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建传统史学的没落与通俗史学的兴盛——明代史学探论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小树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96,共6页
一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史学至两宋达到极盛,名家辈出,名著众多,在著作体裁、记述内容和史学思想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到明代,在中国封建制度进入晚期阶段的同时,以“庙堂史学”为基本形式的封建传统史学也开始了它的没落时期。引... 一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史学至两宋达到极盛,名家辈出,名著众多,在著作体裁、记述内容和史学思想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到明代,在中国封建制度进入晚期阶段的同时,以“庙堂史学”为基本形式的封建传统史学也开始了它的没落时期。引发这种没落的直接原因,是封建专制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史学 通俗史学 起居注 明代史学 朱元璋 撰修 纪传体 当代史 《元史》 《三国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实录》编纂与明代史学的流变 被引量:8
2
作者 钱茂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114,共9页
明朝没有起居注制度,只能临时征集资料修纂实录。明实录编纂所用资料,主要向中央各部与地方征集。地方资料的采集前后有所变化。前期,朝廷直接选派办事进士下各省征集资料;隆庆以后,改由各地提学负责史料征集。地方征集史料一般要设立... 明朝没有起居注制度,只能临时征集资料修纂实录。明实录编纂所用资料,主要向中央各部与地方征集。地方资料的采集前后有所变化。前期,朝廷直接选派办事进士下各省征集资料;隆庆以后,改由各地提学负责史料征集。地方征集史料一般要设立史料采集机构,严谨者会订立一些采集凡例。万历以后,由于建立了起居注与六科章奏制度,出现了邸报,实录编纂以朝廷积累的史料为主,对征集地方史料的依赖性有所下降。实录实际是帝王编年史,所以政府活动史色彩更为明显,人物的入传是得到政府认可的"忠孝节义"人物,翰林诸官在实录记载中占了优势。实录记载视野的局限性,正是政府史与民间史、国家史与社会史视野不同之处。嘉靖之前,实录只在皇宫内小范围流传。从嘉靖开始,明实录有所传抄,向外传播。晚明实录的向外传播,促进了当代史纂修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实录 四库全书 明代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前期史学特点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钱茂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5-70,共6页
本文从宏观角度,对明代前期的史学特点作了初步的探索。全文按其特点,分为四部分,即理学笼罩史坛、当代史编撰衰弱不振、“西洋”史地学异军突起、反理学史学初露端倪。
关键词 明代史学 理学史学 反理学史学 “西洋”史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统史论的深入发展与异端史论的孕育——论明代正统至弘治时期的史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廉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5-139,共5页
明代史论的价值由否定转向肯定是明代史学研究的成果之一。总体上看,明代史论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特征,其中,在明正统至弘治这一重要发展时期内,正统史论得到充实与发展,成为主流的社会思想;并且,还大致形成了正统史观、求实性史论和反... 明代史论的价值由否定转向肯定是明代史学研究的成果之一。总体上看,明代史论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特征,其中,在明正统至弘治这一重要发展时期内,正统史论得到充实与发展,成为主流的社会思想;并且,还大致形成了正统史观、求实性史论和反思性史论三种思想倾向。由于社会危机的出现,正统史论内部也孕育着某些新异的变化,即明代后期出现的异端史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史学 正统史论 异端史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杨慎史学批评及其学术意义
5
作者 毛春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0-176,共7页
杨慎是明代一位著述丰富的学者,在史学批评方面也有不少论述。杨慎在对先秦史书、历代正史、编年体史书、野史、家谱、碑志、小说等进行广泛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史学批评的相关成果,提出了关于史料采撰、历史叙事、史文表述、修史工... 杨慎是明代一位著述丰富的学者,在史学批评方面也有不少论述。杨慎在对先秦史书、历代正史、编年体史书、野史、家谱、碑志、小说等进行广泛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史学批评的相关成果,提出了关于史料采撰、历史叙事、史文表述、修史工作和史家心术等方面的见解和认识。杨慎关于史学批评的具体论述以及史学批评的理论色彩和方法运用,具有积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史学批评 学术意义 明代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评史心见》史论的倾向与得失
6
作者 于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8-164,共7页
明代郭大有所撰《评史心见》是一部评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史论著作。这部书在方法论上有三个特色值得关注,一是撰述旨趣注重评论"可以为鉴者"与"不可以为鉴者"的史事;二是以"扶纲常、振风化"为论史目... 明代郭大有所撰《评史心见》是一部评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史论著作。这部书在方法论上有三个特色值得关注,一是撰述旨趣注重评论"可以为鉴者"与"不可以为鉴者"的史事;二是以"扶纲常、振风化"为论史目标;三是主张评史当观"时"、"势"与"天命人心"。《评史心见》中存在不少相互矛盾之处,究其原因,是作者评史时过于强调理学式的道德评价,忽视了事实评价。郭大有的史论是明代前中期正统史论的代表之一,对其研究可以增进对明代史学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大有 《评史心见》 理学 天命人心 道德评价 明代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重熙:一个值得重视的晚明史家 被引量:1
7
作者 钱茂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116-120,共5页
许重熙是明末清初吴地十分重要的一位史学家,惜因情人的高压政策,已逐渐为后人淡忘。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积累的材料,首次对他的生平及文学成就作了粗略的勾勒。
关键词 明代史学 许重熙 《大臣年表》 《宪章外史续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