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地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的代际差异研究:以宁夏良田镇、闽宁镇、红寺堡移民区为例
1
作者 冯骁 妥小萍 高桂英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易地搬迁是解决经济与生态、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易地搬迁移民在空间位移、社会关系重构中产生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方面问题的显现,构建推进易地搬迁移民社会融入机制是现阶段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历经四十多年... 易地搬迁是解决经济与生态、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易地搬迁移民在空间位移、社会关系重构中产生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方面问题的显现,构建推进易地搬迁移民社会融入机制是现阶段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宁夏易地移民在政府、企业与个人协同下实现稳定与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生代移民乡情文化异化,代际移民的社会融入与需求差异发生变化。以宁夏易地移民3个时期代表性区域良田镇、闽宁镇和红寺堡区为例,研究代际移民社会融入不同维度与程度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易地移民整体上经济和文化融入的程度较高,而社会参与和心理融入有待提升;第2代移民在各维度的融入度都高于第1代移民,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和参与性,对社会参与融入与社会交往表现出更强烈的需求;社会参与融入不足是移民社会融入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提出构建易地移民搬迁社区治理共同体,提升移民共同体意识,加强移民创业就业培训,强化社区多元化功能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等提升易地搬迁移民社会融入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移民 社会融入 代际差异 熵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基于城镇化安置的易地搬迁移民社会风险
2
作者 梁心禹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38-244,共7页
分析基于城镇化安置的易地搬迁移民社会风险的生成机制,发现易地搬迁移民社会风险的表现类型主要有经济风险、社会融入风险以及文化融合风险。最后提出强化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严防规模性返贫风险;提升公共服务“软件”,提高移民社会融... 分析基于城镇化安置的易地搬迁移民社会风险的生成机制,发现易地搬迁移民社会风险的表现类型主要有经济风险、社会融入风险以及文化融合风险。最后提出强化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严防规模性返贫风险;提升公共服务“软件”,提高移民社会融入水平;构建包容文化社区,重塑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建立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时化解突发风险,以维护安置区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镇化安置 易地搬迁移民 社会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搬迁移民不同生计策略下的生计恢复力研究——以红寺堡区为例
3
作者 马晓花 冯骁 张澳群 《高原农业》 2024年第6期683-690,共8页
基于易地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了重构,其生计选择模式直接影响生计恢复力。移民的生计恢复力直接决定移民社区的稳定性与认同感,也直接影响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通过以我国最大的单体易地搬迁移民区红寺堡为例,从... 基于易地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了重构,其生计选择模式直接影响生计恢复力。移民的生计恢复力直接决定移民社区的稳定性与认同感,也直接影响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通过以我国最大的单体易地搬迁移民区红寺堡为例,从缓冲力、自组织力以及学习力构建以移民生计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入户300份问卷对不同生计策略选择的农户生计恢复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红寺堡区移民生计恢复力的值整体不高,表现为兼业型(0.352)>非农型(0.312)>务农型(0.292);从不同维度看各类农户的自组织能力最高,缓冲能力最低;务农型农户缓冲能力高于其他类型,兼业型农户除了组织能力高,其他能力都是最低。因此,应拓宽农户的增收渠道、延长产业链以提高农户农业收入;优化产业结构、培养新型农户经营主体带动,提高兼业收入;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提高移民学习创新能力、引导农户参与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等,保障务工人员收益,增强移民生计风险应对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移民搬迁 生计策略 生计恢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移民搬迁对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活动的影响机制——来自陕南地区的证据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聪 李萍 +1 位作者 韩秀华 冯伟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71,共8页
基于农户模型和新迁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以陕南移民搬迁为例,利用入户调查数据,采用概率模型分析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参与外出务工的影响,之后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深入分析了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外出务工成为搬迁农户生计活动的重要表... 基于农户模型和新迁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以陕南移民搬迁为例,利用入户调查数据,采用概率模型分析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参与外出务工的影响,之后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深入分析了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外出务工成为搬迁农户生计活动的重要表征,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外出务工的影响较为复杂,两者相互作用;外出务工对农户参与移民搬迁项目起到促进作用,而参与移民搬迁项目后,由于本地非农就业的机会被挤占而导致外出务工活动更受当地农户倚重;同时,移民搬迁对搬迁农户外出务工的影响并非体现在促进新的家庭参与到外出务工活动当中,而是通过影响搬迁农户对家庭内部外出务工策略的调整来提高汇款收入,从而规避次生贫困风险以实现在安置地的生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移民搬迁 陕南 搬迁 外出务工 农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的影响——来自陕南的证据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聪 康博纬 +1 位作者 李萍 高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5-123,共9页
为从微观农户视角分析易地移民搬迁对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指数,将农户从生态系统服务中获取的各种收益进行整合和量化,利用在陕南安康地区的入户调研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搬迁类型和特征家庭的生态... 为从微观农户视角分析易地移民搬迁对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指数,将农户从生态系统服务中获取的各种收益进行整合和量化,利用在陕南安康地区的入户调研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搬迁类型和特征家庭的生态系统服务收益和依赖度差异,并进一步检验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搬迁户获得的生态系统总净收益、供给、调节、文化等服务净收益以及社会经济净收益均高于非搬迁户;不同搬迁特征的农户之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差异显著;易地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能有效的降低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程度,参与易地移民搬迁有利于农户收入结构的优化,在降低从生态系统获取供给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经济收入所占比重;自愿搬迁、集中安置和新阶段的移民等特征也在降低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自愿搬迁的农户比非自愿搬迁农户能更好的应对和适应向非资源依赖型生计模式的转变。集中安置的方式能够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和政策溢出,使农户有机会获得更多配套和后续支持,从而提高对外部机会和资源的占有能力,拓宽非资源型收入的途径,此外,新阶段易地移民搬迁工程所提供的惠民措施和补贴力度都较以往零星的自主搬迁有较大提高,同时也强调搬迁农户在非农转变过程中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建设和引导。本研究为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与家庭福祉在微观尺度的结合提供路径支持和方法借鉴,也为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持续推进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移民搬迁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指数 农户 陕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移民搬迁的历史演进与理论逻辑 被引量:22
6
作者 吴丰华 于重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120,共9页
精准扶贫赋予了自古就有的移民搬迁以贫困治理为目标的全新内涵。新中国成立以来,易地移民搬迁的动因由非经济因素主导转向经济因素主导,目标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主体由单一主体转向多元参与,方式由自发搬迁转向政府主导。在历史分析的... 精准扶贫赋予了自古就有的移民搬迁以贫困治理为目标的全新内涵。新中国成立以来,易地移民搬迁的动因由非经济因素主导转向经济因素主导,目标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主体由单一主体转向多元参与,方式由自发搬迁转向政府主导。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的"多维空间+生计能力"框架可以很好地分析易地移民搬迁的理论逻辑和由此生发的贫困治理逻辑。易地搬迁实现了贫困户生活、生产、社会三维空间的切换,改变了贫困户的能量作用方向。但进入新空间的贫困户仍会面临新的空间困境,而介入相对应的贫困治理则有助于化解困境,帮助贫困户提升生计能力,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移民搬迁 历史演进 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多维空间理论 贫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来自陕南山区的证据 被引量:33
7
作者 李聪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0,共6页
通过构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指数,测度了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并实证检验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搬迁户与非搬迁户之间以及不同搬迁特征农户之间的贫困脆弱性差异显著;参与易地移民搬迁有助于降低农户的贫困... 通过构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指数,测度了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并实证检验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搬迁户与非搬迁户之间以及不同搬迁特征农户之间的贫困脆弱性差异显著;参与易地移民搬迁有助于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不同的搬迁特征对搬迁户贫困脆弱性有着不同的影响,相较于扶贫、生态和避灾原因的搬迁农户,工程类搬迁农户更易陷入贫困,采取集中安置模式更有利于降低搬迁户陷入贫困的概率,新阶段的易地移民搬迁工程有助于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易地移民搬迁 贫困脆弱性 消费水平 消费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易地移民搬迁扶贫——既有成效、现实难点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俊华 赵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77,共9页
易地移民搬迁作为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五个一批”工程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西北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庞大的贫困人口使易地移民搬迁的... 易地移民搬迁作为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五个一批”工程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西北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庞大的贫困人口使易地移民搬迁的精准扶贫之路漫长而曲折,数量大而任务艰巨。通过总结西北地区近年来易地移民搬迁取得的成效,再从精准识别、区位环境、扶志扶智、资金整合使用、扶贫机制创新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易地移民搬迁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难点,提出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度、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优化项目供给等相应路径选择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移民搬迁 精准扶贫 扶贫难点 脱贫致富 西北地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移民搬迁精准扶贫效益评价:理论依据与体系初探 被引量:18
9
作者 鲁能 何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83,共9页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深入推进,我国易地移民搬迁工程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同时仍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为推进新时代易地移民搬迁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有必要对易地移民搬迁的精准扶...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深入推进,我国易地移民搬迁工程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同时仍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为推进新时代易地移民搬迁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有必要对易地移民搬迁的精准扶贫效益进行全面、客观、有效的评价与考核。基于理论与现实依据,阐释了易地移民搬迁精准扶贫效益的内涵、表现与评价维度,并分别讨论了每一维度的具体内容以及这些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移民搬迁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效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评价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跨县搬迁社区运行逻辑及反思——基于社区行动主体性视角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跨县搬迁社区秩序重建是一个涉及主体、空间、要素和制度的动态复杂过程。本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市J安置区为例,基于社区行动主体性理论视角,构建“主体-空间-要素-制度”四位一体分析框架,考察跨县搬迁社区的运行逻辑。“断根”阶段的行... 跨县搬迁社区秩序重建是一个涉及主体、空间、要素和制度的动态复杂过程。本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市J安置区为例,基于社区行动主体性理论视角,构建“主体-空间-要素-制度”四位一体分析框架,考察跨县搬迁社区的运行逻辑。“断根”阶段的行动目标是“断穷根”,此阶段社区行动更多指向迁出地传统行动机制延续及再生产;“融入”阶段的行动目标是“能融入”,此阶段社区行动主要包括就业生计、社区治理、社会适应、民族融合行动等。现实经验看,安置区内多元行动主体因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方面延续传统生计的行动逻辑,另一方面“融入”行动重塑也面临就业生计重塑难、社区治理重塑难、社会适应重塑难和民族融合重塑难四重困境,由此使跨县搬迁社区运行呈现“搬迁未断根”与“安置难融入”共存的实践特征。破解上述困境必须从衔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出发,一方面聚焦大型搬迁安置区的现实问题,健全以属地为主、迁出地为辅的协同工作机制,完善县域公共服务,避免安置区陷入社会化“孤岛”;另一方面重塑共同体意识,健全安置区自治体系,强化搬迁群众内生动力,提前谋划过渡期结束后的社会融合议题,切实规避“扶而不退”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易地搬迁移民 跨县搬迁社区 社区行动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与不苦”:民族地区搬迁移民的生活体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玺昊 费梅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4-152,共9页
民族地区搬迁移民的话语诉说具有动态且复杂的生成脉络。研究基于云南省苗村的调研,运用“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惯习”这一整合性分析框架,对移民“苦”与“不苦”的话语诉说展开分析,以期呈现并理解移民的生活体验。研究发现,苦的诉说... 民族地区搬迁移民的话语诉说具有动态且复杂的生成脉络。研究基于云南省苗村的调研,运用“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惯习”这一整合性分析框架,对移民“苦”与“不苦”的话语诉说展开分析,以期呈现并理解移民的生活体验。研究发现,苦的诉说源于族群惯习与制度规范脱嵌状态下,自身能力和收入不足,移民难以践行恪守良知和“过好日子”的文化要求。在道德情感推动和多元主体帮扶下,移民提升其行动能力并满足自身需求,由此产生不苦的诉说。苦到不苦的话语转换扎根于移民从贫困到脱贫的过程中,预示着移民韧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移民 苦与不苦 生活体验 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惯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估及建议——以陕西省石泉县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艺晋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选择陕西省石泉县152户安置移民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法构建“生计资本-可持续”框架对搬迁农户生计可持续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泉县移民在人力资本方面表现出老龄化和低技术水平特征,自然资本不能保障移民农业生计收入,物质资本基... 选择陕西省石泉县152户安置移民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法构建“生计资本-可持续”框架对搬迁农户生计可持续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泉县移民在人力资本方面表现出老龄化和低技术水平特征,自然资本不能保障移民农业生计收入,物质资本基础设施建设较好但群体维护意识不强,金融资本下的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对生计起到收入支撑作用但家庭资本存量较低,社会资本囿于村内交往,内生动力充足但高等教育普及不足。由此提出政府引导移民参与合作社,培育特色产业并形成“品牌培育-推广-规模化”链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并搭建平台,推动深化地区教育产业发展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移民 可持续生计评估 代际可持续 石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