和化学等角度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变形的力学机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昔格达地层 围岩变形 变形特性曲线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含水率的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稳定及亚级分级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平 王志杰 +2 位作者 徐海岩 赵启超 孙长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7-110,共14页
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对水极为敏感,遇水泥化等现象,造成围岩变形过大,支护结构开裂崩解和掌子面掉块塌方等地质灾害。该文通过现场采集、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等手段,在考虑含水率的基础上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开挖围岩稳... 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对水极为敏感,遇水泥化等现象,造成围岩变形过大,支护结构开裂崩解和掌子面掉块塌方等地质灾害。该文通过现场采集、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等手段,在考虑含水率的基础上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开挖围岩稳定及围岩亚分级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对昔格达地层灰色页岩夹砂岩的黏聚力影响最大,对浅灰色页岩夹砂岩的内摩擦角影响最大。当含水率达到25%时,隧道开挖产生的拱顶累计变形、仰拱累计变形、水平收敛累计变形及掌子面累计变形值及掌子面挤出变形值均有较大的突变;隧道仰拱隆起累计变形最大值>掌子面挤出累计变形最大值>拱顶沉降累计变形最大值>隧道水平收敛累计变形最大值。对岩性进行机理分析发现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的亚分级物理力学特性基本上处于Ⅳ3、Ⅴ1和Ⅴ2围岩。除了2号土浅灰色砂岩夹页岩处于Ⅳ3外,其他土样都是属于Ⅴ级范畴。同时得到含水率修正后的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亚分级的围岩特征、含水率范围和BQ值范围,并提出亚分级后对应的工程措施。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结果可为昔格达地层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昔格达地层 含水率 围岩物理特性 变形特征 亚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灾变特征及致灾因子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志杰 周平 +4 位作者 徐海岩 侯伟名 雷飞亚 王李 刘川昆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7-75,共9页
研究目的:西南地区面积分布较为广阔的昔格达地层,因其遇水易泥化等特点严重影响着成昆铁路沿线隧道工程的建设,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与工程意义。本文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破坏形态进行现场调研,通过现场采样、室内试验、数... 研究目的:西南地区面积分布较为广阔的昔格达地层,因其遇水易泥化等特点严重影响着成昆铁路沿线隧道工程的建设,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与工程意义。本文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破坏形态进行现场调研,通过现场采样、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等手段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灾变特征与致灾因子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论:(1)隧道穿越昔格达地层出现灾变数量多,尤其出现拱顶沉降、水平收敛过大、仰拱隆起基底突泥和掌子面塌方等典型灾变模式;(2)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含水率在0%~25%范围内时,拱顶沉降、水平收敛、仰拱隆起和掌子面挤出变形等位移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开挖过程中随着含水率的逐渐增大,隧道围岩变形越来越明显,当含水率从25%渐变到30%时,各部位的位移变化急剧增大,含水率在30%时,隧道各部位的累积沉降值达到隧道灾变状态,因此可将含水率25%定为昔格达地层隧道灾变临界值,含水率30%定为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灾变值;(3)通过建立灾变因子指标体系,构造判断矩阵并赋值,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灾变源因子影响权重最大的为昔格达地层自身地质及岩体力学性质因子0.625 0,其次是水文地质因子0.238 5,水文地质因子主要为地下水指标影响最大;(4)本研究结论可为西南地区昔格达地层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昔格达地层隧道 含水率 灾变特征 灾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格达地层隧道局部浸湿失稳特征及突变预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周平 王志杰 +4 位作者 侯伟名 周飞聪 杜彦良 冯冀蒙 徐海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为研究"见风成粉、遇水成泥"的昔格达地层隧道局部侵湿失稳特征,开展室内土工试验测试含水率对昔格达地层力学性质的影响,应用数值模拟手段探究局部含水率变化的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引入局部突变理论,提出昔格达地层... 为研究"见风成粉、遇水成泥"的昔格达地层隧道局部侵湿失稳特征,开展室内土工试验测试含水率对昔格达地层力学性质的影响,应用数值模拟手段探究局部含水率变化的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引入局部突变理论,提出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遇水软化稳定性判别方程,结合现场监测验证结果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昔格达地层围岩具有显著的水敏感性,其中浅灰色页岩夹砂岩原状围岩的力学性质受含水率的影响最大,当含水率超过敏感界限时,围岩迅速劣化,力学性质出现跳跃式下降;昔格达地层隧道环向局部含水率升高将导致隧道收敛变形加剧,其中拱顶及仰拱处围岩含水率达到30%时,拱顶沉降与基底下沉明显增大,边墙处局部浸湿对周边围岩的水平位移有较大影响,易引发围岩侵入建筑限界甚至突变失稳;纵向仰拱局部浸湿主要存在两种模式:端部浸湿的类悬臂梁模式与初支中部浸湿的类简支梁模式;类悬臂梁模式下,在低含水率下,围岩位移随着靠近浸湿部位而加速增大;在高含水率下,围岩位移随着靠近浸湿部位增长速率放缓;类简支梁模式下,浸湿中心处初期支护位移受含水率变化影响最为明显,拱顶竖向位移降低约64.2%,边墙水平位移降低62.5%左右,拱顶竖向位移降低约84.6%;中心两侧位移变化有所不同,靠近掌子面附近的围岩变形始终大于其他位置;基于昔格达地层围岩水敏感性与遇水软塑特性,建立围岩局部浸湿软化力学模型,导出的围岩稳定性判别方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备可行性与较高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后期川藏铁路昔格达地层隧道的安全施工及稳定性评价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昔格达地层隧道 含水率 局部浸湿 突变理论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昆铁路昔格达地层工程地质特性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丁文富 张广泽 宋章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研究目的:成昆铁路是四川、西北地区与云南省及东南亚地区的重要连接通道,沿线昔格达地层分布较广,但受其成因机制、物理力学特性、构造条件及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在工程上主要表现为边坡失稳破坏及隧道围岩大变形等工程问题,给工程建... 研究目的:成昆铁路是四川、西北地区与云南省及东南亚地区的重要连接通道,沿线昔格达地层分布较广,但受其成因机制、物理力学特性、构造条件及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在工程上主要表现为边坡失稳破坏及隧道围岩大变形等工程问题,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危害。本文结合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穿越昔格达地层铁路修建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试验分析,提出其合理的地质参数和工程措施,从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研究结论:(1)昔格达地层为极软岩,产状平缓,具有水稳性差、透水性弱的特性;(2)针对路基工程,昔格达地层路堑边坡当岩层倾角≥5°时应考虑顺层影响,高填方及斜坡填方段应设侧向约束桩,加强地表排水及坡面防护,防止基底受水软化;(3)针对桥梁工程,昔格达地层宜作为明挖基础和桩基础的持力层,但基坑开挖后应尽快浇筑混凝土,以免坑壁坑底渗水软化变形;(4)针对隧道工程,昔格达地层应遵守"短进尺、重超前、少扰动、严控水、强支护、快封闭、早衬砌"的极软岩隧道施工原则;(5)本研究成果对我国西南山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铁路、公路等工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昆铁路 昔格达地层 工程特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的失稳特征及变形控制工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志杰 周平 +4 位作者 杨建民 曹晓川 赵启超 徐海岩 许瑞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7-768,共12页
昔格达地层是一种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河湖相沉积半成岩,具有水稳性差,遇水易泥化、崩解等特点,在隧道开挖中易出现坍塌、围岩大变形等灾害,对隧道安全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依托攀西地区昔格达地层桐梓林、垭口以及盐边隧道工程,... 昔格达地层是一种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河湖相沉积半成岩,具有水稳性差,遇水易泥化、崩解等特点,在隧道开挖中易出现坍塌、围岩大变形等灾害,对隧道安全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依托攀西地区昔格达地层桐梓林、垭口以及盐边隧道工程,现场取样并进行围岩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同时建立不同含水率深浅埋昔格达地层隧道有限元模型,探究不同含水率下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的失稳特征,并提出针对昔格达地层隧道施工变形控制工法.研究结果表明:昔格达地层对水较为敏感,其中浅灰色页岩夹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受含水率影响最大;当围岩含水率在0~20%之间时,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变形呈现递增,但变形较小,自稳性较好,当含水率在20%~25%时,隧道围岩变形增大明显,失稳潜力巨大;在大埋深、高含水率的条件下,隧道仰拱隆起累计变形和掌子面挤出累计变形急剧增大,在拱顶部位,掌子面挤出变形主要发生在上中台阶交界处;针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失稳变形特征,提出在无水和有水状态下的昔格达地层页岩夹砂岩、砂岩夹页岩隧道围岩施工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昔格达地层隧道 含水率 物理力学试验 失稳特征 施工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对昔格达地层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志杰 杨跃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105,共6页
昔格达地层具有水稳性差、易崩解等特点,常常引发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开裂、围岩掉块、坍塌冒顶等灾变事故。为了研究围岩含水率对昔格达地层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的影响规律并及时预防灾变事故,以成昆铁路复线桐梓林隧道为工程依托,... 昔格达地层具有水稳性差、易崩解等特点,常常引发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开裂、围岩掉块、坍塌冒顶等灾变事故。为了研究围岩含水率对昔格达地层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的影响规律并及时预防灾变事故,以成昆铁路复线桐梓林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5种典型围岩含水率下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特性和变形规律,根据相关规范规定的洞周变形标准和结构强度安全系数标准界定现有支护参数所能够维持的围岩含水率阈值为29%,并为超过此围岩含水率阈值的隧道支护参数提出优化方案。通过现场监控量测数据验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研究成果不仅完善了昔格达地层大断面隧道设计参数,同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昔格达地层 含水率 初期支护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舒东利 杨建民 朱麟晨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44-1549,共6页
为探明昔格达地层隧道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背后空隙注浆的时机以及预留变形量的大小,以成昆复线铁路昔格达地层隧道为背景,采用现场实测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和初期支护的变形规律以及预留变形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 为探明昔格达地层隧道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背后空隙注浆的时机以及预留变形量的大小,以成昆复线铁路昔格达地层隧道为背景,采用现场实测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和初期支护的变形规律以及预留变形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昔格达地层隧道上台阶开挖后初期支护与围岩间存在初始空隙,拱顶围岩与初期支护间的差异沉降为1~2 mm,受地质、埋深及施工等因素影响,中台阶开挖较易引起隧道塌方,建议中台阶开挖前对拱部初期支护背后的空隙进行注浆回填。2)昔格达地层隧道预留变形量可根据掌子面施工揭示围岩情况调整,若施工揭示的昔格达组以页岩为主,建议预留变形量设置为24~30 mm;若施工揭示的昔格达组以砂岩为主,建议预留变形量设置为118~12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昔格达地层 隧道围岩 初期支护 差异沉降 注浆回填 预留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格达地层岩土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向贵府 许模 崔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0-63,75,共5页
通过对昔格达地层中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等岩类颗粒的筛分试验,获得了各岩类的粒组结构及粒径级配曲线,分析发现各岩类颗粒组成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运用分形理论,确定了昔格达地层中各岩类的分形维数,并建立了维数与表... 通过对昔格达地层中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等岩类颗粒的筛分试验,获得了各岩类的粒组结构及粒径级配曲线,分析发现各岩类颗粒组成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运用分形理论,确定了昔格达地层中各岩类的分形维数,并建立了维数与表征填料工程性质的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及含水量ω(%)、干密度ρd(g/cm^3)等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颗粒分形维数与填料工程性能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借助填料颗粒组成的分形维数来判定填料的工程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昔格达地层 颗粒组成 分形特征 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及系统锚杆功效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志杰 张鹏 +1 位作者 高靖遥 杨宝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8-80,105,共4页
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水敏感性强,遇水易泥化,易造成围岩大变形、支护结构破坏和掌子面塌方等灾害。冉家湾隧道穿越昔格达地层,本文采用强度折减法对该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含水率在20%以下时隧道具有一定的自稳能... 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水敏感性强,遇水易泥化,易造成围岩大变形、支护结构破坏和掌子面塌方等灾害。冉家湾隧道穿越昔格达地层,本文采用强度折减法对该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含水率在20%以下时隧道具有一定的自稳能力,当含水率超过20%时隧道开挖需要采取超前支护措施;埋深小于45 m时埋深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显著,埋深大于45 m时,隧道围岩稳定性对埋深的敏感性降低;喷射混凝土对隧道安全系数的提升率大于设置系统锚杆;对于昔格达地层在天然含水率下,浅埋隧道破坏从拱部开始延伸至边墙,深埋隧道破坏从边墙开始蔓延至拱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系统锚杆功效 数值模拟 昔格达地层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昔格达地层公路边坡稳定预测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文丽娜 朱学雷 +1 位作者 陈强 郭永春 《公路工程》 2008年第1期18-20,43,共4页
通过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技术对西昌至攀枝花高速公路新开挖昔格达地层高边坡进行稳定性预测,利用已有5个月的观测数据,应用误差反向传播(BP)理论建立预测模型,通过计算,得到每个边坡观测断面的预测结果。预测结果与目前边坡实际变形基本吻... 通过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技术对西昌至攀枝花高速公路新开挖昔格达地层高边坡进行稳定性预测,利用已有5个月的观测数据,应用误差反向传播(BP)理论建立预测模型,通过计算,得到每个边坡观测断面的预测结果。预测结果与目前边坡实际变形基本吻合,证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技术在昔格达地层公路边坡变形预测中是发挥一定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昔格达地层 边坡稳定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格达地层路堤地基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文丽娜 符文熹 程谦恭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106,137,共5页
基于对西昌至攀枝花高速公路昔格达地层研究成果,通过对雅安至泸沽高速公路典型工点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昔格达地层路堤地基稳定性,得到昔格达地层承载性能和稳定性均较高,可作为良好的天然地基的结论。该结论对将来该地层的深入研... 基于对西昌至攀枝花高速公路昔格达地层研究成果,通过对雅安至泸沽高速公路典型工点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昔格达地层路堤地基稳定性,得到昔格达地层承载性能和稳定性均较高,可作为良好的天然地基的结论。该结论对将来该地层的深入研究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昔格达地层 承载性能 地基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攀高速公路昔格达地层地基承载力试验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蔡先庆 吴兴序 王建立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0,共3页
通过现场地基压板静载荷试验,并考虑昔格达地层特殊的工程性质,得出了昔格达地层作为浅基础的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以及地基变形模量。
关键词 昔格达地层 地基承载力 变形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昌市绕城公路昔格达地层滑坡变形破坏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15
作者 何怡帆 詹同安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4年第2期52-56,共5页
昔格达组地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山区,是一种工程性质较差的半成岩地层,具有水敏感性强、遇水易崩解软化的工程特性。以西昌市绕城公路昔格达组地层滑坡为例,对滑坡的破坏特征、变形过程及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滑坡的稳定性系数... 昔格达组地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山区,是一种工程性质较差的半成岩地层,具有水敏感性强、遇水易崩解软化的工程特性。以西昌市绕城公路昔格达组地层滑坡为例,对滑坡的破坏特征、变形过程及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滑坡的稳定性系数和下滑力。结果表明:①滑坡变形破坏模式为推移式,半成岩岩体特性、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造成滑坡产生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②滑坡治理措施为“前缘反压+后缘清方+支挡工程+截排水”,治理措施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达地层 滑坡 变形破坏 稳定性分析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格提水工程二级泵站昔格达地层特性及坡体变形成因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周云金 曾联明 《水电站设计》 2000年第2期61-65,共5页
红格二级泵站所处的昔格达地层成岩程度低 ,结构构造不均一 ,富含粘土颗粒及粘土矿物 ,具有压缩性较强、遇水软化、脱水崩解等特点。泵站地基在水的作用下 ,建筑物外侧边坡发生变形拉裂 ,严重威胁现有建筑物的安全。在分析坡体变形成因... 红格二级泵站所处的昔格达地层成岩程度低 ,结构构造不均一 ,富含粘土颗粒及粘土矿物 ,具有压缩性较强、遇水软化、脱水崩解等特点。泵站地基在水的作用下 ,建筑物外侧边坡发生变形拉裂 ,严重威胁现有建筑物的安全。在分析坡体变形成因的基础上 ,采用抗滑桩群和坡体排水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昔格达地层 粘土岩 软化 坡体变形 水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格达地层地基抗力系数比例因子m值的确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建立 彭雄志 蔡先庆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9-101,共3页
通过现场两根矩形截面抗滑桩的水平静载试验,确定了场地昔格达土层作为抗滑桩锚固地层时的m值为100 MN/m4左右,与硬塑、坚硬粘性土或中密中粗砂承受水平力的性质相当。
关键词 昔格达地层 地基抗力系数 比例因子m 抗滑桩 锚固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西高速公路昔格达地层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芳芳 邓睿 张燕 《山西建筑》 2012年第18期154-155,共2页
雅西高速公路K203+110~K203+200段位于昔格达地层,结合该段线路挖方高边坡,对引发其失稳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通过计算判断该高边坡在天然状态、饱和状态和地震状态等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从而保证公路工程建... 雅西高速公路K203+110~K203+200段位于昔格达地层,结合该段线路挖方高边坡,对引发其失稳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通过计算判断该高边坡在天然状态、饱和状态和地震状态等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从而保证公路工程建设安全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昔格达地层 高边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溪沟昔格达地层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水亮 巫锡勇 邓睿 《路基工程》 2010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研究表明喇嘛溪沟经历过较强烈的水岩作用,现阶段这一作用较弱,在不大规模地打破原有自然环境平衡的前提下,不会对建设中的雅安—石棉—泸沽高速公路造成很大影响。
关键词 昔格达地层 浸泡试验 数值分析 水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格达地层中单桩的水平承载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先庆 王建立 《路基工程》 2010年第3期83-85,共3页
结合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项目"西攀高速公路昔格达地层公路修建技术研究",通过现场挖孔灌注桩静载荷试验,运用常数法和m法对昔格达地层中灌注桩水平承载特性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工程实际选用相对合理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昔格达地层 水平承载特性 常数法 M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