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厦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两个优势种的发现及其数量分析
被引量:9
- 1
-
-
作者
杨洁
蔡立哲
梁俊彦
周细平
金亮
陈志鸿
-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4-49,共6页
-
文摘
根据2004年在厦门海域22个取样站获得的4个季度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以及历史资料,发现软体动物双壳纲的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是厦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局部、季节性优势种;环节动物多毛纲的昆士兰稚齿虫(Prionospio queenslandica)是局部优势、周年常见种。春季和夏季,光滑河蓝蛤在鼓浪屿附近海域的密度分别为1098.8个/m2和1720.0个/m2,夏季,在曾厝安附近海域的密度为3773.3个/m2,均占所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的50%以上,而冬季和秋季,很少采集到光滑河蓝蛤。夏季和秋季,昆士兰稚齿虫在鼓浪屿附近海域的密度分别为871.3个/m2和232.5个/m2;从季度平均值看,昆士兰稚齿虫密度和生物量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第三,冬季最低;昆士兰稚齿虫的优势度没有光滑河蓝蛤高,但在整个厦门海域均有一定的密度和生物量。本研究分析了光滑河蓝蛤、昆士兰稚齿虫数量与有机质、硫化物含量、水动力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厦门海域
优势种
昆士兰稚齿虫(prionospio
queenslandica)
光滑河蓝蛤
(Potamocorbula
laevis)
-
Keywords
Xiamen sea area
dominant species
Potamocorbula laevis
prionospio queenslandic
-
分类号
S93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