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述评写作:提升学生的说理能力
1
作者
陈海峰
徐玲玲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51,共4页
述评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确立观点、在深入剖析中明确立场、引人思考的新闻传媒类实用性文体。教师指导学生述评写作,应通过梳理材料、提炼信息,明确述评对象;分析现象、探究真相,厘清述评要点;运用提纲,夯实述评结构,让学生学会点面结...
述评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确立观点、在深入剖析中明确立场、引人思考的新闻传媒类实用性文体。教师指导学生述评写作,应通过梳理材料、提炼信息,明确述评对象;分析现象、探究真相,厘清述评要点;运用提纲,夯实述评结构,让学生学会点面结合地“述”、立场坚定地“评”,从而增强独立判断能力,提升媒介素养,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说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评写作
说理能力
明确对象
厘清要点
夯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盲盒”类走私行为中主观故意的司法认定——以《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的适用为视角
被引量:
1
2
作者
江珞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94-103,共10页
走私案件中广泛存在行为人对行为对象不明确、被海关查获时方认识到的情形,此类走私行为可称为“盲盒”类走私。一般情况下,走私犯罪的主观故意,以明知或者应当知道走私的具体对象为前提,而在“盲盒”类走私行为中,适用《关于办理走私...
走私案件中广泛存在行为人对行为对象不明确、被海关查获时方认识到的情形,此类走私行为可称为“盲盒”类走私。一般情况下,走私犯罪的主观故意,以明知或者应当知道走私的具体对象为前提,而在“盲盒”类走私行为中,适用《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时,应当区分概括故意和对象认识错误,客观上的走私对象涵盖在行为人能认识到的对象范围之内的,可认定为故意;行为人认为行为对象为其他走私犯罪规制对象的,应结合走私犯罪间的体系关系,在主客观相一致的范围内予以认定;行为人认识不到行为对象为走私犯罪规制对象的,不具有走私故意。走私故意的认定要求行为人能认识到其行为大概率会侵害法益,在主观推定中可从行为异常性、合理性、可罚性三个方面对在案证据予以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私犯罪
主观故意
对象
不
明确
概括故意
对象
认识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述评写作:提升学生的说理能力
1
作者
陈海峰
徐玲玲
机构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51,共4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观察—记录—呈现’:高中非虚构写作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编号:B/2021/02/116)的研究成果。
文摘
述评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确立观点、在深入剖析中明确立场、引人思考的新闻传媒类实用性文体。教师指导学生述评写作,应通过梳理材料、提炼信息,明确述评对象;分析现象、探究真相,厘清述评要点;运用提纲,夯实述评结构,让学生学会点面结合地“述”、立场坚定地“评”,从而增强独立判断能力,提升媒介素养,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说理能力。
关键词
述评写作
说理能力
明确对象
厘清要点
夯实结构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盲盒”类走私行为中主观故意的司法认定——以《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的适用为视角
被引量:
1
2
作者
江珞伊
机构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94-103,共10页
文摘
走私案件中广泛存在行为人对行为对象不明确、被海关查获时方认识到的情形,此类走私行为可称为“盲盒”类走私。一般情况下,走私犯罪的主观故意,以明知或者应当知道走私的具体对象为前提,而在“盲盒”类走私行为中,适用《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时,应当区分概括故意和对象认识错误,客观上的走私对象涵盖在行为人能认识到的对象范围之内的,可认定为故意;行为人认为行为对象为其他走私犯罪规制对象的,应结合走私犯罪间的体系关系,在主客观相一致的范围内予以认定;行为人认识不到行为对象为走私犯罪规制对象的,不具有走私故意。走私故意的认定要求行为人能认识到其行为大概率会侵害法益,在主观推定中可从行为异常性、合理性、可罚性三个方面对在案证据予以综合评价。
关键词
走私犯罪
主观故意
对象
不
明确
概括故意
对象
认识错误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述评写作:提升学生的说理能力
陈海峰
徐玲玲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盲盒”类走私行为中主观故意的司法认定——以《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的适用为视角
江珞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