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年来昆明盆地碳酸盐岩风化溶解过程对大气中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
1
作者 杨晓艳 任世川 +4 位作者 田文锐 马能伟 宋增宏 李国瑞 张高引 《中国岩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1349,共9页
近年来,大气中CO_(2)浓度持续上升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关系引发了人们对地球系统碳循环的广泛关注,作为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岩溶作用在对大气中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方面,存在较大的时间尺度分歧,文章以昆明盆地两个岩溶泉水40年监测数据... 近年来,大气中CO_(2)浓度持续上升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关系引发了人们对地球系统碳循环的广泛关注,作为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岩溶作用在对大气中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方面,存在较大的时间尺度分歧,文章以昆明盆地两个岩溶泉水40年监测数据为基础,收集了气象、大气中CO_(2)浓度等资料,采用水化学―流量法、对比分析法定量评价了40年来岩溶作用的动态变化及对大气中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风化消耗CO_(2)质量浓度与大气CO_(2)浓度呈正相关,滞后时间约20年,变化速率基本相当;碳汇强度变化主要受降水变化控制,无明显滞后,同时受大气CO_(2)浓度变化影响,滞后时间20年。说明大气中CO_(2)浓度的上升会加强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从大气回收更多的CO_(2),在缓解全球变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进一步准确评估岩溶碳汇强度,解决“遗漏碳汇”问题,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西南岩溶 昆明盆地 碳酸盐岩风化碳汇 变化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浅层地下水氮的分布及污染机理 被引量:18
2
作者 叶许春 张世涛 +6 位作者 宋学良 张子雄 莫美仙 李长才 金德山 和怀中 孙有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5-188,200,共5页
通过对研究区内多年水质监测资料的分析,查明了昆明盆地浅层地下水中三氮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从地下水污染源、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地下水开采等方面探讨了地下水中三氮的迁移、转化及其污染机理。最后,指出三氮污染已成... 通过对研究区内多年水质监测资料的分析,查明了昆明盆地浅层地下水中三氮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从地下水污染源、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地下水开采等方面探讨了地下水中三氮的迁移、转化及其污染机理。最后,指出三氮污染已成为昆明盆地浅层地下水污染的普遍问题,地下水三氮入湖通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滇池的富营养化发展起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盆地 浅层地下水 三氮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周边地区主要断裂活动时代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俞维贤 谢英情 +1 位作者 张建国 杨继武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7-362,共6页
通过对昆明盆地周边地区 9条主要活动断裂中的 7条 (F2 :白邑—横冲断裂 ;F3 :黑龙潭—官渡断裂 ;F4:普渡河—西山断裂 ;F5:罗茨—易门断裂 ;F6:大春河—一朵云断裂 ;F7:富民—呈贡断裂 ;F8:草铺—鸣矣河断裂 )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对昆明盆地周边地区 9条主要活动断裂中的 7条 (F2 :白邑—横冲断裂 ;F3 :黑龙潭—官渡断裂 ;F4:普渡河—西山断裂 ;F5:罗茨—易门断裂 ;F6:大春河—一朵云断裂 ;F7:富民—呈贡断裂 ;F8:草铺—鸣矣河断裂 )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考察及年代学样品的采集测试 ,对其断层活动时代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F2 ,F3 ,F4,F5,F6,F7断裂晚更新世中晚期活动仍较明显 ;F8断裂主要活动时间为中更新世 ,晚更新世断裂活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盆地 周边地区 活动断裂 活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29
4
作者 姜朝松 周瑞琦 胡耀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4,共8页
根据昆明盆地新生代地层分布特征 ,分析昆明盆地的形成时代 ,并通过分析昆明盆地的主要断裂及其活动性、昆明盆地的基底构造 ,对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认为 ,昆明盆地的形成时代为上新世中晚期 ,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为昆... 根据昆明盆地新生代地层分布特征 ,分析昆明盆地的形成时代 ,并通过分析昆明盆地的主要断裂及其活动性、昆明盆地的基底构造 ,对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认为 ,昆明盆地的形成时代为上新世中晚期 ,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为昆明盆地全盛时期 ;控制昆明盆地形成与发展的有四组主要活动断裂 ;昆明盆地的基底构造表现为“两凹夹一隆”的构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基底构造 形成时代 地质特征 昆明盆地 地震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钻孔管理系统--以昆明盆地第四系钻孔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许哲平 陈建强 +2 位作者 肖景义 刘军 迟文学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文中通过对钻孔分层数据、DEM、VRML和X3D等多源数据有效集成,综合利用Delphi、Ajax3D和Google Map技术,提出一种集编辑、管理和发布功能于一体的三维可视化钻孔管理系统的思路。系统在实际应用工作中表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扩充后推广... 文中通过对钻孔分层数据、DEM、VRML和X3D等多源数据有效集成,综合利用Delphi、Ajax3D和Google Map技术,提出一种集编辑、管理和发布功能于一体的三维可视化钻孔管理系统的思路。系统在实际应用工作中表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扩充后推广到其他相关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钻孔 昆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形成模式及其演化 被引量:17
6
作者 姜朝松 周瑞琦 王绍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5,共4页
根据昆明及邻区 2 0 0 0多个地震 (ML≥ 2 0 )的P波初动资料 ,分析昆明盆地区域构造应力场 ,昆明盆地的形成模式 ;根据昆明盆地新生代地层、断裂活动方式及断裂活动时代 ,提出昆明盆地形成、演化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昆明盆地 形成模式 P波 区域构造应力场 新生代 断裂活动方式 断裂活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中三维物理模型的建立方法——以昆明盆地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冬丽 徐锡伟 +2 位作者 赵伯明 陈桂华 解廷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基于活动断层的地震危害性综合评价可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则是进行地震危害性预测和评价的重要方法,而建立以第四系为主体的符合真实地层结构的三维物理模型是保证数值模拟结果可靠性的必要条件之一.... 基于活动断层的地震危害性综合评价可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则是进行地震危害性预测和评价的重要方法,而建立以第四系为主体的符合真实地层结构的三维物理模型是保证数值模拟结果可靠性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以昆明盆地为例,综合利用地震地质、钻孔、地形地貌、DEM、地震勘探、波速测试等资料,以剪切波速为主要分层指标,参考地层层序,结合ArcGIS等多种软件和相关的编程技术,采用将相邻介质分界面(层网)在深度方向上逐层叠加的方法建立三维物理模型;详细阐述了建立三维物理模型的主要技术思路和实现过程,同时建立三维物理模型的数据库,为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提供模型数据和参数.文中还针对不同类型的探测、实验数据,总结了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地面运动 三维物理模型 第四系 昆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浅层孔隙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叶许春 张世涛 +2 位作者 莫美仙 宋学良 张子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70,共3页
根据盆地内地下水水位动态曲线特征及其影响条件,将孔隙水年内变化动态划分为灌溉型、开采型和降雨型等三种类型。在时程演变上,近20年来,除少数开采井点水位下降外,区内大多数富水块段地下水位一般变化不大或略有回升。盆地西部、北部... 根据盆地内地下水水位动态曲线特征及其影响条件,将孔隙水年内变化动态划分为灌溉型、开采型和降雨型等三种类型。在时程演变上,近20年来,除少数开采井点水位下降外,区内大多数富水块段地下水位一般变化不大或略有回升。盆地西部、北部地下水水位表现出一种缓慢抬升的过程。而盆地东部边缘和南部呈贡附近地下水受开采影响,水位呈下降趋势。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昆明盆地地下水普遍遭受污染,浅层地下水开采强度在降低,同时,农业用水量也在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内孔隙水水位抬升有很大影响。然而90年代以来,昆明地区进入一个相对丰水期,降雨量的增加是盆地内孔隙水水位整体抬升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盆地 孔隙水水位 动态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泥炭质土动力学参数统计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文雯 虎雄林 +2 位作者 毛先进 隋明坤 王林建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6-184,I0005,共10页
泥炭质土在昆明盆地分布广泛,由于其工程性质差,因此其土动力学性质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首先收集近年来昆明盆地内埋深为0~100 m的62个取样点,128组泥炭质土样的动三轴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泥炭质土的不同剪应变下的动剪切模量... 泥炭质土在昆明盆地分布广泛,由于其工程性质差,因此其土动力学性质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首先收集近年来昆明盆地内埋深为0~100 m的62个取样点,128组泥炭质土样的动三轴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泥炭质土的不同剪应变下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统计值;然后讨论土动力学参数随埋深的变化特征,并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工作规范》给出的黏土值、粉质黏土值、淤泥质黏土值进行了对比;最后在昆明盆地内挑选了2个典型钻孔模型,分别输入统计值、实测值、规范黏土值、粉质黏土值、淤泥质黏土值,进行一维土层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规范给出的黏土值、粉质黏土值、淤泥质黏土值与泥炭质土实测值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大,泥炭质土统计值与实测值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小。当现场工作取样困难,得不到可供试验的原状样时,可考虑选择使用本文的泥炭质土统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质土 动剪切模量比 阻尼比 昆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及周边地区第四纪构造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义 荆振杰 谢富仁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40,共10页
昆明盆地是一个受南北向活动断裂控制的新生代断陷盆地,在昆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十分发育,且活动性较强。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断裂滑动观测表明:区内南北向断裂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和逆断两种运动方式,北东、北西向... 昆明盆地是一个受南北向活动断裂控制的新生代断陷盆地,在昆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十分发育,且活动性较强。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断裂滑动观测表明:区内南北向断裂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和逆断两种运动方式,北东、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左右旋兼而有之。通过对研究区内32个测点的断层擦痕测量,共获得了1527条断层滑动数据,利用由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计算获得了研究区第四纪以来两期主要构造应力作用:第一期为早、中更新世,构造应力作用以近东西向挤压和近南北向拉张为特征;第二期自晚更新世至今,构造应力作用以北北西-南南东向挤压和北东东-南西西向拉张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盆地 断层滑动 第四纪 构造应力场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芸 张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5-38,44,共5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昆明盆地淡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资源,根据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以及其引发问题等因素评价了昆明盆地地下水超采情况,并划定了超采区域。评价结果表明:至2010年底...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昆明盆地淡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资源,根据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以及其引发问题等因素评价了昆明盆地地下水超采情况,并划定了超采区域。评价结果表明:至2010年底,昆明盆地地下水总超采区面积为128 km^2,属于中型超采区,且各超采区均为禁采区。同时提出了治理超采区的措施和建议,可为区域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昆明盆地 超采区 水资源评价 水位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中深层地震剖面地震资料解释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润海 张建国 +3 位作者 解丽 郭若瑾 赵晋明 郑定昌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564-567,共4页
讨论了昆明盆地中深层地震剖面的反射层标定、地震剖面的追踪对比、速度分析等资料解释工作,结果发现以前被多数人忽视的盘龙江断裂是控制昆明盆地形成、发展的一条重要断裂,昆明盆地不是典型的地嵌地垒型结构,而是西断东超的结构。
关键词 昆明盆地 盘龙江断裂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基底断裂反射地震勘探数据处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润海 张建国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7-381,共5页
介绍了利用GRISYS处理软件,对昆明盆地基底断裂反射地震勘探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测线的水平叠加剖面和偏移剖面的过程。处理结果显示,昆明盆地内松散沉积存在"西断东超"现象,而不是原来所认为的典型的地嵌地垒型;西山—普渡河... 介绍了利用GRISYS处理软件,对昆明盆地基底断裂反射地震勘探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测线的水平叠加剖面和偏移剖面的过程。处理结果显示,昆明盆地内松散沉积存在"西断东超"现象,而不是原来所认为的典型的地嵌地垒型;西山—普渡河断裂和盘龙江断裂是控制昆明盆地发育的主要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盆地 基底断裂 地震勘探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基底断裂地震勘探测线设计及施工参数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解丽 虎雄林 郭若瑾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了对昆明市活断层构造的深浅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浅层地震反射勘探的基础上,布设了一条东西向、横跨昆明盆地的中深层探测剖面KM4测线,通过对测线参数的试验与分析,确定了适合昆明盆地反射地震勘探的施工参数,采用该施工参数,开展... 为了对昆明市活断层构造的深浅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浅层地震反射勘探的基础上,布设了一条东西向、横跨昆明盆地的中深层探测剖面KM4测线,通过对测线参数的试验与分析,确定了适合昆明盆地反射地震勘探的施工参数,采用该施工参数,开展了有效勘探深度为2~3km的中深层反射地震勘探,确定了目标区隐伏活断层在盆地深部与盆地基底展布的异同及空间关系,探测到了昆明盆地深部断层的基本位置,确定了浅部断层与盆地基底断裂间的关系。对该测线的设计和参数采集试验分析,为城市和山区的活断层探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盆地 基底断裂 地震勘探 参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中深层地震剖面特殊处理与断层解释
15
作者 杨润海 张建国 +6 位作者 解丽 郑定昌 郭若瑾 赵晋明 虎雄林 卢吉高 李正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568-574,共7页
论述了昆明盆地中深层地震勘探剖面的特殊处理方法,主要采用针对断层及沉积地层较为敏感有效的波阻抗反演、层速度反演、瞬时相位、瞬时频率、瞬时振幅以及二维相干等几种处理手段以及基于此的断层分析,给出了昆明盆地内主要断裂的参数。
关键词 昆明盆地 基底断裂 地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砂土液化灾害评价
16
作者 虎雄林 杨润海 +1 位作者 张建国 郑定昌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464-469,共6页
系统收集整理昆明盆地238个钻孔资料,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砂土液化的判别方法,对其中81个钻孔进行了液化判别和等级划分。结果显示,昆明盆地地形平坦,由北向南高程渐低,自然坡降为1‰~2‰,地层由第四纪... 系统收集整理昆明盆地238个钻孔资料,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砂土液化的判别方法,对其中81个钻孔进行了液化判别和等级划分。结果显示,昆明盆地地形平坦,由北向南高程渐低,自然坡降为1‰~2‰,地层由第四纪的冲积、湖积及湖沼相沉积之砂质粘土、淤泥、草煤及粉砂组成,其液化判定结果与盆地地貌和沉积物的分布规律一致。在Ⅷ度以卜地震烈度影响下,滇池北岸到昆明机场的范围内存红砂土液化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盆地 砂土液化 灾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泥炭与褐煤形成环境的探讨
17
作者 张树夫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90-96,共7页
根据野外考察和有关分析资料,阐述了昆明盆地的泥炭赋存特征及其成因,並对聚煤环境进行了类比分析。从成炭机理的类同性大致反映出古地理演变的基本过程,亦为寻找和勘探泥炭与褐煤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昆明盆地 泥炭 褐煤 聚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粉质粘土土动力参数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建有 太树刚 +2 位作者 林凤仙 梁坤 陈小强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2-883,共12页
土动力参数是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中重要的参数之一,且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本文收集了昆明盆地区域内68个场地的137组粉质粘土的动三轴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与袁晓铭的推荐值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 土动力参数是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中重要的参数之一,且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本文收集了昆明盆地区域内68个场地的137组粉质粘土的动三轴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与袁晓铭的推荐值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中给出的规范值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统计的土动力参数,所得的地震动参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在昆明盆地区域,本文的统计值在Ⅱ、Ⅲ类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粘土 土动力参数 统计分析 昆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土体动力参数对土层地震反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太树刚 李建有 +3 位作者 石宝文 赵淑芳 常玉芳 张鹏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2-390,共9页
土动力参数是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重要参数之一,且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本文统计分析昆明盆地区域内101个场地的94组粉土和167组黏土的动三轴试验数据,并通过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与袁晓铭的推荐值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 土动力参数是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重要参数之一,且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本文统计分析昆明盆地区域内101个场地的94组粉土和167组黏土的动三轴试验数据,并通过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与袁晓铭的推荐值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中给出的规范值做对比。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土动力参数存在较大差异,对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亦有较大的影响,随着超越概率的降低,对峰值加速度、反应谱和特征周期的影响更加明显;统计的土动力参数与实际值对应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较接近,因此统计的粉土和黏土土动力参数在昆明盆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在Ⅱ、Ⅲ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动力参数 统计分析 土层反应 昆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地下水水质水位长序列数据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康晓莉 周俊蓉 +1 位作者 高瑜 张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2-671,共10页
通过对昆明盆地,特别是主城区长序列水质水位监测数据对比分析,采用水文地质法、数据统计法、Piper和Matlab软件建立模型进行水质水位动态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研究。昆明盆地地下化学类型以HCO_(3)-Ca和HCO_(3)-Ca·Mg型为主。孔隙... 通过对昆明盆地,特别是主城区长序列水质水位监测数据对比分析,采用水文地质法、数据统计法、Piper和Matlab软件建立模型进行水质水位动态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研究。昆明盆地地下化学类型以HCO_(3)-Ca和HCO_(3)-Ca·Mg型为主。孔隙水超标项以Mn、NH_(4)^(+)、NO_(3)^(-)、COD为主;岩溶水超标项以Mn、NH_(4)^(+)、F为主;近年来超标物项目趋于复杂,出现I、SO_(4)^(2-)、As、Cd等有毒有害和有机物超标,水质变化原因为工业和生活污染加剧。对地下水位20年长序列动态变化特征和趋势研究表明,昆明盆地地下水位年际变化主要受工农业生产、开采量和工程活动等影响,孔隙水2002—2009年呈下降趋势,2009年后总体呈上升趋势;岩溶水2002—2012年呈下降趋势,2012年后总体呈上升趋势;翠湖等5个降落漏斗区地下水位回升趋势较为显著,主要与昆明市限制地下水开采、封填地下水开采井的措施密切相关。基于水质、水位动态分析结果,提出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监测 水质 水位 趋势分析 昆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