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松毛虫赤眼蜂种群消长因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方惠兰 童普元 胡海军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3-238,共6页
1986—1990年的研究得知:松毛虫赤眼蜂TridogrammadendrolimiMatsumura在浙江于3月下旬开始活动,10月上旬至11月陆续以蛹在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 1986—1990年的研究得知:松毛虫赤眼蜂TridogrammadendrolimiMatsumura在浙江于3月下旬开始活动,10月上旬至11月陆续以蛹在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latipennisWalker等虫卵中越冬在林中常年都可见到该蜂的活动,其种群数量出现的高峰期与松毛虫卵期相一致。林中昆虫卵的多少、蜜源植物的有无、温度的高低,是影响松毛虫赤眼蜂林间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种群消长 昆虫卵 蜜源植物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赤眼蜂人工繁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
作者 邢华 《现代农业》 2012年第2期41-41,共1页
一、种蜂 当前我们采用的蜂种是松毛虫赤眼蜂,它的野生蜂种多寄生在松毛虫、玉米螟等一些鳞翅昆虫卵内,经人工采集、转主、扩繁后施放到田间防治玉米螟。在此过程中,由于改变了赤眼蜂生态环境,长时间利用单一寄主多代扩繁,以及技术环... 一、种蜂 当前我们采用的蜂种是松毛虫赤眼蜂,它的野生蜂种多寄生在松毛虫、玉米螟等一些鳞翅昆虫卵内,经人工采集、转主、扩繁后施放到田间防治玉米螟。在此过程中,由于改变了赤眼蜂生态环境,长时间利用单一寄主多代扩繁,以及技术环节掌握不当等原因,很容易出现蜂体弱,蜂种退化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人工采集 繁殖过程 蜂种退化 田间防治 生态环境 玉米螟 昆虫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