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氢嘧啶酮类α_(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瀛 张立伟 李嘉宾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6-221,共6页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构建了二氢嘧啶酮类α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和标准偏差(SEE)分别为0.604、0.987和0.105,研究结果显示静电场对活性的影响大于立体...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构建了二氢嘧啶酮类α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和标准偏差(SEE)分别为0.604、0.987和0.105,研究结果显示静电场对活性的影响大于立体场。所构建的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可用于指导设计新的二氢嘧啶酮类α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为该类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A-肾上腺素受拮抗剂 比较分子分析 二氢嘧啶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芳烃类含能材料撞击钝度的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唐自强 杨伟华 +2 位作者 堵锡华 李鸣建 冯长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1-1215,共5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34种硝基芳烃类炸药分子的结构与撞击钝度(DH)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28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6个化合物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非交叉验...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34种硝基芳烃类炸药分子的结构与撞击钝度(DH)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28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6个化合物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432、0.923,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37.9%、62.1%,表明影响撞击钝度DH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电荷分布,其次是取代基的空间位阻。所建模型可用于指导该类化合物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芳烃类炸药 撞击钝度 比较分子分析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比较分子力场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方法对氮蒽类化合物抗癌活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栾锋 姚小军 +1 位作者 张海霞 刘满仓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78,共8页
用比较分子力场(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方法(CoMSIA)对一系列与DNA结合的氮蒽类化合物的潜在抗癌活性进行了3D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对模型中的一些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期得到最好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优化结果显示用CoMSIA构建... 用比较分子力场(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方法(CoMSIA)对一系列与DNA结合的氮蒽类化合物的潜在抗癌活性进行了3D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对模型中的一些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期得到最好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优化结果显示用CoMSIA构建的模型优于用CoMFA构建的模型.通过CoMSIA分析,用训练集所建立的模型有较好的统计性(20个化合物,q2=0.666,r2=0.916),测试集化合物的预测活性与实验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文还给出了主要分子力场的等势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分子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方法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定量构效关系的比较分子场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文娜 黄美兰 +3 位作者 张兵 邹建卫 商志才 俞庆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6-200,共5页
乙酸胆碱酯酶抑制剂是治疗早老性痴呆病的主要药物 ,为了给合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可以利用 3 D-QSAR中的 Co MFA方法研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定量构效关系 .研究表明 ,从 PL S分析的 rcv2 ,r2值看 ,模型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从立体与静电... 乙酸胆碱酯酶抑制剂是治疗早老性痴呆病的主要药物 ,为了给合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可以利用 3 D-QSAR中的 Co MFA方法研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定量构效关系 .研究表明 ,从 PL S分析的 rcv2 ,r2值看 ,模型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从立体与静电作用分数比看 ,立体因素占主要地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定量构效关系 早老性痴呆 比较分子分析 毒副作用 三维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比较分子场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彭涛 裴剑锋 周家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76-1079,共4页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 (Co MFA)方法研究了一组嘧啶类衍生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所得模型不仅能够很好地预报训练集中的化合物的活性 ,而且还可以准确地预报预报集中的化合物活性 .通过分析分子场等值面图在空间的分布 ,...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 (Co MFA)方法研究了一组嘧啶类衍生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所得模型不仅能够很好地预报训练集中的化合物的活性 ,而且还可以准确地预报预报集中的化合物活性 .通过分析分子场等值面图在空间的分布 ,可以观察到叠加分子周围的立体和静电特征对化合物活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比较分子分析 嘧啶类衍生物 活性 结构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羟基丁烯羟酸内酯类内皮激素拮抗剂的比较分子场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顾长明 侯廷军 徐筱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64-1868,共5页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 ( Co MFA)分析了一组 γ-羟基丁烯羟酸内酯类内皮激素拮抗剂的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在计算中 ,除了考察立体场和静电场 ,还引入了氢键场 ,结果表明 ,引入氢键场可以明显改善计算的结果 .所得模型不仅能够很好地预...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 ( Co MFA)分析了一组 γ-羟基丁烯羟酸内酯类内皮激素拮抗剂的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在计算中 ,除了考察立体场和静电场 ,还引入了氢键场 ,结果表明 ,引入氢键场可以明显改善计算的结果 .所得模型不仅能够很好地预测训练集中的分子 ,而且还可准确地预测测试集中的化合物 .通过分析分子场等值面图在空间的分布 ,可以观察到叠合分子周围的立体、静电以及氢键特征对化合物活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羟基丁烯羟酸内酯 内皮激素 拮抗剂 比较分子分析 血管收缩药物 抑制作用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类胞液型磷脂酶A2抑制剂的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7
作者 黄常康 高莹 +2 位作者 刘振明 刘莹 来鲁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1,共3页
胞液型磷脂酶A2能引发关节炎,针对胞液型磷脂酶A2的抑制剂有可能成为治疗关节炎的特效药,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对于吡咯烷类胞液型磷脂酶A2抑制剂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构建了该类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 胞液型磷脂酶A2能引发关节炎,针对胞液型磷脂酶A2的抑制剂有可能成为治疗关节炎的特效药,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对于吡咯烷类胞液型磷脂酶A2抑制剂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构建了该类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得到三维等值线图,为胞液型磷脂酶A2抑制剂的进一步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液型磷脂酶A2抑制剂 比较分子分析 吡咯烷类抑制剂 抗炎症药物 结构 活性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研究三嗪类抗鸡球虫化合物 被引量:2
8
作者 James W. McFarland 郑文丽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5年第4期41-45,共5页
关键词 球虫病 三嗪类化合物 比较分子分析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图形学、分子力学、量子化学及静电势研究农药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ΧⅢ)──用比较分子力场方法研究4-肟醚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三维构效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方亚寅 王霞 +4 位作者 李慧英 马翼 袁满雪 黄润秋 赖城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7-590,共4页
应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Co MFA)方法研究 4 -肟醚基喹唑啉类化合物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三维构效关系 (3 D-QSAR) ,引入分子的摩尔折射率 (MR)和偶极矩 (DIPOLE)分别作为 Co MFA的第三和第四个场 .在此基础上进行偏最小二乘 (PLS)分析 ... 应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Co MFA)方法研究 4 -肟醚基喹唑啉类化合物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三维构效关系 (3 D-QSAR) ,引入分子的摩尔折射率 (MR)和偶极矩 (DIPOLE)分别作为 Co MFA的第三和第四个场 .在此基础上进行偏最小二乘 (PLS)分析 :交叉验证 (leave-one-out)结果为 r2cv=0 .4 43 ,非交叉验证 (novalidation)结果为 r2 =0 .93 2 ,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有较好的可靠性 ,并且在三维等值线图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此类化合物的模拟作用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分析 4-肟醚基喹2唑啉类化合物 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农药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苯及其衍生物的比较分子场研究
10
作者 张玲 张爱茜 +1 位作者 韩朔睽 王连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用比较分子场 (CoMFA)方法分析了一组卤代苯及其衍生物对发光菌的毒性数据 ,所建立的CoMFA模型有很好的自身一致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 .对系列化合物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的立体效应是描述其毒性和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的重要结构参数 ... 用比较分子场 (CoMFA)方法分析了一组卤代苯及其衍生物对发光菌的毒性数据 ,所建立的CoMFA模型有很好的自身一致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 .对系列化合物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的立体效应是描述其毒性和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的重要结构参数 ;毒性大小与取代基体积大小有关 ,取代基体积愈大则毒性愈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物 比较分子分析 卤代苯 发光菌 毒性 QSAR地 环境污染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FA对氟喹诺酮酰胺衍生物的分子建模与设计
11
作者 冯惠 冯长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57-2862,共6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25种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21个化合物组成训练集用于建立预测模型,余下9个化合物(含13号模板分子和新设计4个分子)组建测试集作为模型验证...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25种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21个化合物组成训练集用于建立预测模型,余下9个化合物(含13号模板分子和新设计4个分子)组建测试集作为模型验证。所建训练集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对于K_(S)分别为0.333、0.883,对于K_(H)分别为0.363、0.887,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的贡献率,对于K_(S)依次为60.3%、39.7%,对于K_(H)依次为60.8%、39.2%,表明影响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疏水性和空间位阻,其次是取代基的库仑力、氢键及配位作用。基于此研究结果,设计了4个具有较高预测活性的新化合物。这些发现不仅为理解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设计抗肿瘤活性更高的化合物提供了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 抗肝癌活性(K_(S)) 抗白血病活性(K_(H)) 比较分子分析 三维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omer CoMFA方法对芳基硫代吲哚衍生物的分子建模与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仝建波 吴鲁阳 +2 位作者 曹旭 雷珊 马养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1-545,共5页
采用Topomer CoMFA方法对30个芳基硫代吲哚衍生物进行三维定量关系研究,建立了3D-QSAR模型,所得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外部验证的复相关系数Qext2分别为0.562,0.878,0.985,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 采用Topomer CoMFA方法对30个芳基硫代吲哚衍生物进行三维定量关系研究,建立了3D-QSAR模型,所得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外部验证的复相关系数Qext2分别为0.562,0.878,0.985,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Topomer CoMFA模型等势面提供的立体场与静电场可视化图像,直观的揭示了这一系列化合物中不同取代基结构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分子设计,在理论上获得了5个具有较高活性的新化合物,该QSAR的实验结果可为合成新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位体比较分子场分析 芳基硫代吲哚衍生物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磺酰脲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3D-QSAR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宝雷 马宁 +3 位作者 王建国 马翼 李正名 李永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7-581,共5页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对所合成的新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3D-QSAR分析.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对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预测能力均较好,所得三维等值线图为合成高活性的化合...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对所合成的新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3D-QSAR分析.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对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预测能力均较好,所得三维等值线图为合成高活性的化合物能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比较分子分析(CoMFA)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靛玉红类CDK1抑制剂的同源模建、分子对接及3D-QSAR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青青 姚其正 +3 位作者 张生平 毕乐明 周之光 张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1-381,共11页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的异常表达会导致G2期的停滞及多种肿瘤的发生,故CDK1近年来已成为一个理想的治疗靶点.本文以细胞分裂调控蛋白2的同源体为模板,同源模建了CDK1的结构,并与靛玉红类小分子抑制剂进行分子对接.分别运用三种叠合...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的异常表达会导致G2期的停滞及多种肿瘤的发生,故CDK1近年来已成为一个理想的治疗靶点.本文以细胞分裂调控蛋白2的同源体为模板,同源模建了CDK1的结构,并与靛玉红类小分子抑制剂进行分子对接.分别运用三种叠合方法进行分子叠合,并在此基础上采用Sybyl 7.1中的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模块及Discovery Studio 3.0中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块(以下简称为DS)分别建立了3D-QSAR模型.其中,将分子对接叠合与公共骨架叠合联合运用的叠合方法所得3D-QSAR模型的评价参数是最佳的(CoMFA:q2=0.681,r2=0.909,r2pred.=0.836;DS:q2=0.579,r2=0.971,r2pred.=0.795,其中q2为交叉验证系数,r2为非交叉验证系数).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对靛玉红类小分子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出新的CDK1抑制剂方面,可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 靛玉红 3D-QSAR 比较分子分析 同源模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的6-萘甲基取代HEPT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严萍 胡海荣 +3 位作者 许辽萨 孟歌 范康年 陈芬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4-258,共5页
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得到了一系列 6-萘甲基取代 HEPT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分子与 HIV-1逆转录酶复合物模型 ,从中抽取出抑制剂分子的活性构象 ,进一步应用 Co MFA和 Co MSIA方法建立了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 3 D-QSAR模型 ,深入探讨了这些化合物... 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得到了一系列 6-萘甲基取代 HEPT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分子与 HIV-1逆转录酶复合物模型 ,从中抽取出抑制剂分子的活性构象 ,进一步应用 Co MFA和 Co MSIA方法建立了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 3 D-QSAR模型 ,深入探讨了这些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 ,为进一步的药物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 ,以化合物 1 3及其相应的 β异构体 2 4为代表 ,结合量子化学从头算分子轨道理论方法考察了它们的前线轨道 ,为阐明 α和 β系列化合物的活性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词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HEPT类似物 分子对接 比较分子分析(CoMFA) 比较分子相似因 分析(CoMSIA) 量子化学从头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性吲哚喹唑啉衍生物3D-QSAR研究及其分子设计 被引量:7
16
作者 钱力 沈勇 +1 位作者 陈锦灿 郑康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72-1376,共5页
吲哚喹唑啉衍生物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具有良好抗癌活性的化合物.作者在最近报道的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子力场方法(CoMFA)进一步对该系列化合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 QSAR)研究,建立了3D-QSAR的CoMFA模型... 吲哚喹唑啉衍生物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具有良好抗癌活性的化合物.作者在最近报道的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子力场方法(CoMFA)进一步对该系列化合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 QSAR)研究,建立了3D-QSAR的CoMFA模型,其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0.986,标准偏差SD=0.084,统计方差比F=114.6,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695,表明该模型合理、可信,并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取代基R1的部位上静电效应起主要作用,并且确保取代基R1的第一个原子具有较大的净正电荷,对提高化合物的抗癌活性十分重要.这与2D-QSAR研究结果相一致.(2)取代基R2的部位上立体效应起主要作用,R2的体积大小要适中.应用这些规律进行了分子设计,在理论上获得了一些具有较高抗癌活性的新的吲哚喹唑啉衍生物,并期待实验证实.该QSAR的研究结果可为实验工作者合成新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喹唑啉 抗癌活性 3D-QSAR 比较分子分析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元杂环并嘧啶类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和分子对接 被引量:5
17
作者 康从民 赵绪浩 +2 位作者 王新宇 程家高 吕英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1-438,共8页
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研究了38个五元杂环并嘧啶衍生物类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建立了相关预测模型.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662和0.672、非... 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研究了38个五元杂环并嘧啶衍生物类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建立了相关预测模型.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662和0.672、非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21和0.884、外部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_(ext^2)分别为0.85和0.81.分子对接得到的结合模式与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得到的结果一致.结果表明这两种模型都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应用于指导化合物的设计和结构修饰,为进一步设计新型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元芳杂环并嘧啶衍生物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分析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与大鼠GABA受体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及其3D-QSAR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任天瑞 沈斌 +2 位作者 裴剑锋 汪永生 向文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6-549,共4页
采用 DISCOtech方法 ,用 7个大鼠 γ-氨基丁酸 (GABA) A 受体抑制剂和 1 1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分别建立了其药效团模型 ;用 Co MFA方法建立了 2 2个大鼠 GABAA 受体抑制剂和 2 9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的 3 D-QSAR模型 ,模型的交... 采用 DISCOtech方法 ,用 7个大鼠 γ-氨基丁酸 (GABA) A 受体抑制剂和 1 1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分别建立了其药效团模型 ;用 Co MFA方法建立了 2 2个大鼠 GABAA 受体抑制剂和 2 9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的 3 D-QSAR模型 ,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2 6和 0 .679,验证了药效团模型的合理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A受 药效团模型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比较分子分析(CoM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基吡咯烷类FAP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及3D-QSAR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斌 常自超 +3 位作者 舒茂 王远强 林勇 林治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7-953,共7页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与肿瘤微血管的形成和肿瘤的生长密切相关,是药物设计的理想靶点。本文运用分子对接分析51个(4-喹啉)-甘氨酰-氰基吡咯烷衍生物与FAP受体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吡咯烷衍生物与FAP受体ASP46、THR51、GLN721等...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与肿瘤微血管的形成和肿瘤的生长密切相关,是药物设计的理想靶点。本文运用分子对接分析51个(4-喹啉)-甘氨酰-氰基吡咯烷衍生物与FAP受体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吡咯烷衍生物与FAP受体ASP46、THR51、GLN721等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和立体作用。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 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 MSIA)组合场进行3D-QSAR研究。Co MFA和Co MSIA模型的q2及r2分别为0.821,0.967和0.710,0.951,3D-QSAR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3D-QSAR等势图显示小分子的立体、静电、疏水、氢键等性质影响生物活性,与分子对接结果一致,为设计出更高活性吡咯烷类抑制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 分子对接 比较分子分析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_A受体萜类抑制剂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天瑞 赵保峰 +1 位作者 胡远东 次素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62-1265,共4页
采用D ISCO tech方法建立了大鼠和家蝇GABAA受体萜类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根据药效团模型叠加规则建立了大鼠和家蝇GABAA受体萜类抑制剂CoMFA模型,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713和0.738.构效关系研究显示,家蝇和大鼠受体抑制剂结合... 采用D ISCO tech方法建立了大鼠和家蝇GABAA受体萜类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根据药效团模型叠加规则建立了大鼠和家蝇GABAA受体萜类抑制剂CoMFA模型,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713和0.738.构效关系研究显示,家蝇和大鼠受体抑制剂结合部位之间存在一个主要差别:与受体作用的抑制剂的负电荷基团取代有利于保持其对哺乳动物的高抑制活性,而保持对昆虫的高抑制活性是不需要的,从而为寻找先导化合物和设计高选择性杀虫剂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萜类抑制剂 杀虫剂 药效团模型 GABAA受 比较分子分析(CoM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