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呈贡区高校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研究
1
作者 李志英 汪琳 +2 位作者 龙晔 陈宁歆 李晨晨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177-182,共6页
高校粗犷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仅浪费土地资源,也给师生工作和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参考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以昆明市呈贡区9所高校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为研究对象,采取多因素评价法对9所高校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 高校粗犷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仅浪费土地资源,也给师生工作和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参考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以昆明市呈贡区9所高校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为研究对象,采取多因素评价法对9所高校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结构、投入与产出强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医科大学和云南艺术学院为高度集约利用;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为较高集约利用;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开放大学、云南大学为一般集约利用。最后针对高校土地集约利用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土地 集约利用 多因素评价法 昆明呈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微更新下口袋公园的设计探索——以昆明市呈贡区龙城街道口袋公园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郝文杰 耿丽 王锦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6期129-134,共6页
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补充”,在城市更新工作面临产权复杂、用地苛刻、需求多变、资金有限的困难时,既能完成老旧小区的提升改造,又能丰富社区居民的户外活动。文章选取昆明市呈贡区龙城街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口袋公园设计... 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补充”,在城市更新工作面临产权复杂、用地苛刻、需求多变、资金有限的困难时,既能完成老旧小区的提升改造,又能丰富社区居民的户外活动。文章选取昆明市呈贡区龙城街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口袋公园设计策略、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做城市微更新下口袋公园的设计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微更新 口袋公园设计策略 昆明呈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呈贡区2016年1月主要园林植物的冻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炜 左翔 郑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3-97,共5页
2016年1月昆明市发生了32年一遇的强低温天气,为检测昆明市主要园林植物的抗冻能力,对园林植物种类较为丰富的呈贡区进行了冻害调查。结果表明:冻害等级达到"严重"和"极严重"的园林植物有56种,全部为外来植物;冻害... 2016年1月昆明市发生了32年一遇的强低温天气,为检测昆明市主要园林植物的抗冻能力,对园林植物种类较为丰富的呈贡区进行了冻害调查。结果表明:冻害等级达到"严重"和"极严重"的园林植物有56种,全部为外来植物;冻害程度与植物的原产地、生物学特性、生长势、生境等因素有关;冻害对乔木的园林景观及生态效益影响较大,尤其是常绿行道树。分析认为,昆明市应减少外来热带植物的栽植,今后在引进外来植物时应加强对其低温限制因子的考虑。研究可为云贵高原的城乡园林建设、园林植物规划和园林苗木培育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冻害 昆明呈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树冠覆盖与热环境动态变化及相关性
4
作者 赵奇 李松辉 彭建松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3期134-143,共10页
【目的】树冠覆盖对区域热环境有显著缓解作用,揭示树冠覆盖对热环境的调节机制,为研究区绿地结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方法】以昆明市呈贡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23年多时期卫星和遥感影像数据,运用多尺度分割和辐射传输... 【目的】树冠覆盖对区域热环境有显著缓解作用,揭示树冠覆盖对热环境的调节机制,为研究区绿地结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方法】以昆明市呈贡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23年多时期卫星和遥感影像数据,运用多尺度分割和辐射传输方程法等方法,分析树冠覆盖与地表温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定量研究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1)2014—2023年,研究区林木树冠覆盖斑块中巨型斑块面积最大,树冠覆盖面积总体增长11.07 km^(2),其中2020年树冠覆盖面积最小、斑块数量最多、破碎化程度最高;2)近10年来呈贡区平均温度呈“先降后升”趋势,次高温和高温长期占据主导,2017—2020年变化最显著,平均温度上升2.32℃,近年来热环境虽有所改善,但高温区域仍占较大比例,需优化绿地布局以缓解热环境;3)林木树冠覆盖和热环境的主轴始终保持在东北-西南方向,且方向变化不显著,空间格局呈放射状分布,热环境平均中心整体向西南方向发生迁移;4)研究区树冠覆盖斑块与降温率显著正相关,相关性表现为面积>形状指数>周长,降温效果表现为形状指数>周长>面积;斑块降温效果存在明显阈值效应,即面积>20 hm^(2)、周长>40 km或形状指数>1.7时,降温效果显著减弱。【结论】近10年来,研究区树冠覆盖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呈现明显波动,平均温度呈“先降后升”趋势,树冠覆盖的空间格局呈现“核心区集聚强化”的变化模式,增加树冠覆盖斑块周长和形状指数的降温效果较好。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水平结构优化、垂直空间调控及系统协同布局的“三维协同”优化策略,通过多维度协同以提升降温效果,缓解热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树冠覆盖 热环境 标准差椭圆 降温率 昆明呈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宿根草本芝樱引种云南高原坡地的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东博 《绿色科技》 2014年第10期89-91,共3页
主要从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产地、繁殖方法和制种技术、芝樱引种云南高原坡地的可行性分析和展望几个方面,浅析了原产北美的芝樱引种云贵川高原坡地的可行性与生态性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芝樱 高原坡地 昆明呈贡区 赵家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