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D光源光谱对隧道出口段明适应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董丽丽 秦歌 +2 位作者 陈烊 尚雄飞 许文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4-1050,共7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前期在隧道的实际工程设计中,为完全保证隧道车辆通行安全,隧道内部全线灯具的输出功率和安装布置全部取决于一年四季中最大的洞外亮度值和车辆速度值。这样的设计尽管充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前期在隧道的实际工程设计中,为完全保证隧道车辆通行安全,隧道内部全线灯具的输出功率和安装布置全部取决于一年四季中最大的洞外亮度值和车辆速度值。这样的设计尽管充分考虑了安全性,但盲目的增加隧道照明亮度,不能够缓解视觉适应的问题。随着LED在隧道照明中的应用, LED光源光谱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调查研究发现高速公路隧道在出口段交通事故发生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隧道出口段内外亮度差较大,驾驶员在驶离时明适应时间较长。LED光源的光谱呈现双峰结构,在长波长范围内,光谱含量差异明显。明适应的能力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瞳孔面积的变化;二是感光色素的光化学反应。不同色温的LED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进而通过影响感光色素的合成,来影响明适应的时间长短。现在市场上可用的隧道照明LED光源的色温可选范围比较广,所以实验选取了市场上可用的不同色温的大功率的LED光源作为研究对象,其色温分别是3 000, 3 500, 4 000, 4 500, 5 000, 5 700和6 500 K等7种。邀请了30名视觉功能正常,矫正视力1.0以上,且无色盲、色弱等其他眼疾的观察者参加了本次实验。地点选择在长9 m,高2.8 m,宽5 m的模拟隧道内。实验参数选取3组亮度值,分别为4, 8和12 cd·m^-2;2个灯具安装高度分别是2.0和2.4 m;3个安装角度分别是15°, 20°和25°。共评估了126种照明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隧道出口段亮度越大,明适应时间越小;当亮度相同时,随着色温的增大,明适应时间减小;灯具安装角度和安装高度对光谱的影响很小,改变安装高度和安装角度并不能有效的减小明适应时间。从明适应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不同色温LED灯的光谱,为隧道照明设计与应用中出口段LED光源的选择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光谱 明适应机理 明适应时间 出口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光照对棉铃虫成虫明适应状态和交尾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段云 武予清 +2 位作者 蒋月丽 吴仁海 赵明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27-4731,共5页
室内条件下研究了505、540nm和590nm3种波长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光照对棉铃虫成虫明适应状态和交尾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给予3种波长的LED光的持续光照和间歇光照均能有效地保持棉铃虫成虫的明适应状态,明适应保持率在75%~100%;... 室内条件下研究了505、540nm和590nm3种波长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光照对棉铃虫成虫明适应状态和交尾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给予3种波长的LED光的持续光照和间歇光照均能有效地保持棉铃虫成虫的明适应状态,明适应保持率在75%~100%;590nm的LED光照能够使棉铃虫成虫的交尾率由对照组的89.1%降低至52.5%,同时明显减少其交尾次数。本试验的结果还表明,505nm和590nm的LED光照能够改变棉铃虫成虫的产卵动态,使平均产卵期延长2d左右,同时也能显著地降低棉铃虫卵的孵化率,但对棉铃虫产卵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棉铃虫 明适应 交尾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成虫复眼明暗适应及黄光照射下明适应状态转化率 被引量:7
3
作者 蒋月丽 武予清 +6 位作者 李彤 苗进 巩中军 段云 梅诗琼 王雪芹 刘启航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0-1126,共7页
【目的】蛾类昆虫的趋光性与复眼明暗适应状态的转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本研究旨在阐明光照与草地贪夜蛾Spodotera frugiperda复眼明暗适应状态转化的关系。【方法】在光、暗适应条件和不同光照强度黄光照射下,在不同时间段,用相机迅速拍照... 【目的】蛾类昆虫的趋光性与复眼明暗适应状态的转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本研究旨在阐明光照与草地贪夜蛾Spodotera frugiperda复眼明暗适应状态转化的关系。【方法】在光、暗适应条件和不同光照强度黄光照射下,在不同时间段,用相机迅速拍照,观察统计草地贪夜蛾成虫复眼的明暗适应状态及明、暗适应状态转化率。【结果】在明适应状态下,草地贪夜蛾成虫经黄光照射1 h后,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复眼明适应状态保持率逐步升高:雄成虫复眼在0.1~0.5 lx时明适应状态保持率为67.77%(有32.23%的转化为暗适应状态与中间状态),4~6 lx时明适应状态保持率达到100%;雌成虫复眼在7~10 lx时,明适应状态保持率达98.90%。在明适应状态下,经黄光照射3 h后,草地贪夜蛾成虫复眼明适应状态保持率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逐步升高,在0.1~0.5 lx时雄成虫复眼明适应状态保持率为50.00%,雌成虫为32.23%;在光照强度7~10 lx时,雌雄成虫复眼明适应状态保持率分别为90.00%和100%。在暗适应状态下,草地贪夜蛾成虫经不同光照强度的黄光照射30 min后,成虫复眼向明适应状态逐渐转化:在0.1~0.5 lx光照强度时雌、雄成虫复眼明适应状态转化率均为93.33%;当光照强度达到0.6~0.9 lx时雌成虫复眼的明适应状态转化率达到100%,雄成虫复眼则在1~2 lx时达到100%。【结论】结果说明,草地贪夜蛾成虫有较强的光敏感性,且雌虫对黄光的光敏感性略强于雄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复眼 明适应 适应 黄光 光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视网膜电图暗适应及明适应震荡电位的参数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银娟萍 雷博 +2 位作者 彭惠 王隽 付校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57-2060,共4页
目的为了描述在相同闪光刺激强度下,人类视网膜在不同适应状态下的震荡电位(OPs)特征。方法对正常受试者行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然后应用数字滤波技术提取暗适应3.0和明适应3.0ERG信号中的震荡电位,并对震荡电位进行傅里叶频谱... 目的为了描述在相同闪光刺激强度下,人类视网膜在不同适应状态下的震荡电位(OPs)特征。方法对正常受试者行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然后应用数字滤波技术提取暗适应3.0和明适应3.0ERG信号中的震荡电位,并对震荡电位进行傅里叶频谱分析。分别确定暗适应以及明适应震荡电位的参数(频率峰值、潜伏期、能量)。结果确定了暗适应震荡电位的频率峰值平均值为(125.3±9.93)Hz,潜伏期平均值为(41.7±3.56)ms,能量平均值为(9.25±5.55)(μV.s)2;明适应震荡电位的频率峰值平均值为(79.5±6.79)Hz,潜伏期平均值为(50.8±5.36)ms,能量平均值为(3.56±2.18)(μV.s)2。分别对暗适应与明适应震荡电位的参数(频率峰值,潜伏期,能量)进行比较,发现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与暗适应震荡电位参数相比较,明适应震荡电位的峰值频率及能量更低、潜伏期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荡电位 适应 明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明适应负向波变化特点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周歆 任美侠 +1 位作者 闵捷 王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3-376,384,共5页
目的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al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患者随病程变化的明适应负向波(photopic negative response,PhNR)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12月就诊于我院的NAION患者18例作为N... 目的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al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患者随病程变化的明适应负向波(photopic negative response,PhNR)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12月就诊于我院的NAION患者18例作为NAION组,另选取正常16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NAION患者不同视盘水肿状态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差别,将NAION组进一步分为视盘水肿时的盘周RNFL厚度增加组(以下简称“增加组”)和视盘水肿消退后的盘周RNFL厚度正常及减少组(以下简称“正常及减少组”)。所有受检者均进行PhNR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盘周RNFL厚度检查。结果NAION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hNR幅值分别为(28.23±14.62)μV、(46.24±16.04)μV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增加组、正常及减少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hNR幅值(28.77±11.87)μV、(27.96±16.32)μV、(46.24±16.04)μV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但增加组和正常及减少组相比,PhNR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增加组PhNR幅值与RNFL厚度呈负相关性(r=-0.86,P=0.03),正常及减少组PhNR幅值与RNFL厚度呈正相关性(r=0.96,P=0.00)。结论NAION患者发病初期PhNR幅值即显著降低,随着病程进展,PhNR幅值未发生显著变化。NAION视盘水肿时盘周RNFL厚度越大,PhNR幅值越低;视盘水肿消退后盘周RNFL厚度越小,PhNR幅值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明适应负向波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排泄的比率表明适应于鱼类饵料蛋白的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Yongjiu Cai Julie +3 位作者 Wermerskirchen And Ira R Adelman 李燕 《黑龙江水产》 1997年第1期45-47,共3页
使用一种测定仪对一龄鲑鳟鱼类的大麻哈鱼氨排泄测定来确定鱼对饵料蛋白的需要量。经过10多天用蛋白含量限定在35%、40%和45%的饵料喂鱼试验。在蛋白限定在35%(偏低)和40%(适合)两种饵料喂鱼结果观测,氨排泄比率没有明显差别,而用... 使用一种测定仪对一龄鲑鳟鱼类的大麻哈鱼氨排泄测定来确定鱼对饵料蛋白的需要量。经过10多天用蛋白含量限定在35%、40%和45%的饵料喂鱼试验。在蛋白限定在35%(偏低)和40%(适合)两种饵料喂鱼结果观测,氨排泄比率没有明显差别,而用蛋白含40%和45%(偏高)两种饵料喂鱼结果看氨排泄比率差别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饵料 明适应 饵料量 比率表 蛋白含量 虹鳟鱼 尼苏达大学 哺乳动物 血浆 野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自适应明暗模式的图像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7
作者 李江美 陈熙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10,共10页
局部二值模式(LBP)只考虑中心像素与不同方向上相邻像素间的明暗趋势,并不能精确提取不同方向上的明暗强度信息。此外,不同的图像结构处于相同的明暗区域时,也可能被编码为同一种模式。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明暗强度的... 局部二值模式(LBP)只考虑中心像素与不同方向上相邻像素间的明暗趋势,并不能精确提取不同方向上的明暗强度信息。此外,不同的图像结构处于相同的明暗区域时,也可能被编码为同一种模式。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明暗强度的图像局部纹理算法,即局部自适应明暗强度矢量二值模式,该算法由局部自适应明暗矢量模式和局部明暗强度模式两个特征分量组成。局部自适应明暗矢量模式在MxN窗口内计算不同方向上的正负平均矢量阈值,以此精确地提取每个中心像素周围不同方向上不同明暗强度特征;而局部明暗强度模式根据中心像素与相邻像素之间明暗程度进行排序编码,对于提取相同明暗区域的不同纹理特征更加有效。另外,为提高低分辨纹理图像的识别性能,建立多尺度纹理高斯金字塔进行特征融合。最后,使用随机森林和最近邻分类器在5个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分类实验,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局部特征 局部自适应暗强度矢量二值模式 多尺度高斯金字塔 图像特征融合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闪光盲的研究——Ⅰ.闪光亮度、曝光时间和适应状态对闪光盲恢复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方芸秋 毛守金 +4 位作者 杨振玉 陈明 王厚华 宣恒锐 郭元兴 《心理学报》 1981年第4期413-418,共6页
在暗适应和在明适应(1×10^(-2)熙提)条件下,对11名正常视觉的男性受试者测定了闪光亮度、闪光时间对闪光盲恢复时间的影响。观察目标为6’视角的蓝道环缺口。结果表明:①在0.45—1.5熙提(暗适应条件)和2—36熙提(明适应条件)范围内... 在暗适应和在明适应(1×10^(-2)熙提)条件下,对11名正常视觉的男性受试者测定了闪光亮度、闪光时间对闪光盲恢复时间的影响。观察目标为6’视角的蓝道环缺口。结果表明:①在0.45—1.5熙提(暗适应条件)和2—36熙提(明适应条件)范围内,恢复时间与闪光亮度成线性关系。②关系曲线的斜率随闪光时间的加长而增大。③引起同样恢复时间的闪光盲,明适应时所需闪光亮度为暗适应时的3—5倍,实验结果可为防闪光盲护目镜减光倍率的确定提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盲 闪光亮度 恢复时间 适应 曝光时间 明适应 适应状态 闪光时间 熙提 正常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感知的低对比度图像细节增强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朱雪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77,共4页
由于传统图像细节增强方法存在噪声含量大及失真等问题,为了提升低对比度图像的视觉效果,提出基于视觉感知的低对比度图像细节增强方法。根据人眼视觉感知的亮度掩蔽特性划分图像区域,并设计暗适应函数与明适应函数,分别延长低对比度图... 由于传统图像细节增强方法存在噪声含量大及失真等问题,为了提升低对比度图像的视觉效果,提出基于视觉感知的低对比度图像细节增强方法。根据人眼视觉感知的亮度掩蔽特性划分图像区域,并设计暗适应函数与明适应函数,分别延长低对比度图像灰度值较低、较高区域间隔,实现基于视觉感知的低对比度图像全局增强;以全局增强结果为基础,引入加权自适应局部低对比度增强法,增强低对比度图像的细节,获取最佳低对比度图像细节增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强后的低对比度图像保留了图像的边缘及细节,图像更加明亮清晰,显著提升了其视觉效果,同时低对比度图像具备噪声含量小、失真程度小、图像质量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感知 低对比度图像 非线性变换 全局低对比度 局部低对比度 适应函数 明适应函数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感知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小元 张红英 +1 位作者 吴亚东 刘言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9-254,共6页
针对低照度彩色图像的低亮度和低对比度特点,通过研究瞳孔及感光细胞对环境的自动调节过程,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自适应亮度增强算法。效仿瞳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提升图像整体亮度。模拟感光细胞对低照度环境的自适应调控能力,设... 针对低照度彩色图像的低亮度和低对比度特点,通过研究瞳孔及感光细胞对环境的自动调节过程,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自适应亮度增强算法。效仿瞳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提升图像整体亮度。模拟感光细胞对低照度环境的自适应调控能力,设计暗适应函数与明适应函数。根据光照分布情况确定明暗信息融合函数,实现亮度分量的全局自适应调节。采用指数函数对邻域内像素点进行调整,提高亮度图像的局部对比度并对增强图像进行色彩还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增强低照度彩色图像中暗区及高光区的细节表现力,提高图像分析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计算机视觉系统在低照度环境下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 人眼视觉 明适应 适应 对比度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及显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陆苗 范凡 +2 位作者 耿硕 靳群英 魏国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89,I0001-I0002,共7页
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美国白蛾成虫复眼外部形态、显微结构及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变化。结果表明:1)该蛾复眼半球形,成倒"八"字形排列,雌、雄蛾复眼的小眼数量分别约为2700和2900个;2)小眼主要由屈光器、小网... 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美国白蛾成虫复眼外部形态、显微结构及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变化。结果表明:1)该蛾复眼半球形,成倒"八"字形排列,雌、雄蛾复眼的小眼数量分别约为2700和2900个;2)小眼主要由屈光器、小网膜细胞柱、视杆和基膜组成,其中屈光器、小网膜细胞柱周围环绕着初级虹膜色素细胞和6个次级虹膜色素细胞,同时基膜处也有基膜色素颗粒分布,且气管密集;3)明适应时,大部分次级虹膜色素颗粒向近心端移动,均匀分散在晶锥远端至视杆远端的小眼之间;暗适应时,次级虹膜色素颗粒逐渐向晶锥远心端方向集中,最后分布在各晶锥周围;4)在相同明、暗环境中,雌、雄成虫复眼的显微结构差异不明显。美国白蛾为具有重叠像眼的夜行性昆虫,其复眼主要通过色素颗粒位移等调节入光量,以便适应外界不同光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复眼 适应 外部形态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谷螟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及显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苗 范凡 +2 位作者 杨小凡 张胜杰 魏国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89,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了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Hübener)]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和明暗适应对其内部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该蛾复眼半球形,位于头部两侧,略成"八"字形排列,单个复眼的小眼数... 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了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Hübener)]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和明暗适应对其内部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该蛾复眼半球形,位于头部两侧,略成"八"字形排列,单个复眼的小眼数约为1 950;(2)每个小眼主要由角膜、晶锥、小网膜细胞柱、视杆和基膜组成,其中角膜、晶锥、小网膜细胞周围环绕着由初级虹膜色素细胞分泌的初级虹膜色素颗粒和由6个次级虹膜色素细胞分泌的次级虹膜色素颗粒,基膜处分布有基膜色素颗粒,且密集的气管穿过基膜进入网膜区;(3)明适应时,大部分次级虹膜色素颗粒向视杆远心端移动,覆盖整个小网膜细胞柱区域;暗适应时,次级虹膜色素颗粒逐渐向晶锥方向聚集,分布在各晶锥周围和小网膜细胞柱的远心端。结果表明:印度谷螟成虫复眼为典型的重叠像眼,其主要通过色素颗粒发生纵向位移来调节对光的吸收,以适应外界光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谷螟 复眼 适应 外部形态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行性朱红毛斑蛾和夜行性斜纹夜蛾成虫复眼结构及其对光暗条件反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吉山 吴海盼 +2 位作者 王小云 陆温 郑霞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8-552,共1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日行性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与夜行性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复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显微结构及自然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小眼结构和色素颗粒变化的异同,为进一步探索日行性和夜行性蛾类基于视觉的生存和繁...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日行性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与夜行性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复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显微结构及自然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小眼结构和色素颗粒变化的异同,为进一步探索日行性和夜行性蛾类基于视觉的生存和繁殖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朱红毛斑蛾与斜纹夜蛾成虫复眼外部形态并测定其成虫复眼小眼数量与复眼长度等参数,运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其成虫复眼内部组织结构,通过超景深显微系统观察其成虫复眼在自然光照和全黑暗环境中的光暗适应状态。【结果】斜纹夜蛾成虫的复眼长度[(1.67±0.05)mm]和宽度[1.57±0.02)mm]及小眼数量(8816.38±25.56)均显著大于朱红毛斑蛾成虫的复眼长度[(0.74±0.11)mm]和宽度[(0.66±0.01)mm]及小眼数量(820.55±23.69)。自然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斜纹夜蛾成虫复眼发生了明显的明暗适应状态的转变,而朱红毛斑蛾成虫的复眼无明显变化。自然光照条件下,朱红毛斑蛾小眼中的色素颗粒均匀分布于感杆束和晶锥两侧,斜纹夜蛾的则分布在晶锥和透明带之间;全黑暗条件下,两者的视小网膜细胞内色素颗粒均向小眼远端移动,晶锥两侧的色素颗粒增多。与自然光照下相比,全黑暗条件下朱红毛斑蛾的晶锥长度、感杆束长度和视小网膜细胞核长均显著减小,视小网膜细胞核至基膜距离显著增大;斜纹夜蛾的感杆束宽度显著增大,其他小眼结构则无显著变化。自然光照条件下,朱红毛斑蛾的小眼长度、晶锥长度和视小网膜细胞核至基膜距离显著小于斜纹夜蛾的,角膜厚度、感杆束长度、视小网膜细胞核长与宽均显著大于斜纹夜蛾的;全黑暗条件下,朱红毛斑蛾的小眼长度、晶锥长度和视小网膜细胞核至基膜距离亦显著小于斜纹夜蛾的,角膜厚度、晶锥宽度、感杆束长度、视小网膜细胞核长与宽均显著大于斜纹夜蛾的。【结论】朱红毛斑蛾成虫复眼为并列像眼,斜纹夜蛾成虫复眼为重叠像眼。不同光暗条件下,朱红毛斑蛾和斜纹夜蛾小眼的色素颗粒移动方向相同,但复眼适应状态、小眼内部的晶锥和感杆束结构变化存在差异,可能与其不同的感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行性昆虫 夜行性昆虫 复眼 适应 显微结构 感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