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昆仑—秦岭造山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2
- 1
-
-
作者
任纪舜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出处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
文摘
昆仑—秦岭带加里东旋回的洋盆不是从元古代继承下来的,而是由寒武纪裂谷发展而来的,它在志留纪即宣告封闭;昆仑石炭纪—二叠纪海底裂谷带或可能的小洋盆,在晚二叠世前已经消失,三叠纪时昆仑—秦岭带只有海,而没有洋。因此,印支造山运动并不是洋盆消失后的陆—陆碰撞造山,而是陆—陆叠复造山(大陆壳消减造山)作用。
-
关键词
昆仑-秦岭带
造山系
加里东造山作用
印支造山作用
造山运动
-
Keywords
Kunlun-Qinling
orogenic system
Caledonian
Indosinian.
-
分类号
P54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秦岭造山带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勘查与研究回顾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张复新
王立社
-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
出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5期21-27,共7页
-
基金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英格里克和清水泉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成因成因研究"(编号:41103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阳山超大微细浸染型金矿成因研究"(编号:40572065)联合资助
-
文摘
20世纪70年代初,卡林型金矿理论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地质实际相结合,很快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发现找矿线索并勘查出经典的卡林型小型金矿,至此拉开了中国大陆寻找卡林型金矿的序幕。20世纪70—80年代是我国学者对卡林型金矿研究和勘查比较系统的认识阶段,矿床理论得到深化,更加明确了卡林型金矿的内涵,并发现和勘查出数例经典卡林型金矿。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之交,我国卡林型金矿勘查与研究步入收获阶段,在完善卡林型金矿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已发现的一些大—中型卡林型金矿厘定出类卡林型金矿新亚类。在中国已经发现成群、成带集中分布的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其控矿因素突显,成矿规律趋同,并构成西北和西南2个世界级规模的卡林型—类卡林型金三角金矿带。21世纪以来,我国卡林型金矿勘查与研究工作步入理性阶段,接连成功勘查几例超大型卡林型金矿,其中阳山金矿属于卡林型—类卡林型的复合类型。至此,对该类型金矿产出地质背景、形成地质条件与控矿因素、矿床类型、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的认识更加系统、完善和成熟。
-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类卡林型金矿
勘查与研究阶段
秦岭-昆仑造山成矿带
-
Keywords
Carlin type gold deposits
Carlin-like type gold deposits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stage
Qinling- Kunlun orogenic and metallogenic belt
-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