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水量-能量空间坐标分解法的黄河流域实际蒸散发变化归因分析
1
作者 王大洋 王大刚 +4 位作者 莫崇勋 姬明飞 刘少博 杜懿 林泽群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8,共11页
为探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蒸散发的影响程度,研究基于最新的ERA5-Land数据,分析了黄河流域1961—2020年蒸散发及相关要素的时空演变特征。结合改进的水量-能量空间坐标分解法对实际蒸散发变化进行定量归因。结果表明,改进的水... 为探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蒸散发的影响程度,研究基于最新的ERA5-Land数据,分析了黄河流域1961—2020年蒸散发及相关要素的时空演变特征。结合改进的水量-能量空间坐标分解法对实际蒸散发变化进行定量归因。结果表明,改进的水量-能量空间坐标分解法原理更加清晰,计算简单,可操作性更强。1961—2020年黄河流域实际蒸散发量和降水量均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减少率分别为4.5和15.9 mm/10a,而潜在蒸散发量和干燥指数则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增加率分别为24.4 mm/10a和0.078/10a。实际蒸散发量的减少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黄河源区有一定的增加趋势。定量归因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导致实际蒸散发量减少,贡献率为79%,而下垫面变化造成实际蒸散发量增加,贡献率为21%,因此,气候变化是黄河流域实际蒸散发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研究期望为黄河流域未来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水量-能量空间坐标分解 实际蒸散发 归因分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轨道不平顺的时-频能量联合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磊 翟婉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6,共8页
为满足铁路轨道不平顺实时监测、时-频特征精细化提取和线路状态评估的需要,本文基于时-频联合分析基本理论,采用时-频能量密度方法描述轨道不平顺的时-频域分布性质,推导Wigner-Ville分布能量密度与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密度、TQI指标的数... 为满足铁路轨道不平顺实时监测、时-频特征精细化提取和线路状态评估的需要,本文基于时-频联合分析基本理论,采用时-频能量密度方法描述轨道不平顺的时-频域分布性质,推导Wigner-Ville分布能量密度与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密度、TQI指标的数学联系,建立融合轨道谱和TQI指标基本物理特性的铁路轨道不平顺时-频能量联合分析方法,并分别从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等角度验证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轨道不平顺时-频联合分析方法在时域病害峰值提取、轨道状态表征、频域特征波长统计与定位等方面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能量联合分布 EMD WIGNER-VILLE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辨率动态模态分解的电磁信号时频-能量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建拥 魏光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8-1474,共7页
针对电磁信号时-频-空间-能量分析不兼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解时空域电磁辐射信号的数据驱动方法来分析复杂电磁环境。首先,使用多分辨率动态模态分解方法将复杂电磁信号以不同的分辨率分离为不同时空尺度的模态分量。然后,利用时频... 针对电磁信号时-频-空间-能量分析不兼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解时空域电磁辐射信号的数据驱动方法来分析复杂电磁环境。首先,使用多分辨率动态模态分解方法将复杂电磁信号以不同的分辨率分离为不同时空尺度的模态分量。然后,利用时频分布对各模态瞬时频率和能量特征进行采集。这种动态的分解分析方式能快速侦测电路和电子系统的多方面电磁环境状态,具有不需要先验数据训练,不受时频分辨率限制,可以实时分析和降低数据维数等优点,且提取的动态模式及其频谱分别在空间域和时域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仿真实验显示,重组信号和原信号的平均误差在-18 dB以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态分解 多分辨率 时-频-空间-能量分析 电磁环境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时-频特征差异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史鸿飞 邓丰 +4 位作者 钟航 钟逸涵 蒋素霞 李鑫瑜 陈依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455-6469,I0014,共16页
高阻接地故障发生时,故障特征微弱,传统故障识别方法存在特征提取困难、阈值选取灵活性较差的技术瓶颈,导致极端故障场景下出现漏判。为此,提出基于暂态时-频特征差异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识别方法。首先,结合小波包香农熵量化分析高阻... 高阻接地故障发生时,故障特征微弱,传统故障识别方法存在特征提取困难、阈值选取灵活性较差的技术瓶颈,导致极端故障场景下出现漏判。为此,提出基于暂态时-频特征差异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识别方法。首先,结合小波包香农熵量化分析高阻接地故障与正常扰动工况暂态信号的时频分布,发现二者存在显著差异:频域上,扰动工况信号的能量集中于低频,而高阻故障信号能量分布相对均匀;时域上,扰动工况信号能量集中于时间窗的前半段,高阻故障信号能量在整个时间窗内均匀分布。在此基础上,以暂态信号时-频域波形作为输入样本,将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模型中的softmax分类器改进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构建适应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识别小样本场景下的CNN-SVM复合分类模型,以卷积层作为特征提取器,以SVM作为分类器,实现高阻接地故障识别。最后,为论证所提方法具有强适应性的内在原因,利用LIME可解释性分析算法可视化展现模型训练过程中的高关注度区域,从模型分类原理层面证明所提方法不受各种故障条件的影响,克服了传统故障识别方法在极端故障场景下出现漏判的缺陷,能准确识别配电线路末端10 kΩ高阻接地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高阻接地故障 -特征 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 LIME可解释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石万忠 李举子 +2 位作者 李梦溪 胡小强 陈新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4-237,共4页
时频分析方法是利用小波变换原理 ,从地震波的时间域和频率域同时对其作出分析。小波变换具有随信号频率升高时间分辨率也提高的特点。这一特点恰好满足对具有多刻度特征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定位的要求。经实验发现 ,沉积旋回与主极值频率... 时频分析方法是利用小波变换原理 ,从地震波的时间域和频率域同时对其作出分析。小波变换具有随信号频率升高时间分辨率也提高的特点。这一特点恰好满足对具有多刻度特征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定位的要求。经实验发现 ,沉积旋回与主极值频率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正旋回沉积对应的主极值频率从下到上由高频变为低频 ;反旋回沉积正相反。利用这一对应关系可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和生储盖组合的预测。时频分析是在层序地层格架中预测生储盖组合 ,可有效保证预测的准确性。而时频分析法研究的对象是对应沉积旋回的频率变化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分析 主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场资料的联合时-频分析解释 被引量:36
6
作者 闫述 陈明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3-208,共6页
本文充分利用瞬变电磁 (TEM)信号包含的信息 ,采用联合时 -频分析方法解释了TEM资料 .文章选取了Wigner_Ville分布和Gabor展开的联合时 -频分布 (或表示 ) ,将一维时间域信号拓展到时 -频二维平面上 ,不仅将不同地电断面的响应成功地区... 本文充分利用瞬变电磁 (TEM)信号包含的信息 ,采用联合时 -频分析方法解释了TEM资料 .文章选取了Wigner_Ville分布和Gabor展开的联合时 -频分布 (或表示 ) ,将一维时间域信号拓展到时 -频二维平面上 ,不仅将不同地电断面的响应成功地区分开来 ,而且所显示的信号特征与地层电性结构之间有着明确的物理意义 ,从时间和频率两个方面同时描述了瞬变涡流场在地层中的激发和衰减的过程 .利用时间窗数据和频率窗数据所进行的联合时 -频反演 ,缩小了拟合差 ,提高了定量解释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信号 联合-分析 定性解释 定量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Fourier变换、矩阵群和时-频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冉启文 沈一鹰 刘永坦 《信号处理》 CSCD 2001年第2期162-167,129,共7页
本文从矩阵群的观点出发讨论了分数Fourier变换的数学描述并通过数字仿真直观地说明了它进行信号时-频分析的两个特点。结果表明,在矩阵描述下,经典的Fourier变换相当于一个置换矩阵:一般的分数Fourier变换相... 本文从矩阵群的观点出发讨论了分数Fourier变换的数学描述并通过数字仿真直观地说明了它进行信号时-频分析的两个特点。结果表明,在矩阵描述下,经典的Fourier变换相当于一个置换矩阵:一般的分数Fourier变换相当于一个广义置换矩阵;分数Fourier变换全体构成的变换族可以用一个矩阵群来描述,多次变换运算完全转化为相应的矩阵乘法运算。最后,数字信号分数Fourier变换的仿真计算表明,分数Fourier变换具有独特的时-频分析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Fourier变换 广义置换矩阵 矩阵群 -分析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场探测中低阻屏蔽层影响的时-频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石显新 闫述 +1 位作者 傅君眉 陈明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4,共4页
瞬变电磁法在低阻覆盖层地区施工时会受到低阻层的屏蔽影响。虽然观测数据如感应电动势有较大的数值,但实际上探测深度却大大减小了。当有上覆低阻层存在时,要探测同样的深度,需要较长的观测时间。采用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和Gabor展... 瞬变电磁法在低阻覆盖层地区施工时会受到低阻层的屏蔽影响。虽然观测数据如感应电动势有较大的数值,但实际上探测深度却大大减小了。当有上覆低阻层存在时,要探测同样的深度,需要较长的观测时间。采用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和Gabor展开,分别将典型的二层地电模型(D、G型)与三层地电模型(H、A、K、Q型)的感应电动势衰减曲线映射成为时间-频率平面上的二维信号,通过对时-频能量谱的分析及模型之间的对比研究表明,瞬变电磁场能量在低阻层中聚集和损耗,尤其是对于描述我国华北型煤田的A型地电模型(地表为低阻层),瞬变电磁场的能量在由地面向下扩散的过程中,能量通过基底以上各低阻层的聚集和损耗,到达最有观测意义的底层界面(奥灰与煤系的界面)时,已经消耗殆尽。因此,当在A型模型地层地区进行瞬变电磁勘探时,应充分考虑低阻屏蔽层的影响,在施工设计时应选择较长的观测时窗以保证探测深度,并采用大功率仪器来提高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场 低阻屏蔽层 WIGNER-VILLE分布 GABOR展开 -分析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胞浆Ca^(2+)浓度的时-频分析及ELF脉冲电磁波产生的生物学窗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牛中奇 侯建强 王海彬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6-572,共7页
本研究以实验为基础,对细胞胞浆Ca2+浓度进行时-频分析,进而研究ELF脉冲电磁波在细胞胞浆Ca2+浓度时-频域内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和生物学窗效应。结果表明:细胞胞浆Ca2+浓度在时-频域内有其固有的频谱特征,其中包括连续谱和离散谱。有的参... 本研究以实验为基础,对细胞胞浆Ca2+浓度进行时-频分析,进而研究ELF脉冲电磁波在细胞胞浆Ca2+浓度时-频域内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和生物学窗效应。结果表明:细胞胞浆Ca2+浓度在时-频域内有其固有的频谱特征,其中包括连续谱和离散谱。有的参数的电磁波可在细胞胞浆Ca2+浓度的时-频域内产生生物学效应而有的参数的电磁波却不能。若能够产生生物学效应,则有两个特征:一是使胞浆Ca2+浓度在时-频域内的连续谱变窄,具体表现为连续谱中的高能谱分量被抑制;二是使离散谱的分布和离散谱的频率发生了变化。同时,能够在细胞胞浆Ca2+浓度的时-频域内产生生物学效应的电磁波脉冲频率和脉冲强度是离散的和间隔的,这意味着,ELF脉冲电磁波能够在细胞胞浆Ca2+浓度的时-频域内产生生物学窗效应。本研究使用的脉冲频率范围内有两个频率窗,它们是16Hz和45Hz;使用的脉冲强度范围内有一个强度窗,是53V/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细胞钙离子 脉冲电磁波 生物学效应 生物学窗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能量群的非稳态谐波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学伟 何永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1,共6页
电力系统中稳态谐波常用的分析方法是FFT,然而FFT并不适合分析非稳态谐波。针对非稳态谐波的频谱具有一定带宽的特点,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时-频能量群的检测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改进的小波包滤波器组结构,对非稳态谐波进行小波包时... 电力系统中稳态谐波常用的分析方法是FFT,然而FFT并不适合分析非稳态谐波。针对非稳态谐波的频谱具有一定带宽的特点,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时-频能量群的检测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改进的小波包滤波器组结构,对非稳态谐波进行小波包时-频分解,使非稳态谐波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分解到不同的频带中,得到信号的小波包时-频能量群。通过对小波包时-频能量群的检测,完成各时间间隔内的非稳态谐波分析。为了验证新方法的准确度,文中通过实验平台产生了谐波电压凸起、中断、高频扰动、暂态振荡和暂态脉冲5种典型的非稳态谐波,对新方法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适合分析多种典型的非稳态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谐波 -能量 小波包分解 电力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Hz频率光诱发的脑电信号θ波的时-频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尚文 钱志余 +4 位作者 陈春晓 李韪韬 陶玲 钟元 郑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5-809,共5页
通过时-频法研究5 Hz频率光刺激前、光刺激中平均脑电信号θ波能量百分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光刺激中能量百分比在前额(F8)、顶部(P4)、中央(C3)、颞区(T6)和枕部(O2)均有显著性增加。在枕部(O2)区域光诱发最初20 s内α波能量百分比从45... 通过时-频法研究5 Hz频率光刺激前、光刺激中平均脑电信号θ波能量百分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光刺激中能量百分比在前额(F8)、顶部(P4)、中央(C3)、颞区(T6)和枕部(O2)均有显著性增加。在枕部(O2)区域光诱发最初20 s内α波能量百分比从45%下降到30%,θ波能量百分比从25%上升到35%,θ波能量百分比呈上升趋势;中间20 s内,θ波能量百分比呈下降趋势,最后20 s,θ波能量百分比恢复到基线。以上结果说明在20~30 s,5 Hz频率光刺激能够驱动脑电信号从优势脑波α波转向以θ波为主。对研究低频率光诱发响应,应用时-频脑电波能量百分比方法是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刺激 事件相关电位 小波变换 θ波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对大脑状态影响的时-频-空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宁 汪曣 +1 位作者 郁洪强 王明时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43-1147,共5页
结合脑电信号EEG的小波变换和非负矩阵分解,寻求正常睡眠和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两种条件下,大脑状态在时域、频域和空域的主要差异,探讨其发生机制,并建立综合评价方法.为此,获取两种条件下11名受试者的听觉诱发电位,对脑电g... 结合脑电信号EEG的小波变换和非负矩阵分解,寻求正常睡眠和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两种条件下,大脑状态在时域、频域和空域的主要差异,探讨其发生机制,并建立综合评价方法.为此,获取两种条件下11名受试者的听觉诱发电位,对脑电gamma频段做小波变换得到时频信息,采用ANOVA统计计算每个时频点的F检验值,对此进行两分量的非负矩阵分解.结果表明,SD引起的大脑状态变化主要发生在40 Hz左右,刺激后约400 ms处的额叶和前额叶位置.基于此,分别从时频复合域、时域和空域的角度来分析具体的变化,发现SD引起gamma振荡减少,活动时间延迟,额叶功能区兴奋性降低,推断SD的作用机制在于降低了神经元的活动和同步化效应.分析表明结合EEG的小波变换和非负矩阵分解,可以建立一条从时、频、空三域全面评价大脑状态主要变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小波变换 仆负矩阵分解 gamma振荡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的ISAR图像时-频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真真 叶伟 +1 位作者 陈曾平 庄钊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78-82,共5页
提出一种自适应的逆合成孔径雷达 (ISAR)图像的时频分析方法 ,它将时频信号分解算法—自适应高斯基表示 (AGR)方法与ISAR图像处理相结合。得益于高斯基函数方差的自适应调整 ,可自动地将图像中的理想点散射中心与非点散射结构区分开来... 提出一种自适应的逆合成孔径雷达 (ISAR)图像的时频分析方法 ,它将时频信号分解算法—自适应高斯基表示 (AGR)方法与ISAR图像处理相结合。得益于高斯基函数方差的自适应调整 ,可自动地将图像中的理想点散射中心与非点散射结构区分开来。分别对ISAR图像的径向与横向距离轴进行上述变换 ,可解构出非点散射中心随角度或随频率变化的特性。应用该方法对仿真数据及飞机目标实测数据所成的ISAR图像进行时 -频分析 ,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分析 散射中心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信号的时-频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许康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79-482,478,共5页
通过对单频正弦波和实际地震信号的对比分析 ,表明时频分析应用于地震信号处理是有效的和可靠的 ,尤其是在希望获得频率成分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有普通傅里叶变换所不具有的优点 .
关键词 正弦波 傅里叶变换 地震信号 -分析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信号时-频联合分析的几种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晶 王君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5年第1期15-19,共5页
本文介绍了时-频联合分析的几种方法,其中似正交吉勃离散展式和自适应高斯基表达式是信号分析领域有重要意义的最新成果,为地震数据处理开辟了新的途径。文中还给出了时-频联合表示的地震记录处理实例。
关键词 地震记录 间序列分析 间信号 -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路分析的时-频混合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裕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2-95,77,共5页
随着高速集成电路及MMIC(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的发展,提出了对时-频混合表示电路进行分析的任务.本文用统一的观点考察了通常属于高速电路互连与封装分析、非线性电路稳态响应分析两个不同方面的混合分析问题,指出这类问题的实... 随着高速集成电路及MMIC(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的发展,提出了对时-频混合表示电路进行分析的任务.本文用统一的观点考察了通常属于高速电路互连与封装分析、非线性电路稳态响应分析两个不同方面的混合分析问题,指出这类问题的实质是要求解一个时-频混合的电路方程,给出了求解这一方程的基本思路,阐明了现有的各种方法是如何从这一基本思路导出的.这可为认识这些方法的本质与联系,促进它们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此文还探讨了某些方法之间的相互借鉴,提出了若干新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混合分析 MMIC 电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内自由钙离子浓度变化的时-频分析
17
作者 周永军 牛中奇 +3 位作者 侯建强 陈建华 白冰 黄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7-811,共5页
了解细胞内自由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规律是探知细胞乃至相关生物组织生存及健康状况的手段,而采用时-频分析方法则可获得其变化规律中较多的深层次信息。为了更好了解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内[Ca2+]i变化规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的特征,选... 了解细胞内自由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规律是探知细胞乃至相关生物组织生存及健康状况的手段,而采用时-频分析方法则可获得其变化规律中较多的深层次信息。为了更好了解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内[Ca2+]i变化规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的特征,选取3种癌细胞和4种正常细胞作为实验对象。首先,用荧光试剂对各细胞样品进行负载,再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细胞内的荧光强度进行测量,以获得细胞内[Ca2+]i的时域数据;接着,对时域数据进行时-频分析,并给出时-频分布函数的等值线图。结果表明,虽然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内[Ca2+]i的变化在时-频域内均有连续出现和离散出现的两类谱带,但癌细胞与正常细胞间的差异却是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癌细胞中连续谱带的宽度大于正常细胞连续谱带的宽度,癌细胞中只有1条离散谱带,而正常细胞中却有2条离散谱带;不同癌细胞中离散谱带的中心频率相同,而不同正常细胞离散谱带的中心频率却各不同;癌细胞离散谱带中各频谱分量的相对振幅大于正常细胞各频谱分量的相对振幅。这些结果既为鉴别癌细胞提供一个新的指标,也为认识不同正常细胞的健康状况提供新的参考数据,同时可为电磁波的生物学窗效应机理研究奠定生物学自身的内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自由钙离子浓度 荧光强度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分析方法的具有时变特性电力系统谐波分析方法研究
18
作者 周强 张瑞瑞 陈晗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147-152,164,共7页
针对传统傅里叶变换方法因不具有时间分辨率且抗噪能力弱,而无法实时有效的分析电网谐波成分的问题,本文利用小波变换、小波包变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等方法的强大时频分析能力,将含有噪声且具有时变性的电力谐波映射到"时间-频率-幅... 针对传统傅里叶变换方法因不具有时间分辨率且抗噪能力弱,而无法实时有效的分析电网谐波成分的问题,本文利用小波变换、小波包变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等方法的强大时频分析能力,将含有噪声且具有时变性的电力谐波映射到"时间-频率-幅值"的三维空间进行分析,从这些方法的实时性、时分辨率、频分辨率和抗噪能力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探索分析电力系统谐波的最佳方法.研究表明:短时傅里叶变换在分析电力系统谐波时具有优越性,可以成为实践中分析电力系统谐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谐波分析 -分析 变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VMD和时-频分段能量熵特征的过电压信号识别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冬锋 陈盛开 +2 位作者 刘晓军 高磊 王永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597-4604,共8页
针对目前电网对过电压信号识别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时-频分段能量熵特征的过电压信号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VMD方法将过电压信号分解为一系列模态分量(band-limite... 针对目前电网对过电压信号识别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时-频分段能量熵特征的过电压信号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VMD方法将过电压信号分解为一系列模态分量(band-limitedintrinsicmodefunctions,BLIMFs),并通过自适应模态统一选择的方法,选择待提取特征模态;然后,对各层BLIMF时间轴等长分段,在此基础上提取时-频分段能量熵特征,并组合得特征向量;最后,通过LibSVM构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多分类器对过电压信号训练,完成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传统VMD不能自适应分解的问题,克服了传统能量熵对信号局部特征描述不清的缺陷,满足当下对过电压在线识别的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电压 信号识别 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 -分段能量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敲击声时-频分析的陶瓷结构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强宏 周强 +2 位作者 王莹 薛敏涛 高乐乐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7-53,共7页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利用敲击声判断陶瓷产品结构缺陷的新方法。设计了一个具有自动敲击陶瓷产品并对敲击声进行快速分析功能的智能系统,通过对声音信号的时-频分析,获得反映陶瓷结构缺陷的特征量,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陶瓷结构缺陷的存在。...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利用敲击声判断陶瓷产品结构缺陷的新方法。设计了一个具有自动敲击陶瓷产品并对敲击声进行快速分析功能的智能系统,通过对声音信号的时-频分析,获得反映陶瓷结构缺陷的特征量,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陶瓷结构缺陷的存在。实验表明:这种无损检测新方法具有检测准确性和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结构缺陷 敲击声 -分析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