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最大熵伯格预测和时频分析法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被引量:8
1
作者 马海珍 茅金根 +1 位作者 王丛彬 杨午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1期80-83,共4页
提出了一种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综合处理方法 ,即首先使用最大熵伯格预测方法来拓宽频谱 ,压缩子波的旁瓣 ,然后采用时频分析方法来重构高分辨率信号。实际资料的验证说明 。
关键词 最大熵伯格预测 时频分析法 分辨率 地震记录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分析方法在形变数据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宁 吴云 张燕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3-420,共8页
时频分析是分析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有力工具。本文在小波变换、S变换和Hilbert-Huang变换基础上,通过设计仿真数据及运用地形变数据,分析了形变数据处理中三种方法各自的优劣、适用范围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运用三种方法分别对汶川地震前... 时频分析是分析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有力工具。本文在小波变换、S变换和Hilbert-Huang变换基础上,通过设计仿真数据及运用地形变数据,分析了形变数据处理中三种方法各自的优劣、适用范围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运用三种方法分别对汶川地震前后的宽频带及整时采样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时频方法在分析震前异常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法 小波变换 S变换 HILBERT-HUANG变换 形变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分析方法提取瞬态瑞利波频散曲线 被引量:5
3
作者 孔令召 侯兴民 陈建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3,共6页
作为一种无损浅层勘探方法,瑞利波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地震工程、环境工程及岩土工程测试中。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提取瑞利波的频散曲线。根据激振方式不同,瑞利波勘探可分为稳态法、瞬态法和地脉动台阵法。基于相位谱法提取瞬态瑞利波... 作为一种无损浅层勘探方法,瑞利波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地震工程、环境工程及岩土工程测试中。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提取瑞利波的频散曲线。根据激振方式不同,瑞利波勘探可分为稳态法、瞬态法和地脉动台阵法。基于相位谱法提取瞬态瑞利波的频散曲线,一般将两通道瑞利波的相位差限制在2π之内,因此限制了两拾振器之间的布点距离。本文利用时频分析方法,分析了瞬态瑞利波法频散曲线的提取方法,避免了对相位差的限制。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时频分析方法提取到的频散曲线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瑞利波 频散曲线 时频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误差分析法的随机介质波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田仁飞 张固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29-32,118-119,共4页
设计了含裂缝的随机介质模型和含随机介质的复杂盐丘构造模型,基于声波方程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波场快照及共炮点地震记录模拟;利用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频误差分析方法,分析了与所给模型相同构造的各向同性介质模型的地震记录的时频振幅误差... 设计了含裂缝的随机介质模型和含随机介质的复杂盐丘构造模型,基于声波方程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波场快照及共炮点地震记录模拟;利用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频误差分析方法,分析了与所给模型相同构造的各向同性介质模型的地震记录的时频振幅误差;统计分析了各道地震记录的时频特性,所得结果与利用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频误差分析法吻合较好.表明时频误差分析法能为研究随机介质波场特征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介质 波场特征 时频误差分析 时频振幅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土挡墙地震稳定性时频分析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长卫 周峰 +1 位作者 杨国涛 张建经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1-48,共8页
研究目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的持时、频率对加筋土挡墙的地震稳定性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然而目前加筋土挡墙地震稳定性通常采用的拟静力法、极限位移法对其均不考虑。基于此,本文基于弹性波动理论,概化加筋土挡墙的动力分析模型,... 研究目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的持时、频率对加筋土挡墙的地震稳定性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然而目前加筋土挡墙地震稳定性通常采用的拟静力法、极限位移法对其均不考虑。基于此,本文基于弹性波动理论,概化加筋土挡墙的动力分析模型,针对可延展性和不可延展性两种加筋材料,利用水平分层法建立受力平衡微分方程,借助Hilber-Huang变换,提出地震作用下加筋土挡墙地震稳定性的时频分析方法,为加筋土挡墙及其他类型支挡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指导。研究结论:(1)提出了地震作用下能够考虑地震波三要素(峰值、频率以及持时)影响的加筋土挡墙地震稳定性的时频分析方法;(2)分析了筋材类型、地震烈度、填土内摩擦角以及输入波频率等单因素对加筋土挡墙筋材所需拉力总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填土内摩擦角的减小、地震烈度的增大,加筋土挡墙地震稳定性变差,筋材所需拉力总和大幅增加,可延展性筋材所需拉力总和明显高于不可延展性筋材,筋材所需拉力总和随输入波频率的增大呈马鞍形分布,并且在输入波频率与加筋土挡墙系统自振频率相近时达到最大值;(3)对于可延展性筋材和不可延展性筋材来讲,按照现有规范只考虑峰值地震动不考虑输入波频率进行加筋土挡墙地震稳定性设计,可能会降低挡墙的地震安全储备;(4)随着填土内摩擦角的增加,主动破裂角逐渐增加;墙后填土的主动破裂角随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抗震稳定性 Hilbert—Huang变换 时频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合特征与卷积神经网络的车轮缺陷识别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尹兆珂 缪炳荣 +2 位作者 张盈 袁哲锋 胡天棋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5,共7页
针对同一识别算法下不同损伤类型以及损伤程度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融合特征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1D-CNN)相结合的车轮损伤诊断方法。利用完全噪声辅助聚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 针对同一识别算法下不同损伤类型以及损伤程度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融合特征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1D-CNN)相结合的车轮损伤诊断方法。利用完全噪声辅助聚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EMD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和魏格纳-维尔分布(Wigner-Ville Distribution,WVD)联合时频分析方法,对轴箱加速度信号进行融合特征提取,将提取到的多维度融合特征作为样本输入,构建适合车轮踏面损伤诊断的CNN模型,对样本中的不同损伤类型和损伤程度进行分类识别。经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所提出的多维度融合特征对于不同车速下的损伤类型以及损伤程度都有很好的识别能力,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8%,且鲁棒性强,可为车轮踏面损伤识别和评估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轴箱加速度 CEEMDAN-WVD联合时频分析法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合多阻尼比目标反应谱的高精度地震动调整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谢异同 盛涛 袁俊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3-227,共5页
基于地震动调整效果的衡量指标比较了时域合成法和时频分析法的优缺点,在推导阿里亚斯强度与绝对加速度反应谱定量关系的基础上,将时域叠加小波函数法和时频小波分析调整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能保留地震动强非平稳特性、对真实地震动相... 基于地震动调整效果的衡量指标比较了时域合成法和时频分析法的优缺点,在推导阿里亚斯强度与绝对加速度反应谱定量关系的基础上,将时域叠加小波函数法和时频小波分析调整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能保留地震动强非平稳特性、对真实地震动相位差谱改动较少、能同时拟合多阻尼比目标反应谱的高精度地震动调整方法,并通过拟合美国规范D-V-A联合谱的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精度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阻尼比目标反应谱 地震动 时域合成 时频分析法 D-V-A联合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急加速噪声信号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代强 管迪华 王学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9-602,共4页
汽车急加速噪声信号属于短时非平稳信号 ,在探讨各种时频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找到了一种适合于急加速噪声信号的处理方法———短时最大熵谱方法 ,这将有利于急加速噪声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汽车 急加速噪声 信号 最大熵谱 时频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