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方大镇的易学思想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振香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48,共8页
方大镇是明清桐城方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有《居敬穷理论》《宁澹语》《易意》《野同录》等,其易学思想凸显治教时用、学问闻见、明于差别的重要性。在体用论上,方大镇提出“《易》贵时用”“舍用无体”的命题,推崇勤于创造、济世利... 方大镇是明清桐城方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有《居敬穷理论》《宁澹语》《易意》《野同录》等,其易学思想凸显治教时用、学问闻见、明于差别的重要性。在体用论上,方大镇提出“《易》贵时用”“舍用无体”的命题,推崇勤于创造、济世利民的“大人”品格。在认识论上,他坚持“虚在实中”“顿在渐中”,批判王畿所宣扬的“一念入微”的“顿法”会引起荒冒洸洋、高夸不实的恶劣社会风气。在总与别的关系上,方大镇倡导明辨差别、中道为贵,其不仅弘扬了《周易》所蕴含的正义、和谐的传统理念,还以“明辨差别”的方法为经世致用的价值导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路径。在对《周易》文本的诠释过程中,方学渐力倡“一即在二中”,方大镇强调“明于分辨”,方孔炤重“分析”,方以智重“质测”,桐城方氏学派因其一脉相承的重分辨、崇实测的学术特质,成为明清之际易学与自然科学结合发展的中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大镇 舍用无体 顿在渐中 明辨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