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例
1
作者
何广
闫志明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42-148,共7页
松桃自治县是贵州省设置全部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相对不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以此地安置点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基于可持续生计(SLA)框架,引入满意度,并对可持续生计框架进行改进,构建六大类20项指...
松桃自治县是贵州省设置全部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相对不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以此地安置点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基于可持续生计(SLA)框架,引入满意度,并对可持续生计框架进行改进,构建六大类20项指标体系;以AHP计算主观满意度及部分量表题信度和效度,利用熵权法计算生计资本权重,探究松桃自治县安置点农户搬迁后的生计资本持有量状况,并对其生计可持续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桃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各类生计资本指标差异较为明显;同时,生计资本匮乏现象也较为明显,主要存在自然资本条件匮乏、物质资本结构失衡、金融资本积累薄弱、人力资本质量不均衡、社会资本重构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农户
可持续生计(SLA)框架
生计资本
熵权法
少数民族地区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促进易地扶贫安置点社区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的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世映
袁凤琴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8期32-35,62,共5页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搬迁移民良好的社会融入是稳得住、能致富、发展好的关键。教育是促进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的有效途径,对搬迁移民的就业、交往、文化及心理的融入极具价值,但安置点在对搬迁移民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面...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搬迁移民良好的社会融入是稳得住、能致富、发展好的关键。教育是促进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的有效途径,对搬迁移民的就业、交往、文化及心理的融入极具价值,但安置点在对搬迁移民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就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社会交往空间存在局限性、文化融入的价值定位有失偏颇、心理融入时主体站位存在偏差的困境。可通过构建内容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的培训体系、拓展社会交往场域以稳固社会关系、形成和谐共生的安置点文化、明确搬迁移民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其具身融合,帮促搬迁移民进行社会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教育
社会融入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例
1
作者
何广
闫志明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42-148,共7页
文摘
松桃自治县是贵州省设置全部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相对不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以此地安置点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基于可持续生计(SLA)框架,引入满意度,并对可持续生计框架进行改进,构建六大类20项指标体系;以AHP计算主观满意度及部分量表题信度和效度,利用熵权法计算生计资本权重,探究松桃自治县安置点农户搬迁后的生计资本持有量状况,并对其生计可持续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桃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各类生计资本指标差异较为明显;同时,生计资本匮乏现象也较为明显,主要存在自然资本条件匮乏、物质资本结构失衡、金融资本积累薄弱、人力资本质量不均衡、社会资本重构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农户
可持续生计(SLA)框架
生计资本
熵权法
少数民族地区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
分类号
D632.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7.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促进易地扶贫安置点社区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的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世映
袁凤琴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8期32-35,62,共5页
文摘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搬迁移民良好的社会融入是稳得住、能致富、发展好的关键。教育是促进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的有效途径,对搬迁移民的就业、交往、文化及心理的融入极具价值,但安置点在对搬迁移民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就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社会交往空间存在局限性、文化融入的价值定位有失偏颇、心理融入时主体站位存在偏差的困境。可通过构建内容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的培训体系、拓展社会交往场域以稳固社会关系、形成和谐共生的安置点文化、明确搬迁移民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其具身融合,帮促搬迁移民进行社会融入。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教育
社会融入
实践路径
Keywords
Poverty alleviation settlements
Education
Social integration
Practical paths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例
何广
闫志明
《中南农业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教育促进易地扶贫安置点社区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的实践路径研究
刘世映
袁凤琴
《安徽农学通报》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