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有Etp28基因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1
作者 杨林 朱维 +7 位作者 何建国 龙綮新 曲士芮 王珣章 江静波 谢明权 吴惠贤 谢宏料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6年第S1期170-174,共5页
以含有柔嫩艾美耳球虫(广东株)子孢子折光体抗原Etp28基因的重组质粒pGEM-T-Etp28为材料,分别构建了可表达GST/6×His-Etp28融合蛋白和Etp28非融合蛋白的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AcGHLT-A-Etp28和pSXIVVI+X3-Etp28,并... 以含有柔嫩艾美耳球虫(广东株)子孢子折光体抗原Etp28基因的重组质粒pGEM-T-Etp28为材料,分别构建了可表达GST/6×His-Etp28融合蛋白和Etp28非融合蛋白的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AcGHLT-A-Etp28和pSXIVVI+X3-Etp28,并探讨了两种重组转移载体质粒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p28基因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的猪脑心肌炎病毒样颗粒的表达及鉴定
2
作者 王运航 景伟 +3 位作者 穆素雨 孙世琪 郭慧琛 白满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71-4578,共8页
脑心肌炎(encephalomyocarditis)是由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引起的以猪的脑炎、心肌炎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目前国内尚无有效疫苗。本研究旨在开发一款安全有效的疫苗以防控该病... 脑心肌炎(encephalomyocarditis)是由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引起的以猪的脑炎、心肌炎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目前国内尚无有效疫苗。本研究旨在开发一款安全有效的疫苗以防控该病。采用P1、3CD共表达的构建策略,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获得EMC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als,VLPs)并将其免疫小鼠,初步评价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效果。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特异性抗体滴度达到1∶192以上,中和抗体滴度达到1∶64以上,且与ISA206佐剂混合使用可诱导机体产生更高的抗体水平。IL-4、IFN-γ、IL-5、TNF-α细胞因子水平均可达到20 pg·mL^(-1),且明显高于PBS组。综上,本研究获得的EMCV病毒样颗粒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还能诱导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助于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疫苗的保护效果,为EMCV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脑心肌炎病毒 病毒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早期启动子载体的构建及报道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邓小昭 朱反修 +2 位作者 刁振宇 高健 齐义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00-203,,206,,共5页
目的 :用苜蓿尺蠖核多角体病毒 (Ac NPV)的 IE1基因启动子构建杆状病毒早期基因启动子载体。 方法 :以 Ac NPV p10基因为侧翼序列 ,并将新霉素抗性基因 (neo)插入 IE1基因启动子下游 ,得到转移载体 p Ac PIneo。将它和野生型 Ac NPV DN... 目的 :用苜蓿尺蠖核多角体病毒 (Ac NPV)的 IE1基因启动子构建杆状病毒早期基因启动子载体。 方法 :以 Ac NPV p10基因为侧翼序列 ,并将新霉素抗性基因 (neo)插入 IE1基因启动子下游 ,得到转移载体 p Ac PIneo。将它和野生型 Ac NPV DNA共转染昆虫细胞 Sf9,由于 neo基因的表达 ,通过 G418的选择和富集作用 ,得到重组病毒 v Ac PIneo的纯培养。 结果 :用酶切和 Southern印迹杂交证明 ,neo基因整合于 Ac NPV基因组的 p10基因位相。 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杆状病毒早期启动子载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杆状病毒 IE1基因 p10基因 转移载体 新霉素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杆状病毒载体在昆虫体内表达外源基因 被引量:2
4
作者 前田进 钱纪放 《国外农学(蚕业)》 1990年第1期3-12,共10页
苜宿尺蠖AcNPV与家蚕BmNPV载体表达系统先后于1983年与1984年建立,迄今已有不同病毒、细菌、真菌、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40余种外源基因获得了高效表达。其中包括具有很高医用价值的药物:如人干扰素、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人艾滋... 苜宿尺蠖AcNPV与家蚕BmNPV载体表达系统先后于1983年与1984年建立,迄今已有不同病毒、细菌、真菌、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40余种外源基因获得了高效表达。其中包括具有很高医用价值的药物:如人干扰素、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人艾滋病病毒膜蛋白等。后者已被日本小林与前田等用于艾滋病诊断,正确率达100%;美国政府已批准用于艾滋病人体免疫注射试验。中国农科院蚕研所博士研究生储瑞银利用重组BmNPV成功地在家蚕体内高效表达了乙肝表面抗原,为生产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一个价廉、方便而且安全的新途径。发挥我国作为世界蚕业故乡的优势,完全有理由指望:在本世纪九十年代创立一个以养蚕为基础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生产各种基因工程多肽的高技术产业。家蚕BmNPV载体表达系统,不仅对征服人类癌症和各种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作出贡献的巨大潜力,而且对家蚕生理学、生化学与遗传学等基础理论研究,亦可提供多种方便。当今分子生物学研究已进入亚分子水平;基因定点突变结合家蛋BmNPV载体表达系统生产的各种重组基因产物,是研究蛋白质分子、亚分子结构与功能的有用工具,这对阐明家蚕生长发育、丝蛋白基因调控与表达机理,将有重大推动作用。家蚕BmNPV载体表达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方兴未艾,盖兴乎来!本刊译载前田进博士1989年的这篇综述,是为了便于斯业同仁更系统全面的了解国外在这方面的进展,以引起更大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载体 昆虫 外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5标记的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国 梁海英 +8 位作者 曾智勇 王彬 黄涛 汤德元 代振江 叶百川 张爱琼 何小莉 咸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75-1782,共8页
试验旨在利用真核表达系统构建V5标记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的表达载体。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V5标签引入到PCV2 ORF2基因C末端,并将标记基因定向克隆入pFastBacHTA载体,将pFastBacHTA-ORF2-V5重组转移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感... 试验旨在利用真核表达系统构建V5标记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的表达载体。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V5标签引入到PCV2 ORF2基因C末端,并将标记基因定向克隆入pFastBacHTA载体,将pFastBacHTA-ORF2-V5重组转移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使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鉴定后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转染于Sf9细胞中;运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对Sf9细胞中V5标记Cap蛋白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将V5标签引入到PCV2 ORF2基因末端,pFastBacHTAORF2-V5重组转移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后获得了Bacmid-ORF2-V5重组杆状病毒质粒;IFA、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显示,在Sf9细胞中能检测到重组杆状病毒V5标记的PCV2Cap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说明本试验成功获得一株rAcMNPV Cap-V5重组杆状病毒。试验结果为PCV2标记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Cap-V5蛋白 重组杆状病毒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疱疹病毒Ⅰ型gB、gE基因的克隆及其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春涛 李艳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75,共3页
本试验用PCR方法扩增了牛疱疹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virus-1,BHV-1)Bartha Nu/67株gB、gE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经转化、筛选、鉴定后将重组质粒经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与经相同方法处理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 本试验用PCR方法扩增了牛疱疹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virus-1,BHV-1)Bartha Nu/67株gB、gE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经转化、筛选、鉴定后将重组质粒经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与经相同方法处理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b连接,得到了重组质粒pFBHgB、pFBHgE。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其转化入含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经抗性、蓝白斑筛选和PCR鉴定,得到了含gB、gE基因的重组穿梭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Ⅰ型 gB、gE基因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志芳 《国外农学(蚕业)》 1994年第2期5-9,共5页
杆状病毒是主要对昆虫显示病原性的一类病毒,可感染600多种昆虫,是自然生态体系统中调节虫口密度的主要生物因子之一。它以大的棒状病毒粒子、内含分子量为28~60kb 的闭环超螺旋双链 DNA 基因组的特征。分类上将杆状病毒种分为3个亚组... 杆状病毒是主要对昆虫显示病原性的一类病毒,可感染600多种昆虫,是自然生态体系统中调节虫口密度的主要生物因子之一。它以大的棒状病毒粒子、内含分子量为28~60kb 的闭环超螺旋双链 DNA 基因组的特征。分类上将杆状病毒种分为3个亚组:A 亚组的核多角体病毒,以多角体蛋白结晶基质包涵许多有囊膜的核衣壳形成多角体为特征;苜蓿尺蠖核多角体病毒(AcNPV)和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mNPV)分别为多粒包埋型和单粒包埋型为代表种,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载体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重组昆虫杆状病毒载体的新策略
8
作者 季平 张志芳 何家禄 《国外农学(蚕业)》 1994年第4期12-16,共5页
分析了板栗贮藏过程中乙烯产率、呼吸速率、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情况,阐明了板栗萌发的生理生化特性。
关键词 昆虫 杆状病毒 载体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双星 刘业兵 +7 位作者 柳方远 吉婧 杜吉革 李倩琳 朱真 李启红 陈小云 印春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279,共7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N蛋白,并制备抗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用于FIPV临床抗原/抗体诊断及N蛋白功能研究。参考GenBank中FIPV的N基因序列,选择FIPV毒... 本研究旨在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N蛋白,并制备抗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用于FIPV临床抗原/抗体诊断及N蛋白功能研究。参考GenBank中FIPV的N基因序列,选择FIPV毒株N基因(登录号:KC461235.1),并对该N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基因合成,酶切后将N基因连接至pFastBac1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经氨苄西林抗性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蓝白斑筛选及PCR鉴定后,最终成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N,转染Sf9细胞包装杆状病毒,于28℃温箱培养4 d后收集感染Sf9细胞上清,并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N蛋白。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出大小约为51 ku的FIPV重组N蛋白。将该蛋白与弗氏佐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免疫6周龄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可达1∶102400;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N蛋白多克隆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原性良好,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可特异识别FIPV感染细胞。本研究为FIPV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 核衣壳蛋白 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V强毒BJ16B2株H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中的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美荣 林伟东 +4 位作者 宋天琪 鑫婷 郭晓宇 黄克和 贾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41-2048,共8页
试验旨在获得具有天然构象且抗原性良好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强毒株的H蛋白。以分离的CDV强毒株BJ16B2为模板,RT-PCR特异扩增H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FastBacTMHTA上,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比对分析H基因同源性,并将... 试验旨在获得具有天然构象且抗原性良好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强毒株的H蛋白。以分离的CDV强毒株BJ16B2为模板,RT-PCR特异扩增H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FastBacTMHTA上,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比对分析H基因同源性,并将重组质粒pFastBacTMHTA-H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TM感受态细胞,同源重组构建穿梭质粒rBacmid-H,将重组穿梭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拯救重组杆状病毒。利用IFA和Western blotting对获得的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及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FastBacTMHTA-H酶切测序鉴定正确,该H基因属于Asia-1强毒株,与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8%~99.3%和89.6%~99.5%。在杆状病毒中所表达的H蛋白能与CDV阳性血清及His-tag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IFA鉴定能够产生特异性绿色荧光,且在68ku左右出现蛋白条带,表明H蛋白成功表达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获得了具有天然构象及良好抗原性的CDV重组H蛋白,为后续蛋白结构和抗原特性差异分析、单抗制备、CDV亚单位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CDV) H基因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塞内卡病毒VP1结构蛋白在昆虫杆状病毒中的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斌 刘建奇 +5 位作者 张杰 韩宇 巨敏莹 乌吉斯古楞 宋庆庆 关平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12期114-119,共6页
目前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中表达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结构蛋白VP1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将VP1基因通过限制性酶切位点插入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 I,然后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载体转... 目前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中表达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结构蛋白VP1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将VP1基因通过限制性酶切位点插入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 I,然后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载体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蓝白斑筛选,对鉴定正确的菌落提取质粒。将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待有明显细胞病变后收获重组杆状病毒rBac-I-VP1,并进行病毒滴度测定。随后通过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V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rBac-I-VP1滴度为6.8×105 pfu/mL;Western Blot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27 kDa的表达产物,且其能够被SVA兔阳性多克隆血清识别;IFA试验显示,VP1蛋白能够在Sf9细胞内表达。结果表明,本研究利用BEVS表达的SVA VP1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其后期功能研究及SVA诊断试剂研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塞内卡病毒 VP1蛋白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铮 吴大洋 《中国蚕业》 2005年第3期4-7,共4页
关键词 表达载体系统 杆状病毒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研究进展 环状DNA分子 多角体蛋白基因 昆虫病毒 ACMNPV Vir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杆状病毒载体表达及免疫保护性分析
13
作者 张国军 任洪林 +6 位作者 杨延梅 畅丽芳 吴金 王殿永 高玉龙 柳增善 张媛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18,共7页
为了获得低成本高产量的抗原表达,开发新型、有效防控猪圆环病毒的亚单位疫苗,根据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序列,通过软件设计优化了密码子并合成cap基因,利用多角体病毒作为载体,构建了表达PCV2 Cap蛋白的重组病毒,命名为flashBAC-P... 为了获得低成本高产量的抗原表达,开发新型、有效防控猪圆环病毒的亚单位疫苗,根据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序列,通过软件设计优化了密码子并合成cap基因,利用多角体病毒作为载体,构建了表达PCV2 Cap蛋白的重组病毒,命名为flashBAC-PCV2-ORF2株。经过鉴定,证明该病毒株表达Cap蛋白的抗原量在150μg/mL以上,毒株纯净,没有细菌、支原体和其他病毒污染。经纯化后,通过猪免疫试验证明,构建的flashBAC-PCV2-ORF2株具有良好免疫原性,能够对病毒攻击起到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杆状病毒载体 flashBAC-PCV2-ORF2株 Cap蛋白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王浆主蛋白2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与鉴定
14
作者 段香媛 武江利 +1 位作者 魏俏红 冯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79-3786,共8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蜂王浆主蛋白2(MRJP2),为后续MRJP2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材料。根据GenBank中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MRJP2基因序列,经PCR扩增、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FastBac1,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质粒MRJ... 本研究旨在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蜂王浆主蛋白2(MRJP2),为后续MRJP2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材料。根据GenBank中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MRJP2基因序列,经PCR扩增、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FastBac1,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质粒MRJP2-Bacmid并转染至Sf9昆虫细胞,以P2代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进行诱导表达,利用层析柱和离子交换柱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并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ting及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Q Exactive)对目的蛋白进行分析验证。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构建杆状病毒质粒MRJP2-Bacmid,转染至Sf9昆虫细胞并获得表达产物。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出大小约为52 ku的MRJP2重组蛋白,且纯度较高;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匹配到蜜蜂蛋白质数据库中MRJP2的特异性肽段为39个,序列覆盖率为61%,且与MRJP2的匹配得分最高,进一步确认该重组蛋白为MRJP2。本研究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出MRJP2,为后续该蛋白生物学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浆主蛋白2(MRJP2) 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生产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晶梅 靖志强 +4 位作者 秦红刚 薛霜 漆世华 谢红玲 吴玉石 《中国兽药杂志》 2012年第12期67-70,共4页
综述了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生产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流感病毒样颗粒用于流感疫苗的优势和前景,以期为兽用流感病毒VLPs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流感病毒样颗粒 流感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青兵 《广东蚕业》 1998年第4期60-64,共5页
昆虫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因包埋于多角体中的病毒粒子呈棒状而得名,迄今为止,用于基因工程的杆状病毒均属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NPV是一类双链DNA病毒,它的DNA是90—230Kb的环状分子。利用NPV作为外... 昆虫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因包埋于多角体中的病毒粒子呈棒状而得名,迄今为止,用于基因工程的杆状病毒均属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NPV是一类双链DNA病毒,它的DNA是90—230Kb的环状分子。利用NPV作为外源基因表达载体的设想最初是由Miller 1981年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启动子序列 外源基因 昆虫杆状病毒 多角体蛋白 转移载体 研究进展 重组病毒 核型多角体病毒 病毒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兽用亚单位疫苗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春菊 任炜杰 王志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105,共5页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以杆状病毒为蛋白质表达载体,昆虫细胞或幼虫为受体的真核表达系统。与原核细胞相比,昆虫细胞可对外源蛋白进行翻译后修饰,如多肽折叠、糖基化、酰基化、磷酸化、二硫键形成及蛋白质水解等。因杆状病毒对畜禽无致病性...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以杆状病毒为蛋白质表达载体,昆虫细胞或幼虫为受体的真核表达系统。与原核细胞相比,昆虫细胞可对外源蛋白进行翻译后修饰,如多肽折叠、糖基化、酰基化、磷酸化、二硫键形成及蛋白质水解等。因杆状病毒对畜禽无致病性,这使得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兽用亚单位疫苗生产平台。作者对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兽用亚单位疫苗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 兽用亚单位疫苗 病毒样颗粒 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VP60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细胞内定位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柳 云涛 +3 位作者 刘光清 倪征 余斌 宋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为了探讨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表达RHDV结构蛋白(VP60)的重组杆状病毒。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检测以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VP60不仅能在昆虫细胞中正确表达,而且能自组装... 为了探讨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表达RHDV结构蛋白(VP60)的重组杆状病毒。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检测以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VP60不仅能在昆虫细胞中正确表达,而且能自组装形成病毒样颗粒(VLPs)。进一步对表达蛋白进行细胞内定位观察发现,表达蛋白定位于Sf9细胞的细胞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结构蛋白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细胞内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EGFP标记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及EGFP的制备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军 王一理 司履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3-436,459,共5页
目的构建可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蛋白的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利用Sf-9细胞表达、制备EGFP。方法用PCR法从pEGFP质粒中扩增EGFP基因,NcoⅠ/SalⅠ双酶切,克隆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NcoⅠ/SalⅠ酶切位点之间,获得pFB-EGFP质粒;转... 目的构建可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蛋白的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利用Sf-9细胞表达、制备EGFP。方法用PCR法从pEGFP质粒中扩增EGFP基因,NcoⅠ/SalⅠ双酶切,克隆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NcoⅠ/SalⅠ酶切位点之间,获得pFB-EGFP质粒;转化E.coliDH10Bac,通过转座子Tn7的介导,获得重组杆状病毒Ac-EGFP;感染Sf-9昆虫细胞;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SDS-PAGE观察并检测EGFP的表达。非变性法纯化EGFP。结果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实感染的Sf-9细胞可表达EGFP;通过SDS-PAGE获得的EGFP,大小为27ku。结论重组pFB-EGFP载体具备表达EGFP的能力,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表达EGFP融合蛋白的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高强 余晓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48-1750,共3页
杆状病毒是昆虫专一性的病原病毒,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杆状病毒是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核心部分,该系统已在药物研发、疫苗生产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杆状病毒载体的不断改进,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重组病毒的几率已从最... 杆状病毒是昆虫专一性的病原病毒,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杆状病毒是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核心部分,该系统已在药物研发、疫苗生产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杆状病毒载体的不断改进,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重组病毒的几率已从最初的0.1%~1%提高到现在的80%~90%,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宿主域扩大的杆状病毒载体。其次,杆状病毒是非复制型载体,且能高效表达目的蛋白,目前杆状病毒作为基因转移载体在基因治疗中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杆状病毒还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杀虫剂。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及其安全性也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综述了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及其最新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杆状病毒 杆状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杆状病毒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