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域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会关系解构及再造机制
1
作者 徐朝卫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2-82,共11页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系统性空间再造与整体性社会关系重构的重大工程,其核心在于通过空间再造和社会关系重构,形成新的紧密联系的社区共同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社会结构亦呈现复杂性特征,在此背景下...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系统性空间再造与整体性社会关系重构的重大工程,其核心在于通过空间再造和社会关系重构,形成新的紧密联系的社区共同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社会结构亦呈现复杂性特征,在此背景下,重构良性社会关系既是激活安置区内生发展动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化解社会内部矛盾的关键所在。同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特殊的扶贫战略地位和社区形成的复杂属性又给社区社会关系重构带来多重适应性挑战。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分析和解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会关系时,不仅克服了传统分析方法的局限,更在理论分析和实践建构方面体现了显著优势,为安置区社会关系重构提供了系统性的宏观视角与方法论的深入引导。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框架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会关系在全要素适配性方面呈现出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与演化逻辑。为加快安置区社会关系复杂系统自适应的节奏和进程,须通过运用外部正向干预和系统内生自适应演化理念,积极建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会关系再造机制,以新积木植入的方式推动安置区居民实现从个体适应到社区共生的社会关系跃升,促进生成个体与社区“紧密依存、双向耦合”的社会关系,进而为安置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社会关系 再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南山区易地搬迁安置点的聚落形态特征与生成机制——以临沧市临翔区为例
2
作者 耿虹 武丹 +1 位作者 姚怡冰 邵埌宇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0,共7页
易地扶贫搬迁虽显著改善了滇西南山区乡村聚落的人居环境品质,但在铲除空间贫困根基的搬迁过程中,由于安置点建设的任务性、时效性和指标性要求而很难完全兼顾乡土风貌延续、景观生态友好等方面内容,导致新聚落形态与环境载体的地理景... 易地扶贫搬迁虽显著改善了滇西南山区乡村聚落的人居环境品质,但在铲除空间贫困根基的搬迁过程中,由于安置点建设的任务性、时效性和指标性要求而很难完全兼顾乡土风貌延续、景观生态友好等方面内容,导致新聚落形态与环境载体的地理景观要素及结构关系处理相对城市化。本研究借助形态定量与内涵定性的分析手段,采用长宽比、形状指数、建筑密度量化分析临沧市临翔区35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聚落形态特征,并结合田野调查剖析其背后的生成机制,通过探讨其环境适应与友好程度提出安置点后续发展的指导建议,以期拓宽山区易地搬迁安置点人居环境与地形地貌自然嵌合、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的思路,为山区易地搬迁安置点未来可持续发展、振兴和改造建设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聚落形态 生成机制 形状指数 安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链式”治理: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区内生式发展的实现逻辑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占锋 田晨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4,共11页
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区的内生式发展对县域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云南省H县大型易地搬迁县城安置区的内生式发展实践,构建起融数字化整合和“移民链”打造于一体的“数字-链式”治理模式。研究发现:数字整合是大型易地扶贫搬... 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区的内生式发展对县域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云南省H县大型易地搬迁县城安置区的内生式发展实践,构建起融数字化整合和“移民链”打造于一体的“数字-链式”治理模式。研究发现:数字整合是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实现内生式发展的前提。在数字平台的统一管理下安置区建构起初级的共同体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团结型社会资本。当地政府积极开放地域边界,在“内外联动”中实现安置区多元“移民链”的建构、延伸与扩展,促进桥接型社会资本和内生发展机会积累,是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实现内生式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链式”治理 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 内生式发展 数字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例
4
作者 何广 闫志明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42-148,共7页
松桃自治县是贵州省设置全部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相对不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以此地安置点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基于可持续生计(SLA)框架,引入满意度,并对可持续生计框架进行改进,构建六大类20项指... 松桃自治县是贵州省设置全部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相对不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以此地安置点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基于可持续生计(SLA)框架,引入满意度,并对可持续生计框架进行改进,构建六大类20项指标体系;以AHP计算主观满意度及部分量表题信度和效度,利用熵权法计算生计资本权重,探究松桃自治县安置点农户搬迁后的生计资本持有量状况,并对其生计可持续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桃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各类生计资本指标差异较为明显;同时,生计资本匮乏现象也较为明显,主要存在自然资本条件匮乏、物质资本结构失衡、金融资本积累薄弱、人力资本质量不均衡、社会资本重构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户 可持续生计(SLA)框架 生计资本 熵权法 少数民族地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困境与路径探究——以临沂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成臻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5-72,共8页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工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临沂易地扶贫搬迁是由政府统一规划指导的社会空间迁移,所形成的安置社区是区别于新型农村社区的“过渡型”社区。基于后期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通...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工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临沂易地扶贫搬迁是由政府统一规划指导的社会空间迁移,所形成的安置社区是区别于新型农村社区的“过渡型”社区。基于后期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完善过渡期制度供给、履行党组织“轴心”职责、创新物业服务管理方式、推进“互联网+”治理模式、积极培育共同体意识等治理路径选择,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安置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稳定脱贫模式——基于本土化集中安置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聪 郭嫚嫚 雷昊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67,共10页
随着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着向乡村振兴转轨以及促进搬迁农户稳定脱贫的新要求。本文基于对贵州、四川和云南集中安置社区的调研,将安置在农村、保留和突出农村特色、以乡村振兴为战略目标的脱贫实践提炼为本土化... 随着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着向乡村振兴转轨以及促进搬迁农户稳定脱贫的新要求。本文基于对贵州、四川和云南集中安置社区的调研,将安置在农村、保留和突出农村特色、以乡村振兴为战略目标的脱贫实践提炼为本土化安置情境下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脱贫模式。首先分析了本土化情境下搬迁农户稳定脱贫的关键问题,将其总结为多元增收、精神脱贫、社区融入三个方面。其次以安置社区探索易地搬迁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着力点为框架,基于人居环境改善、农业产业化、村民素质提升、社区功能增强四个方面总结和分析了本土化模式促进搬迁农户稳定脱贫的实践基础及问题。最后根据本土化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开源节流提供资金保障、重视环保加强“里子”建设,引进人才助力产业带动长效增收、完善股份合作模式保障资产收益,优化“素质提升”实现精神脱贫、强化村民自治推进社区融入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易地扶贫搬迁 乡村振兴 本土化集中安置 物质脱贫 精神脱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峰县山区易地搬迁扶贫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的对比分析
7
作者 孙佳敏 胡煜苗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S1期169-172,共4页
通过对鹤峰县山区四处分散安置点和两处集中安置点走访调研,对比分析了山区易地搬迁扶贫中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的特点。结合当地环境实情与安置户的生活现状,总结出山区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的利弊,并针对山区村落的不同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易地搬迁扶贫 集中安置 分散安置 鹤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间建构视域下易地扶贫搬迁城镇集中安置群体再社会化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谢晓洁 谭政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9-154,共6页
决胜脱贫攻坚以后,易地扶贫搬迁进入到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新阶段,虽然目前大多数易地扶贫搬迁已经成功实现了地理空间的转换,但是聚焦移民群体如何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时,仍然面临着有效实现再社会化的问题。以列菲弗尔“空间再现—空间... 决胜脱贫攻坚以后,易地扶贫搬迁进入到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新阶段,虽然目前大多数易地扶贫搬迁已经成功实现了地理空间的转换,但是聚焦移民群体如何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时,仍然面临着有效实现再社会化的问题。以列菲弗尔“空间再现—空间实践—再现空间”的逻辑框架为基础,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地方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发现物理空间的位移实现了新居住地的空间再现,生计空间的建构实现了新物理空间的生产和组织,完成了空间实践。在此基础上,嵌入社会交往和文化心理空间,三维空间的互动相融产生了再现空间。而重要的是,只有当“再现空间”与“空间再现”相融合,且认同空间和制度空间形成合力的时候,易地扶贫搬迁群体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再社会化。为此,新阶段易地扶贫搬迁城镇集中安置群体的再社会化应着力于3个层面:以空间活动实现空间再现——以空间的表征实现空间实践——以表征的空间实现再现空间。最终实现自下而上的空间利用需求与自上而下的空间生产的相互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城镇安置群体 再社会化 空间再现 空间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促进易地扶贫安置点社区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的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世映 袁凤琴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8期32-35,62,共5页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搬迁移民良好的社会融入是稳得住、能致富、发展好的关键。教育是促进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的有效途径,对搬迁移民的就业、交往、文化及心理的融入极具价值,但安置点在对搬迁移民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面...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搬迁移民良好的社会融入是稳得住、能致富、发展好的关键。教育是促进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的有效途径,对搬迁移民的就业、交往、文化及心理的融入极具价值,但安置点在对搬迁移民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就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社会交往空间存在局限性、文化融入的价值定位有失偏颇、心理融入时主体站位存在偏差的困境。可通过构建内容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的培训体系、拓展社会交往场域以稳固社会关系、形成和谐共生的安置点文化、明确搬迁移民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其具身融合,帮促搬迁移民进行社会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教育 社会融入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10
作者 陈国才 侯常兴 《村委主任》 2022年第11期36-38,共3页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安置社区治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传统的村居生活和现代社区生活在习俗、观念等方面差距较大,导致搬迁居民社区融入困难;搬迁居民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传统管理模式不适应于安置小区内部...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安置社区治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传统的村居生活和现代社区生活在习俗、观念等方面差距较大,导致搬迁居民社区融入困难;搬迁居民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传统管理模式不适应于安置小区内部管理,需要建立新的秩序;安置社区的管理人员临时由迁出的村委会人员产生,对于现社区内制度化、多元化、规范化的治理工作不熟悉,胜任难度大大提高。这些治理困境都严重阻碍了社区发展,为此,本文对此做出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安置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扶贫搬迁女性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基于宁夏“十三五”不同安置方式的女性移民调查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会萍 石铭婷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3期163-178,共16页
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重大举措,作为家庭关系的纽带,女性移民在搬迁后的社会适应水平是进一步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所在。尽管参与易地扶贫搬迁促进了女性移民的生计多样化,但经济适应... 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重大举措,作为家庭关系的纽带,女性移民在搬迁后的社会适应水平是进一步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所在。尽管参与易地扶贫搬迁促进了女性移民的生计多样化,但经济适应水平并不理想,在四种安置方式中,只有有土安置的女性移民通过搬迁实现了经济适应水平的提升。同时,搬迁推动了女性移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其生活适应水平整体较高。而女性移民的心理活动则由于搬迁出现了复杂变化,其心理适应问题凸显。此外,现阶段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女性移民社会适应问题的政策缺失,要想巩固脱贫成果,未来应致力于提升女性移民的就业质量,完善安置后续帮扶,并从现实出发提升女性移民的家庭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女性移民 不同安置方式 社会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地方改写及其实践逻辑限度——以Z省A地州某石漠化地区整体搬迁为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文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62,共12页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是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以来对贫困地区尤其是生态脆弱、基础条件困难地区的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在实际推进中,不同施政理念的地方政府对于易地扶贫搬迁有不同的政策安排、搬迁方案和安...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是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以来对贫困地区尤其是生态脆弱、基础条件困难地区的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在实际推进中,不同施政理念的地方政府对于易地扶贫搬迁有不同的政策安排、搬迁方案和安置方式,不同条件地方的民众对不同的易地搬迁政策也反应不一。以中国西部Z省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整体跨区域搬迁政策为研究对象,以该地区核心腹地A村的整体搬迁情况为调研重点,结合抽样问卷调查和随机入户深度访谈,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地方改写、实践逻辑限度与治理困境进行研究。基于调研情况初步发现,该地"整体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存在对中央易地搬迁政策精准取向和价值基础一定程度上的替代,政策变通在决策层面也存在合法性挑战,造成政策执行亏损与层级性治理困境,不仅在一些关键利益上存在政策要求与政策对象期望相悖之处,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村民当下的生活造成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易地扶贫搬迁 政策变通 实践逻辑限度 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搬迁农民角度探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优化路径
13
作者 赵湄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5期124-127,132,共5页
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已从“搬得出”阶段进入到“稳得住”“融得入”“能致富”阶段,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问题和搬迁农民的后续发展已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心。然而安置社区不同于一般的城镇或农村社区,有着其特殊性,其治理难度... 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已从“搬得出”阶段进入到“稳得住”“融得入”“能致富”阶段,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问题和搬迁农民的后续发展已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心。然而安置社区不同于一般的城镇或农村社区,有着其特殊性,其治理难度也更大。搬迁农民在生计、生活、心理和政治4个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这4个方面的治理进行完善,从而提升安置社区治理水平,增进安置社区居民幸福感,巩固拓展扶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 搬迁安置 治理 乡村振兴 搬迁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建三治三服务”构建移民新村新发展格局--黔江区李家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实践
14
作者 刘永 王殿芸 钟山 《农家科技》 2021年第6期8-10,共3页
李家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黔江区城南街道青坪社区,距离城区6千米,是黔江区在实施脱贫攻坚工作中,采取易地扶贫搬迁方式,将全区29个乡镇(街道)缺乏基本生产发展条件和脱贫困难的413户1531名贫困群众进行整体搬迁入住,是重庆市规模... 李家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黔江区城南街道青坪社区,距离城区6千米,是黔江区在实施脱贫攻坚工作中,采取易地扶贫搬迁方式,将全区29个乡镇(街道)缺乏基本生产发展条件和脱贫困难的413户1531名贫困群众进行整体搬迁入住,是重庆市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安置点分A区、B区,共占用国有土地面积58.5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投资1.5亿元。其中安置房28栋(A区11栋、B区17栋)3.7万平方米,地下车库和临街门面2.3万平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移民新村 国有土地 安置 整体搬迁 地下车库 贫困群众 易地扶贫搬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探索——以彝良县发界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为例
15
作者 杨金珠 《云南农业》 2023年第5期21-24,共4页
文章聚焦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彝良县发界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以下简称发界安置区)为例,在发界安置区4个社区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不受限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立条件和要求,采取抱团发展,成立春曦集体经济公司,通过对该公... 文章聚焦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彝良县发界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以下简称发界安置区)为例,在发界安置区4个社区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不受限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立条件和要求,采取抱团发展,成立春曦集体经济公司,通过对该公司从股份合作制、内部管理结构、市场主体地位、综合性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殊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合作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市场主体地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易地扶贫搬迁 彝良县 安置 抱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片特困区易地扶贫搬迁户生计策略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二申 周亚娟 +3 位作者 乔家君 王国恩 王伟 夏兴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158,共7页
以四省藏区、燕山—太行山片区和大别山片区为案例区,借助地理探测器、K-均值聚类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个人禀赋、家庭禀赋、地理环境禀赋和农户分化特征4个维度分析影响搬迁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因素。结果表明:(1)易地搬迁政... 以四省藏区、燕山—太行山片区和大别山片区为案例区,借助地理探测器、K-均值聚类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个人禀赋、家庭禀赋、地理环境禀赋和农户分化特征4个维度分析影响搬迁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因素。结果表明:(1)易地搬迁政策对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贫困户减贫效应明显,农户在搬迁后各类资源禀赋改善程度不同。(2)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受多禀赋因素影响显著且贡献度差异明显。(3)显著影响生计策略类型选择的因素存在明显差异性,并且部分因素对不同类型生计策略选择存在反向作用方式。(4)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政策的制定应着重关注显著影响生计策略类型选择的因素,因户施策引导搬迁户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生计方式,实现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收入水平 生计策略 影响因素 生计可持续 连片特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更有盼头 发展更有奔头——江西全南县创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探访
17
作者 邱振宇 张振中 高晴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8期11-12,共2页
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周边要考虑怎样的便民服务?在江西省全南县大吉山镇安置点,搬迁户们“心安理得”地尽享便捷生活:从安置点步行不到15分钟,学校、医院、微田园、产业园和农贸市场等遍布四周。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部会有怎... 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周边要考虑怎样的便民服务?在江西省全南县大吉山镇安置点,搬迁户们“心安理得”地尽享便捷生活:从安置点步行不到15分钟,学校、医院、微田园、产业园和农贸市场等遍布四周。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部会有怎样的后续配套设施?全南县五岗场安置点如今已建成了五大配套:超市、充电桩、卫生室、图书室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搬迁户的吃、住、行、就医、就学样样不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民服务 充电桩 安置 产业园 全南县 农贸市场 易地扶贫搬迁 配套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易地扶贫搬迁视角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8
18
作者 封清 周忠发 +1 位作者 陈全 朱昌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08-2717,共10页
易地扶贫搬迁是针对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实施的一项专项扶贫工程,在助力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同时,对改善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十三五”期间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约占全国总搬迁人口的1/5,... 易地扶贫搬迁是针对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实施的一项专项扶贫工程,在助力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同时,对改善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十三五”期间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约占全国总搬迁人口的1/5,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因此,研究选择贵州省县域搬迁人口最多的册亨县为研究区域。基于2009、2015、2020年3期土地利用和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数据,研究选用修正当量因子法及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前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时空演变规律,并探讨了易地扶贫搬迁生态修复成效。结果表明:(1)搬迁后2015—2020年,册亨县ESV增长8.32亿元,增长幅度达到17.97%,比较搬迁前2010—2015年(增幅4.13%)有显著提高。(2)坡妹、冗渡、巧马、丫他、八渡、百口6个乡镇ESV增量占册亨县总增量的82.89%,ESV增量贡献最大。(3)册亨县搬迁力度越大的乡镇其ESV增加越明显,对应的耦合协调水平越高,易地扶贫搬迁与ESV增长有明显的空间相关关系。研究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角度量化易地扶贫搬迁所产生的生态修复成效,有助于提高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科学性和空间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生态脆弱 易地扶贫搬迁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搬迁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内涵与建构机制——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章文光 杨谨頔 张桓浩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11期83-99,共17页
在后续扶持阶段,易地搬迁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内在要求,面临“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问题。基于空间正义理论,通过对全国51个易地搬迁典型经验案例的分析,建构了易地搬迁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分析框... 在后续扶持阶段,易地搬迁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内在要求,面临“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问题。基于空间正义理论,通过对全国51个易地搬迁典型经验案例的分析,建构了易地搬迁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分析框架,发现聚焦“均等化”和“精准化”缩小发展差距和提高服务效能,实现“区域空间正义”和“个体空间正义”,构成了易地搬迁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内涵,契合了空间正义蕴含的人本、公平等价值诉求;而健全生活型、发展型、建设型“三位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围绕生活、生计、社会三层空间则形成了易地搬迁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后续扶持“空间正义”的建构机制,能够发挥夯实民生保障、提升人力资本和改善社区治理的作用;可以从完善制度设计、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赋能、引导多元参与“四重要素”更好地实现“空间分配正义”,寻求易地搬迁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易地搬迁 安置(点) 空间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涞源县福泽园社区扶贫搬迁安置成效分析与经验启示
20
作者 赵海菲 解兵 +2 位作者 林海 贺阳阳 葛文光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2年第1期115-120,共6页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全面转入以后续安置为重心的新阶段,为了增强易地扶贫搬迁的可持续性,必须因地制宜地发挥政府主导,统筹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区治理等各方面的作用...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全面转入以后续安置为重心的新阶段,为了增强易地扶贫搬迁的可持续性,必须因地制宜地发挥政府主导,统筹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区治理等各方面的作用。为此,通过对涞源县福泽园扶贫搬迁社区的实地调查与走访,总结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安置的主要做法,重点从社区管理、就业安置、文化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其在规范社区管理,提高居民就业增收及融入感上取得的成效,并对社区人居环境、妇女就业、文化建设、收入保障等需要完善的方面给出了以“党建带妇建”、构建系统性文化培训体系等对策建议。综上所述,旨在对各地搬迁安置工作提供借鉴,为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的实现提供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脱贫攻坚 后续安置 福泽园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