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代《易》学与《焦氏易林》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良运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63-69,共7页
关键词 焦延寿 《焦氏易林 《易》学 易林 《周易》 京房 汉元帝 《汉书·艺文志》 孟喜 《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史之遗珠──《焦氏易林》四言诗研究之一
2
作者 陈良运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23-129,共7页
关键词 《焦氏易林 中国文学史 焦延寿 四言诗 易林 钱钟书 司马相如 《诗经》 个性化 “秋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点视域下“诗”学发展的会通与新变——以《易林》说诗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比较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田胜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113-118,共6页
《易林》说诗是西汉末年诗学发展的一个缩影,新出土的《孔子诗论》是关于孔子论诗的文献资料,代表的是先秦时期解诗的观点。汉代《易林》说诗和《孔子诗论》解诗具有一致性,有的案例的相似度明显高于其他诸家诗说,彰显的是《易林》说诗... 《易林》说诗是西汉末年诗学发展的一个缩影,新出土的《孔子诗论》是关于孔子论诗的文献资料,代表的是先秦时期解诗的观点。汉代《易林》说诗和《孔子诗论》解诗具有一致性,有的案例的相似度明显高于其他诸家诗说,彰显的是《易林》说诗与《孔子诗论》解诗的会际和赓续;《孔子诗论》解诗简约、公允;《易林》说诗具体、灵活,二者又有不少分际存在,相异之处标示的是西汉末年诗学发展的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孔子诗论 易林说诗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代《易林》古歌中的谣谶及其与谶文化的融通
4
作者 田胜利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76,共7页
汉代《焦氏易林》有四千多首繇辞,文本生成既是衍《易》的结果,也和谶文化渊源深厚。《易林》古歌的歌谣体和谣谶及大部分谶言的表达方式具有一致性,采用的是较为鲜明的四言或三言诗歌。谶的功能是占筮预测未来,《易林》古歌与之契合,... 汉代《焦氏易林》有四千多首繇辞,文本生成既是衍《易》的结果,也和谶文化渊源深厚。《易林》古歌的歌谣体和谣谶及大部分谶言的表达方式具有一致性,采用的是较为鲜明的四言或三言诗歌。谶的功能是占筮预测未来,《易林》古歌与之契合,其中不少林辞直接取材谣谶,具有渊源关系,总体上林辞编撰与谶文化能在多个层面相融通,是对谶文化的吸纳和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易林 谣谶 谶文化 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璞占繇辞的象数易学机理及其与《易林》“古歌”渊源考述
5
作者 田胜利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46,共6页
《易洞林》、《晋书·郭璞传》的相关占繇辞与《焦氏易林》关联紧密,同名为林辞,是根据《周易》所得。解占方式,重本卦也重之卦,《易林》在前,《洞林》在后,一脉相承。郭璞占辞的编写灵活多变,依托象征艺术,以四言、七言诗为载体,... 《易洞林》、《晋书·郭璞传》的相关占繇辞与《焦氏易林》关联紧密,同名为林辞,是根据《周易》所得。解占方式,重本卦也重之卦,《易林》在前,《洞林》在后,一脉相承。郭璞占辞的编写灵活多变,依托象征艺术,以四言、七言诗为载体,取象丰富,是对《易林》四言诗体爻辞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璞占辞 易林 象数艺术 表达艺术 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引释《易林》词条校勘意见
6
作者 芮执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6-89,共4页
西汉焦延寿《易林》是在易象分析的基础上,广泛运用赋、比、兴等表现手法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大型诗歌总集。本文对《汉语大词典》引释《易林》词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锥指管见,供辞书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引释 易林 词条 勘误 校勘 用字 引词 引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顾颉刚的易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庆中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2-37,共6页
关键词 《周易》 《易传》 《易经》 顾颉刚 观象制器 顾氏 易林 《世本》 易学研究 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两汉易学的传承——与尚秉和先生商榷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玉建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5-78,共4页
关于两汉易学的传承,学界看法历有歧异,其中一派断然否定两汉易学之间的传承天系,认为西汉易学至东汉已经失传,代表人物为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尚先生在研究《焦氏易林》的基础上,曾系统地阐述了其关于两汉易学的传承观。 《焦氏易林》... 关于两汉易学的传承,学界看法历有歧异,其中一派断然否定两汉易学之间的传承天系,认为西汉易学至东汉已经失传,代表人物为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尚先生在研究《焦氏易林》的基础上,曾系统地阐述了其关于两汉易学的传承观。 《焦氏易林》自古被人们视为占筮之书,先儒为之注者不多。即便“昔人为之注者,只释其故事、地名、人名及草木禽兽虫鱼之名,无释及卦象者”(《焦氏易诂》)。自尚秉和先生《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易林 尚秉和 汉人 解《易》 《焦氏易林 卦象 梁丘 《说卦》 象数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所藏古籍漫谈 被引量:1
9
作者 韦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65,共12页
关键词 古籍 鲁迅 商务印书馆 易林 焦延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补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新 《河北学刊》 1988年第3期92-94,共3页
凤凰崇拜本起源于上古石器时代的驼鸟——太阳神图腾,但在进入历史时期以后,由于驼鸟在中国本土上的灭绝和凤凰的非图腾化,关于凤凰的传说遂愈演愈复杂。据古人记载,凤凰有许多不同的品类。诸说不一,其中不少属于秦汉后人的增饰附会之... 凤凰崇拜本起源于上古石器时代的驼鸟——太阳神图腾,但在进入历史时期以后,由于驼鸟在中国本土上的灭绝和凤凰的非图腾化,关于凤凰的传说遂愈演愈复杂。据古人记载,凤凰有许多不同的品类。诸说不一,其中不少属于秦汉后人的增饰附会之谈。但其中比较著名者有四:1、鸾鸟;2、翳鸟;3、(鸟夋)(鸟义);4、鸑鷟。 案,这四个名称中,“鸑鷟”亦称“鷟鸑”,实乃是“(鸟夋)(鸟义)”的转音。(鸟夋)(鸟义)本指驼鸟,后来却指金鸡与鸳鸯。翳鸟,亦即乙鸟,是 (?)—燕的转音。燕子别名玄鸟(《礼记》)、乙鸟(《说文》)、鸾鸟(《古今注》)、天女(《易林》),是一种小型候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 补说 历史时期 易林 中国本土 《说文》 图腾 转音 玄鸟 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