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树热研88-13品种珠心易碎愈伤组织诱导及其胚状体发生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哲 戴雪梅 +7 位作者 孙爱花 黄天带 周权男 黄华孙 林位夫 Ludovic Lardet Pascal Montoro Marc-Philippe Carron 《热带生物学报》 2010年第4期307-313,共7页
以橡胶树热研88-13品种的幼嫩种子的珠心组织为材料,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继代培养基中不同的影响因素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钙离子浓度等进行了研究,筛选到了合适的影响因素。经过连续5个月的继代... 以橡胶树热研88-13品种的幼嫩种子的珠心组织为材料,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继代培养基中不同的影响因素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钙离子浓度等进行了研究,筛选到了合适的影响因素。经过连续5个月的继代选择培养,逐渐诱导出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对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长期继代培养。组织学切片证明长期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维持了胚性的状态。取继代培养了2年多的橡胶树热研88-13品种的珠心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得到了186个胚状体,正在诱导植株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珠心 易碎胚性组织 长期继代培养 胚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乳管特异性启动子连接HbHMGR1基因的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转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哲 贺永国 +6 位作者 黄绵佳 曾宪海 林位夫 刘洁琼 张春红 李运合 马晓晓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7-603,共7页
【目的】以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1基因(Hb HMGR1)乳管表达载体p CAMBIA2301-PHEV2.1-Hb HMGR1转化橡胶树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获得抗性转基因材料,为研究Hb HMGR1基因的乳管特异性表达及提高橡胶产量打下基础。【方法】用... 【目的】以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1基因(Hb HMGR1)乳管表达载体p CAMBIA2301-PHEV2.1-Hb HMGR1转化橡胶树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获得抗性转基因材料,为研究Hb HMGR1基因的乳管特异性表达及提高橡胶产量打下基础。【方法】用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表达载体p CAMBIA2301-PHEV2.1-Hb HMGR1转化橡胶树品种热研8-79花药易碎胚性愈伤组织,经卡那霉素筛选数月后,对抗性愈伤组织进行GUS染色和分子检测。【结果】经过对根癌农杆菌侵染的易碎愈伤组织进行4~6个月筛选,得到5个GUS检测呈阳性的抗性愈伤组织系;取其中的2号和11号抗性愈伤组织系进行PCR鉴定,均能扩增出与阳性对照相同的特异片段,uid A、NPTII和PHEV2.1-Hb HMGR1序列的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829、797和3592 bp。2号和11号抗性愈伤组织系经反向PCR鉴定,发现2号抗性愈伤组织系未扩增出目的条带,而11号抗性愈伤组织系扩增获得一条约2000 bp的条带,包含T-DNA序列和一段未知的DNA序列,其中未知DNA序列是橡胶树品种热研8-79基因组的一段连续序列。【结论】将植物表达载体的T-DNA整合到抗性愈伤组织系基因组DNA中,可获得一个含35S-NPTII-PHEV2.1-Hb HMGR1-35S-uid A的转基因愈伤组织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HbHMGR1基因 乳管特异性启动子PHEV2.1 易碎愈伤组织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品种热研88-13易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植株再生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哲 孙爱花 +7 位作者 黄天带 周权男 戴雪梅 黄华孙 林位夫 Ludovic Lardet Pascal Montoro Marc-Philippe Carron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2期2166-2173,共8页
以高产优质橡胶品种热研88-13的幼嫩种子内珠被为外植体材料,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中的影响因素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钙离子浓度等进行了研究。经过连续6个月的继代选择培养,逐渐诱导出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适宜... 以高产优质橡胶品种热研88-13的幼嫩种子内珠被为外植体材料,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中的影响因素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钙离子浓度等进行了研究。经过连续6个月的继代选择培养,逐渐诱导出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适宜的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H基本成分,添加0.5 mg/L KT,2.0 mg/L 2,4-D,11.0 mmol/L CaCl2,80.0 g/L蔗糖和2.0 g/L Phytagel。组织学切片证明长期继代培养的易碎胚性愈伤组织维持了胚性的状态。取继代培养2 a多的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的形成,得到了16 000多个体细胞胚。将这些胚进行进一步的转移培养,得到了115株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易碎胚性组织 体细胞胚 继代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HbHMGR1基因克隆及其愈伤组织转化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晓晓 李哲 +5 位作者 戴雪梅 毕政鸿 方家林 黄华孙 李运合 贺永国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823,共6页
【目的】克隆橡胶树HbHMGR1基因,转化橡胶树易碎愈伤组织,为橡胶树遗传转化和品种改良打下基础。【方法】根据已经报道的HbHMGR1基因序列(NCBI登录号X54659.1)设计特异引物,通过RT-PCR克隆HbHMGR1基因,构建pCAMBIA2301-35S-HbHMGR1植物... 【目的】克隆橡胶树HbHMGR1基因,转化橡胶树易碎愈伤组织,为橡胶树遗传转化和品种改良打下基础。【方法】根据已经报道的HbHMGR1基因序列(NCBI登录号X54659.1)设计特异引物,通过RT-PCR克隆HbHMGR1基因,构建pCAMBIA2301-35S-HbHMGR1植物表达载体。再用EHA105(携带pCAMBIA2301-35S-HbHMGR1,内含NPTII和uidA基因)侵染橡胶树易碎愈伤组织,数月筛选后对抗性易碎愈伤组织系进行GUS染色和分子检测。【结果】成功克隆了HbHMGR1基因,双酶切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的PCR扩增结果证明成功地构建了该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35S-HbHMGR1。侵染后抗性橡胶树易碎胚性愈伤组织GUS检测为蓝色,且分子检测呈现阳性,共获得15个抗性易碎愈伤组织系。【结论】橡胶树HbHMGR1基因在愈伤组织阶段开始表达,有效提高了HbHMGR1基因在橡胶中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HbHMGR1基因 易碎愈伤组织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AtMYB118基因转化橡胶树易碎胚性愈伤组织体系优化(英文)
5
作者 毕政鸿 李哲 +12 位作者 王志秋 戴雪梅 方家林 黄华孙 林位夫 LARDE TLudovic MONTORO Pascal CARRON Marc-Philippe LECLERCQ Julie 左建儒 牟金叶 杨晓辉 李响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37-1146,共10页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L25(56)优化农杆菌介导的AtMYB118基因对橡胶树易碎胚性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体系,为橡胶树品种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75.0 mg/L卡那霉素筛选经过转化的愈伤组织;采用GUS瞬时表达检测方法评价6个因素即预培养时...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L25(56)优化农杆菌介导的AtMYB118基因对橡胶树易碎胚性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体系,为橡胶树品种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75.0 mg/L卡那霉素筛选经过转化的愈伤组织;采用GUS瞬时表达检测方法评价6个因素即预培养时间、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乙酰丁香酮(AS)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温度和共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6个因素显著影响橡胶树长期培养的易碎胚性愈伤组织的转化频率,易碎胚性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优化条件为:预培养0d,菌液OD600为0.7,侵染时间7 min,共培养时间5d,AS 200 μmol/L,共培养温度25℃.在此优化条件下可获得最高转化频率.经过4~6个月的筛选,获得17个GUS染色阳性的易碎愈伤组织系.经PCR和反转录PCR分析转化愈伤组织,进一步证实uidA、nptⅡ、AtMYB118基因已被整合到愈伤组织基因组中并表达.培养获得1539个胚状体,其中164个为转基因胚状体,转化频率为10.6%;最终获得4株转AtMYB118基因植株.[结论]优化获得可行有效的橡胶树易碎胚性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可为其品种遗传改良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AtMYB118基因 反转录PCR 易碎胚性组织 转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热垦525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胚性能力的维持
6
作者 戴雪梅 彭素娜 +2 位作者 成镜 顾晓川 黄天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5-1392,共8页
易碎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悬浮细胞系都是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理想受体材料。然而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低、耗时长,且其胚性能力通常随继代次数的增加而下降甚至完全丧失,限制了相关研究的持续开展。因此... 易碎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悬浮细胞系都是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理想受体材料。然而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低、耗时长,且其胚性能力通常随继代次数的增加而下降甚至完全丧失,限制了相关研究的持续开展。因此,快速获得易碎胚性愈伤组织,建立具有高效体胚发生能力的胚性悬浮细胞系,并尽可能较长时间维持其胚性能力是当前橡胶树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橡胶树热垦525未成熟花药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分析比较固液2种长期继代方式对维持其胚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药外植体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中获得的黄色致密初代愈伤组织体胚发生能力低,分散性差,不适合进行悬浮培养。将初代愈伤组织转移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70~80 d后,可观察到有胚性结构的形成和早期体细胞胚发生,同时周围长出鲜黄色小颗粒状易碎胚性愈伤组织。通过常规方法建立的Ⅰ型胚性悬浮细胞系具备胚性细胞的典型特征,体胚发生能力显著高于胚性愈伤组织,但在体胚发生过程中容易重新愈伤化;而通过筛选特定形态的胚性愈伤组织低密度启动悬浮培养建立的Ⅱ型胚性悬浮细胞系,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处在有序的胚性结构中,其体胚发生频率可达100%。在含2 mg/L2,4-D的液体培养中持续继代2 a后细胞明显老化且增殖缓慢,体胚发生能力几近丧失;而在去除2,4-D并添加低浓度脱落酸(0.1 mg/L)和水解酪蛋白(0.5 g/L)的固体培养基上持续继代2 a后,体胚发生能力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所建立的Ⅱ型胚性悬浮细胞系可为橡胶树遗传转化及原生质体培养等相关研究长期提供优质充足且状态相对稳定的材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易碎胚性组织 胚性悬浮细胞系 体胚发生 胚性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