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西山林场火烧迹地滇青冈人工幼林生长及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金龙 欧弢 +2 位作者 杨剑辉 陈洁 欧光龙 《山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54-56,共3页
本研究以昆明市近郊的昆明西山林场2008年过火的火烧迹地为试验地,开展滇青冈林的人工造林试验,跟踪调查滇青冈人工幼林的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元素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4年生滇青冈林保存率达到85%以上,且林分平均高达到1.01m,优势高达... 本研究以昆明市近郊的昆明西山林场2008年过火的火烧迹地为试验地,开展滇青冈林的人工造林试验,跟踪调查滇青冈人工幼林的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元素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4年生滇青冈林保存率达到85%以上,且林分平均高达到1.01m,优势高达到2.32m,平均地径达到1.31cm;(2)随着滇青冈林分生长,土壤pH值、水解氮和速效钾显著降低,而土壤有机质及有效磷呈显著增加趋势,土壤中全氮、全钾及全磷的虽有增加,但变化不显著。这说明在滇中地区的适宜地段开展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直接人工营建的可行性,但需加强施肥等抚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迹地 滇青冈幼林 林木生长 土壤养分 昆明西山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西山林场难造林地植被恢复综合技术探讨
2
作者 高艳红 缪秀丽 李菊彩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6期85-87,共3页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林场难造林地主要表现为岩石裸露程度高、立地条件差等特点,同时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大,给植被恢复工作带来挑战。为给昆明市西山林场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同类型难造林地植被恢复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系统分析西...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林场难造林地主要表现为岩石裸露程度高、立地条件差等特点,同时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大,给植被恢复工作带来挑战。为给昆明市西山林场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同类型难造林地植被恢复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系统分析西山林场难造林地植被恢复综合技术,重点阐述岩石裸露山地植被恢复、贫瘠土壤改良、密植混交造林及抚育管护等方面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造林地 植被恢复 近自然造林 云南省昆明西山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6年昆明市西山林场森林资源碳储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洁 李红旭 王维芳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基于2006年、2016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运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估算乔木林各优势树种(组)生物量,并根据生物量和含碳系数的大小,计算碳储量、碳密度,藉此对不同优势树种(组)、不同起源林分、不同林龄林分、不同类型林分碳储量、碳密度进行... 基于2006年、2016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运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估算乔木林各优势树种(组)生物量,并根据生物量和含碳系数的大小,计算碳储量、碳密度,藉此对不同优势树种(组)、不同起源林分、不同林龄林分、不同类型林分碳储量、碳密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昆明市西山林场森林面积、蓄积增加151hm^2、58060m^3;碳储量增加了25230.64 t,达到111530.27 t,比2006年增加了23%。碳密度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碳储量 碳密度 昆明西山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林场“五采区”现状及治理措施探讨
4
作者 宋升治 李菊彩 +2 位作者 张宁 刘元芳 马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421-9422,共2页
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西山林场"五采区"的现状分析,指出治理时采取"先工程治理,后生物治理"的恢复模式,选取不同的树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生态恢复,在达到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景观效益与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治理措施 五采区 昆明西山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问题及对策——以昆明市西山林场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元芳 张宁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0期195-197,共3页
随着近年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频繁引发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严重危害群众生命安全,对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破坏,因此,要基于气候变化背景,关注森林火灾防灭火工作。昆明西山林场属于生态公益型林场,起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作用,基... 随着近年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频繁引发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严重危害群众生命安全,对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破坏,因此,要基于气候变化背景,关注森林火灾防灭火工作。昆明西山林场属于生态公益型林场,起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作用,基于此,结合昆明市森林防火工作目标,分析了西山林场森林防火现状,并探讨了西山林场森林防火的有效对策,以期最大化发挥西山林场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西山林场 森林防火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伐梯度下云南松幼林林分结构及林木生长变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剑辉 欧弢 +3 位作者 陈金龙 陈洁 欧光龙 王俊峰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57,共4页
2012年分别设置10%、20%和30%抚育间伐梯度和对照(不间伐)对昆明西山林场2001年过火地段上自然更新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幼林进行抚育间伐,分析林分结构变化及林木生长情况。2012年和2014年结果表明:样地平均林分密度差异不... 2012年分别设置10%、20%和30%抚育间伐梯度和对照(不间伐)对昆明西山林场2001年过火地段上自然更新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幼林进行抚育间伐,分析林分结构变化及林木生长情况。2012年和2014年结果表明:样地平均林分密度差异不大,在10 500~12 500株/hm2,除对照样地出现林分密度增加,这是由于随着林木生长,部分林木进入起测径阶,从而增加了林分密度值。通过采取不同抚育间伐强度措施后,林分平均高变化以对照和30%间伐强度为高,接近20%,而10%和20%两个间伐梯度增长仅略高于10%;林分优势高的变化则在三个梯度及对照之间变化不大,均增加16%以上,最高仅20.00%;而林分平均胸径变化差异较大,对照的仅增长10.96%,而30%的抚育间伐梯度下则增加41.77%,10%和20%两个梯度增加在30%左右;三种抚育强度下直径生长均显著高于对照,但10%和20%两个梯度下差异不显著。因此,抚育间伐管理对于林分高生长影响不大,而对林分直径生长起到较大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结构 林木生长 间伐梯度 云南松幼林 昆明西山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论生长方程的云南松火烧迹地幼龄林林分直径结构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俊峰 欧光龙 +2 位作者 陈金龙 陈洁 焦志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2,共4页
以昆明西山林场火烧迹地自然更新的云南松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设置固定样地24块,每块固定样地面积100 m2,记录样地基本地形因子,测定每株树木的树高、胸径等测树因子。以1 cm为径阶距,采用6种理论生长方程模拟林分直径结构。结果... 以昆明西山林场火烧迹地自然更新的云南松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设置固定样地24块,每块固定样地面积100 m2,记录样地基本地形因子,测定每株树木的树高、胸径等测树因子。以1 cm为径阶距,采用6种理论生长方程模拟林分直径结构。结果表明:理论生长方程能较好地模拟林分直径结构,模型的拟合效果依次为Gompertz、Richards、Weibull、Logistic、Korf及Mitscherlich,除Mitscherlich模型外,其它模型的模拟精度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火烧迹地 幼龄林 直径结构 理论生长方程 昆明西山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云南松混交试验下幼苗生长及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8
作者 陈金龙 欧弢 +2 位作者 杨剑辉 陈洁 欧光龙 《山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57-60,共4页
本研究以昆明市近郊的昆明西山林场为试验地,构建云南松-旱冬瓜-麻栎、云南松-旱冬瓜-滇青冈、云南松-滇青冈-麻栎三种混交模式,并以云南松、旱冬瓜、麻栎和滇青冈纯林作为对照,跟踪调查混交试验下各树种幼树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元素变... 本研究以昆明市近郊的昆明西山林场为试验地,构建云南松-旱冬瓜-麻栎、云南松-旱冬瓜-滇青冈、云南松-滇青冈-麻栎三种混交模式,并以云南松、旱冬瓜、麻栎和滇青冈纯林作为对照,跟踪调查混交试验下各树种幼树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元素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在不同混交模式下各树种生长表现不一,且生长差异多不显著。(2)云南松纯林的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全磷、全钾呈现减小的趋势,而对阔叶树种纯林及含阔叶树种的混交模式而言,尤其是落叶树种的混交模式及落叶树种纯林而言,其有机质、全氮、全磷及全钾略有上升。因此,在云南松林地土壤肥力本身比较贫瘠的情况下,适当补植阔叶树种,尤其是落叶阔叶树种,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苗生长 土壤养分 混交 云南松 昆明西山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