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昌宁-孟连结合带清平地区斜长角闪岩锆石年代学及Sr-Nd-Hf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彭智敏 付于真 +5 位作者 王国芝 关俊雷 耿全如 胡金锋 刘云鹤 张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1-526,共16页
昌宁-孟连结合带清平地区发育较为完整的蛇绿岩组合,主要由蚀变橄榄岩、蛇纹岩、枕状玄武岩、斜长角闪岩等构造单元组成。通过对该蛇绿混杂岩中的斜长角闪岩的LA-ICP-MS U-Pb锆石年代学研究,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33.9±... 昌宁-孟连结合带清平地区发育较为完整的蛇绿岩组合,主要由蚀变橄榄岩、蛇纹岩、枕状玄武岩、斜长角闪岩等构造单元组成。通过对该蛇绿混杂岩中的斜长角闪岩的LA-ICP-MS U-Pb锆石年代学研究,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33.9±2.9Ma,436.7±2.4Ma,说明斜长角闪岩形成为早志留世。对锆石原位微区Hf同位素锆石分析获得εHf(t)值为5.5~6.7,均值6.2。SiO2含量为45.65%~50.71%,平均为48.02%,K2O/Na2O比值0.07~0.23,具有富钠贫钾的亚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La/Yb)N=1.87~4.35,轻重稀土分馏明显,δEu=0.80~1.26,总体无明显的Eu异常。微量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和Zr具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反映俯冲带构造的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E-MORB的性质,经构造环境图解判别,样品均落入E-MORB区域,说明在早志留世昌宁-孟连洋存在俯冲消减的作用。(87Sr/86Sr)t=0.704289~0.704742,(143Nd/144Nd)t=0.512107~0.512172,εNd(t)值在0.54~1.81,均值为0.99。Sr-Nd-Hf同位素组成表明,斜长角闪岩岩浆源区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EMII),未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可能受到昌宁-孟连洋俯冲沉积物析出流体的影响。Pb同位素特征显示具有Dupal异常特征,说明在昌宁-孟连结合带双江清平地区在早志留世存在与现今印度洋一致的Dupal异常地幔域,昌宁-孟连结合带在早志留世位于南半球,说明昌宁-孟连早志留世洋盆所处位置属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锆石U-PB年龄 SR-ND-HF同位素 -古特提斯洋 昌宁-孟连结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宁-孟连结合带斜长角闪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冬兵 罗亮 +3 位作者 唐渊 尹福光 王保弟 王立全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7-28,共12页
昌宁-孟连结合带牛井山地区发育以构造岩片和透镜体形式产出的斜长角闪岩,其对于认识和恢复昌宁-孟连结合带特提斯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牛井山蛇绿混杂岩带内的斜长角闪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及全岩... 昌宁-孟连结合带牛井山地区发育以构造岩片和透镜体形式产出的斜长角闪岩,其对于认识和恢复昌宁-孟连结合带特提斯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牛井山蛇绿混杂岩带内的斜长角闪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及全岩地球化学研究。锆石CL图像揭示斜长角闪岩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72±1.2 Ma(MSWD=1.1,n=21),代表斜长角闪岩原岩时代。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斜长角闪岩Si O2含量为51.83%~52.6%,全碱(Na2O+K2O)含量为3.33%~4.16%,Na2O/K2O比值为5.8~19.8,属于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列。微量元素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具有N-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原岩恢复研究揭示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272±1.2 Ma的N-MORB型辉长岩。斜长角闪岩锆石初始(176Hf/177Hf)i值为0.282906~0.282956,对应的εHf(t)为10.7~12.5;单阶段亏损地幔Hf模式年龄tDM1为416~499 Ma(平均值为466Ma),明显老于原岩结晶时代。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Hf模式年龄揭示昌宁-孟连特提斯洋在272 Ma时具有一个长期亏损的地幔,地幔年龄为早古生代416~499 Ma。结合该带存在早古生代洋壳残余及洋壳俯冲成因埃达克岩的事实,我们认为昌宁-孟连带是一个连续演化的原-古特提斯洋,晚古生代272 Ma时还存在洋中脊扩张并产生具有N-MORB性质的洋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锆石U-PB定年 -古特提斯洋 昌宁-孟连结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结合带: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的界线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保弟 王立全 +4 位作者 周道卿 王冬兵 于云鹏 闫国川 吴喆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83-1798,共16页
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的界线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青藏高原及三江造山带构造格局、特提斯演化等方面的深刻认识。根据新的地质调查资料与研究成果,在梳理有关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界线不同观点的基础上,... 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的界线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青藏高原及三江造山带构造格局、特提斯演化等方面的深刻认识。根据新的地质调查资料与研究成果,在梳理有关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界线不同观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龙木错-双湖结合带与昌宁-孟连结合带不同时期蛇绿混杂岩的地质特征、发育时限及其构造环境,二者洋盆经历了相似的洋盆扩张、俯冲消减及弧-弧(陆)碰撞造山过程,发生深俯冲及折返的时间也基本相当,一致表明二者在构造属性上具有亲缘性,认为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特提斯洋共同构成了原-古特提斯大洋最终消亡后的残迹。南、北羌塘地块基底具有不同的航磁异常,指示龙木错-双湖特提斯洋两侧陆块演化过程不同。以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特提斯洋为界,南北分别为冈瓦纳大陆北缘中生代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和泛华夏大陆南缘晚古生代羌塘-三江造山系,两大造山系经历了不同的构造演化过程。结合生物区系、地球物理等其他区域资料,认为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结合带是青藏高原上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的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木错-双湖结合带 昌宁-孟连结合带 特提斯洋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冈瓦纳大陆 泛华夏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宁-孟连结合带奥陶纪洋岛玄武岩的识别及其构造意义——来自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25
4
作者 孙载波 曾文涛 +4 位作者 周坤 吴嘉琳 李龚健 黄亮 赵江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60-1771,共12页
西南三江昌宁-孟连构造带传统被认为是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洋的缝合带。在该构造带中段铜厂街蛇绿混杂岩东侧勐勇—芒红一带,新识别出一套近南北向展布的灰绿色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和硅质岩、浅变质泥质粉砂岩组成的火山-沉积岩... 西南三江昌宁-孟连构造带传统被认为是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洋的缝合带。在该构造带中段铜厂街蛇绿混杂岩东侧勐勇—芒红一带,新识别出一套近南北向展布的灰绿色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和硅质岩、浅变质泥质粉砂岩组成的火山-沉积岩系。对杏仁状玄武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其^(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49.3±8.4Ma(MSWD=3.5),表明该套火山岩喷发于奥陶纪。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富铝(12.11%~15.04%)、富钠(K_2O/N_2O=0.03~0.44)、高Mg~#值(45.9~61.7),同时,该套火山岩中MgO=6.78%~12.34%,平均为9.43%,Cr=58.6×10^(-6)~636×10^(-6),平均为310.3×10^(-6),Ni=57.4×10^(-6)~410×10^(-6),平均为202.1×10^(-6),Nb=18.9×10^(-6)~32.8×10^(-6),平均为25.06×10^(-6),具有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的"直线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La/Yb)_N=5.25,(Ce/Yb)_N=4.42,(Ce/Sm)_N=1.68,稀土元素总量随全碱含量增大有升高的趋势,表明其为亚速尔型洋岛。总体上,该套火山岩具碱性OIB(洋岛玄武岩)的特征,可能是大洋板内热点前部熔融的产物。亚速尔型洋岛玄武岩的出现代表了特提斯洋盆内洋岛发育早期阶段的物质记录,为重新认识滇西南昌宁—孟连地区特提斯主洋盆开阔多岛洋的格局提供了丰富的岩石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速尔型洋岛 碱性玄武岩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奥陶纪 昌宁-孟连结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双江县清平地区斜长角闪岩年龄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昌宁-孟连洋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3
5
作者 彭智敏 关俊雷 +5 位作者 付于真 胡金锋 张璋 王国芝 任飞 张向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05-1919,共15页
近年,昌宁-孟连结合带已获得了大量早古生代残余洋壳年龄及与之对应的弧岩浆记录,但晚古生代大洋演化相关的记录较少,缺乏高精度的年代学数据,制约了对昌宁-孟连洋演化的认识。通过对双江县清平地区2件斜长角闪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 近年,昌宁-孟连结合带已获得了大量早古生代残余洋壳年龄及与之对应的弧岩浆记录,但晚古生代大洋演化相关的记录较少,缺乏高精度的年代学数据,制约了对昌宁-孟连洋演化的认识。通过对双江县清平地区2件斜长角闪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42±3 Ma、410±6 Ma、365±6 Ma,其中410±6 Ma为继承年龄,其余代表岩浆结晶年龄。斜长角闪岩样品地球化学特征显示,SiO_(2)含量为47.28%~48.18%,平均为47.90%,K_(2)O/Na_(2)O值小于1,具有富钠贫钾的特征。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高场强元素Nb、Ta无明显的亏损,Ti、Zr呈弱的负异常,总体特征具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的性质。(^(87)Sr/^(86)Sr)t=0.705288~0.705750,(^(143)Nd/^(144)Nd)t=0.512373~0.512424,ε_(Nd)(t)值为4.01~5.00,平均值4.72。Sr-Nd-Pb同位素组成表明,斜长角闪岩岩浆主要来源于富集型地幔(EMII)并具DUPAL异常的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清平地区在442~365 Ma发育洋盆,表明昌宁-孟连结合带经历了原-古特提斯洋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古特提斯 锆石U-PB年龄 SR-ND-PB同位素 昌宁-孟连结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澜沧岩群钠长浅粒岩锆石U-Pb测年、Hf同位素组成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韩文文 彭智敏 +3 位作者 张辑 关俊雷 胡金锋 刘云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82-1294,共13页
澜沧岩群位于滇西"三江"地区的昌宁-孟连结合带,是研究特提斯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双江地区出露的钠长浅粒岩进行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讨论了岩石的成因和形成时代,以及大地构造演化。利用LA-ICP... 澜沧岩群位于滇西"三江"地区的昌宁-孟连结合带,是研究特提斯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双江地区出露的钠长浅粒岩进行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讨论了岩石的成因和形成时代,以及大地构造演化。利用LA-ICP-MS对钠长浅粒岩中具有典型岩浆震荡环带的锆石U-Pb定年,获得了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76.5±1.6Ma,形成时代为早奥陶世(O1)。Hf同位素原位分析获得锆石εHf(t)值为-5.6^-2.2,TDMc年龄为1591~1802Ma,表面源区物质形成于早元古代晚期-中元古早期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岩石地球化学分析,钠长浅粒岩的原岩为花岗闪长岩,具有高硅SiO2=67.89%~68.91%、富铝Al2O3=14.48%~15.14%、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特征;轻稀土富集,整体呈"右"倾型;δEu值介于0.60~0.64之间,呈现强Eu负异常,表明斜长石从岩浆中结晶分离。分析认为,钠长浅粒岩的原岩应特为昌宁-孟连特提斯洋在弧-陆碰撞阶段形成的岛弧花岗岩,与奥陶纪惠民岩组火山岩具有相同的大地构造背景;随着特提斯洋俯冲消减进入陆内挤压阶段,岛弧花岗岩呈俯冲增生杂岩拼贴到昌宁-孟连结合带与临沧花岗岩带之间,组成了澜沧岩群构造岩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双江地区 澜沧岩群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昌宁-孟连结合带 岛弧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澜沧谦迈地区榴辉岩岩石学、矿物学特征及变质演化p-T轨迹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载波 胡绍斌 +7 位作者 周坤 周听全 赵江泰 王云晓 张星培 张生泽 王慧宁 王巍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05-1115,共11页
澜沧谦迈地区位于西南三江昌宁-孟连结合带中段。新近在该地区发现榴辉岩,与双江县勐库地区退变榴辉岩一样,谦迈地区榴辉岩也产于湾河蛇绿混杂岩带内,岩石新鲜,后期退变质作用改造弱,岩石学信息保留完整。主要矿物成分为石榴子石、绿辉... 澜沧谦迈地区位于西南三江昌宁-孟连结合带中段。新近在该地区发现榴辉岩,与双江县勐库地区退变榴辉岩一样,谦迈地区榴辉岩也产于湾河蛇绿混杂岩带内,岩石新鲜,后期退变质作用改造弱,岩石学信息保留完整。主要矿物成分为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金红石、角闪石、绿帘石、石英等,直接围岩为白云(钠长)片岩和斜长角闪岩,白云(钠长)片岩主要由多硅白云母、石英和长石构成。根据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将谦迈地区榴辉岩划分为4个变质阶段,其中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硬柱石+蓝闪石+金红石+石英。初步研究表明,峰期榴辉岩相变质温度和压力分别为600℃和2.5GPa。新发现的榴辉岩为研究三江地区特提斯构造演化提供了关键性资料,该榴辉岩变质演化p-T轨迹的研究对探讨古特提斯洋的俯冲-造山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矿物学 岩石学 P-T轨迹 昌宁-孟连结合带 澜沧县谦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双湖早古生代斜长角闪岩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桂花 彭智敏 +1 位作者 张璋 关俊雷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96-102,共7页
羌塘盆地中部双湖县齐陇乌如沟出露一套斜长角闪岩,通过对该斜长角闪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50.1±5.0Ma,表明该变基性岩形成于晚奥陶世。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分析表明,SiO_2含量在45.67%~51.68%,Na_2O为... 羌塘盆地中部双湖县齐陇乌如沟出露一套斜长角闪岩,通过对该斜长角闪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50.1±5.0Ma,表明该变基性岩形成于晚奥陶世。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分析表明,SiO_2含量在45.67%~51.68%,Na_2O为0.98%~2.54%,总体呈现明显的高Na、低K的特点。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小,Eu具有轻度的正异常。微量元素Rb、Ba和U元素相对较为富集,Nb、Ta和Zr具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E-MORB的性质,代表了古特提斯洋壳的残余。齐陇乌如沟斜长角闪岩的年龄与昌宁-孟连结合带的铜厂街蛇绿岩和湾河蛇绿岩形成年龄基本一致,地球化学性质相似,说明龙木错-双湖结合带与昌宁-孟连结合带代表了一个统一的原(古)特提斯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木错-双湖结合带 昌宁-孟连结合带 双湖齐陇乌如沟 锆石U-PB年龄 斜长角闪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漕涧地区三叠纪流纹岩铌矿化的物质来源及富集机制
9
作者 黄亮 孙载波 +5 位作者 杨淑胜 赵枫 田素梅 王晓林 方雄 周家喜 《岩石学报》 2025年第8期2702-2717,共16页
火山岩型Nb矿床相对稀缺,其成矿物质来源和富集机制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团队在三江昌宁-孟连结合带北端的漕涧地区发现了一套全岩铌矿化的三叠纪流纹岩,其Nb富集程度是大陆地壳的13.8倍。该流纹岩铌矿化在三江地区为首次发现,具独特性,... 火山岩型Nb矿床相对稀缺,其成矿物质来源和富集机制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团队在三江昌宁-孟连结合带北端的漕涧地区发现了一套全岩铌矿化的三叠纪流纹岩,其Nb富集程度是大陆地壳的13.8倍。该流纹岩铌矿化在三江地区为首次发现,具独特性,开展深入研究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明显。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灰白色流纹岩具较高SiO_(2)和K_(2)O含量,其他主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属强过铝质和高钾质系列;LREE不同程度富集,LREE、HREE分馏明显;Ba、Sr和Ti亏损,U不同程度亏损和富集,以及Rb、Th、Nb、Ta、Zr、Hf富集,属高分异A 1型花岗岩类,代表昌宁-孟连结合带处于伸展阶段。锆石原位ε_(Hf)(t)值和全岩ε_(Nd)(t)值均为正,相关二阶模式年龄较为相近,均为新元古代拉伸纪产物;全岩Nd、Pb同位素组成显示,岩浆源区来自新元古代拉伸纪富集地幔(EMⅡ型)的部分熔融。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套流纹岩的结晶分异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SiO_(2)小于~77.0%时,岩浆熔体具强烈的结晶分异,不仅晶出了大量贫Nb矿物,而且赋Nb矿物发生了析出但未达饱和;第二阶段:SiO_(2)大于~77.0%,残余熔体粘性大,除钾长石以外,岩浆结晶分异的程度或有效性极低,以及流纹岩中Nb类质同象或超显微包体状的赋存形式主要产于该阶段。综合研究认为,流纹岩Nb的富集起源于初始富Nb的富集地幔,并在第一阶段的结晶分异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岩 铌矿化 富集地幔 A 1型花岗岩类 结晶分异 昌宁-孟连结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