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土地制度改革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新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44-45,共2页
日本明治维新像其它资产阶级革命一样,推翻德川政权后,首先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本文系统介绍了这项改革的原因、内容、主影响以及意义,探讨了这次改革的得失。
关键词 土地制度改革 明治维新时期 日本 资产阶级革命 社会转型时期 经验与教训 土地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义务教育普及与保障过程 被引量:2
2
作者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课题组 张磊 《经济研究参考》 2005年第46期3-15,共13页
以下将对明治维新期间初等教育的情况进行一个总的回顾,在回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育政策及教育财政政策变化对初等教育的影响(主要以就学率为标尺)。并以政策和数据的变化分阶段进行阐述,通过对国家在推行初等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以下将对明治维新期间初等教育的情况进行一个总的回顾,在回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育政策及教育财政政策变化对初等教育的影响(主要以就学率为标尺)。并以政策和数据的变化分阶段进行阐述,通过对国家在推行初等教育中扮演的角色的考察,寻找教育财政的发展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维新时期 教育普及 保障 义务 初等教育 教育财政 政策变化 教育政策 分阶段 回顾 就学 角色 线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思想对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汉文小说的影响——以《夜窗鬼谈》为例
3
作者 缪云婵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影响力覆盖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汉文化圈。近代以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积极向西方学习,在教育、文化、思想等多方面都有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倾向,因此便有学者认为,日本的近代化就是完全抛弃东方传... 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影响力覆盖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汉文化圈。近代以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积极向西方学习,在教育、文化、思想等多方面都有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倾向,因此便有学者认为,日本的近代化就是完全抛弃东方传统文化,实行“脱亚入欧”战略的全盘西化。然而细细考之,事实并非如此。正如徐水生在《日本近代文化“脱亚入欧说”质疑》一文中所指出的,日本的近代化过程非但不是“脱亚入欧”,而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东亚传统文化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亚入欧 东方传统文化 明治维新时期 儒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影响 全盘西化 向西方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象牙塔——从《蒋筑英》看新时期知识分子形象塑造
4
作者 黄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2,共2页
当一支支燃烧着的红烛辉映一片灿烂的时候,当蒋筑英瘦弱的面容在浓重的底色上,和着那段凄婉的音乐再次推出的时候,我和我身边的观众止不住泪流满面,久久地走不出悲剧的氛围,丢不下那份沉重。这就是从影片《蒋筑英》中透视出的悲剧色彩。... 当一支支燃烧着的红烛辉映一片灿烂的时候,当蒋筑英瘦弱的面容在浓重的底色上,和着那段凄婉的音乐再次推出的时候,我和我身边的观众止不住泪流满面,久久地走不出悲剧的氛围,丢不下那份沉重。这就是从影片《蒋筑英》中透视出的悲剧色彩。 出师未捷身先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形象塑 明治维新时期 象牙塔 科学家 悲剧色彩 出师未捷 人的命运 李四光 新一代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曼殊任教金陵刻经处事迹考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轶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7-86,共10页
2018年是苏曼殊逝世一百周年。百年以来,关于苏曼殊的言说纷纭繁多,但依然存在不少盲点,他在金陵刻经处担任英文教习之生平事迹就有不少以讹传讹之处,也影响到对其翻译理论和宗教观念的认识。清末之季,在内外交困中,积恶丛生的中国传统... 2018年是苏曼殊逝世一百周年。百年以来,关于苏曼殊的言说纷纭繁多,但依然存在不少盲点,他在金陵刻经处担任英文教习之生平事迹就有不少以讹传讹之处,也影响到对其翻译理论和宗教观念的认识。清末之季,在内外交困中,积恶丛生的中国传统佛教已是面目全非,基督教在中国强势发展,知识分子期望借鉴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佛教鼎盛的经验,用宗教加持道德和信心,佛学重心慢慢从缁众流入居士长者之间,居士佛学有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刻经处 生平事迹 苏曼殊 考辨 明治维新时期 居士佛学 宗教观念 中国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性”一词考源 被引量:2
6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8期69-69,共1页
“国民性”一词考源刘禾在《一个现代性神话的由来》一文中说,“国民性”一词(或译为民族性、国民的品格等)最早来自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民族国家理论,是英语nationalcharacter或nationalcharac... “国民性”一词考源刘禾在《一个现代性神话的由来》一文中说,“国民性”一词(或译为民族性、国民的品格等)最早来自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民族国家理论,是英语nationalcharacter或nationalcharacteristic的日译。在十九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性” 国家理论 词考 现代民族 晚清知识分子 明治维新时期 民族劣根性 种族主义 现代性 话语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一词的由来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成秋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1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亚里士多德 明治维新时期 四元素论 《天演论》 格致书院 格致中学 《原富》 梁启超 中文书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体系的全球扩展
8
作者 海穆特·鲍特 方蘅(翻译) +1 位作者 孙赛瑾(翻译) 蒋薇(校对) 《住区》 2013年第2期19-25,共7页
190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时期是19世纪后期发展的一个延续。洪堡大学的改革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被推崇并被视为最好的模式之一,工业大学盛行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大学具有相同的地位。在占据阿拉伯国家大部分地区长达几百... 190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时期是19世纪后期发展的一个延续。洪堡大学的改革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被推崇并被视为最好的模式之一,工业大学盛行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大学具有相同的地位。在占据阿拉伯国家大部分地区长达几百年之久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瓦解之后,欧洲殖民主义仍维持了数十年,甚至还有所扩张,北非和阿拉伯半岛都成为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地。然而,与此同时,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重要,开始时是作为工业和军事强国,随后逐渐在科学研究和科技领域发展,尤其在大学系统方面也愈加显现出领先地位。在中亚地区,沙皇俄国对占领的高加索地区和中亚的文化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欧洲国家和美国对于被占领或者附属国家的影响不只是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还包括文化方面,主要通过传播基督教的“传教士”以及学校和大学系统的建立。日本的封建体系在明治维新时期被一个现代的、官僚的中央政府所取代,它不仅按照西方模式推动工业化发展,而且还照搬了西方的教育原则,从而迅速地发展成为东亚地区一个领先的工业和军事强国。日本早在1877年就成立了东京大学,它建立在可追溯到17世纪的传统的教育机构基础之上,没有受到欧洲或美国的殖民主义的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 阿拉伯国家 19世纪后期 工业大学 欧洲国家 明治维新时期 殖民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要用职位奖赏科技人才
9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46-46,共1页
不要用职位奖赏科技人才报载,一位发明过许多专利产品的高级工程师,因其发明使工厂扭亏为盈,而被上级主管部门任命为厂长。一年下来,这位不擅长管理的工程师,不仅没能使工厂继续盈利,反倒亏损了几十万元,而且因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不要用职位奖赏科技人才报载,一位发明过许多专利产品的高级工程师,因其发明使工厂扭亏为盈,而被上级主管部门任命为厂长。一年下来,这位不擅长管理的工程师,不仅没能使工厂继续盈利,反倒亏损了几十万元,而且因日常行政管理工作搞得焦头烂额,一项发明也没有搞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奖赏 领导岗位 明治维新时期 行政管理工作 官本位思想 负效应 管理经验 上级主管部门 行政职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后的武士
10
作者 Jade Zhang 《电影评介》 2003年第12期10-10,共1页
剧情 这是一部关于荣誉、精神、勇气和爱情的故事,所以片中镜头刚柔并济,充满浓烈的东方悲剧色彩。故事发生在日本幕府明治维新时期,美军南北战争英雄上尉阿格林(汤姆·克鲁斯饰)是一个喜欢酗酒的军官,被当时的明治天皇邀请前往日... 剧情 这是一部关于荣誉、精神、勇气和爱情的故事,所以片中镜头刚柔并济,充满浓烈的东方悲剧色彩。故事发生在日本幕府明治维新时期,美军南北战争英雄上尉阿格林(汤姆·克鲁斯饰)是一个喜欢酗酒的军官,被当时的明治天皇邀请前往日本训练士兵及交流军事技术:以拓展军事实力,实现自己逐步收回领地、清除残余武士的计划,但一批反对日本军事现代化的“最后武士”群起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武士 武士刀 文化差异 勇气和爱情 明治维新时期 日本文化 民族精神 日本武道 军事现代化 鲍威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金融组织体制
11
作者 应健雄 《浙江金融》 1987年第4期55-56,共2页
日本金融制度的建立,已有百余年历史。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初步确立短期金融与长期金融、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分设的格局。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国际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体制 日本金融 间接金融 日本银行 国际金融 中央银行 民间金融 自由化趋势 明治维新时期 长期信用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用自己的语言唱歌剧(二)
12
作者 Joanna C.Lee 《歌剧》 2011年第9期70-71,共2页
小琼:上次我们聊了许多德意歌剧王国以外的欧洲歌剧传统。这个月我们将视线移到亚洲。 小薇:从哪儿说起好呢?1868年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是第一个向西方世界开放的亚洲国家。西洋歌剧一定是在那个时期以多种渠道传入日本。
关键词 欧洲歌剧 语言 明治维新时期 亚洲国家 西方世界 西洋歌剧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危机
13
作者 袁春妹 《纺织机械》 2022年第5期24-24,共1页
前不久看了一篇报道,讲述了日本一个存活了1400多年的企业走过千年坎坷的发展历程。确实很难想象,一个起步于寺庙建造,甚至很多时候要靠政府资助的企业能够穿越千年历史长河,到今天仍旧焕发着生机。这个企业经历过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对佛... 前不久看了一篇报道,讲述了日本一个存活了1400多年的企业走过千年坎坷的发展历程。确实很难想象,一个起步于寺庙建造,甚至很多时候要靠政府资助的企业能够穿越千年历史长河,到今天仍旧焕发着生机。这个企业经历过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对佛教打压带来的主体业务严重受损,经受过二战时期日本建筑业的异常惨淡,也曾受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的重创。不过,虽几经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业务 金融危机 明治维新时期 二战时期 政府资助 日本建筑业 发展历程 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日本的崛起与中国的落后看改革与现代化之“形同质异”
14
作者 陈潇 张玉龙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39-44,共6页
中日两国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1800年以前的日本以中国为师,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深受中国影响.然而1840年的鸦片战争炮声没有将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从“天朝大国,万邦来朝”的酣梦中震醒,却使日本的武士阶级从中接受了教训.此... 中日两国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1800年以前的日本以中国为师,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深受中国影响.然而1840年的鸦片战争炮声没有将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从“天朝大国,万邦来朝”的酣梦中震醒,却使日本的武士阶级从中接受了教训.此后日本改变了学习对象,通过学习西方,进行了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明治维新”.日本自从搭上了资本主义的未班车后,即疯狂向外侵略.首先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打败了昔日的老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日本 质异 明治维新时期 受中国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的形成 比较研究 资本主义 学习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近代教育改革
15
作者 何荣芝 孙志江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13-16,共4页
本文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近代教育发展状况的剖析,展示了一条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并靠教育兴国、立国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 近代教育 明治维新时期 教育发展状况 实业教育 明治政府 森有礼 国民教育制度 帝国大学令 文部省 就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农村金融体系的本质
16
作者 白益民 《小康》 2023年第28期14-15,共2页
农业发展与金融增值不应是两条单独发展的平行线,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统合起来,同时提供相应的商业服务支持,并通过产商融“三位一体”把农民组织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的稳定发展。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成为亚洲最早开展农村金融体系建... 农业发展与金融增值不应是两条单独发展的平行线,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统合起来,同时提供相应的商业服务支持,并通过产商融“三位一体”把农民组织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的稳定发展。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成为亚洲最早开展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国家。通过借鉴德国等欧洲先进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经验,日本逐步构建起一套以小农户为主体的“东亚模式”农村金融发展体系,并在低于欧美国家整体经济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实现了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生产力水平 国家整体经济 明治维新时期 小农户 东亚模式 金融发展体系 农村金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