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虫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刘苏 周丽君 +2 位作者 董永成 高超 李茂业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2期157-160,共4页
昆虫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技术是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全面深入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该文探讨在研究生昆虫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技术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通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合理设置课程... 昆虫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技术是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全面深入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该文探讨在研究生昆虫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技术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通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合理设置课程目标、高效整合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层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技术 研究生 思政教育 教学方法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鞘翅目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晓琴 江世宏 李广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3-557,共5页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昆虫的分类学研究中。笔者概述了核酸序列分析、RFLP技术、RAPD技术、分子杂交技术、同工酶电泳技术、SSCP以及DSCP技术在鞘翅目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分子生物...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昆虫的分类学研究中。笔者概述了核酸序列分析、RFLP技术、RAPD技术、分子杂交技术、同工酶电泳技术、SSCP以及DSCP技术在鞘翅目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鞘翅目昆虫研究中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分子生物学技术 昆虫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疫性昆虫鉴定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芙蓉 吴薇 荣德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149-3151,3162,共4页
综述了几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特点及其近年来在昆虫分类中的应用。分析了形态学分类方法在检疫性昆虫鉴定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疫性昆虫鉴定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分子生物学 检疫性昆虫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耳科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下):转基因动物…
4
作者 陈晓巍 曹克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耳科学 分子生物学技术 转基因动物 内耳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欧阳高亮 肖俐 +1 位作者 李祺福 洪水根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水产养殖 转基因技术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普通小麦谷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立平 何中虎 +3 位作者 刘建平 孙家柱 单福华 苏青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小麦谷蛋白是面筋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小麦食品的加工品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基因序列、分子结构、多态性、遗传转化、QTL研究和MAS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麦谷蛋白亚基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麦谷蛋白的等位基因变异十分丰富,... 小麦谷蛋白是面筋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小麦食品的加工品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基因序列、分子结构、多态性、遗传转化、QTL研究和MAS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麦谷蛋白亚基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麦谷蛋白的等位基因变异十分丰富,多态性高,序列之间存在很高的同源性。麦谷蛋白的基因结构分为三部分:无重复结构的N-末端和C-末端以及中部重复区域,等位基因的变异主要由基因中部重复区域的序列大小、重复次数及该区域内DNA序列的插入或缺失所造成;Cys-残基的数目和位置影响麦谷蛋白聚合体内亚基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亚基生化特性的重要因素;应用转基因技术已将HMW-GS基因(1Ax1、1Dx5和1Dy10)导入普通小麦中,有助于进行品质改良和麦谷蛋白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此外,对面筋强度性状的QTL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也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普通小麦 麦谷蛋白亚基 面筋 加工品质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品质改良 转基因 数量性状位点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抗病毒育种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文静 王富荣 +1 位作者 石秀清 李怀方 《山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3期76-79,共4页
概述了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抗病毒育种的几种主要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主要内容有外壳蛋白介导的抗性、利用缺损的复制酶、干扰运动蛋白、RNA介导的抗性、卫星RNA介导的抗性、反义RNA介导的抗性。
关键词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植物抗病毒育种 作用 转基因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营养学上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上) 被引量:6
8
作者 郑家茂 赵国芬 许梓荣 《广东饲料》 2000年第6期27-29,共3页
本文从营养与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工程、转基因等三个方面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营养学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对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基因工程 转基因 动物营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营养学上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下)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家茂 赵国芬 许梓荣 《广东饲料》 2001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动物营养学 应用 发展前景 植酸酶 基因工程 转基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近况
10
作者 黄海波 程晓刚 赵轶先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8-51,共4页
八十年代是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和广泛应用的阶段,这期间,利用重组DNA 技术研制出大量的基因工程生物产品,有一些已经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应用。随着进一步发展,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分子的新功能不断建立和发现,为更进一步广泛应用... 八十年代是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和广泛应用的阶段,这期间,利用重组DNA 技术研制出大量的基因工程生物产品,有一些已经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应用。随着进一步发展,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分子的新功能不断建立和发现,为更进一步广泛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于生产实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转基因技术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蚕业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加连 王国基 《中国蚕业》 2003年第4期18-20,共3页
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得以从本质上去探讨生命活动的规律,也使分子生物学成为当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前沿,开辟了现代生物学的全新局面;1973年重组DNA获得成功,开创了基因工程... 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得以从本质上去探讨生命活动的规律,也使分子生物学成为当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前沿,开辟了现代生物学的全新局面;1973年重组DNA获得成功,开创了基因工程,以此为基础,生物技术作为前途远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最近,克隆动物的不断成功更是举世瞩目,生物工程必将在本世纪成为现代化的大工业,并极大地推动着医学和农业科学的实践.在这些领域中,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正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又一次引起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蚕业研究 应用 分子杂交技术 DNA序列分析 RAPD 品种鉴定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转基因 结构基因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本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佳 刘荣宁 +1 位作者 范国强 孙文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5-128,共4页
从DNA分子标记技术和转基因技术两方面,对国内外木本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就该领域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木本植物 分子生物学 DNA分子标记 转基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学上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延光 郝占忠 +2 位作者 魏雅茹 王素红 赵爱民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第3期82-83,共2页
近年来,生物技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迅猛发展,其发展与动物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技术之间已并无明显的界限,并且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转基因动物既能用于抗病育种,也能用于生产疫苗和药品;核酸疫苗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单... 近年来,生物技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迅猛发展,其发展与动物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技术之间已并无明显的界限,并且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转基因动物既能用于抗病育种,也能用于生产疫苗和药品;核酸疫苗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单克隆抗体不但用于免疫诊断,也可用于被动免疫和导向药物治疗等。生物技术已经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尤其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发展中,需要多种不同技术、学科和领域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临床兽医学 应用 药物治疗 生物技术 核酸疫苗 免疫诊断 转基因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分子生物学高级研讨班(第一轮通知)
14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茶树 分子生物学 转基因技术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检测方法评估——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唐雪明专访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秀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I0003-I0005,共3页
唐雪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交大博士后工作站合作教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兼副书记(主持工作),生物安全评价与检测研究室主任,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副主任。国家植物基因... 唐雪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交大博士后工作站合作教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兼副书记(主持工作),生物安全评价与检测研究室主任,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副主任。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转基因作物全封闭种植评价基地主任。现为上海市科技兴农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学会高额技术应用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美国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会会员,曾先后为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及高级研究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生物技术 检测中心 研究所 转基因食品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所长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昆虫转基因技术中的几类标记基因
16
作者 何瑜娜 陈代俐 +1 位作者 童虹宇 丁奕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992-993,共2页
自1982年科学家成功转化出首例转基因果蝇以来,昆虫转基因技术因其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而成为研究热点。昆虫转基因技术得以实现离不开标记基因的应用,标记基因在筛选转基因昆虫个体上起到关键作用。经过科学家不断探索,转化标记不断改... 自1982年科学家成功转化出首例转基因果蝇以来,昆虫转基因技术因其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而成为研究热点。昆虫转基因技术得以实现离不开标记基因的应用,标记基因在筛选转基因昆虫个体上起到关键作用。经过科学家不断探索,转化标记不断改进。文中浅析了昆虫转基因技术中常用的转化标记,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昆虫转基因技术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转基因技术 眼色标记基因 抗药性标记基因 荧光标记基因 可见显性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物技术在昆虫分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寿安 袁锋 +1 位作者 杨忠歧 吕淑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2-96,共5页
综述了近十多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分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概况 ,介绍了酯酶同工酶电泳、RFLP、RAPD、PCR、核酸序列分析、探针杂交等技术及其在昆虫分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 ,指出昆虫分类学特别是系统学是一门综合... 综述了近十多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分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概况 ,介绍了酯酶同工酶电泳、RFLP、RAPD、PCR、核酸序列分析、探针杂交等技术及其在昆虫分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 ,指出昆虫分类学特别是系统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多种生物技术综合应用是目前昆虫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分子生物学 昆虫分类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转基因研究进展、应用和展望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汉福 李娟 +1 位作者 刘春 夏庆友 《蚕学通讯》 2004年第4期19-26,共8页
自 198 2年Spradling和Rubin发现了可作为载体的P转座子并将外源基因成功地转入果蝇胚层系细胞的染色体而得到表达以来 ,昆虫转基因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现代昆虫分子生物学中最为基本的技术之一 ,昆虫转基因技术不仅是分析昆... 自 198 2年Spradling和Rubin发现了可作为载体的P转座子并将外源基因成功地转入果蝇胚层系细胞的染色体而得到表达以来 ,昆虫转基因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现代昆虫分子生物学中最为基本的技术之一 ,昆虫转基因技术不仅是分析昆虫基因功能的有力工具 ,而且在害虫防治、减少人类疾病载体昆虫携带的病原体的传播以及作为生物反应器等方面的作用亦日趋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基因 转基因研究 害虫防治 转基因技术 外源基因 染色体 应用 转座子 果蝇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技术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向东 《种业导刊》 2011年第5期35-36,共2页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某些生物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新物种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的一门技术。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农业发展 分子生物学方法 基因转移 遗传物质 新物种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农采用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建军 黄小兰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4期9-10,共2页
转基因抗虫棉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抗虫基因通过适当的基因转化方法插入到棉花基因组中.使抗虫性状能稳定遗传至后代的棉花新品种。我国自1996年试点种植以来.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品种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初步实现了转基冈抗虫棉... 转基因抗虫棉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抗虫基因通过适当的基因转化方法插入到棉花基因组中.使抗虫性状能稳定遗传至后代的棉花新品种。我国自1996年试点种植以来.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品种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初步实现了转基冈抗虫棉的产业化。研究棉农对转基因抗虫棉的技术采用行为.分析棉农采用抗虫棉技术的影响冈素.将有助于抗虫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从而达到棉农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转基因抗虫棉 棉农 影响因素 基因转化方法 种植面积 稳定遗传 抗虫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