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明词曲化的表现和成因——兼谈对明词曲化的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海涛 霍有明 《长江学术》 2010年第1期25-30,共6页
明词的曲化是一个研究明代词曲的重要话题,曲化现象是词发展到明代中后期的特殊现象,同时也是不以论者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但目前词学界对明词曲化的具体表现的认识较为笼统。明词的曲化主要体现在明人文体观念中的词曲不分、仿曲为... 明词的曲化是一个研究明代词曲的重要话题,曲化现象是词发展到明代中后期的特殊现象,同时也是不以论者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但目前词学界对明词曲化的具体表现的认识较为笼统。明词的曲化主要体现在明人文体观念中的词曲不分、仿曲为词和在论词时多以曲比拟等方面。清人从推尊词体的观念出发,对明词的曲化多有非议,由此奠定了此后学界"词亡于明"的基调。然而,客观而言,明词的曲化是一种可贵的改革词体的尝试,也是中晚明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世风和词体本身发展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体现了明代词家勇于革旧的创新意识,理应给予历史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词 曲化 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曲化”与“明词衰弊”因果链的重新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元翎 《中国韵文学刊》 2007年第1期27-32,共6页
简单地否定和漠视明代中后期词的曲化现象是不可取的。因为曲化词包含了太多未弄懂的事实,应对之做深入的追问。首先,要认识到曲化现象是词发展到明代中后期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应具有与其他现象同等的被阐释的权力和要求... 简单地否定和漠视明代中后期词的曲化现象是不可取的。因为曲化词包含了太多未弄懂的事实,应对之做深入的追问。首先,要认识到曲化现象是词发展到明代中后期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应具有与其他现象同等的被阐释的权力和要求,它必以它独有的价值呈现出来;其次,要重新启动区别于传统的评价体系和审美标准来衡量曲化词;复次,词的曲化应从文体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特别需要厘清词与曲的文体互动的发生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词 曲化 文体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代的明词批评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惠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83,共6页
明代的明词批评是明清词批评的起始点,尽管比较简单,成果也比较少,但还是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意义。首先:明代以序跋形式出现的当代评论总体上代表了明人对明词创作的一些基本看法,不仅为后人进一步批评明词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而且还... 明代的明词批评是明清词批评的起始点,尽管比较简单,成果也比较少,但还是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意义。首先:明代以序跋形式出现的当代评论总体上代表了明人对明词创作的一些基本看法,不仅为后人进一步批评明词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而且还为后人批评明代的词学思想保存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次,明人所编的明词选本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再次,明人的明词宏观批评虽然也比较粗浅,但大都比较客观,为以后的明词整体性评价定下了主基调。总之,这时期的明词批评是初步的,又是开创性的,其历史价值不容置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明词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况周颐对明词的重新评价——兼及况氏之词心史观 被引量:2
4
作者 梅向东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1期71-75,共5页
"词亡于明"、"明代无词",是清代词学一个不证自明的价值判断,况周颐则在词史观、词学价值观、词学批评等方面对其予以反拨,以为词史上的词格纤靡之变,罪不在于明而在清;明词体性与风格新变,乃是风会所趋,以陈铎和... "词亡于明"、"明代无词",是清代词学一个不证自明的价值判断,况周颐则在词史观、词学价值观、词学批评等方面对其予以反拨,以为词史上的词格纤靡之变,罪不在于明而在清;明词体性与风格新变,乃是风会所趋,以陈铎和屈大均词作为代表的一代明词有其重大词学价值,体现出对明清词史的重新反思。况氏对明词的重新评价根基于其词学价值核心——词心,以"词心"观照词史,构成其词心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况周颐 明词 词心 词心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词辑佚23首 被引量:2
5
作者 余意 《中文自学指导》 2008年第2期49-51,共3页
《全明词补编》在《全明词》的基础上辑补了大量的词作、词人.本文在《全明词补编》的基础上又辑补了词作23首,词人10位.
关键词 词学 明词 辑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所藏稀见明词续补
6
作者 周明初 彭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2期173-179,共7页
日本各大图书馆所藏明人别集中,有一部分是国内稀见的珍稀本古籍。其中所见明词,有助于《全明词》的辑补和重编。
关键词 日藏汉籍 明人别集 明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百年明词研究述评
7
作者 郑海涛 《中国韵文学刊》 2010年第1期86-92,共7页
在20世纪初至今的近百年时间里,明词的研究在词作的搜集整理、作家生平的考订、词学理论、体式风格、艺术流派特征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长足进步,但毋庸讳言的是,由于文献资料浩繁、前人研究基础薄弱、研究理念上的先入为主等主... 在20世纪初至今的近百年时间里,明词的研究在词作的搜集整理、作家生平的考订、词学理论、体式风格、艺术流派特征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长足进步,但毋庸讳言的是,由于文献资料浩繁、前人研究基础薄弱、研究理念上的先入为主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学界的明词研究尚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对近百年来明词的研究历程作出清理、盘点和反思,对于本学科的继往开来大有必要。近百年来明词研究的概况及其历程大致经历了发轫、沉寂、兴盛三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 明词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喜迁莺》等词调演变看明词的创作环境
8
作者 王靖懿 《中国韵文学刊》 2019年第2期80-85,共6页
《喜迁莺》《千秋岁》等词调在明前词创作中形成了一定的创作传统与模式化倾向。明代《喜迁莺》词共计164首,其中以颂赞或祝寿为题材的占到近三分之二,使该词调创作上的程式化倾向较之前代有了明显的发展,也加深了该调乃至全部明词创作... 《喜迁莺》《千秋岁》等词调在明前词创作中形成了一定的创作传统与模式化倾向。明代《喜迁莺》词共计164首,其中以颂赞或祝寿为题材的占到近三分之二,使该词调创作上的程式化倾向较之前代有了明显的发展,也加深了该调乃至全部明词创作的功能化、应酬化倾向。除《喜迁莺》一调外,《千秋岁》《满庭芳》《归朝欢》等调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而这一现象的出现,是明代应酬之风作用于词体的直接表现。明代应酬词的大量出现,一方面成为造成明词衰敝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为明词的发展与复兴提供了潜在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迁莺》 词调演变 明词 应酬之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词文献整理传播史述略
9
作者 陈水云 《长江学术》 2010年第3期35-44,共10页
明词的编选在明代中叶就已经开始了,先是通代选本里有少量明词入选,而后是入选量越来越大,词人也越来越多,到万历时期便出现了专门的明词断代选本。一般说来,初期的明词文献整理还带有很浓厚的存人存史的意味,进入清初,因为词学中兴局... 明词的编选在明代中叶就已经开始了,先是通代选本里有少量明词入选,而后是入选量越来越大,词人也越来越多,到万历时期便出现了专门的明词断代选本。一般说来,初期的明词文献整理还带有很浓厚的存人存史的意味,进入清初,因为词学中兴局面的形成,因为清代词学流派的繁衍发达,明词文献的整理渐显"立论"、"开派"的传播倾向。到清末民初,受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清代朴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带动了明词文献整理在20世纪的全面兴起,在校勘、汇刻、辑佚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词 文献整理 词籍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词综论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红梅 《中国韵文学刊》 1999年第1期17-25,共9页
近三百年的明代词史,大致经历了三个各具特色的发展阶段:沿袭元代词风绪余的前期词(洪武一天顺);大受南曲影响、对唐宋词创造的文体规范形式形成强烈冲击。因而“据形移步”、“阡陌大开”的中期词(成化一隆庆);在词谱之学风行... 近三百年的明代词史,大致经历了三个各具特色的发展阶段:沿袭元代词风绪余的前期词(洪武一天顺);大受南曲影响、对唐宋词创造的文体规范形式形成强烈冲击。因而“据形移步”、“阡陌大开”的中期词(成化一隆庆);在词谱之学风行的背景下,部分复归唐宋词“正则”、而又有所创新的晚期词(万历以后)。虽然明词不免于神疲、境熟、语率易、意失薄的毛病,但它在大变和复归之中,却试探了词体对于音律、用语、境界、美感等方面的出格所能承受的限度;同时,它不仅影响了清词的开局,也促使清代词学流派中人更自觉地反思词的美学特征究竟停泊在何处。它是不能被一笔抹杀的一代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词 不振 南曲 唐宋词正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词:合乐而歌的回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亭立 《中文自学指导》 2005年第3期67-70,共4页
明词以“寄言于闺闼”“无当雅言”的创作实况受到诟病,《草堂诗余》的流布及词的曲化倾向被看作明词衰蔽的动因,这是以丈人雅词的审美观加以衡量,若从词的文体本性而言,明词恰恰反映了词由乐而文,历俗而雅发展过程中的反拨,重扬... 明词以“寄言于闺闼”“无当雅言”的创作实况受到诟病,《草堂诗余》的流布及词的曲化倾向被看作明词衰蔽的动因,这是以丈人雅词的审美观加以衡量,若从词的文体本性而言,明词恰恰反映了词由乐而文,历俗而雅发展过程中的反拨,重扬了词合乐而作,应歌娱宾的文体功用,在整个词学发展史中形成了小股的回溯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明代曲的兴盛,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的宽松,享乐主义的盛行均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词 回溯 《草堂诗余》 发展过程 商业经济 享乐主义 审美观 发展史 文体 创作 曲化 雅词 词学 兴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人之明词评点体系
12
作者 李明红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期31-33,55,共4页
除词话、序跋外,清人也利用评点这一批评方式对明词加以批评。与词话、序跋中对明词的严苛态度不同的是,清人评点明词的态度较为宽容,其中不乏许可与称赞。而梳理琐碎的评点,或可将清人对明词的评点体系归纳为明人词作风格、明词发展史... 除词话、序跋外,清人也利用评点这一批评方式对明词加以批评。与词话、序跋中对明词的严苛态度不同的是,清人评点明词的态度较为宽容,其中不乏许可与称赞。而梳理琐碎的评点,或可将清人对明词的评点体系归纳为明人词作风格、明词发展史观以及明词艺术手法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人 明词 评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人夏言词与稼轩词比较刍议——以夏辛二人信州词作为中心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超 《长江学术》 CSSCI 2008年第2期45-52,共8页
明代中期极具影响的词人夏言,作词效法苏辛。夏言与辛弃疾都有退居上饶的生活经历,在退居期间,他们以同中有异的方式夸爱信州,认同信州,并在退居期间化悲愤为进取的力量。夏言与辛弃疾在时代背景、自身经验、思想禀赋等因素的不同导致... 明代中期极具影响的词人夏言,作词效法苏辛。夏言与辛弃疾都有退居上饶的生活经历,在退居期间,他们以同中有异的方式夸爱信州,认同信州,并在退居期间化悲愤为进取的力量。夏言与辛弃疾在时代背景、自身经验、思想禀赋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夏言最终未能达到辛弃疾的文学高度。夏言的问题,在明代词人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明词不振"的原因,应该从明代词人的时代背景、自身经验、思想禀赋等因素来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言 辛弃疾 信州 明词 比较 文学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词人生卒年考七则 被引量:3
14
作者 昝圣骞 《中国韵文学刊》 2012年第2期94-97,共4页
明代张肯等七位知名词人的生卒年或不详,或存在讹误。通过钩稽史料,考知张肯当生于1355年,卒于1434年左右;张宁生于1436年,约卒于1496年;马洪老师是布衣刘泰,非御史刘泰,前者生于1414年,卒于1479年后;马洪约生于1455年前后,卒于1519之后... 明代张肯等七位知名词人的生卒年或不详,或存在讹误。通过钩稽史料,考知张肯当生于1355年,卒于1434年左右;张宁生于1436年,约卒于1496年;马洪老师是布衣刘泰,非御史刘泰,前者生于1414年,卒于1479年后;马洪约生于1455年前后,卒于1519之后;徐子熙生于1452年,约卒于1511年;朱彦汰生于1479年,卒于1544年;夏树芳当生于1552年,卒于1631年左右、1639年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词 生卒年 马洪 刘泰 张宁 张肯 徐子熙 朱彦汰 夏树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明“山人”文化语境下的闲适词创作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靖懿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72,共6页
"山人现象"塑造出晚明独特的时代精神与人文品质。而闲适词既是明词"艳逸"特质的主要载体,又是晚明社会文化的缩影,因而必然受到"山人现象"的影响与制约。晚明山人现象的勃兴促成明代闲适词的繁荣,山人... "山人现象"塑造出晚明独特的时代精神与人文品质。而闲适词既是明词"艳逸"特质的主要载体,又是晚明社会文化的缩影,因而必然受到"山人现象"的影响与制约。晚明山人现象的勃兴促成明代闲适词的繁荣,山人现象的内在机制及其所营造的社会文化氛围,造成明代闲适词乃至整个明词娱乐化、世俗化、表演性的审美取向,进而突破了传统词作幽婉感伤、意在言外等美感特质,呈现出俚俗、纤佻、儇薄等异质元素以及逸乐化的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社会 山人现象 明词 闲适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拈采笔赋离情”:论王阳明弟子词之特质
16
作者 薛青涛 《船山学刊》 2013年第1期138-142,共5页
王阳明及门弟子中共有16人49首词传世,这些词极少男女怀思之情,主要以交际应酬为主,或友朋酬赠,或羁旅乡思,或论学述怀,皆"有为"而作,是典型的"诗人之词"。他们的词尽管在题材内容上没有突破,但在写法上,能够秉承... 王阳明及门弟子中共有16人49首词传世,这些词极少男女怀思之情,主要以交际应酬为主,或友朋酬赠,或羁旅乡思,或论学述怀,皆"有为"而作,是典型的"诗人之词"。他们的词尽管在题材内容上没有突破,但在写法上,能够秉承王阳明为文"修辞立诚"之理念,直抒胸臆,不刻意雕饰,不作浮言虚誉,具有"真"与"诚"之特质,实开明中后期词主情、求真风气之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词 心学 阳明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切”释解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廷福 《高校教育管理》 1987年第4期39-39,共1页
1.一切革命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2.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3.勤俭办一切事业。上面例句中的“一切”都作定语成分,分别修饰主语“(革命)干部”和宾语“(积极)因素”、“事业”。那么,它属什么词,作什么讲呢?查《现代汉语词典》(1342)页... 1.一切革命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2.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3.勤俭办一切事业。上面例句中的“一切”都作定语成分,分别修饰主语“(革命)干部”和宾语“(积极)因素”、“事业”。那么,它属什么词,作什么讲呢?查《现代汉语词典》(1342)页,它把上面例句中的“一切”解释为“全部的”,但未注明词性。又查北京师院中文系编的《作文词典》(商务印书馆,421页至422页),它的解释同上,并注明作代词。另我所知,有的语文教师把上面例句中的“一切”,看作是表范围的副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解 革命干部 数量词 明词 宾语 代词 主语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现代汉语词典》 语文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乐坛中的含笑花——文山壮族歌曲的创作回顾 被引量:1
18
作者 文音宏 《民族音乐》 2007年第3期27-28,共2页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云南省八个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一。自1958年建州以来,文山州的音乐工作者创作了不少歌曲作品,其中壮族风格的不下百首。站在总结经验,以利发展的角度。
关键词 壮族 文山州 云南省 歌曲创作 歌曲作品 民族区域自治地区 自治州 音乐素材 三七 明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洁白的小伞
19
作者 伊明 韩建民 李国华 《音乐创作》 1994年第1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洁白 童声合唱 明词 比选 班长 脚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易和他的词
20
作者 杨积庆 《高校教育管理》 1988年第4期20-23,共4页
我国词的发展,到宋代已臻全盛,元代去宋未远,流风尚存,故元词的成绩尚有可观.发展到明代,词坛却显得极为萧条.《蕙风词话》卷五论明词云:“明词专家少,粗浅芜率之失多,诚不足当宋元之续.”明词这种衰微的原因,明人钱允治在《国朝诗余序... 我国词的发展,到宋代已臻全盛,元代去宋未远,流风尚存,故元词的成绩尚有可观.发展到明代,词坛却显得极为萧条.《蕙风词话》卷五论明词云:“明词专家少,粗浅芜率之失多,诚不足当宋元之续.”明词这种衰微的原因,明人钱允治在《国朝诗余序》中指出:“我朝悉屏诗赋以经术程士,士不囿于俗,间多染指,非不斐然.求其专工称丽,千万之一耳.”确是切中当时时弊.然而到了明、清易代之际,词风却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词 蕙风词话 史可法 义军 士大夫 《明史》 “易” 满江红 乙酉 江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