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测试信号处理中时-频域变换算法的讨论 被引量:7
1
作者 严普强 乔陶鹏 +1 位作者 邓焱 毛乐山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3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针对测试信号处理中时 -频变换运算时常见的几种错误 ,如对功率有限信号和能量有限信号套用同样的公式进行计算 ;直接将计算得到的离散谱线值连成连续曲线作为“连续频谱”的图形 ;频域图形的纵坐标表述常发生量纲上的错误等 ,本文通过... 针对测试信号处理中时 -频变换运算时常见的几种错误 ,如对功率有限信号和能量有限信号套用同样的公式进行计算 ;直接将计算得到的离散谱线值连成连续曲线作为“连续频谱”的图形 ;频域图形的纵坐标表述常发生量纲上的错误等 ,本文通过典型的算例 ,分析了发生上述错误的原因 ,讨论了 FT,FS,DTFT和 DTFS的涵义以及频域表述的量纲 ,并强调指出 :DTFT所得到的频域图形原本就是连续频谱 ,在考虑时窗函数的影响后 ,在变换式中可以以任何非整数值运算 ,从而达到将频谱任意“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测试 信号处理 -频域变换算法 信号变换 离散傅里叶变换 功能有限信号 能量有限信号 计算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结构叶片强迫振动响应分析的改进时频域融合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雅琳 上官博 徐自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41-144,共4页
为有效地分析阻尼结构叶片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对计算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响应的时频域融合算法进行了改进。引入快速抗混迭傅里叶变换,提高时域与频域间转换运算的精度,减少计算时间。对阻尼结构叶片系统的局部非线性特点,对线性自由度进行... 为有效地分析阻尼结构叶片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对计算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响应的时频域融合算法进行了改进。引入快速抗混迭傅里叶变换,提高时域与频域间转换运算的精度,减少计算时间。对阻尼结构叶片系统的局部非线性特点,对线性自由度进行减缩,将迭代求解控制在仅和非线性相关的自由度范围之内。采用混合遗传算法改善计算收敛性。使用改进的时频域融合算法对某真实燃机叶片的非线性强迫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改进的时频域融合算法计算时间为原算法计算时间的26%,且误差不超过1%。研究表明:改进的时频域融合算法能够适用于复杂摩擦接触下阻尼结构叶片的振动响应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叶片 振动 频域融合算法 快速抗混迭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摩擦阻尼对失谐叶盘系统受迫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雅琳 上官博 徐自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7,共7页
针对目前含非线性干摩擦阻尼结构的失谐叶盘系统振动特性研究中,非线性干摩擦接触模型的建立及高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的求解问题,采用抗混叠时频域融合算法和三维微滑移摩擦接触模型,对某含有非线性干摩擦阻尼结构的失谐叶盘系统的受迫振... 针对目前含非线性干摩擦阻尼结构的失谐叶盘系统振动特性研究中,非线性干摩擦接触模型的建立及高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的求解问题,采用抗混叠时频域融合算法和三维微滑移摩擦接触模型,对某含有非线性干摩擦阻尼结构的失谐叶盘系统的受迫振动响应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干摩擦阻尼结构对失谐叶盘系统受迫振动响应的影响,并对含接触面非线性干摩擦失谐和叶盘系统失谐耦合作用下的双重失谐叶盘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摩擦阻尼结构对失谐叶盘系统的振动有抑制作用,在文中参数条件下振幅平均下降了9.53%;摩擦阻尼结构对失谐叶盘中每支叶片的减振效果存在差异,每支叶片达到最佳减振效果时所对应的最优初始正压力不同;接触产生的摩擦失谐对失谐叶盘系统同样有减振的作用;当接触面法向刚度失谐与叶盘系统的失谐强度和失谐量分布相同时,摩擦阻尼减振作用比摩擦力协调时减弱,在文中参数条件下振幅平均下降量减少了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谐叶盘系统 干摩擦阻尼 抗混叠频域融合算法 三维摩擦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电能测算方法研究综述
4
作者 刘坚 侯兴哲 +3 位作者 李世松 要文波 赵伟 吴华 《中国测试》 2025年第8期1-12,共12页
在“双高”、“双随机”特点日益显著的电力系统中,电网电压和电流信号的随机动态变化愈发明显。这一变化给现有电能测算方法带来新挑战,迫切需要对传统测算方法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改进。该文旨在对当前用于电网时域信号测算和分析的多... 在“双高”、“双随机”特点日益显著的电力系统中,电网电压和电流信号的随机动态变化愈发明显。这一变化给现有电能测算方法带来新挑战,迫切需要对传统测算方法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改进。该文旨在对当前用于电网时域信号测算和分析的多种传统电能测算方法进行全面梳理,包括频域算法、参数化算法以及时-频域算法。具体地,该文详细探讨这些算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以及改进优化后的特征。在对比这些算法的优缺点时,该文强调它们在不同应用场合中的适用性,界定各种算法的适用场合。通过综合比对和分析,该文不仅归纳这些算法在电能计量中的应用现状,还为如何构建更合理有效的电网电能测算方法提出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计量 谐波 频域算法 参数化算法 时频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