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硒对昆明系小鼠的急性毒性及蓄积毒性试验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光 王利华 朱连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5,I0001,共4页
本试验用昆明系小鼠作为试验动物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以评价粒度为100 nm纳米硒的毒性。急性毒性试验灌注浓度分别为482.04 mg·kg^-1、303.94 mg·kg^-1、191.64 mg·kg^-1、20.83 mg·kg^-1、76.19 mg... 本试验用昆明系小鼠作为试验动物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以评价粒度为100 nm纳米硒的毒性。急性毒性试验灌注浓度分别为482.04 mg·kg^-1、303.94 mg·kg^-1、191.64 mg·kg^-1、20.83 mg·kg^-1、76.19 mg·kg^-1,根据小鼠死亡率确定纳米硒的LD50。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采用1/5 LD50固定剂量染毒法进行蓄积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硒毒性导致小鼠死亡主要集中在灌注后48 h内,一次灌注损伤在灌注后第5天可得到恢复,纳米硒LD50为303.94mg/kg体重(276.75-391.66 mg/kg体重);纳米硒在成年昆明系小鼠体内的蓄积系数K〉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急性毒性 蓄积 昆明系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老化系小鼠与昆明系小鼠AD相关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戚仁斌 陆大祥 +5 位作者 王华东 王珍 胡晶晶 王彦平 付咏梅 李楚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0-954,共5页
目的:观察6月龄的快速老化系SAM-P/8、SAM-R/1小鼠与昆明系小鼠的AD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取健康(20±5)g6月龄SAM-P/8小鼠、SAM-R/1小鼠和昆明系小鼠各1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SAM-P/8小鼠(AD疾病模型小鼠)、SAM-R/1小鼠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6月龄的快速老化系SAM-P/8、SAM-R/1小鼠与昆明系小鼠的AD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取健康(20±5)g6月龄SAM-P/8小鼠、SAM-R/1小鼠和昆明系小鼠各1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SAM-P/8小鼠(AD疾病模型小鼠)、SAM-R/1小鼠对照组和昆明系小鼠对照组,观察上述3组小鼠行为学、神经生化、超微结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6月龄SAM-P/8小鼠1-4d学习成绩、第5d记忆成绩低于6月龄SMA-R小鼠和昆明系小鼠(P<0.05),真性胆碱酯酶活性则高于6月龄SMA-R/1小鼠和昆明系小鼠(P<0.05);SAM-P/8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显示明显纤维化,而SAM-R/1小鼠和昆明系小鼠无明显纤维化;SAM-P/8小鼠脑神经细胞的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明显上调达2倍以上,而SAM-R/1小鼠和昆明系小鼠则未见这些基因有明显上调。SAM-R/1小鼠和昆明系小鼠比较,除基因表达略有差异之外,其它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6月龄SAM-P/8小鼠在很多方面已经具备了AD自然发病模型典型特征。而用于正常对照的6月龄SAM-R/1与昆明系小鼠的行为学、TchE活性、超微结构则无显著差异;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差异不明显,而部分基因表达则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M—P/8小鼠 SAM—R/1小鼠 昆明系小鼠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添加水平对昆明系小鼠器官指数和硒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王光 朱连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22,共3页
本试验用昆明系小鼠作为试验动物进行60日饲养试验以评价粒度为100 nm纳米硒在小鼠体内的毒性.144只体重17~18 g昆明系小鼠,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3个重复为公鼠,3个重复为母鼠),每个重复6只鼠.第1组至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纳米硒... 本试验用昆明系小鼠作为试验动物进行60日饲养试验以评价粒度为100 nm纳米硒在小鼠体内的毒性.144只体重17~18 g昆明系小鼠,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3个重复为公鼠,3个重复为母鼠),每个重复6只鼠.第1组至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纳米硒260、130、65 mg/kg,第4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硒水平及性别对各内脏器官指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及肺脏指数的影响,硒水平与性别间存在着互作效应(P<0.05).硒的添加水平对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中的硒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影响肝脏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可以推断,呼吸也可以排出硒的一个途径;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雄鼠内脏损伤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器官硒含量 器官指数 昆明系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系小鼠生物法定量测定水产品中河豚毒素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静 杨丽君 +3 位作者 李兆杰 赵萌 宋晓华 刘玉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1-184,共4页
为建立昆明系小鼠定量测定河豚毒素(TTX)方法,选用体质量19~21g的昆明系小鼠作为实验对象,用不同质量浓度TTX溶液腹腔注射小鼠。结果显示:TTX致昆明系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0.18μg,小鼠死亡时间与TTX注射剂量满足方程Y=e(0.357/X+1... 为建立昆明系小鼠定量测定河豚毒素(TTX)方法,选用体质量19~21g的昆明系小鼠作为实验对象,用不同质量浓度TTX溶液腹腔注射小鼠。结果显示:TTX致昆明系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0.18μg,小鼠死亡时间与TTX注射剂量满足方程Y=e(0.357/X+1.005)。此外,采用体积分数0.5%乙酸溶液提取TTX,回收率达到90%以上,对样品的最低检测限为0.56μg/g。昆明系小鼠定量测定河豚毒素,准确、稳定、方便快捷,可用于水产品安全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半数致死剂量(LD50) 昆明系小鼠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系小鼠肠炎沙门菌感染的诊治
5
作者 牟泽华 孔垂民 +1 位作者 刘文华 刘焕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124,I0007,共4页
对某实验动物养殖场出现大规模消瘦、繁殖力下降、死亡的昆明系小鼠进行诊断治疗。剖检小鼠,观察病理变化,对病变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观察菌落及菌体形态。为进一步确诊,对疑似致病菌落提取DNA,进行invA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及16S rRNA... 对某实验动物养殖场出现大规模消瘦、繁殖力下降、死亡的昆明系小鼠进行诊断治疗。剖检小鼠,观察病理变化,对病变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观察菌落及菌体形态。为进一步确诊,对疑似致病菌落提取DNA,进行invA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及16S rRNA基因片段的扩增、测序、同源性比对。对分离菌株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剖检发现小鼠肝脾显著充血、肿大,子宫呈严重的干酪样炎症。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动物回归试验验证,确诊该起疫情为肠炎沙门菌感染引起,经用药敏试验筛选的敏感药物喹诺酮类联合头孢类进行治疗,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系小鼠 肠炎沙门菌 PCR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源纳米硒对小鼠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红芳 邓泽元 +2 位作者 徐靓 陈华蓉 刘文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60-365,共6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在生物活性和毒性之间范围极端狭窄,容易接近或进入了硒的毒性范围,但纳米硒具有较强的高效高安全优势。本研究利用对亚硒酸钠有较强耐受性的一株编号LA4乳酸菌株进行亚硒酸钠还原反应,制备纳米硒。通... 硒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在生物活性和毒性之间范围极端狭窄,容易接近或进入了硒的毒性范围,但纳米硒具有较强的高效高安全优势。本研究利用对亚硒酸钠有较强耐受性的一株编号LA4乳酸菌株进行亚硒酸钠还原反应,制备纳米硒。通过对昆明系小鼠灌胃不同浓度纳米硒进行实验: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研究分析乳酸菌LA4源纳米硒对小鼠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经SEM-EDX测试得到乳酸菌LA4能将亚硒酸钠还原成纳米尺寸的球状颗粒,粒径基本≤200nm。乳酸菌LA4源纳米硒对小鼠全血、睾丸中的GSH-PX的活性具有极显著提高作用(p<0.01),对小鼠大脑、肝脏以及脾脏等重要器官组织T-AOC和POD活力也具有极显著提高作用(p<0.01);乳酸菌LA4源纳米硒极显著的提高小鼠血清中T-SOD活力(p<0.01),有利于降低小鼠血清及重要器官组织的MDA含量;因此乳酸菌LA4源纳米硒对小鼠抗氧化性能具有提高作用,并且乳酸菌LA4源纳米硒添加水平就算增加到1.0mg/kg·bw时,仍对小鼠抗氧化性能具有提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LA4 纳米硒 昆明系小鼠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拉沙星对小鼠的显性致死试验
7
作者 沈建忠 沈川 +3 位作者 肖希龙 刘金凤 关文华 杨雪松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9-443,共5页
本试验研究了沙拉沙星对昆明系小鼠的显性致死性。剂量分别为 5 0 0mg/kgBW ;5 0mg/kgBW和 5mg/kgBW .,雄鼠连续给药 5d后 ,与雌鼠按 1∶2的比例同笼交配 ,连续交配 8批 ,以检测沙拉沙星对遗传物质的损伤。试验各剂量组指标与阴性对照... 本试验研究了沙拉沙星对昆明系小鼠的显性致死性。剂量分别为 5 0 0mg/kgBW ;5 0mg/kgBW和 5mg/kgBW .,雄鼠连续给药 5d后 ,与雌鼠按 1∶2的比例同笼交配 ,连续交配 8批 ,以检测沙拉沙星对遗传物质的损伤。试验各剂量组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表明沙拉沙星对昆明系小鼠的显性致死性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拉沙星 昆明系小鼠 显性致死性 喹诺酮类药物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腹腔注射敌百虫的半数致死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启武 彭泽琴 +1 位作者 王翠颖 刘俊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107-108,111,共3页
[目的]了解敌百虫对哺乳动物的半数致死量。[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研究力高峰牌精制敌百虫粉(四川拜耳,含量33.3%)对昆明系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的可信限。[结果]敌百虫对小鼠的LD50为640.0 mg/kg,95%的可信限为592.5-687.5... [目的]了解敌百虫对哺乳动物的半数致死量。[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研究力高峰牌精制敌百虫粉(四川拜耳,含量33.3%)对昆明系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的可信限。[结果]敌百虫对小鼠的LD50为640.0 mg/kg,95%的可信限为592.5-687.5mg/kg,且小鼠中毒死亡率(数)与敌百虫对数剂量(剂量)显著相关。[结论]试验结果为敌百虫的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百虫 昆明系小鼠 半数致死量 毒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对小鼠骨髓组织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柯玉洁 秦晓丹 +3 位作者 李兰 张玉超 杜娟 丁书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9-1133,共5页
为了探讨甲醛暴露对小鼠骨髓组织的毒性影响,选用SPF级昆明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用浓度为0.5,1.0,3.0mg/m3的气态甲醛对小鼠进行连续动态染毒72h,染毒后检测骨髓细胞中细胞周期变化、DPC(DNA-蛋白质交联)、DNA稳定性、骨髓细胞分化关... 为了探讨甲醛暴露对小鼠骨髓组织的毒性影响,选用SPF级昆明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用浓度为0.5,1.0,3.0mg/m3的气态甲醛对小鼠进行连续动态染毒72h,染毒后检测骨髓细胞中细胞周期变化、DPC(DNA-蛋白质交联)、DNA稳定性、骨髓细胞分化关键因子Nucleostemin和CYP1B1在各暴露浓度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甲醛暴露造成骨髓细胞的DNA损伤,其DNA稳定性和DPC效应均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骨髓细胞分化关键因子Nucleostemin表达量在各浓度染毒组中与空白组相比,1.0mg/m3浓度组有极显著性升高,而0.5和3.0mg/m3浓度组则是极显著性降低,与空白组相比CYP1B1基因在0.5,1.0,3.0mg/m3浓度组中表达,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并且1.0mg/m3浓度组上升较多.本次研究表明,甲醛暴露能影响小鼠骨髓组织细胞正常生长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SPF级昆明种纯雄性小鼠 骨髓组织 毒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对小鼠的致病性探究及感染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晓明 李佃场 +5 位作者 林佳旭 宋杰 王森 张洪亮 秦晓冰 单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8期103-107,共5页
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对昆明系(KM)小鼠的致病性,同时探索建立HPS的KM小鼠感染模型,应用血清4型(SD-05、ZC-7、ND-21)、5型(BD-1、HB-08、PZ-26)菌株对KM小鼠进行毒力测定,然后以2种血清型最适菌株的最适剂量,... 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对昆明系(KM)小鼠的致病性,同时探索建立HPS的KM小鼠感染模型,应用血清4型(SD-05、ZC-7、ND-21)、5型(BD-1、HB-08、PZ-26)菌株对KM小鼠进行毒力测定,然后以2种血清型最适菌株的最适剂量,腹腔注射KM小鼠开展攻毒试验,观察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并对死亡小鼠进行细菌分离以及PCR鉴定。结果显示:血清4型SD-05株、血清5型HB-08株毒力较强,对KM小鼠最适接种剂量分别为1.2×10^(9)及1.175×10^(9) CFU;攻毒后小鼠出现颤抖、萎靡厌食等临床症状,剖检可见肺脏出血、胸腔积液等病理变化,并在小鼠组织器官中成功分离出HPS菌株。结果表明,HPS血清4型、5型菌株对KM小鼠存在较强致病性,且初步认定KM小鼠可作为HPS感染动物模型。本研究为HPS致病性研究及小鼠感染模型建立奠定了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HPS) 昆明系小鼠 动物模型 毒力测定 攻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颗粒剂的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悦 陈俭清 +3 位作者 赵玉莲 李贤贤 李鹤 李艳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4期23-26,共4页
为了评价连翘颗粒剂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了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首先,急性毒性试验确定最大给药剂量为100 g/kg;亚急性毒性试验选用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及连翘各剂量组(100 g/kg、33.3 g/kg、10 g/kg),分别在给药的第7... 为了评价连翘颗粒剂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了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首先,急性毒性试验确定最大给药剂量为100 g/kg;亚急性毒性试验选用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及连翘各剂量组(100 g/kg、33.3 g/kg、10 g/kg),分别在给药的第7日和第14日时,对各组小鼠进行一般症状观察并分别检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和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肌酐(CR)、尿素氮(BUN)和碱性磷酸酶(AKP)。结果表明,各项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连翘颗粒剂的毒性较低,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颗粒剂 昆明系小鼠 急性毒性试验 亚急性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