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易堂九子的古文复古理论看清初文章之取径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将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9,共6页
作为清初著名的一个文人团体,以魏禧为首的易堂九子对明代文坛积弊进行了深刻反思,重倡复古,以正文风。在理论上,他们对明代秦汉派与唐宋派进行了整合,主张打破门户之见,由唐宋上追秦汉,而这正是清初文章复古的主流思想,在明清之际文风...
作为清初著名的一个文人团体,以魏禧为首的易堂九子对明代文坛积弊进行了深刻反思,重倡复古,以正文风。在理论上,他们对明代秦汉派与唐宋派进行了整合,主张打破门户之见,由唐宋上追秦汉,而这正是清初文章复古的主流思想,在明清之际文风的转变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学界在论及清初文章之取径时,大抵认为以唐宋八家为独宗,这实与事实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堂九子
复古理论
文章取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躬耕”的文化意蕴与明遗民的生存悖论——以易堂九子为考察中心
2
作者
马将伟
王俊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5-148,共4页
"躬耕"是明末清初遗民自主选择的一种生存常态,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躬耕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耕田种地,而赋予了更加繁复而又沉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此时,隐居躬耕不仅可以在乱世中保全他们的生命,同时又是保全其气节的最佳方式。然...
"躬耕"是明末清初遗民自主选择的一种生存常态,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躬耕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耕田种地,而赋予了更加繁复而又沉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此时,隐居躬耕不仅可以在乱世中保全他们的生命,同时又是保全其气节的最佳方式。然而,这又与清初遗民所具有的强烈经世意识相冲突,于是,隐居与经世成为共存于他们思想中的对立的两级,这正是清初明遗民的生存困境。"易堂九子"就是其中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躬耕
明遗民
易堂九子
生存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禧江西交游考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婵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75-78,126,共5页
考查清初著名古文家魏禧在江西的交游情况,有助于了解魏禧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人格精神的形成,把握清初江西文坛的创作情况及明清易代之际遗民文人群的思想活动与普遍心态。
关键词
魏禧
交游
易堂九子
程山学派
髻山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任天下于一身 托一身于天下——魏禧爱国思想述评
被引量:
2
4
作者
戴存仁
邱国坤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81-86,共6页
魏禧(1624—1680),字叔子、冰叔,号裕斋、勺庭,江西宁都人,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散文家,也是与同时代的黄宗羲、顾炎武等齐名的爱国主义者。可是。
关键词
魏禧
经世致用
思想述评
明末清初
黄宗羲
江西
易堂九子
屈大均
地方官员
宁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校点《魏禧集》前言
5
作者
胡守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52-55,共4页
魏禧明末清初人,世居江西之宁都,字冰叔,号裕斋,诸生,明亡,遁金精之翠微峰,颜其庭曰勺庭,世称勺庭先生。与兄祥弟礼俱以文章著,有宁都三魏之称。翠微峰四面削起,自山根至绝顶若斧劈然,难登,宜于隐居。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丘维屏、...
魏禧明末清初人,世居江西之宁都,字冰叔,号裕斋,诸生,明亡,遁金精之翠微峰,颜其庭曰勺庭,世称勺庭先生。与兄祥弟礼俱以文章著,有宁都三魏之称。翠微峰四面削起,自山根至绝顶若斧劈然,难登,宜于隐居。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丘维屏、彭任、曾灿与禧兄弟共九人,讲易其中,所谓“易堂九子”者是也。禧未入仕途,以布衣终。十岁,从同里杨一水学,专力制举文,早年即负盛名,自谓出入夏仲彝、陈卧子、黄蕴生之间。二十四岁,弃科举,从姊丈丘维屏学古文。其《内篇一集自序》,斥当时制举之业,“浮词失意,诡言贼理”。又《内篇二集自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维屏
冰叔
魏禧
陈卧
子
彭士望
易堂九子
三魏
制举
明思宗
宁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史可法《复多尔衮书》作者考
6
作者
罗忼烈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26-29,共4页
古代文学作晶中不少传诵的佳篇,在作者问题上聚讼纷纭的很多。《诗三百篇》作者本无主名,《小序》却替许多篇什配上作者,天晓得,连《小序》的作者是谁也成了问题。我们熟识的如李陵《答苏武书》,苏武、李陵赠答诗,《古诗十九首》里的枚乘、
关键词
史可法
康熙
十七年
作者问题
欧阳
子
多尔衮
古诗十
九
首
易堂九子
诗三百
赠答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易堂九子的古文复古理论看清初文章之取径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将伟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9,共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明清之际经世文学思想研究>(批准号:20090450887)
文摘
作为清初著名的一个文人团体,以魏禧为首的易堂九子对明代文坛积弊进行了深刻反思,重倡复古,以正文风。在理论上,他们对明代秦汉派与唐宋派进行了整合,主张打破门户之见,由唐宋上追秦汉,而这正是清初文章复古的主流思想,在明清之际文风的转变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学界在论及清初文章之取径时,大抵认为以唐宋八家为独宗,这实与事实不符。
关键词
易堂九子
复古理论
文章取径
Keywords
nine writers in Yi-tang
the revival theory of ancient prose
the revival path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躬耕”的文化意蕴与明遗民的生存悖论——以易堂九子为考察中心
2
作者
马将伟
王俊义
机构
暨南大学中文系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5-148,共4页
文摘
"躬耕"是明末清初遗民自主选择的一种生存常态,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躬耕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耕田种地,而赋予了更加繁复而又沉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此时,隐居躬耕不仅可以在乱世中保全他们的生命,同时又是保全其气节的最佳方式。然而,这又与清初遗民所具有的强烈经世意识相冲突,于是,隐居与经世成为共存于他们思想中的对立的两级,这正是清初明遗民的生存困境。"易堂九子"就是其中的典范。
关键词
躬耕
明遗民
易堂九子
生存抉择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禧江西交游考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婵娟
机构
佛山科技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75-78,126,共5页
文摘
考查清初著名古文家魏禧在江西的交游情况,有助于了解魏禧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人格精神的形成,把握清初江西文坛的创作情况及明清易代之际遗民文人群的思想活动与普遍心态。
关键词
魏禧
交游
易堂九子
程山学派
髻山学派
Keywords
Weixi
association with friends
nine writers in Yitang
School of Chengshan
School of Jisha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任天下于一身 托一身于天下——魏禧爱国思想述评
被引量:
2
4
作者
戴存仁
邱国坤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81-86,共6页
文摘
魏禧(1624—1680),字叔子、冰叔,号裕斋、勺庭,江西宁都人,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散文家,也是与同时代的黄宗羲、顾炎武等齐名的爱国主义者。可是。
关键词
魏禧
经世致用
思想述评
明末清初
黄宗羲
江西
易堂九子
屈大均
地方官员
宁都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校点《魏禧集》前言
5
作者
胡守仁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52-55,共4页
文摘
魏禧明末清初人,世居江西之宁都,字冰叔,号裕斋,诸生,明亡,遁金精之翠微峰,颜其庭曰勺庭,世称勺庭先生。与兄祥弟礼俱以文章著,有宁都三魏之称。翠微峰四面削起,自山根至绝顶若斧劈然,难登,宜于隐居。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丘维屏、彭任、曾灿与禧兄弟共九人,讲易其中,所谓“易堂九子”者是也。禧未入仕途,以布衣终。十岁,从同里杨一水学,专力制举文,早年即负盛名,自谓出入夏仲彝、陈卧子、黄蕴生之间。二十四岁,弃科举,从姊丈丘维屏学古文。其《内篇一集自序》,斥当时制举之业,“浮词失意,诡言贼理”。又《内篇二集自序》。
关键词
丘维屏
冰叔
魏禧
陈卧
子
彭士望
易堂九子
三魏
制举
明思宗
宁都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可法《复多尔衮书》作者考
6
作者
罗忼烈
机构
香港大学中文系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26-29,共4页
文摘
古代文学作晶中不少传诵的佳篇,在作者问题上聚讼纷纭的很多。《诗三百篇》作者本无主名,《小序》却替许多篇什配上作者,天晓得,连《小序》的作者是谁也成了问题。我们熟识的如李陵《答苏武书》,苏武、李陵赠答诗,《古诗十九首》里的枚乘、
关键词
史可法
康熙
十七年
作者问题
欧阳
子
多尔衮
古诗十
九
首
易堂九子
诗三百
赠答诗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易堂九子的古文复古理论看清初文章之取径
马将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躬耕”的文化意蕴与明遗民的生存悖论——以易堂九子为考察中心
马将伟
王俊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魏禧江西交游考
李婵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任天下于一身 托一身于天下——魏禧爱国思想述评
戴存仁
邱国坤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校点《魏禧集》前言
胡守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史可法《复多尔衮书》作者考
罗忼烈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