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平昌县清代墓葬建筑艺术的田野考察及人类学浅释
1
作者 罗晓欢 汪晓玲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7年第6期80-87,共8页
在"互酬与归宿""阴宅与阳宅"的想象性互释逻辑中,长江上游地区的民众通过模仿高等级礼仪性建筑,通过墓葬碑刻艺术手段来实现实体与精神、实用和欣赏、教化与娱乐、现实寄望与祖先的德行等的统一。无疑,这既是中国... 在"互酬与归宿""阴宅与阳宅"的想象性互释逻辑中,长江上游地区的民众通过模仿高等级礼仪性建筑,通过墓葬碑刻艺术手段来实现实体与精神、实用和欣赏、教化与娱乐、现实寄望与祖先的德行等的统一。无疑,这既是中国人对于由建筑营造的"礼仪场所"和"视觉空间"的特殊理解和艺术想象,也是该地区民众传统孝道观念和祖先崇拜的地方性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墓葬建筑 民俗艺术 湖广填四川 艺术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园未名湖南岸石五供年代及来源初考
2
作者 李洪胜 杜若飞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年第2期53-64,共12页
位于燕园未名湖南岸西段的一组石五供做工精细且纹饰精致,为未名湖景观的重要组分。既有研究对该组石五供的年代、来源及墓主皆无确切考证,本文在综述现有三种观点的基础上,首先按照石五供体制及其与其它石五供的形制比较,对该组石五供... 位于燕园未名湖南岸西段的一组石五供做工精细且纹饰精致,为未名湖景观的重要组分。既有研究对该组石五供的年代、来源及墓主皆无确切考证,本文在综述现有三种观点的基础上,首先按照石五供体制及其与其它石五供的形制比较,对该组石五供加以断代;进而追溯燕园历史和建设历程,并查找本地区墓葬,以断定石五供的来源及墓主人的可能范围;最后通过分析明清典制,确定墓主的官衔与级别,推测最有可能的墓主。基于分析,在所有可能的假设中,本文彻底否定了此石五供出自杭爱墓或帝后陵的可能,且判定建造时间不属于民国;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几种推测,其中主推测为该组石五供是明代遗物,最有可能是明米万钟在今燕园内墓地的供件,其被保留放置于燕园未名湖南岸的做法可能服从于燕园的设计师墨菲为校园添加中国元素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五供 明清墓葬 燕园 未名湖(区) 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