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嗜线虫致病杆菌All对小菜蛾拒食作用物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金永玲 韩日畴 丛斌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2-137,共6页
采用叶碟法测定了36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菌株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二龄幼虫的拒食作用,其中10个菌株对小菜蛾幼虫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率高于75%。以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us All菌株为代表,研究了对小菜蛾... 采用叶碟法测定了36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菌株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二龄幼虫的拒食作用,其中10个菌株对小菜蛾幼虫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率高于75%。以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us All菌株为代表,研究了对小菜蛾有拒食作用的物质与细菌生长过程、型变、pH值、温度、有机溶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拒食物质产生于细菌的对数增长期和稳定期,在稳定期最高,拒食率达85%左右;次生型菌液未能分泌足够的拒食物质,其拒食率在20%以下。在-80℃-100℃的范围内,其拒食率均在81%以上。pH3-11范围内,对拒食物质稳定性有一定影响,选择性拒食率变化不大,均在96%以上;非选择性拒食率变化明显,pH值为3、5、7、11时,非选择性拒食率下降至23.1%-34.9%。拒食物质可与氯仿、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乙醇相溶,其提取液对小菜蛾拒食率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 线致病杆菌 小菜蛾 拒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怀文先生在中国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早期研究中的贡献——追忆杨怀文先生
2
作者 李广悦 杨秀芬 +2 位作者 曾洪梅 任杰 袁京京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4-1376,共3页
本文回顾了杨怀文先生在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研究领域的主要工作,包括资源采集、保藏技术、资源评价以及挖掘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填补了我国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还对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 本文回顾了杨怀文先生在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研究领域的主要工作,包括资源采集、保藏技术、资源评价以及挖掘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填补了我国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还对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 蛋白 抗菌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秀花 马娟 +2 位作者 姜占发 李永国 陈书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1,90,共6页
为了探明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本研究测定了2株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bovienii HJ4)和(X.bovienii HF22)及2株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 F30—4)和(Photorhabdus sp.S21)对灰霉(... 为了探明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本研究测定了2株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bovienii HJ4)和(X.bovienii HF22)及2株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 F30—4)和(Photorhabdus sp.S21)对灰霉(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个菌株的培养液对灰霉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稀释5倍的培养液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70%~85%,稀释10倍的培养液抑菌效果仍达50%以上。其中HF22菌株效果最好,其稀释5倍的培养液抑菌效果可达84.92%;另外,滤液对灰霉病菌的孢子萌发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HJ4菌株效果最好,稀释5倍时达34.98%。HF22菌株的细胞10倍稀释液、滤液10倍稀释液的抑菌率分别为74.19%和18.92%,可见其抑菌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用不同温度对HF22菌株的细胞、滤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温度对其滤液抑菌活性无影响,而其细胞能耐50℃处理10min,但在70℃处理10min时,其抑菌活性显著下降;HF22菌株的滤液经20w紫外灯照射0.5、1h时,对其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而细胞经紫外线照射0.5h时其抑菌活性则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 共生 草莓灰霉病菌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马丽丽 许艳丽 台莲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1,共5页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能够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如抑菌物质、杀虫蛋白和胞外酶等。其中产生抗生素是共生细菌的普遍特征,并且其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疫霉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对共生细菌的有效抑菌成分进行...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能够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如抑菌物质、杀虫蛋白和胞外酶等。其中产生抗生素是共生细菌的普遍特征,并且其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疫霉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对共生细菌的有效抑菌成分进行分离提取,有助于发现新的抗生素。本文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抑菌作用活性物质的种类、致病机理、产生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 共生细菌 致病杆菌属 光杆状菌属 代谢物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共生性与病原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游娟 梁世中 韩日畴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8-173,共6页
本文对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共生性和病原性及其相关基因近年来的研究概况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可能的共生因子和昆虫毒性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模式。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 共生细菌 共生 病原 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的分子鉴定及其培养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方香玲 郭琪 +2 位作者 易晓华 王永宏 张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9-204,211,共7页
【目的】确定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YL001和YL002菌株的分类及其系统进化地位,并为该类生物资源的后续研究及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对YL001和YL002菌株进行分子鉴定,PCR扩增并克隆其16srRNA全序列,对其全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及系... 【目的】确定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YL001和YL002菌株的分类及其系统进化地位,并为该类生物资源的后续研究及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对YL001和YL002菌株进行分子鉴定,PCR扩增并克隆其16srRNA全序列,对其全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并采用参数测定法对其培养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YL001和YL002菌株与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种内菌株形成一个类群,序列同源性大于99%,与发光杆菌(Photorhabdus)属内菌株的序列同源性大于94%。2菌株的延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分别为0~6,6~18,18~66和66h;培养12h后,YL001和YL002菌株发酵液的pH值分别降低至5.70和5.56,此后逐渐上升,至发酵结束时其pH值分别为7.74和8.07t培养0~18h时2菌株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迅速降低,此后保持稳定;12h时氨基氮含量达到最低,此后开始缓慢上升;YL001菌株培养54h后及YL002菌株培养42和66h后,其对番茄灰霉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YL001和YL002菌株属于嗜线虫致病杆菌种内的菌株;YL001和YL002菌株的培养特性符合细菌生长和代谢的一般规律,其适宜的发酵周期分别为54和6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 共生细菌 16S rRNA全序列 系统发育树 培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宇 郭付振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82-84,共3页
概述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毒素、次生代谢物及其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 共生 毒素 次生代谢物 基因工程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植物寄生线虫卵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洁 许艳丽 姚钦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6-899,共4页
为探讨昆虫病原线虫体内携带的共生细菌对植物寄生线虫卵的毒性,从实验室保存的4个品系昆虫病原线虫中分离出4个共生细菌菌株,分别为Photorhabdus luminescens-NJ、Photorhabdus luminescens-Hb(USA)、Xenorhabdus nematophilus-Sc和X... 为探讨昆虫病原线虫体内携带的共生细菌对植物寄生线虫卵的毒性,从实验室保存的4个品系昆虫病原线虫中分离出4个共生细菌菌株,分别为Photorhabdus luminescens-NJ、Photorhabdus luminescens-Hb(USA)、Xenorhabdus nematophilus-Sc和Xenorhabdus nematophilus-Sc-All,检测了共生细菌对植物寄生线虫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品系共生细菌对大豆胞囊线虫和根结线虫的卵孵化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豆胞囊线虫和根结线虫卵孵化抑制率范围分别为74.1%-100%和57.8%-89.2%,但是不同品系所表现出的抑制作用不同,光杆菌属(Photorhabdus spp.)NJ菌株和Hb(USA)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毒性明显强于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 spp.)Sc和Sc-All菌株,卵孵化抑制率分别为100%和89.7%,而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毒性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 spp.)SC菌株和SCAll则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卵孵化抑制率分别达到89.2%和78.2%。证明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植物寄生线虫卵具有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 共生细菌 大豆胞囊线 南方根结线 卵孵化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的型态变异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立霞 杨怀文 黄大日方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2000年第2期92-95,共4页
本文阐述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型态变异的研究近况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 共生细菌 型态变异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胞内晶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游娟 梁世中 韩日畴 《昆虫天敌》 CSCD 2005年第2期76-82,共7页
初生型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及嗜线虫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细菌分别与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itis)和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昆虫病原线虫互惠共生。这类昆虫病原细菌在稳定生长期分别产生两种形态各异的胞内晶体蛋白。本文... 初生型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及嗜线虫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细菌分别与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itis)和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昆虫病原线虫互惠共生。这类昆虫病原细菌在稳定生长期分别产生两种形态各异的胞内晶体蛋白。本文回顾了这类蛋白的研究历史和最新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胞内晶体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同时讨论这种晶体蛋白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晶体蛋白 昆虫病原细菌 XENORHABDUS PHOTORHABDUS 昆虫病原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日畴 《昆虫天敌》 CSCD 1991年第4期198-201,193,共5页
Steinernema和Heierorhabditis属昆虫病原线虫作为生物防治因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这类线虫感染期幼虫肠腔中专化性地携带Xenorhabdus属共生细菌。近年来,明确了Xenorhabdus共生细菌对线虫大量培养的作用,筛选了廉价、方便的线... Steinernema和Heierorhabditis属昆虫病原线虫作为生物防治因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这类线虫感染期幼虫肠腔中专化性地携带Xenorhabdus属共生细菌。近年来,明确了Xenorhabdus共生细菌对线虫大量培养的作用,筛选了廉价、方便的线虫人工培养基,从而导致了线虫的商业化生产。自五十年代,特别是七十年代末,我国从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引进了大批Steinernema与Heterorhabditis线虫,同时也从土壤或自然寄主中分离出许多本国线虫种或品系(李丽英 1979;戴冠群 1984;王国汉 1984;刘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 共生细菌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鑫鹏 王从丽 李春杰 《土壤与作物》 2017年第4期256-262,共7页
为探讨不同种(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的不同稀释倍数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卵孵化的影响,采用培养皿法进行室内生测,定期调查根结线虫卵孵化情况。结果表明,4种(品系)昆虫病原线虫(斯氏属两个种和嗜菌异小杆两个品系... 为探讨不同种(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的不同稀释倍数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卵孵化的影响,采用培养皿法进行室内生测,定期调查根结线虫卵孵化情况。结果表明,4种(品系)昆虫病原线虫(斯氏属两个种和嗜菌异小杆两个品系)共生细菌的10×稀释液,6 d时Hb-NJ共生菌使M.incognita的卵孵化率最低,为8.6%,以TSY培养液为对照,其孵化率为29.1%,Hb-NJ共生菌对M.incognita卵孵化的抑制作用最强,相对抑制率为70.6%,其它3种昆虫病原线虫Hb-IGA、Sc-All和Sf-IGA共生细菌的孵化率为分别为24%、22.6%和25.2%,其相对抑制率是17.2%、22.3%和13.4%;8 d时线虫Hb-NJ、Hb-IGA和Sc-All共生菌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67.1%、39.3%和41.7%,10 d时4种(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对M.incognita的孵化率和抑制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种(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20×和50×稀释液对M.incognita卵孵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基于以上结果,Hb-NJ的共生细菌可以通过抑制南方根结线虫的卵孵化导致线虫群体下降而达到防治线虫的目的,因此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杀线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线 昆虫病原线 共生 孵化率 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抑菌物质的分离与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向东 林茂松 丁晓帆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25-127,132,共4页
发光杆菌(Photorhabdusluminescens)是从昆虫病原线虫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bacteriophora)体内分离出的能拮抗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共生细菌,该细菌是寄生在昆虫病原线虫肠道内的一种细菌,二者互惠共生。共生细菌发酵滤... 发光杆菌(Photorhabdusluminescens)是从昆虫病原线虫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bacteriophora)体内分离出的能拮抗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共生细菌,该细菌是寄生在昆虫病原线虫肠道内的一种细菌,二者互惠共生。共生细菌发酵滤液具较强的抑菌活性,48h发酵滤液抑菌圈半径最大达6.5mm;培养滤液经80%硫酸铵沉淀,透析,冷冻干燥后,其粗提物具抗菌活性,但不耐高温,40℃失活,粗蛋白经分子筛SephadexG-100层折柱洗脱,洗脱峰V具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 共生细菌 抑菌物质 分离 抑菌活性 发光杆菌 异小杆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黎明 李素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5-37,共3页
对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目前在农业上的应用情况、杀虫毒素、抗茵物质及其基因工程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 共生细菌 毒素 抗菌物质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水稻纹枯病的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15
作者 邵晨霞 朱华珺 +7 位作者 刘絮宁 杨祎 唐少军 任锐 颜莲莲 鲁湘 许隽 刘洋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5-1016,共12页
【目的】从二化螟个体中分离获得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从中筛选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高抑菌活性的菌株,以进一步丰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资源,为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应用于二化螟和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血淋巴法从斯... 【目的】从二化螟个体中分离获得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从中筛选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高抑菌活性的菌株,以进一步丰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资源,为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应用于二化螟和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血淋巴法从斯氏线虫侵染致死的二化螟个体中分离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利用NBTA培养形态结合16SrRNA扩增测序鉴定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种类;利用平板培养法测定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率,筛选获得高抑菌活性菌株;对高抑菌活性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液体培养获得高抑菌活性菌株生长曲线;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高抑菌活性菌株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筛选菌株液体发酵的装液量、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转速最佳条件。【结果】共分离获得5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鉴定为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NBTA培养特性表明5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中1株为次生菌,其余4株为初生菌;其中初生菌株HN04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率最高,为73.62%,次生菌株HN01的抑菌率最低,为55.29%,菌株HN01与4株初生菌的抑菌率差异显著(P<0.05),选择抑菌率最高的菌株HN04进行后续研究。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菌株HN04由1条环状染色体组成,大小为7998302bp,平均GC含量为44.03%;菌株HN04对数生长期为4~28h,稳定期为28~52 h,52 h后进入衰亡期。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菌株HN04液体发酵条件,获得培养基组合为2.0%麦芽糖、2.0%蛋白胨、1.0%NaCl,各因素对发酵液中菌体浓度的影响顺序为氮源因子>无机盐因子>碳源因子;最佳液体发酵条件为三角瓶装液量30%~40%、菌种接种量4%~12%、发酵温度28~32°C、转速180 r/min。【结论】从二化螟个体中分离获得嗜线虫致病杆菌HN04,该菌株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优化的液体发酵方案可用于快速、大批量培养菌株HN04菌悬液。菌株HN04具有开发为防治二化螟和水稻病害生防菌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共生 线致病杆菌 二化螟 水稻纹枯病 抑菌活性 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昆虫病原线虫卡森斯氏线虫0657L生长发育及其共生细菌伯氏致病杆菌0657L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茜童 陈红 +1 位作者 王兴铎 钱秀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7,共10页
【目的】为探讨胰岛素对昆虫病原线虫卡森斯氏线虫Steinernema kraussei 0657L生长发育及其共生细菌的影响。【方法】吸取1.5 mL 3000头/mL的卡森斯氏线虫0657L悬浮液侵染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3龄幼虫,25℃培养24 h后分离卡森斯... 【目的】为探讨胰岛素对昆虫病原线虫卡森斯氏线虫Steinernema kraussei 0657L生长发育及其共生细菌的影响。【方法】吸取1.5 mL 3000头/mL的卡森斯氏线虫0657L悬浮液侵染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3龄幼虫,25℃培养24 h后分离卡森斯氏线虫0657L的共生细菌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bovenii 0657L;分别用1∶500胰岛素和1∶5000胰岛素处理伯氏致病杆菌0657L后饲喂卡森斯氏线虫0657L,借助体视显微镜观测伯氏致病杆菌0657L在胰岛素处理1~6 d时的菌落直径并计算生长速率,计算卡森斯氏线虫0657L寿命、存活率、每30 s头部摆动次数和每30 s吞咽次数,评价其平均寿命、运动能力及吞咽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5000胰岛素和1∶500胰岛素处理组伯氏致病杆菌0657L的菌落直径在对数生长期(处理2 d时)可分别增大77.2%和54.0%,生长速率可由空白对照组的68.0μm/d分别提高至120.4和104.7μm/d;卡森斯氏线虫0657L寿命分别延长27.3%和45.5%;卡森斯氏线虫0657L 3龄幼虫每30 s头部摆动次数分别提高56.3%和74.7%,3和4龄幼虫及成虫每30 s吞咽次数分别提高50.9%和65.5%,26.8%和35.2%及23.7%和21.1%。【结论】胰岛素可以显著促进卡森斯氏线虫0657L共生细菌伯氏致病杆菌0657L单菌落的生长和提高其生长速率,能够通过伯氏致病杆菌0657L间接延长卡森斯氏线虫0657L的寿命,提高昆虫病原线虫的运动和吞咽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延长昆虫病原线虫商品货架期提供科学依据,为昆虫病原线虫的高效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森斯氏线 伯氏致病杆菌 胰岛素 昆虫病原线 共生细菌 生长发育 寿命 运动 吞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对番茄潜叶蛾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17
作者 田海艳 刘桂清 +6 位作者 曹梦宇 张静航 刘双清 张亚 张毅波 张桂芬 万方浩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I0006-I0011,共17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世界性入侵性害虫,起源于南美洲,主要危害茄科作物。当前,番茄潜叶蛾主要防控手段为化学防治,但化学防治易引起害虫抗药性水平升高,对环境、非靶标物种造成危害,甚至还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世界性入侵性害虫,起源于南美洲,主要危害茄科作物。当前,番茄潜叶蛾主要防控手段为化学防治,但化学防治易引起害虫抗药性水平升高,对环境、非靶标物种造成危害,甚至还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将生物防治技术用于番茄潜叶蛾防控。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EPNs)是害虫生物防治的常用生防作用物,也是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ive Pest Management,IPM)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开展番茄潜叶蛾生物防治的研究内容比较零散,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全球范围内利用EPNs防治番茄潜叶蛾的研究进展,并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了综述:(1)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2)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番茄潜叶蛾研究进展;(3)环境因素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效的影响;(4)昆虫病原线虫与其他防控措施联合施用技术。本文总结了提高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控番茄潜叶蛾效力的方法,并对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控番茄潜叶蛾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综合治理 昆虫病原线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补充调查及对草地贪夜蛾高致病力线虫品系筛选
18
作者 刘佳 薛银霞 +1 位作者 臧建成 钱秀娟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2-449,共18页
【目的】为进一步摸清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筛选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具有高致病力的本土线虫。【方法】2023年7月-2024年4月分别在甘肃省定西市、白银市、庆阳市、兰州市、武威市和酒泉市地区,利用大蜡螟Galleria mell... 【目的】为进一步摸清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筛选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具有高致病力的本土线虫。【方法】2023年7月-2024年4月分别在甘肃省定西市、白银市、庆阳市、兰州市、武威市和酒泉市地区,利用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诱集法对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进行调查。对诱集到的侵染期线虫体长、最大体宽、头到排泄孔的距离、头到神经环的距离、头到基食道球基部的距离、尾长、肛门处体宽等形态学指标进行测量与分析;同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各个线虫品系的ITS基因和28S rDNA基因D2-D3区序列进行扩增并对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来进行分类鉴定。利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测定了Steinernema feltiae 0819B,S.feltiae 0931L,S.hebeiense 0847H,S.everestense 0821S,Heterorhabditis megidis 0853BH,H.megidis 0872L,H.beicherriana 0817H,H.beicherriana 0861H和H.beicherriana 0415L共9个线虫品系(200 IJs/头)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致病力,并评估了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3龄、4龄、5龄和老熟幼虫)对1个高致病力品系H.megidis 0872L的敏感性以及不同侵染剂量(50,100,150,200,250,300和350 IJs/头)、环境温度(13,17,21,25,29和33℃)对H.megidis 0872L致病力的影响。【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20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包括斯氏属Steinernema 3种:S.feltiae,S.hebeiense和S.everestense,其中S.everestense为国内首次记录;异小杆属Heterorhabditis 2种:H.megidis和H.beicherriana。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H.megidis 0872L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致病力最强,侵染96 h后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79.63%;进一步探讨影响H.megidis 0872L对草地贪夜蛾致病力的单因子发现草地贪夜蛾5龄幼虫对H.megidis 0872L最为敏感,H.megidis 0872L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最佳侵染剂量为250 IJs/头,最适侵染温度为25℃。【结论】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较为资源丰富,它们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高的致病力,其中H.megidis 0872L表现出良好的生物防治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 草地贪夜蛾 诱集分离 分类鉴定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及代谢产物对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
19
作者 吴黎黎 谢倚帆 +10 位作者 常豆豆 黄铭慧 姜野 秦瑞峰 蒋丹 韦柳利 王旋 赵亚男 窦悦文 王从丽 李春杰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3期381-389,共9页
为探讨不同种昆虫病原线虫(EPN)共生菌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温室盆栽定量接种试验;为明确EPN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对根结线虫卵孵化和二龄幼虫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Meloidogyne incognita(M.incognita)在中蔬... 为探讨不同种昆虫病原线虫(EPN)共生菌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温室盆栽定量接种试验;为明确EPN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对根结线虫卵孵化和二龄幼虫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Meloidogyne incognita(M.incognita)在中蔬4号番茄上接种剂量为1000、2000和5000个卵·株^(−1)时,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Xb-IGA和Pl-IGA对M.incognita卵的繁殖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效果为59.4%~73.9%。Meloidogyne hapla(M.hapla)在VFNT番茄上接种剂量为2000个卵·株^(−1)时,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Pl-IGA对M.hapla卵的繁殖抑制效果最好,可达74.5%,与常规药剂阿维菌素(82.2%)差异不显著。4种EPN共生菌均能有效降低M.incognita和M.hapla侵染后的发病程度,对番茄根部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生测试验7 d时,4种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代谢产物的2倍稀释液和5倍稀释液对M.incognita和M.hapla卵孵化抑制率为55.1%~94.8%,对M.incognita二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34.2%~47.8%,对M.hapla二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59.6%~79.9%。因此,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对根结线虫是非常有潜力的生物杀线虫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线 昆虫病原线 共生 代谢产物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和共生细菌培养系统中噬菌体的检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游娟 韩日畴 吴振强 《昆虫天敌》 CSCD 2003年第2期49-54,共6页
本文利用紫外照射、温度、pH、盐度诱导五株溶源性共生菌株Xenorhabdus和,同时测定斯氏和异小杆属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24,S.carpocapsae ALL,S.feltiae English,S.feltiae SN,Heterorhabditis bacterophora H06在体外培养过... 本文利用紫外照射、温度、pH、盐度诱导五株溶源性共生菌株Xenorhabdus和,同时测定斯氏和异小杆属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24,S.carpocapsae ALL,S.feltiae English,S.feltiae SN,Heterorhabditis bacterophora H06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是否存在感染共生细菌的噬菌体。结果未发现噬菌斑,说明实验菌株在实验诱导条件下以及昆虫病原线虫固体培养系统中不可能诱发噬菌体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 共生细菌 噬菌体 固体培养 生物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