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越时空的暗合与偶中——明代民歌的后现代观照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玉波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8-143,150,共7页
西方20世纪中叶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其对旧秩序的颠覆、消解和批判而引人注目;而直出肺腑、率性大胆、担当"发名教之伪药"重任的明代民歌,对传统诗文创作乃至整个社会伦理观念也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在后现代语境中考察和... 西方20世纪中叶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其对旧秩序的颠覆、消解和批判而引人注目;而直出肺腑、率性大胆、担当"发名教之伪药"重任的明代民歌,对传统诗文创作乃至整个社会伦理观念也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在后现代语境中考察和审视明代民歌张扬个性、蔑视各种束缚的内在特质,有助于人们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重新认识明代民歌和与之有着紧密联系的文艺革新思潮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民歌 后现代 元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民歌批评的历史成就及其局限 被引量:1
2
作者 崔晓西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79-84,共6页
明代民歌批评涉及民歌的基本特质、语言形式、情感内容、表现技巧和艺术风格,这为明代民歌进入艺术殿堂奠定了基础。但明代文人正统诗学和传统意识的烙印,也充分体现在民歌批评的创新复古、精纯驳杂之中。这正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思想文... 明代民歌批评涉及民歌的基本特质、语言形式、情感内容、表现技巧和艺术风格,这为明代民歌进入艺术殿堂奠定了基础。但明代文人正统诗学和传统意识的烙印,也充分体现在民歌批评的创新复古、精纯驳杂之中。这正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矛盾在民歌批评领域内的一种折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民歌 民歌批评 明代文人 冯梦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梦龙与明代民歌
3
作者 陈君谋 《远程教育杂志》 1985年第3期18-19,共2页
明代社会到嘉隆年间,城市经济已相当繁荣,商业和手工业空前发达,资本主义因素急速增长,市民阶层日益壮大,这就给市民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的物质条件。作为直接表现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民歌,也就应时而兴盛了起来。生活在万历和... 明代社会到嘉隆年间,城市经济已相当繁荣,商业和手工业空前发达,资本主义因素急速增长,市民阶层日益壮大,这就给市民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的物质条件。作为直接表现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民歌,也就应时而兴盛了起来。生活在万历和崇祯时的沈德符,对当时民歌的盛况曾作过这样一段描述:“比年来,又有《打枣竿》、《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昕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民歌 冯梦龙 明代社会 人民生活 《挂枝儿》 城市经济 资本主义 市民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文人对民歌的认识——以冯梦龙为中心 被引量:5
4
作者 傅承洲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61,共5页
明代中后期民歌再度兴盛,引起文人的广泛关注,他们在序跋、笔记、评点中对民歌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看法。他们将民歌与《诗经》中的《国风》相提并论,将民歌与文人诗文、戏曲进行比较,以提高民歌的地位。他们从方言和曲调两方面论述了民... 明代中后期民歌再度兴盛,引起文人的广泛关注,他们在序跋、笔记、评点中对民歌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看法。他们将民歌与《诗经》中的《国风》相提并论,将民歌与文人诗文、戏曲进行比较,以提高民歌的地位。他们从方言和曲调两方面论述了民歌的地域特色,高度评价民歌的情真语直的特点,充分肯定民歌朴实、自然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民歌 明代文人 冯梦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歌分类的历史、现状及其它 被引量:3
5
作者 宫宏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52-57,共6页
民歌的分类是与民歌研究紧密相联系的,民歌研究水平的高低与民歌分类的正确与否是互为作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歌分类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历史上有关民歌分类的问题作一回顾是很有... 民歌的分类是与民歌研究紧密相联系的,民歌研究水平的高低与民歌分类的正确与否是互为作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歌分类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历史上有关民歌分类的问题作一回顾是很有必要的。对照历史来探讨民歌分类工作的得失,这不仅可以使我们对我国以往的民歌分类有概括的了解,对于各个时期民歌研究工作的情况也会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民歌 分类方法 分类法 民歌研究 研究水平 知识结构 音乐理论 少数民族 研究工作 歌词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徐渭的民俗文艺观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晓萍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7-73,共7页
明代中叶民俗文艺理论构建与正统文论批评的关系。有两种形式:一是强调并发挥正统诗论内容的合理局部,而等于否定其余部份;一是用市民文艺观念取代正统文论内涵。而仅依其框架另立新说。嘉靖后期,拥护左派王学而反封建、反传统。走进市... 明代中叶民俗文艺理论构建与正统文论批评的关系。有两种形式:一是强调并发挥正统诗论内容的合理局部,而等于否定其余部份;一是用市民文艺观念取代正统文论内涵。而仅依其框架另立新说。嘉靖后期,拥护左派王学而反封建、反传统。走进市民文艺理论建设行列的文人学士越来越多,徐渭的民俗文艺观的确立就属于后一种。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浙江绍兴人。嘉靖二十年(1541)诸生。文学天赋极高又兴趣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时调小曲 明代民歌 南词 徐渭 民间戏曲 音乐 北曲 文艺观念 民间说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南枝》和《我侬曲》的比较研究——兼论雅、俗文学之间的情结 被引量:1
7
作者 龚维英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1-44,共4页
一部中国文学史上下3400余年,雅、俗两种文学的关系如藤缠树。雅文学的源头是俗文学。鲁迅先生因此指出,俗文学“偶有一点为文人所见,往往倒吃惊,吸入自己的作品中,作为新的养料”;所以,“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而起一个新... 一部中国文学史上下3400余年,雅、俗两种文学的关系如藤缠树。雅文学的源头是俗文学。鲁迅先生因此指出,俗文学“偶有一点为文人所见,往往倒吃惊,吸入自己的作品中,作为新的养料”;所以,“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然而,文学史上也不会雅文学反作用于俗文学的例子。两者之间构成了一种奇妙的“情结”(Complex)。下文,试举俗文学《锁南枝》与雅文学《我侬曲》之间的“情结”为例,窥探两者之间的厮扭情况。与此同时,对这两首雅、俗诗歌作品,赋予崭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文学 雅文学 比较研究 李开先 酸角 文学史 白头吟 两性同体 明代民歌 司马相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七子在诗论复古中对民间“真诗”的发微
8
作者 董晓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88-95,共8页
正统诗论是民俗文艺的营养源。在我国封建社会文学发展史上,这种不同阶层文艺观念的互补,往往是通过封建知识分子内部各种文艺见解冲突的形式完成的。越是两层文艺发展得不平衡,两种文艺思想的冲突就越激烈,民俗文艺也就越活跃地从... 正统诗论是民俗文艺的营养源。在我国封建社会文学发展史上,这种不同阶层文艺观念的互补,往往是通过封建知识分子内部各种文艺见解冲突的形式完成的。越是两层文艺发展得不平衡,两种文艺思想的冲突就越激烈,民俗文艺也就越活跃地从正统诗论中选择养料,丰富自己,直到双方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明七子在诗论复古中对民间“真诗”的发微,与明代中叶民歌理论产生的关系,正好体现了这一过程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七子 李梦阳 明代民歌 真诗 诗论 李东阳 诗歌 复古理论 文艺 “缘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八编 封建制度衰落时期(明清)的文学(一三六八——一八四○)
9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8年第4期139-158,共20页
第一章 封建专制高度发展与资本主义因素萌芽的明代文学(一三六八——一六四三)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文学概况一、社会背景:(一)元末农民大起义,胜利果实被夺取。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初恢复社会经... 第一章 封建专制高度发展与资本主义因素萌芽的明代文学(一三六八——一六四三)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文学概况一、社会背景:(一)元末农民大起义,胜利果实被夺取。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初恢复社会经济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制度 文学 明代民歌 衰落时期 作品 农民革命 农民起义 演义 明清 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