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仑-黄河运动的时代下限:来自塔里木盆地南缘西域砾岩顶部火山岩^(40)Ar/^(39)Ar定年的约束 被引量:2
1
作者 黎敦朋 赵越 +2 位作者 王瑜 刘健 潘燕兵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5-1147,共13页
"昆仑-黄河运动"是发生在早、中更新世之交的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它使青藏高原现代构造地貌格局基本定型。以往对昆仑-黄河运动时限的研究,主要由黄河干流发育的阶地、昆仑山垭口地区羌塘组与望昆冰碛层等古地磁、ESR、TL等... "昆仑-黄河运动"是发生在早、中更新世之交的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它使青藏高原现代构造地貌格局基本定型。以往对昆仑-黄河运动时限的研究,主要由黄河干流发育的阶地、昆仑山垭口地区羌塘组与望昆冰碛层等古地磁、ESR、TL等分析测试得出,缺少其他年代学约束。在塔里木盆地,昆仑-黄河运动表现为西域砾岩与乌苏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南缘西域砾岩顶部的普鲁上层火山岩4个样品的全岩^(40)Ar/^(39)Ar定年,获得^(40)Ar/^(39)Ar坪年龄为1.03±0.05 Ma^1.20±0.05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1±0.1 Ma(n=4,MSWD=2.3)。这是首次应用^(40)Ar/^(39)Ar定年方法,获得昆仑-黄河运动的时代下限为1.1±0.1 Ma,与前人确定的昆仑-黄河运动时代下限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为我国西部新构造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黄河运动 时代下限 40Ar/39Ar全岩定年 普鲁上层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黄河运动”与我国自然地理格局的形成
2
作者 江樟焰 伍永秋 崔之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88,共4页
“昆仑黄河运动”是发生在早、中更新世之交的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这次构造运动不仅影响到了整个青藏 高原,把高原面抬升至3000~3500m,局部地区的山地上升到4500~5000m的高度,导致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而且 影响大气环流型式,形成... “昆仑黄河运动”是发生在早、中更新世之交的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这次构造运动不仅影响到了整个青藏 高原,把高原面抬升至3000~3500m,局部地区的山地上升到4500~5000m的高度,导致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而且 影响大气环流型式,形成了东亚季风的现代格局.冬季风加强和夏委风减弱使得我国北方干旱化加剧,沙漠面积扩大,湖 泊消退,亚热带植物从秦岭以北南撤到南方,而且使得黄土堆积范围得到扩展,黄土堆积速度加快.这次构造运动后基本 形成了我国自然地理的现代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黄河运动 青藏高原隆升 自然地理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北缘早中更新世新构造运动的地层记录
3
作者 赵志军 史正涛 方小敏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2-98,共7页
已有研究发现在早、中更新世之交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发生重大的构造隆升事件 ,并命名为“昆仑—黄河运动”,简称昆黄运动 .河西走廊是青藏高原北缘祁连山的山前凹陷 .在走廊西端酒西盆地老君庙背斜开展的古地磁和 ESR年代学研究发现祁... 已有研究发现在早、中更新世之交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发生重大的构造隆升事件 ,并命名为“昆仑—黄河运动”,简称昆黄运动 .河西走廊是青藏高原北缘祁连山的山前凹陷 .在走廊西端酒西盆地老君庙背斜开展的古地磁和 ESR年代学研究发现祁连山在约 1.2 3Ma BP发生构造活动 ,造成玉门砾岩内部出现不整合 ;第 2幕强烈活动发生于 0 .93~ 0 .84 Ma,造成了河西走廊地区酒泉砾石层和玉门砾岩区域性角度不整合 .这两次构造运动在时间上与昆黄运动吻合 ,因此 ,本研究提供了昆黄运动在青藏高原北部表现的新证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昆仑-黄河运动 酒西盆地 祁连山 地层记录 新构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