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皇岛昌黎邻近海域青岛文昌鱼资源调查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1
作者 杜小媛 赵升 +6 位作者 鲍萌萌 徐东会 李笑语 沙婧婧 周瑞佳 齐衍萍 刘欣禹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9,共12页
为了解秦皇岛昌黎邻近海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tsingdauense)的资源现状,科学评价该海域底栖环境生态健康状况,于2021年春、夏两季在昌黎邻近海域设置24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及环境要素的调查监测,并使用香农威... 为了解秦皇岛昌黎邻近海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tsingdauense)的资源现状,科学评价该海域底栖环境生态健康状况,于2021年春、夏两季在昌黎邻近海域设置24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及环境要素的调查监测,并使用香农威纳(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及AZTI海洋生物指数(AMBI)、多变量AZTI海洋生物指数(M AMBI)对昌黎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调查结果表明:2021年夏季昌黎邻近海域青岛文昌鱼平均生物密度为5 ind./m^(2),处于近年调查的最低水平。春、夏两季昌黎邻近海域青岛文昌鱼均以Ⅲ龄鱼为主,种群年龄结构出现异常现象。春、夏两季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89种,两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物种更替率较高。两季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密度为138 ind./m^(2),平均生物量为20.95 g/m^(2),平均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11。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及AMBI、M AMBI指数等生态健康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相近,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底栖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相较于春季,夏季受人为扰动程度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黎邻近海域 大型底栖动物 青岛文昌鱼 群落结构 海洋生态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